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科学大观园》2011,(2):60-61
电影《加勒比海盗》里疾恶如仇的小铁匠威尔·特纳,得知自己父亲是海盗时,说什么也不能接受。但是在17世纪的加勒比海,正邪间的界限就是这样模糊,即便是缉捕海盗  相似文献   

2.
现代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本文评介了有关“非人类中心主义”与“人类中心主义”的争论,提出并分析了“后人类中心主义”的观点,说明了这一观点对于可持续发展的哲学意义。  相似文献   

3.
从地方性知识的角度来讲,不管是传统生物医学知识还是现代生物医学知识都具有一定的"地方性",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建构性、合理性、缺陷性。以畜牧兽医学中非常重要的血液知识为例,不同畜牧兽医学对血液特征的认识,对血液现象的建构都具有很强的特殊性,而且各自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缺陷性。这种案例研究不仅有利于具体认识科学知识的"地方性"特征,而且有利于改变人们的普遍主义科学观,从而发挥不同生物医学知识的长处,同时避免不同生物医学知识的短处。  相似文献   

4.
科学技术的作用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持久深远的影响,它不仅改变了外在于我们的客观世界,同时也改变了人类自身的精神面貌.  相似文献   

5.
“那个人彬彬有礼,看起来很有教养。”“那个人说话、举止都不高雅,看起来很没有气质。”你是否这样评论过周围的人?假使你希望十几二十年后,你的孩子被人评论为前者,那么现在就得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中,注意他,指导他了。  相似文献   

6.
时间观念对于管理理论和实践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我们如何看待时间关乎组织的现在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西方古代哲学崇尚超越时空的客观真理和永恒价值,大都倾向于否定时间的实在性,把人的活动和时间的进程相割裂。近代科学将时间量化、概念化、空间化,进而取消了体验意义上的时间。西方管理理论皆是符合这种逻辑的结果,因此都在强调节约时间,提高生产效率,但在实现人本主义、组织长期发展以及组织柔性整合等方面都遇到了一定的障碍。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时间观念则在现代组织管理中具有可供借鉴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读了方兴东同志讨论Internet应如何翻译的文章“名字与精神之间”*之后,有几点想法愿提出供译名研究者们参考。作者一开头引述了“百年孤独”中的话——许多事物尚未命名……还须用手指指点点。不过后面举出的实例,都是已有名字的,只有一个IT是没有给出中文名字的,虽然它也有中文名字(信息技术)。可见方兴东同志要讨论的,是译名问题,而不是第一次起名的问题。译名和起名虽有相似之处,也有根本的不同。起名或第一次命名一般由命名者决定,这是“名从主人”的原则。译名则受到原来的外国语和翻译规则两方面的制约,限制自然多一些。说起翻译规则,自然不像自然规律那样能够独立于人类的主观认识和意愿之外,而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一种约定俗成,随社会、语言、科技的发展而发展的东西。以Internet一词的译名为例,1997年7月18日“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发表了推荐名。其中第一条是小写的internet的译名是“互联网”,注释中加了一句“又称互连网”。第二条是大写开头的Interent,推荐名为“因特网”(见计算机世界报1997年8月4日131版)。推荐名在注释中明白解释了“互联网”和“因特网”的区别,后者特指由美国“阿帕网(ARPAnet)”发展而成的互联网,一种特殊的互联网。它主要采用TCP和IP,而这里IP是Internet Protocol的简称,是特殊的因特网的协议。由于它被普遍接受,使用它的成本日益降低,必将日益普及。也正因如此,它在安全保密方面暴露出越来越大的缺点,不能满足许多特殊的需要,因而不可能成为全球唯一的互联网,而只能是一种互联网。The Internet is an internet,not the internet。现在发展很快的IP电话,就是使用因特网协议的电话,如果使用随便什么互联网协议,那通用性就差了,使用费用就会提高,也就不易发展了。方兴东同志在文中谈到统一命名。抽象地说,这是指同一个事物,同一个外语词应该有同一个译名。这似乎是无庸置疑的,但也要具体分析。从下文的内容看,作者主要指的是英语Internet和internet该有同一个译名。这是把专有名词和普通名词混淆起来了。英语中有许多普通名词改成大写开头变成专有名词,如black,white,tailor,smith,carpenter等普通名词,也可以是人名,那时按照汉语翻译的公认规则,要用音译,译成布莱克,怀特,泰勒等。文中说“专家们出手了……要一呼天下应……忽略了这场革命的特殊性,无法理喻互联网这股新兴力量的真谛。”把专家们(现在谈论的是国家进行规范化工作的一些组织,作者接着还谈了国际标准化组织)说成是主观愚蠢而又专制的一批人。这合适吗?符合实际情况吗?文中说“‘因特网’明显是一个摆着知识分子姿态搭成的……毫无意趣、毫无生机的名字……如果你跟一个普通工人、一位农民、讲文绉绉的‘因特网’,能让他们摸得到头脑吗?”。技术名词都要有意趣和生机吗?把科学家、技术专家和工人农民对立起来,好像只要把因特网改称互联网,广大工农群众的知识水平就会一下子提高起来。专家们太认真,区别了本来不同的东西,反倒妨害了我们国家进入信息社会、知识经济了。文章最后说到这两个名词之争代表着两种力量和两种思想的正面冲突……与意识形态无关,只是因为我们缺乏最基本的平民意识。如果缺乏最基本的平民意识,那还与意识形态无关吗?把技术问题上纲上线,使我们想起了前苏联的李森科和六七十年代那场“革命”。有一点作者是绝对正确的,那就是他所说的,因特网这个译名享受不到胜利的欢呼和花环。专家委员会提出了两个名词,代表着不同的事物,并且是作为推荐名提出的。有不同意见完全可以使用其他名词,如果反对的道理成立,委员会将来还可以修改。当然不会有人给哪个名词欢呼和花环。 *原文附载于本文后。  相似文献   

8.
9.
读了方兴东同志讨论Internet应如何翻译的文章“名字与精神之间”*之后,有几点想法愿提出供译名研究者们参考。作者一开头引述了“百年孤独”中的话———许多事物尚未命名……还须用手指指点点。不过后面举出的实例,都是已有名字的,只有一个IT是没有给出中文名字的,虽然它也有中文名字(信息技术)。可见方兴东同志要讨论的,是译名问题,而不是第一次起名的问题。译名和起名虽有相似之处,也有根本的不同。起名或第一次命名一般由命名者决定,这是“名从主人”的原则。译名则受到原来的外国语和翻译规则两方面的制约,限制…  相似文献   

10.
11.
12.
历史:天然自然,人体自然、人工自然三者统一,由此产 生人工自然观。在实现中,以人工自然观全面认识与把握科技力量,使经济发展形成良性循环的人工自然,即生态自然。确立绿色文明:自然发展是人类发展的前提。由此,必然生出实践的认识与立法基础:自然与人平权。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现代命题逻辑为分析工具,证明了:在正命题逻辑系统的基础上,反证法的证明能力强于归谬法,它们之间相差一个双重否定律;归谬律与不矛盾律加上充分条件否定后件律相等价;反证律与不矛盾律、排中律、充分条件否定后件律加上选言推理否定肯定律相等价.  相似文献   

14.
天文学宇宙的某些规律性和微观世界物理学之间的联系,可以作为说明物质世界不同现象间联系的多样性和深刻性的例证。这里我们只考察这些联系的某些方面。  相似文献   

15.
16.
中心法则与现代生物学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表示遗传信息传递规律的中心法则(Central Dogma),是现代生物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规律之一,该法则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科学思想和科学社会基础。自其产生以后,随着研究的深入,内容和形式都得到丰富和修正,显示出其核心思想不是简单的单向决定作用,而是复杂的相互作用,确立这一核心思想有助于预测其未来的发展。中心法则在探讨生命现象的规律方面显示出巨大的人用,极大地推动了生物科学的发展,是现代生物学的理论基石,并为生物学基础理论的统一指明了方向,在生命科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近代力学传入中国约400年,加强对中国力学学术的谱系研究,可以梳理中国近代力学的发展,从学科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角度来审视我国力学学科发展历史,同时为推动形成中国特色的科学文化和创新文化尽一份力。本文试绘制出中国近现代力学家的谱系,并阐述了几代力学家在中国现代力学学科建制化中做出的不同的学术贡献。  相似文献   

18.
雷立柏谈张衡与科学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不少青年朋友对自然辩证法产生了兴趣,《自然辩证法通讯》编辑部转来了青年朋友的来信,要我们谈谈学习自然辩证法的问题。老实说,对于怎样学习自然辩证法的问题我们很难做出一个标准的、对不同对象普遍适用的答案。这不仅是因为目前对自然辩证法这一学科的性质、对象和内容存在着不同看法,而且由于自然辩  相似文献   

20.
在一次编辑业务研讨会上,会做报告的两位业内资深人士,他们多年的经验积累和对当前图书出版市场的敏锐观察,精辟地论述了在市场经济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影响图书命运的几大因素。在他们的论述中,都把封面设计放在了首位。听后我很受启发。这足以说明封面设计的重要性和它在市场竞争中所占的先决位置。同时,也警示我们就目前书装的状况,要抵御市场的挑战,并使其能在市场竞争的大潮中脱颖而出,以优质品牌图书的风貌展现在读者面前,急待改进和提高的关键无疑在于封面设计的突破与创新,即设计理念的升华和创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