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感恩,是一种美好的情感。当一个人懂得感恩时,便会将感恩化做一种充满爱意的行动,实践于生活中。  相似文献   

2.
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是一种歌唱生活的方式,它来自对生活的爱和希望。在感恩的氛围中,人们对许多事情都可以平心静气;在感恩的氛围中,人们自发地真正做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在感恩的氛围中,人们正视错误,互相帮助;在感恩的氛围中,人们将不再感到孤独……  相似文献   

3.
高发照 《科技信息》2009,(19):94-94
感恩是青少年道德素质的基本要求,也是一种心理过程,它包括知、情、意三个方面。文章从心理角度,探讨了感恩与感恩教育的内涵.感恩与感恩教育的心理学意义.青少年感恩意识的培养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感恩教育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对大学生的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日前一些大学生感恩意识淡薄、感恩行为缺失,其主要原因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一些失误.要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必须提高大学生感恩认知水平、培育感恩情怀和感恩意向,形成良好的摩恩行为习惯.高校感恩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学工作.构建感恩氛围、开展感恩教育专题活动、树立感恩楷模也是感恩教育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感恩自古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在当前一些学生中,感恩意识比较缺乏,应予以重视.对此,要加强学生的感恩教育,引导其树立正确的感恩价值观.主张感恩教育“生活化“,积极营造全社会感恩和谐的氛围,促进学生的感恩教育.  相似文献   

6.
感恩自古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在当前一些学生中,感恩意识比较缺乏,应予以重视.对此,要加强学生的感恩教育,引导其树立正确的感恩价值观.主张感恩教育"生活化",积极营造全社会感恩和谐的氛围,促进学生的感恩教育.  相似文献   

7.
本文立足于当前少数贫困大学生感恩缺失这一现状,从对感恩教育的内涵进行探讨,着重分析贫困大学生感恩缺失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几种实施感恩教育的有效途径,以期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汉文尝药、江革负母、颜回尊师等等,这一个个动人的故事都赞颂了中国人知恩图报的美好情怀。感恩不但是一种高尚的品质,更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就能在平凡的生活中体会到他人的付出,感受到人间的温情。在为他人付出时品尝到给予的喜悦,收获到感恩的幸福。  相似文献   

9.
感恩作为一种处世哲学,是社会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精神寄托。在当今部分大学生情感淡漠、不思回报的现实情况下,感恩教育的普及已迫在眉睫。本文从感恩及感恩教育的含义入手,分析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的现状和意义,根据笔者多年辅导员工作经验总结出,只有在认知、情感、实践层面进行长期有效的教育培养,才能激发学生自觉感恩的内驱力和原动力。  相似文献   

10.
张梅 《科技信息》2011,(16):285-285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古人有许多描述感恩的语句:"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感恩教育"又称之为"爱的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生命教育。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目的是让幼儿对周围给予自己关爱的人心存感激。  相似文献   

11.
刘凤 《科技咨询导报》2010,(20):153-153
感恩教育是一种识恩、知恩、感恩、报恩以至于施恩的人文教育,我国高等学校已经基本建立起多元化的资助贫困家庭学生的政策体系,然而受助大学生却出现了感恩意识缺失的现象,本文从家庭和学校教育、国内外环境及贫困生自身几个方面分析原因,提出了将感恩教育进课堂、把感恩教育和学生资助工作紧密结合等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2.
张彩霞 《科技信息》2012,(32):453-453
感恩教育进入课堂,是当今时代多重因素作用的必然。感恩不仅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境界,拥有感恩之心的人是最快乐和幸福的。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不能是流于形式的“思想轰诈”,而是要从心灵的自悟上熏陶,以教师的言行去感染,并结合家庭和社会多方力量整合教育,引导学生对爱的思索和回报,从而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  相似文献   

13.
王思君 《科技信息》2010,(20):191-191
感恩是做人最基本的修养和觉悟要求.大学生的感恩意识有逐渐淡薄甚至缺失的趋向.为构建和谐校园,要切实把感恩教育纳入学校的议事日程,教育引导大学生形成知恩、感恩、报恩的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4.
陈国优 《科技信息》2010,(20):I0077-I0078
感恩这个流传了几千年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却日渐为当代大学生所遗忘,当代大学生缺乏感恩意识.因此,高校要重视和加强当代大学生的感恩教育.本文作者提出了高校要开展感恩教育的思考和观点.  相似文献   

15.
感恩,就是人对自然、社会、他人给自己的恩惠和方便由衷地认可,并真诚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感和行为。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以来受到人们的褒扬和传颂。感恩心理的培养是提升个人德性,促进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何媛君 《科技信息》2009,(10):48-48
感恩,就是人对自然、社会、他人给自己的恩惠和方便由衷地认可,并真诚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感和行为。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以来受到人们的褒扬和传颂。感恩心理的培养是提升个人德性,促进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冯莉莉  李忠诚 《科技信息》2011,(35):285-285,288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但当今感恩意识的缺失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应引起高度关注。感恩意识教育是学校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人格健全与教育有着重大意义。它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学校感恩教育活动中,教师率先垂范,结合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活动、校园文化建设、家校协同等各种形式对小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其效果事半功倍。而对于家庭养育之情、社会培育之恩的回报之愿,正是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之心产生的沃土,正是构建和谐社会之基。感恩是一种美德,是一种修养,是每个学生人生的必修课。只有学会了感恩,人的内心才会充满温馨,人的生活才能充满阳光,人生之路才能越走越宽广。  相似文献   

19.
感恩是人最起码的基本道德准则,它所传达的是一种责任和义务,而当代大学生存在着感恩意识的缺失,必将影响到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进行感恩教育将是我们必须面临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让大学生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才能走进社会。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感恩心理现状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在昆大学生的感恩心理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深入了解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方法:采用笔者修订的多维感恩量表,对昆明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三所大学的485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女大学生的感恩水平极其显著地高于男大学生;四个年级间学生的感恩水平都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感恩水平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汉族学生和少数民族学生感恩水平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来自农村家庭和城市家庭的大学生感恩水平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