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研究了番茄碱对人红细胞膜Ca^2+-Mg^2+ATPase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反应体系中tomatine的浓度低于lmmol/L时,对不依赖钙调蛋白激活的Ca^2+-Mg^2+ATPase影响不大,浓度达lmmol/L时,该酶活性仍保持在96%左右;而在此浓度范围内,tomatine对依赖于CaM激活的Ca^2+Mg^2+ATPasee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IC50值为0.14mmol/L  相似文献   

2.
拟除虫菊酯对昆虫ATPse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洲大蠊中枢神经系统ATPase活力测定的最适应条件是:对于Na+K^+-ATPase,蛋白质含量5-10μg,pH值7.0,反应温度30℃,反应时间15min.Km和Vmax分别为5.38*10^-3mol/L和143.75nmol/min.mg^-1,Ca^2+-Mg^2+-ATPase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3.
珍珠花丛生芽的诱导及生根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诱导珍珠花(Staphylea bumalda DC)丛生芽的最佳培养基为MS基本培养基附加NAA0.2mg.L^-1和BA5MG.l^-1,无菌苗在1/2MS培养基中附加NAA1mg.L^-1、活性碳0.45g.L^-1、硫胺素1mg.L^-1、蔗糖20g.L^-1能长根形成完整植株。  相似文献   

4.
温度和光照等因素对荸荠试管球茎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桂林马蹄”和“余杭大红袍”的荸蔼茎尖接种在MS+KT0.1mg.L^-1地培养基上15d后,诱导出的试管苗在MS+6-BA2.0mg.L^-1+NAA1.0mg.La^-1培养基上增殖培养25d后,再经60d培养可诱导出试管球茎,供试两品种试管球茎形成的最适增减其分别为MS+6-BA1.0mg.L^-1+蔗糖90g.L^-1和MS+6-BA0.8mg.L^-1+蔗糖90g.L^-1,最适培养条件  相似文献   

5.
阿霉素的荧光测定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荧光法测定阿霉素的新方法。阿霉素在硫酸介质中发生脱水反应生成强荧光的脱水物,反应产物荧光强度在7.3×10^-10~2.2×10^-8mol/L浓度范围与阿霉素含量成正比,检出限为2.1×10^-10mol/L。用于测定血清和尿液中阿霉素的回收率分别为89%~95%和96%~101%,体液中常见金属离子,如Fe^3+、Cu^2+、Mg^2+、Ca^2+、Mn^2+等,不干扰测定结果。  相似文献   

6.
Zn^2+和SMZ-TMP对小麦种子的发芽率没有显影响,但0.09%Zn^2+0.5mg/LSMZ-TMP的处理液可提高其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幼苗长度、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幼苗根系活力,且0.12%Zn^2++0.5mg/LSMZ-TMP处理液能提高小麦幼苗中α-淀粉酶活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番茄碱(tomatine)对人红细胞膜Ca~2+-Mg~2+ATPase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反应体系中tomatine的浓度低于1mmol/L时,对不依赖钙调蛋白(CaM)激活的Ca~2+-Mg2+ATPase(称之基本活性)影响不大,浓度达1mmol/L时,该酶活性仍保持在96%左右;而在此浓度范围内,tomatine对依赖于CaM激活的Ca~2+Mg~2+ATPasee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IC50值为0.14mmol/L  相似文献   

8.
金属离子和脲对背角无齿蚌碱性磷酸酶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研究了多种金属离子对背角无齿蚌碱性磷酸酶(AKP)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Na^+,K^+和Li^+等一价金属离子没有影响:Mg^2+,Ca^2+,Ba^2+,Ni^2+,Mn^2+和Co^2+有激活作用;而Cu^2+,Zn^2+,Hg^2+,Cd^2+及Ag^+有抑制作用,脲对AKP的变性失活作用,按脲浓度可为低于2mol/L和高于2mol/L两种类型,低浓度脲对背角无齿蚌AKP活性抑制的动力学表  相似文献   

9.
1994年9月采集了珠江口表层海水水样,并对其溶解态的K^+、Na^+、Ca^2+、Mg^2+、SO4^2-、Cl等化学要素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珠江口调查海域表层水中溶解态的K^+、Na^+、Ca^2+、Mg^2+、SO4^2-主要受陆源淡水与外海水物理混合稀释的影响,与Cl具有良好的直线正相关,Ca^2+/Cl、SO4^2+/Cl明显高于大洋水相应比值,Na^+/Cl、Mg^2+/Cl略高,而  相似文献   

10.
复合型纳滤膜的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聚砜基膜上用界面聚合法制备了两种复合型纳滤膜PA01和PA02。在0.3MPa下,PA01膜对MgSO4溶液和FeCl3溶液的脱直 96.0%和78.0%,水通量分别为8.5(L.m^-2.h^-1)和7.9(L.m^-2.h^-1);PA02膜对MgSO4ipwkiyw (2.0g.L^-1)和CaCl溶液(0.5g.L^-1)的脱盐率分别为98.0%和88.8%,水通量分别为1.0(L。m^  相似文献   

11.
高Zn^2+对蒜根的毒害及Ca^2+的解毒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不同浓度(100~400mg/L)的Zn(NO3)2和Zn(NO3)2+Ca(NO3)2溶液处理蒜鳞茎发现:高Zn^2+对蒜根有毒害作用,随浓度增大和处理时间延长,细胞有丝分裂指数下降,而核异常细胞比率先升(100~300mg/L)后降(400mg/L),在Zn^2+中加入Ca^2+,能提高细胞有丝分裂指数,降低核异常细胞比率,变化总趋势与单Zn^2+类似,但核异常细胞比率一直上升。此结果表明适量的Ca^2+对Zn^2+的毒害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12.
播娘蒿子叶及下胚轴诱导再生植株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揪娘嵩种子,在附加6-BA0.5~1.0mg/L+NAA0.1mg/L的MS培养基上获得无菌苗,幼苗的下胚轴在含6-BA0.1mg/L+NAA0.5mg/L的MS培养基上的出愈情况最佳,将来自下胚轴的愈伤组织培养了含有6-BA2.0mg/L+NAA0.2mg/L的MS培养基上分化出的丛生芽状态最好,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0.5mg/L+NAA0.05mg/L。  相似文献   

13.
用原子吸收光谱研究了pH值、Tris-马来酸缓冲液浓度对水霉(Saprolegnia ferax)顶端生长菌丝细胞壁与Ca^2+结合的影响,发现在pH3.5~6.0范围内,细胞壁结合的Ca^2+随pH值升高而增加,pH〉6.0时,细胞壁结合的Ca^2+呈下降趋势。细胞壁结合的Ca^2+随Tris-马来酸缓冲液浓度升高而增加,Tris浓度高于9mmol/L时,细胞壁结合的Ca^2+则减少。细胞最多可  相似文献   

14.
在pH=5-12的乙醇水溶液中,Cu62+与丙酮醛双,N.N‘-缩氨基硫脲可形成1:1型络合物,其λmax=488nm,ε488=1.09×10^4L.mol^-1.Cu^2+浓度在0-5.0mg/L内服从比耳定律;若用氯仿萃取后测定,其ε488=1.77×10^5L.mol^-1cm^-2,Cu^2+浓度在0-0.50mg/L内服从比耳定律。  相似文献   

15.
水母雪莲愈伤组织的多态性及其再分化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水母雪莲(Saussurea medusa Maxim.)的幼叶外植体,接种MS补加0.2~0.4mg/LNA、0.2~4。0mg/L 6-BA的不同组合的培养基上培养3周,即形成大量的原始愈伤组织,其中以MS+2。0mg/L NAA+0.2mg/L 6-BA培养基上的诱导效果最好,诱导率可达100%。水母雪莲原始愈伤组织呈多态性,经继代培养可分离出白色水状、淡黄绿色致密的各紫红色疏松的3种愈伤  相似文献   

16.
Hg^2+对玉米幼苗膜脂过氧化防御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控制营养液Hg^2+量(0mg/L,0.3mg/L,0.6mg/L)的方法培养玉米幼苗,得到3种Hg^2+水平的玉米幼苗叶片为材料,研究不同Hg^2+水平对玉米幼叶膜透性及其膜脂过氧化防御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经Hg^2+处理的玉米幼叶膜相对透性和丙二醛含量显著上升;SOD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而POD,CAT活性呈明显下降趋势。且0.6mg/LHg^2+处理的各项指标变化幅度均大于0.3  相似文献   

17.
油菜萝卜胞质不育系恢复材料Ad-6(F4)测交二代恢复株TCF2,在MS附加5mg/L 6-BA+0.5mg/L NAA,3mg/L,6-BA+0.2mg/L NAA,3mg/L 6-BA|0.3mg/L NAA+600mg/L水解5mg/L-6-BA+0.3mg/L NAA+5mg/L AgNO3对TCF2诱导丛生芽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油菜萝卜胞质不育系恢复材料Ad-6(F4)测交二代恢复株TCF2,在MS附加5m g/L6-BA+ 0.5m g/L NAA,3m g/L 6-BA+ 0.2m g/L NAA,3m g/L 6-BA+ 0.3m g/L NAA+600m g/L水解乳蛋白以及5m g/L6-BA+ 0.3m g/LNAA+ 5m g/LAgNO3 的不同培养基上诱导丛生芽,结果表明5m g/L6-BA+ 0.3m g/LNAA+ 5m g/LAgNO3 对TCF2 诱导丛生芽有较好的效果.小芽生根培养基为1/2MS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播娘蒿子叶及下胚轴诱导再生植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播娘蒿种子,在附加6-BA0.5~1.0mg/L+NAA0.1mg/L的MS培养基上获得无菌苗,幼苗的下胚轴在含6-BA0.1mg/L+NAA0.5mg/L的MS培养基上出愈情况最佳,将来自下胚轴的愈伤组织培养于含有6-BA2.0mg/L+NAA0.2mg/L的MS培养基上分化出的丛生芽状态最好,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0.5mg/L+NAA0.05mg/L.  相似文献   

20.
库拉索芦荟组织培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库拉索芦荟为材料进行组织培养研究,分别以根、茎节、茎尖和叶为外植体接种于不同的诱导培养基中诱导芽的分化,待芽长至5cm左右地将其接入不同的生根培养基中生根,结果表明:茎节接种于MS(1962)+6-BA4.0mg/L+NAA0.2mg/L诱导效率最高,而根没有产生不定芽;1/2MA+IAA0.25mg/L+NAA0.25mg/L+活性炭0.3g/L有利于试管苗的生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