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联系壮族师巫语境探讨乡村仪式演剧,发现其融歌、舞、戏为一体的师公戏源于宗教祭祀,属于民间拜鬼神、谢天地,为族群酬神祈福禳灾,为生活求丰收保平安的乡村艺术,具备自身特有的组织习俗和演出习俗。  相似文献   

2.
壮族族群在本土文化的基础上,汲取儒、道,释和其他民族文化生成了民间信仰的师公教,在师公承担的巫神降神驱鬼、治病救难等活动中又形成了师巫文化,主要体现在其服饰及其配件的法力护佑身体,并将这种法力延伸到植物上,自发建构了富有鲜明特色的护体生态师巫文化.  相似文献   

3.
壮族农村礼俗社会拥有一套以既定程式体现其基本社会关系结构秩序和特定文化价值意义的丧葬制度文化。它以新丧首次葬和拾骨二次葬两段完整的传统仪式完成壮族对个人生命存在意义和群体宇宙存续方式的展示和理解。其中,在壮族新丧首次葬仪式活动过程中,丧葬主体(亲属)、客体(死者)、中介(法师)、场域(灵堂、墓地)等众多仪式要素相互作用,共同组成一个程式相对完整、意义相对独立的社会秩序结构体系,人们以一系列象征性的手段,通过这个结构体系,表达对死者的追念和对生者的关怀,实现个体生命存在形式的转场和社会群体关系秩序的整合。  相似文献   

4.
民族宗教与民族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壮族麽教各类法事仪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和信仰文化特征,如南方稻作民族文化特征、原生性民族宗教特征、巫信仰文化色彩、多元融合及世俗化倾向等。  相似文献   

5.
壮族有自己的文化根系 ,有典型的文化生态美的范式 ,与其他民族文化种群一起构成岭南独特的民族文化生态群落。而在壮族文化根系中 ,首先是其重生文化根系 ,它表现为对生命之根、生命本源的独特看法和理解 ,从而形成了壮族色彩斑斓的古代文化事象。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一个壮族村落典型的二次葬仪式过程进行详细的调查叙述。深入细致地分析了壮族二次葬仪式的结构、功能及其文化象征意义表达,认为壮族二次葬仪式及其墓场实际上就是壮族民间社会基本信仰观念、集体意识、人生价值、心理情绪和社会行为等方面的象征、展演、寄托、宣泄的庙堂或说舞台。  相似文献   

7.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壮族宗教文化和壮族服饰图案结伴而行,宗教文化对壮族服饰图案产生了独特的影响。宗教信仰为壮族服饰图案培养了诸多审美基因和要素,提供了很多意象、情节和素材。  相似文献   

8.
壮族民间麽教与巫文化——壮族麽文化研究系列论文之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壮族麽教从越巫发展而来,虽然已逐步脱离原始宗教,并向人为宗教过渡,形成壮族特有的民间宗教形态,但是,麽教仍保留有浓厚的巫术、巫医、巫卜、巫法等原始巫文化观念及信仰,具体表现在麽教超度亡灵、禳解祈福法事仪式以及麽教经书中.  相似文献   

9.
人生礼仪是一个人一生中在不同年龄阶段所举行的仪式。在壮族的传统文化中,人生礼仪主要由诞生礼、婚礼、寿礼、葬礼构成。文章拟在对壮族人生礼仪的主要内容作简单归纳介绍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在人生礼仪中所体现出来的壮族人的生死观念、社会伦理观以及贯穿于各人生礼仪中的人际馈赠关系。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陆荣廷从小受壮族文化的熏陶,壮族文化在他身上占着主导地位,是他人格的根。并从简朴恋土,以兵为本和集团利益三方面论述了壮族传统文化对陆荣廷一生正面和负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文山壮族和苗族经历的不同历史进程,以及两个民族所处不同的内外环境,造成了文山壮族和苗族文化的不同,这些不同也映射在两个民族的超度经中。在文山壮族、苗族超度经中所蕴藏的两种民族丧葬文化,显示了壮族和苗族独特的民族个性,折射了两个民族的不同历史,各具特色、多姿多彩,是各自民族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2.
佤族的性别角色主要通过包括性别化的劳动分工、习俗和游艺活动在内的传统文化来构建。劳动分工是明确男女两性性别角色的第一步;包括节庆、祭祀、婚姻和禁忌等在内的习俗确立了男性作为领导者和女性作为附属者的性别角色;游艺活动则塑造了男性以力量为主、女性以安静为主的性格气质。上述传统文化方式将佤族男性生活定位于公共领域,同时将女性生活定位于私人领域。  相似文献   

13.
7世纪中叶,中亚地区多种宗教并存,各宗教之间尽管存在着冲突,然大体上能够和平相处。8世纪初,伊斯兰教传入中亚,一部分居民改宗了伊斯兰教;然而,终倭玛亚王朝一代,伊斯兰教并未在中亚取得胜利。阿拉伯人的征服将阿拉伯文化带到中亚,直到倭玛亚王朝统治末期,阿拉伯文化并未在中亚产生重要影响。在共同抵抗阿拉伯人入侵的过程中,突厥文化开始与中亚本地文化融合,开启了中亚早期的突厥化。  相似文献   

14.
宗教作为一种观念体系,不仅会折射出一个民族的心灵世界,也凝聚了这个民族的文化基因。西周人在其王朝建立之后,在继承殷商“天人合一”的宗教观的同时,用天命观念改造了前代的上帝观念,用政治化的祭祀活动改造了前代的多神崇拜,从而建立了一套以“天命”为中心,以“德”为根本的“天人合一”的宗教体系。这一体系具有继承性与革新性,象征性与现象性、平衡性与脆弱性等特征,而其所体现出的理性主义、民本主义、礼治主义都对后世有直接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留学生在中国近代科学社团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民国初年以中华学艺社为首的一批由留日学生创办的民间科学社团借鉴西方科学社团发展的经验,通过创办科学刊物、召开学术年会、开展国际学术交流等方式。在推进中国近代科学文化的传播方面进行了积极而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为中国近代科学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对封闭式基金的3种收益来源:持有期的分红收益,资本利得收益以及由于折价所带来的到期净值返还收益进行了分析.针对封闭式基金的3种收益来源,构建了不同的投资组合,投资者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形式.认为投资者可以通过投资于封闭式基金获取基金公司提供的专业理财服务并享受股票市场高速成长带来的收益.  相似文献   

17.
先秦荆楚文化的基本特质及其文化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秦时期,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已大致成型,在北方形成了以中原文化为代表的区域文化,在南方则形成以楚文化为代表的区域文化。作为一种多元性的地域文化,先秦荆楚文化在楚人不断南移、东移和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过程中,承袭、吸收了中原文化因素和南方诸土著文化因素,并在此基础上融合、创新、积淀,形成了自身鲜明的特质和文化精神,主要体现为开拓进取、自强创新、兼容并包、坚韧执着、剽悍尚武、恋乡敬祖、爱国忠君、浪漫情怀、机智灵巧、价值多元、崇尚乐舞、奢靡享乐、崇火尊凤、尊巫尚鬼等。  相似文献   

18.
文化的密码具有永恒的制约性,宗教文化作为制约性因素始终是俄罗斯文学的基本命题之一,所有时期的文学中都保留着宗教的因素与特征,高尔基的长篇小说《母亲》就具有很多东正教中关于女性的观念特征。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思想为我党成功地认识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提供了基本的方法论原则。毛泽东在探索中的失误,成为邓小平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基础。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相结合,在全面把握中国国情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创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相似文献   

20.
在盛唐独特的文化背景下,隐逸、任侠与儒家文化所形成的一种亲和关系使得盛唐边塞诗人能把飞扬跋扈的人生意气、自由无拘的浪漫精神与忠于帝国、为君辅弼的时代精神完美结合,形成刚健豪迈的诗风;同时也使得盛唐山水田园诗的情调居于一种既通透明澈而又生机跃动的“临界”状态,从而成为这两类题材中不可复返的典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