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中国农业大学试验田中生长的健康甜菜肉质根内分离到1株分泌高活性抗真菌色素物质的优势内生细菌TCl,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和16SrDNA系统发育分析,确认该菌株为绿针假单胞菌致金色假单胞菌亚种(Pseudomonas chlororaphis subsp.aureofaciens)。对TCI发酵分泌物经硅胶柱层析分离提纯后,采用薄层层析(TLC)和紫外一可见光谱扫描分析确认其主要活性成分为吩嗪一1一羧酸(Phenazine一1一Carboxylic Acid,PCA)。从TCl菌悬液浸种处理过的甜菜苗根内可以重复分离到完全相同的菌株,表明TCl的确可以在甜菜根内定殖,该菌株有可能被制成活菌制剂作为生物农药直接应用于宿主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  相似文献   

2.
荧光假单胞菌株M18产吩嗪-1-羧酸的条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摇瓶发酵条件下,研究了产吩嗪—1—羧酸(PCA)的荧光假单胞菌M18在各种碳源、氮源、盐类、温度、接种量下PCA的分泌量,确定了适合PCA分泌的最佳培养基(1L):葡萄糖20g,肉胨22g,KNO310g;最佳培养条件:温度28℃,起始pH7.0,装瓶量200/500(mL),接种量5%;最佳培养时间72h.在此条件下,PCA在发酵液中的浓度可达到820mg/L.  相似文献   

3.
.从胜利油田被原油污染的土壤中富集分离得到菌株O 2 2,经鉴定属于铜绿假单胞菌.菌株O 2 2在海水培养基中能生长良好且能分泌色素类代谢产物.细菌发酵液经氯仿萃取并通过硅胶色谱柱分离得到桔黄色和蓝色两种色素.抑藻实验结果表明:黄色色素在较低浓度下对赤潮异湾藻以及具齿原甲藻0201 01两种典型的赤潮生物的生长表现出了明显的抑制作用(EC50<2mg·L-1),而在相同实验条件下,对非赤潮生物青岛大扁藻的生长影响不大.蓝色色素在低浓度下对藻细胞生长影响不明显(EC50>50mg·L-1),但在碱性条件下可经水解转变为黄色色素.可见,该细菌的色素代谢产物在赤潮治理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进一步借助紫外以及GC MS测试手段对抑藻物质进行了结构分析,结果表明两种色素为吩嗪类化合物,并认为黄色色素的抑藻作用是由于其中含有1 羟基吩嗪.  相似文献   

4.
上海地区不同植物根际荧光假单胞菌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荧光假单胞菌是一种常见的植物根际促生细菌,有开发作为生物农药的潜质.以分离自上海周边地区12种植物根际的104株荧光假单胞菌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表型分类,并采用16S—rDNARFLP和REP—PCR技术,系统地研究了荧光假单胞菌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16S—rDNARFLP酶切图谱聚类分析在85%相似性水平上,可将供试菌株划分为9群;REP—PCR指纹图谱聚类分析在76%相似性水平上,可将供试菌株划分为26群,说明上海地区的荧光假单胞菌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结果还显示出菌株间亲缘关系与其分离地和所在植物具有相关性,表明环境条件对荧光假单胞菌的发育和遗传分化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水杨酸羟化酶是细菌萘降解途径中的关键酶,它能催化水杨酸脱羟和羟化,生成儿茶酚.假单胞菌(Pseudomonas)DN6菌株的萘降解基因位于102kb的质粒pND6-1上,以pUC18质粒为载体,制备了含有1~3kb pND6-1 DNA随机片段的基因库,通过DNA测序和DNA序列同源性分析,从基因库中筛选出含有水杨酸羟化酶基因nahG的克隆.nahG基因的大小为1305bp,编码的水杨酸羟化酶(NahG)由434个氨基酸组成,与Pseudomonas putida NCIB 9816-4菌株的水杨酸羟化酶基因相比,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为100%,与其它10种细菌的水杨酸羟化酶基因相比,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为32%~99%.酶学实验表明,ND6菌株的水杨酸羟化酶具有广泛的底物特异性,它不仅能代谢水杨酸,还能代谢多种水杨酸的衍生物,如乙酰水杨酸、黄基水杨酸、3-甲基水杨酸、5-甲基水杨酸和5-氯水杨酸等.  相似文献   

6.
从汕头湾海底沉积物中分离到24株表面活性剂产生菌,对其中一株产生物表面活性剂能力最强的菌株(SB12)进行鉴定、发酵条件优化及生物表面活性剂特性的初步研究.经鉴定,确定该菌株为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对其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确定了最佳单因子发酵条件:氮源为蛋白胨,盐浓度为0.1%,pH 9.5,温度为25℃,培养时间为6 d;优化后的最小表面张力为19.77 mN/m.分析发酵液中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特性发现:菌株SB12产生的生物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乳化性能,乳化力达91%;产生的生物表面活性剂具有较广的温度和pH适应范围.  相似文献   

7.
荧光假单胞菌GcM5 1A是松材线虫携带的一种致病菌。在GcM5 1A的培养液中发现有木质素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同时显示很强的毒性。通过对其胞外木质素过氧化物酶的酶学性质的初步研究发现:其最适温度为35 ℃,最适pH为4.0。在15~35 ℃、pH为6.0~9.0范围内,酶活保持相对稳定。NH2OH·HCl和KCN对酶活的抑制作用分别达到88 %和57 %,而NaN3对酶活的抑制作用只有15 %左右。Ca2+、Mn2+ 和Fe3+对其活性有增强作用,但是Hg2+ 和 Zn2+却有中等的抑制作用。KCN 和NH2OH·HCl抑制其酶活性分别达57 %、88 %,而NaN3的抑制率仅为15 %。吸收光谱显示该酶在406 nm处有一个Soret峰,加入1 mmol/L Na2S2O4后,吸光度出现了明显的下降,但Soret峰没有显著移动。  相似文献   

8.
从土壤中分离得到一株利用DL-2-氨基-△^2-噻唑啉4-羧酸合成L-半胱氨酸的TS1138菌株,通过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征、(G+C)(摩尔分数)和16S rRNA基因序列对其进行了分类鉴定,确定TS1138菌株为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该菌株具有将DL-2-氨基-△^2-噻唑啉-4-羧酸不对称地水解生成L-半胱氨酸的性能.采用了L-半胱氨酸产物的检测方法即18-磷钨酸法、薄层层析法和旋光度法.将TS1138菌株进行亚硝基胍诱变,得到TS1138菌株脱巯基酶缺失突变株TS1138-10,其产L-半胱氨酸能力较出发菌株提高了50%以上.TS1138-10的稳定性实验表明,该菌株的高产L-半胱氨酸能力具有稳定性的遗传特性.  相似文献   

9.
对海洋假单胞菌7-11(pseudomonas sp.7-11)产蛋白酶进行了培养基的优化,初步确定了促使蛋白酶产率提高的培养基的配方.经过26℃、140r/min、12 h培养,蛋白酶的相对产量可达201.7 IU/mL,比培养基优化前的26.8 IU/mL提高了646%.  相似文献   

10.
铜绿假单胞菌为条件致病菌,是目前各种医院内感染最广泛、最严重的致病菌之一.以分离自公共场所洗手液的菌株6-3为研究对象,其16S rRNA基因与Pseudomonas aeruginosa DSM 50071的16S rRNA基因的一致性为99.8%,初步确定其为铜绿假单胞菌;根据同源蛋白的核苷酸序列设计菌株6-3中丙氨酸消旋酶的扩增引物,通过PCR从6-3菌株中克隆获得了丙氨酸消旋酶基因(alrPa),基因序列与P. aeruginosa PAO1中丙氨酸消旋酶Alr_(PAO1)的氨基酸同源率为98.9%,存在4个不一致的氨基酸位点;经原核表达、Ni-NTA亲和层析法纯化获得了蛋白PaAlr,酶学特性分析表明,重组蛋白PaAlr的最适反应温度为40℃,最适反应pH=10.0;最适底物是L-Ala,具有严格的底物特异性,K_(m,L-Ala)=10.96mmol/L,V_(max,L-Ala)=1 562μmol/(L·min),K_(m,D-Ala)=8.45mmol/L,V_(max,D-Ala)=881.9μmol/(L·min),其最大反应速率约为Alr_(PAO1)的7倍;以铜绿假单胞菌中丙氨酸消旋酶为检测对象,以PCR和Western-blotting 2种方法对铜绿假单胞菌进行检测,实验发现,在目的基因序列已知的前提下,采用PCR法具有较好的检测灵敏性和专一性.  相似文献   

11.
从rbcL基因序列研究明福1号及其近似种苏丹草的亲缘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通过对明福 1号及其近似种苏丹草的叶绿体 rbc L基因序列的测定和变异位点的分析 ,结果表明 :明福 1号 rbc L序列的 G+ C百分含量为 4 2 .93% ,而苏丹草 rbc L序列的 G+ C百分含量为 4 3.0 9% ;明福1号与苏丹草的 rbc L 序列的变异位点很少 ,仅为 4个 ,分别位于第 12 4 bp、6 41bp、84 9bp、880 bp位点上 ,总变异位点占总性状位点 (96 3bp)的 0 .4 1% ;同时 ,明福 1号与苏丹草的相似系数为 0 .997,表明明福 1号与苏丹草有极高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