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审前羁押在内容方面的特殊性导致羁押期限不同于办案期限.确立羁押法定原则并分别规定强制到案措施与羁押措施,可使羁押期限与办案期限分离.我国的刑事诉讼法存在以下问题:对侦查羁押期限的规定不明确;羁押期限与办案期限混同;逮捕权的行使缺乏规范.因此,我国要确立羁押期限与办案期限分离以及羁押措施与强制到案措施分离原则,合理规范羁押期限,杜绝隐性超期羁押.  相似文献   

2.
我国现行专利法规定的外观设计专利保护期限为10年,保护期限从专利申请之日起算。虽然世界其他国家对外观设计保护期限的规定各有不同,但是美国与日本法律中规定的外观设计保护期限都长于10年,并且将外观设计的保护期限划分为数个阶段,允许外观设计申请人自行选择保护期限。笔者认为,更灵活的保护期限更有利于保护外观设计。  相似文献   

3.
1995年《合同法》规定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目的在于保障劳动者劳动稳定,但在实践中,劳动合同短期化现象仍很严重。《劳动合同法》从新设计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加强了劳动者在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时的主动性。但,该制度在重新平衡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权利义务的同时,是否兼顾了社会经济的实际发展需求,是否兼顾了企业发展的合理要求还是值得考虑的。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反倾销立法有关期限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吸纳了WTO《反倾销协议》的某些规定,但仍有不明确、不完备之处,因而迫切需要对其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5.
由于农业比较效益低,外出务工经商农民增多,耕地抛荒现象越来越严重.长远来看,耕地抛荒是一件好事,它为农业改革委展创造了条件.当务之急,是在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加快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从城乡社会经济共同发展的角度,利用耕地抛荒这一契机,转移农民,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土地规模经营,同时,逐步减轻农民负担,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相似文献   

6.
张振 《当代地方科技》2011,(15):128-128,130
从目前的劳动合同法来看,我国对待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态度是以严格限制合同的解除来维护合同的稳定存续,而在国外很多国家,他们的做法是以建立在补偿金基础上的灵活解约制度来维持一种长期动态的雇佣稳定。因而在国外,无固定期限能够成为一种普遍形式,固定期限才是例外。也就是这种合同解除上的差异造成我国很难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作为一种普遍的签订形式。  相似文献   

7.
《劳动法》对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期限采取的是一种放任主义的态度,因而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劳动者的职业安全与稳定,限制了劳动者的合理流动,也使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期限立法与世界通行立法相左。要克服这一现象,我国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立法应与国际接轨,对期限与续签次数进行严格的法律规范。  相似文献   

8.
200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农村所享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对于有效配置农村土地资源,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稳定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中奖者过期未兑奖时,彩票中心的拒付行为并不侵犯中奖者财产所有权,从合同法角度而言,体彩中心规定的兑奖期限的规定并非无效的格式条款。但权衡彩票事业的公益性、操作上的技术性以及中奖者的利益,彩票行业应当引入中奖者在特定情况下可延长行使兑奖权利的机制并适当延长兑奖期限。  相似文献   

10.
黄会  陈敏  赵娟 《科技资讯》2013,(33):227-227
"瑜伽"来自古老的印度,是梵文"Yoga"的译音,来自词根"尤之(yuj)",意思是"连接、使有密切的关系联系",后引申为统一"、"归一",特别是"拓展灵性的方法"等含义。瑜伽的文字记载最早出现在印度古老的典籍《犁俱吠陀》中,原意是"连接"、"结合",英语中的"Yoke"与瑜伽(yoga)词源相同,含义是"轭",指用农具轭将两头牛连在一起耕地,驾驭牛马之意。  相似文献   

11.
在河南省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方面,鄢陵县颇具代表性。根据调查,目前鄢陵县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形式主要有联合出租、自行流转、转让承包、互换经营、股份合作等;流转过程呈现出流转需求增加、进程加快,流转梯度化,流转主体多元化等特点。但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也存在流转行为不规范、私自改变土地用途的现象以及农业企业研究市场、扩大效益的任务繁重等问题。加快河南省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进程,需采取以下政策措施:以法律的形式确定农村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永久分离;改"承包制"为"永包制";建立有形市场,规范市场运作;改革"普惠制"的农业补贴办法。  相似文献   

12.
在承认村民委员会作为农村集体土地所有者代表的事实体制下,集体与承包农户之间的土地产权关系是清晰的。因此,完善集体土地两权分离下的委托一代理关系的重点在于健全村委会的治理结构。而在现有的集体土地征用制度下,农村集体土地所有者代表的土地产权是残缺的。因此,应建立城乡土地市场的一体化,同时确立分别按“人口股”和“土地股”分配土地流转收益的原则。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30年来农地改革的表面繁荣不过是权力和学者的自娱自乐,作为土地主人的农民的土地愿望长期"被表达",农地改革成了被绑架的玩偶。农地改革绝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更是一个关系亿万农民身家性命和国家民族未来的现实问题,只有扎根田野,关注民生诉求的改革设计才是有生命力的。  相似文献   

14.
剖析了我国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相互分离为主要特征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变迁。通过农地流转制度的交易费用分析,得出集体推动型的土地流转制度将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优化并可能形成相应的正式制度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解机制的构建及其有效运行,对及时、有效和妥善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稳定农村土地基本经营制度,保障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来说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应从构建有效的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解机制之必要性出发,着力解决土地承包纠纷调解机制构建中调解模式的设定、调解程序的配置和调解协议的效力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中国城市化发展缓慢的原因,指出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并从流转土地承包权、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城镇建设投资体制、引导农民树立城镇化观念五方面提出了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对农民来说,土地是他们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也是他们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因土地而产生的“承包经营权”是广大农民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但随着农村土地特别是城市郊区土地被大量征用,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他们的诸多权利也随之被剥夺。本文针对目前农村土地征用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指出应从保护耕地、明确征用范围、妥善安置失地农民及保障农民权益等方面来改革现行的土地征用制度。  相似文献   

18.
土地征收具有公共利益性、强制性、土地权属转移性和补偿性等基本特性。改革现行土地征收制度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改革土地征收制度要从明确界定土地征收的范围、按市场价格进行补偿、建立多元化的补偿机制和完善土地征收程序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风险规避、社会网络对农地转出契约期限的影响,以此了解农户地转出契约期限决策以及促成更多的农地长期流转。【方法】提出研究假设并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5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研究中利用Logit模型进行基准回归, 并采用Probit模型、OLS模型和异质性检验等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风险规避变量对农地长期转出契约期限的影响系数为负且在0.1的水平上显著;社交投资总额的估计系数为正但不显著;风险规避与社交投资总额交互项的估计系数为正且在0.1的水平上显著。风险规避对农户长期性农地流转契约选择具有负面作用;社会网络在长期性农地流转契约选择中的直接作用不显著;社会网络起调节作用,可缓解风险规避对农户长期性农地流转契约选择的负面影响。【结论】提高风险规避型农户选择长期性农地转出契约的意愿,需要降低农户在长期性农地流转中所面临的各类风险,并且要注重构建与维持农户的有效社会网络。  相似文献   

20.
我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具有公共资源特征,即“公地”特性。由于土地权能分散、权属不明确,导致土地流转不顺畅、欠规范,引发了“反公地悲剧”。因此,应采取扩大农户的土地权能、完善土地流转政策法规、培育土地流转市场、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等对策,从而加快土地流转,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