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和谐的经济关系与和谐的政治制度,而且更需要社会成员和谐的科学文化与思想道德素质。公民道德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一环,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妻坠空节社令理念的廖度,审视了大学生公民道德现状,讨论了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井探索了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问题。在十七大又进一步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在和谐社会中人如何处理在不同层面"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组织"之间的关系,以期能够将此问题的研究进一步引向深入,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3.
李东海 《科技信息》2012,(9):305-305,318
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社会;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整体和谐的社会;在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拟从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的角度对思想政治教育在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的价值做一些初步的探求。  相似文献   

4.
不久前闭幕的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战略任务提到了更为重要的高度。机关是社会的细胞,加强和谐机关建设是增强社会和谐的基础,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条件。所谓和谐机关建设,也就是在机关营造一种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部门与部门之间相配合、人与单位之间相互依  相似文献   

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道德的支撑,而诚信是道德的重要基础.如何加强诚信建?关键在于"四个坚持"、"五个注重".即:坚持教育为先、坚持制度为本、坚持实践为重、坚持约束为上;注重认知与时间的互通、注重软件与硬件的互补、注重自律与他律的互促、注重主体与环境的互动、注重道德与经济的互长.在此基础上,才能实践"明礼诚信"的公民道德规范,才能构建起真正"诚信友爱"的社会主义和谐大厦.  相似文献   

6.
"真实的集体"作为一种价值目标和理想的社会状态是人类几千年来的梦想,其核心是要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马克思的"真实的集体"理论作为无产阶级的一整套革命和建设理论,为我们今天正在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明了方向。我国建立的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基本政治制度为实现这一理想目标提供了现实可能。当前,我国正在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是全国人民为早日实现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协调发展,促进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而作出的现实努力。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根本上讲是要追求一种促进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的理想社会状态,"真实的集体"是其终极价值旨规。  相似文献   

7.
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和谐社会的实现有诸多因素,但是心理失衡、离婚、投毒、民告官、腐败是其中的一些极为重要的因素,这与公民道德水平的高低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加强道德教育,化解深层次矛盾,构建具有现代意义的公民道德素质,对于促进和谐社会的实现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决策。“以人为本”作为其本质和核心,将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作为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学校作为培养人的场所,是引领社会发展与文明的重要基地,学校教育理应担负起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任,建设和谐校园是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输送合格人才的需要,创建和谐班级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基石。  相似文献   

9.
所谓"和谐社会"是指社会系统中的各个组成部分、各个构成要素彼此之间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理想状态;和谐社会的本质是人的主体价值得到充分尊重,人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人人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从10个方面论证提出了和谐社会的内涵,从18个方面总结出了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理论指导实践的关系;有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所以还要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因为"构建和谐社会"本身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保证全面小康社会目标顺利实现的重要前提;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践中,要处理好5个方面的关系、突出8个方面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以来,五中全会又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确定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抓好的~项重大任务,六中全会更明确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宫民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社会,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整体和谐的社会。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正式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纵观全球世界各国社会的发展进程,如何构建一个和谐社会,是所有国家在迈向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共性问题。加强"和谐社会"意识,促进"和谐社会"发展已是社会文明发展的需要,也是全体社会人的共同责任。  相似文献   

12.
加强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有利于推进民主法制,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有利于创设诚信友爱的氛围,有利于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有利于维持社会安定有序,有利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围绕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加强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必须坚持"五个结合",即坚持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与世界观教育、舆论引导、法制建设、环境优化和实践锻炼相结合.  相似文献   

13.
张洁 《科技信息》2011,(25):144-144,113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不断加强感恩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感恩教育应该成为全社会的必修课。学会感恩,并不是要付出与所得的价值交换,而是要懂得尊重和珍惜,并从中认识到每个人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4.
陈虹 《科技信息》2010,(31):287-287,302
职校生的公民素养对构建和谐社会至关重要。然而,目前许多职高生的现状让人困惑,如何教育他们形成公民意识,养成公民行为,内化为公民道德,成为合格乃至优秀公民,学校、家庭、社会三者要相结合,共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以人为本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一脉相承的,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灵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原则,它开辟了一个以“人”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大和全国人大十届三次会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程,构建和谐校园是全面树立和落实中共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在学校的具体体现,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基,高等院校作为教育系统的重要环节,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肩负重任,和谐的大学校园建设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7.
和谐社会是人与人、人与社会根本利益相一致的共同体,是"真实的集体"。和谐社会的集体主义原则是建立在"真实的集体"基础之上的。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和集体之间的利益矛盾依然存在,且日渐复杂和微妙,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坚持集体主义的道德原则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进入新世纪,以胡锦涛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届党的中央领导集体明确提出了要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框架上说就是"四个和谐",即人与社会和谐,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人自身和谐.  相似文献   

19.
体育事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一部分,是构建和谐社会重要手段之一.体育工作应为建立和谐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添砖加瓦.体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作用主要表现在:促进社会关系的和谐,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及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诚信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之一,它是建立和谐社会的道德底线,是和谐社会高楼大厦的基石,没有诚信,就没有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要加强诚信道德的培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