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民族声乐是我国民族传统艺术的一枝奇葩,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深受国人喜爱。通过走入作品,全面熟悉作品;走出作品,正确处理作品的技巧对民族声乐演唱中的个性处理,能够更好地突出,体现个人的独特的演唱个性魁力。  相似文献   

2.
帅志刚 《科技信息》2009,(16):259-260
新编《孟姜女》是作曲家王志信、词作家刘麟80年代发表的民族声乐作品,根据江苏民歌《孟姜女》原曲调改编创作而成,是一首民族地域风格极浓的作品,在我国流传极广、影响极深。本文对该作品历史背景、音乐风格、作品结构和歌曲的艺术表现进行了阐述分析,对作品中女主人公孟姜女的内心情感进行了分析与探究,藉此帮助读者了解这首感人的民歌。  相似文献   

3.
丁玲作品真实地描写了不同时期多姿多彩的历史风俗画,描绘了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风俗民情。以多种手法,反映民族灵魂的巨变和一代新人靳风尚的成长。鲜明的时代特色、地域特色,浓郁的民族风味,使作品具有独特的认识价值。  相似文献   

4.
钢琴音乐教育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教育 ,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教育。通过对中国钢琴作品特殊性的分析 ,指出加强中国钢琴音乐教育在弘扬民族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并对把握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技巧 ,完整而准确地诠释中国钢琴作品 ,有助于促进中国特色的民族钢琴学派体系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少数民族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满族作家老舍在创作中关注国家命运和国民精神,张扬爱国主义、人道主义的时代主题,使自己的作品呈现出与中国现代文学一致的现代性特征一但老舍的满族身份又使自己的作品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风貌,潜隐地运用多种方式为自己及其所属民族进行一定的辩护。老舍表达“国族意识”和满族意识的独特方式与满族特定历史时期的公众形象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新疆风格钢琴作品是中国钢琴文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有突出的民族个性和浓郁的民族风格。新疆风格钢琴作品多数是采用新疆各民族音乐的元素创作、改编而成,保持着新疆音乐所特有的音乐特点,独具特色。本文从和声、节奏、旋律、织体这四方面对新疆风格中国钢琴作品进行浅析,也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新疆风格钢琴作品的内在美和民族美。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有关粱实秋多数停留在他思想情怀上的清雅淡泊,文法上的机智闪烁、谐趣横生而对他作品中的蕴涵着较强民族自尊.爱国情怀和刻骨铬心的故国之恋,关注较少。我们从他颠沛流离、至死未圆家国梦的一生,和他大量的散文作品中,以说,民族意识、爱国情怀、思乡怀旧家国之恋是梁实秋散文作品的重要的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8.
《摇篮曲》是印第安著名作家西尔科的重要作品。文章借助于后殖民视角分析了白人殖民者带给主人公阿亚一家人土地沦丧,生活窘困,语言驯服等一系列民族创伤。在其夫弥留之际,阿亚重温民族记忆,回归民族自然传统,重获生活自信,走上民族觉醒之路。因此在后殖民语境下,印第安本民族唯有立足于本民族文化传统才能实现印第安民族意识的苏醒。  相似文献   

9.
尚丽雪 《科技信息》2011,(8):310-310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载体,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多个方面,而当今学生对于本民族的文化和精神却不甚了解,甚至盲目地去“哈韩”“哈日”,因此很有必要结合课本中的绘画工艺等作品对学生进行民族文化教育,让学生体会到民族自豪感。只有对本民族文化有着强烈的认同,他才能成为一个有国家、有民族、有文化归属感的人,才能深入地体会我们的“民族文化”,才能更加真切地体会我们的“民族感”。  相似文献   

10.
对于北京风俗的出色描写,是形成老舍作品独特艺术魅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老舍笔下,满族风俗,老北京的胡同,茶馆、四合院,以及往日的节令习俗一一绘声绘色地再现出来。文学作品的地域色彩是民族特征的生动休现。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老一辈动画艺术家基于传统历史、哲学与美学的深刻理解与感悟,将丰富的民族文化元素应用于动画创作,从而在我国动画的民族化探索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梳理了这些影视动画作品中"表达与修辞"的表现与美学风格,并阐释了民族审美与民族文化对国产影视动画创作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民间工艺审美的现象学阐释--以土家织锦为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现象学的视域中,民间工艺的审美关切民族的历史性此在,民间工艺品聚集了天地人与信仰旨趣。同时,实用性遮蔽了作品自身。在对传统审美要素的超越和对实用性的克服的基础上,作品才能通达存在自身,一个生存的世界才得以敞开。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新疆少数民族作家的文学作品层出不穷。这些作品是少数民族作家写他们自己部族的故事,因而更真实也更有情怀。但专门的地方史和作品的叙述方法可能会使作品和读者产生一定的隔阂。《脱列府的终极迁徙》是一部关于哈萨克族部落的故事。作品以新中国成立之时新疆的动荡为背景,讴歌了少数民族为了祖国边疆的稳定所做出的卓越贡献。本文是从叙事学的角度,对于作品的叙事方式表达一些意见。  相似文献   

14.
关于世界文学的成因,传统偏向于注重民族特殊性的一面,忽略人类普遍性的一面。本文则通过实例举证和理论探讨来阐明如下观点:蕴含着民族性的作品不一定取得世界意义,取得世界意义的作品也不一定就具备民族性。人类的普遍性因素(普遍的人性)才是世界文学的真正成因。笔者认为,深入思考这一问题,对于我们拓宽视野,促使民族文学走向世界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5.
以《旗正飘飘》这部合唱作品的音乐创作背景、歌曲表现内容、曲式结构为切入点,对该作品进行总体分析评价,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作曲手法的理论分析,阐述了黄自采用西方作曲技法来反映本民族精神内容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类举例列举了中学古诗文作品中具有积极人文陶冶作用的素材,旨在说明优秀的古诗文作品在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在当代文化艺术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这些丰富多彩的作品以少数民族生存、生活为表现对象,有着同样丰富而极具价值的伦理思想蕴含.本文从纵向历时性分析的角度,结合时代背景探讨了伦理视域下当代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发展演进历程,同时对其所具有的巨大价值意义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满族说部的收集和整理是在满族民族特征日渐淡化的时代中开始的,说部作品本身就体现着强调民族特征和不断受汉文化影响的事实之间的矛盾。单纯从文学和历史价值研究满族说部是不够的。满族说部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在于构建满族的共同文化回忆,保留民族特征,建立满族人民的民族认同感。  相似文献   

19.
声乐艺术的主要特征就是语言与音乐的结合,任何一种歌唱方法都与语言紧密相连。语言是构成一个民族的基本要素之一,歌唱是语言的音乐化,如何培养学生唱好中国民族声乐作品。从发声、语言、行腔、表现、风格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中国"一词不仅是现实所指,更是历史的概念。历史意义上,"中国"一语曾内含民族文化的"沙文主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引入了新型的民族关系,即平等、团结和相互尊重。其间,不同民族文化都得到了认同。中国现代文学史是各族文学共同参与构建的文学史,其间不同民族文化做出了独特的贡献。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教学研究要注意凸显不同民族作品背后的民族文化,只有这样才能更深入地理解和了解现代文学的优秀作家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