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透过婚礼、出生礼、贺新房等仪式所彰显的象征意义探析了“百姓人”传统家屋的空间及其象征意义,通过家屋文化在现代化过程中发生的变迁的论述,探讨了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两面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将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德从社会学角度提出的以"泛化的他人"为特征的人的社会化过程分解为媒介社会、社会映射、人内传播等人类传播子过程,试图通过米德提出的社会互动理论,分析各子过程的作用,并解释它们对社会文化的传承以及人内传播之影响。  相似文献   

3.
周洛瀑布     
周洛风景区位于长沙、浏阳、平江三市(县)交界的社港镇境内,地处海拔1359.7米的连云山脉西部,是捞刀河发源地。境内人文遗址、自然景观众多,人文景观有铁坟坪、水口塔、陈家祠堂、颜家屋场等,很有考古价值;  相似文献   

4.
人的本质及人的发展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重要部分,也是社会发展的中心问题,从事实践活动的人作为自然的存在物、社会的存在物以及认识、思维的主体与周围的世界发生联系,具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思维性,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思维属性又是内在统一的体现于人的活动中。因此,完整意义上的人的本质便是以劳动为基础,在人的活动过程中所获得的人的各种属性和综合。  相似文献   

5.
直到本世纪中叶,才有少数人用通常语言把人说成是一个信息系统。近廿年来神经生理学、心理声学、心理语言学、认知心理学、知觉心理学和信息科学的一些分支,在它们各自的领域内进行实验观测提供的大量文献,逐渐形成了这样一个概念:人的神经系统是一个复杂的通讯网络,脑是一个具有广大信息贮存的装置,心理过程实质上就是处理信息的运筹或操作。人在搜索、选择、收入、贮存和利用信息的过程中,表现了人的信息加工能力。 一个系统的信息加工过程包括连续的三个阶段:(1)对收到的作为原始资料的信息进行分析、整理,以便掌握它具有的意义;(2)在此基础上,产生某些新的想法;(3)判断  相似文献   

6.
人的本质是什么,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有重要实践意义的问题。长时期以来,我们对人的本质,按照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一段著名的话来理解,认为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就是社会的人。这个看法,从根本上划清了马克思主义和十八、十九世纪旧唯物主义在对人的本质认识上的界线,纠正了旧唯物主义在这个问题上的一系列错误观点,意义十分重大。但是这种正确看法,后来在社会主义时期阶级斗争被扩大化的过程中,逐步变为把社会的人和人的自然基础即自然本质对立了起来.只承认人的社会性、阶级性,并且把社会性完全等同…  相似文献   

7.
有感于现实中人们对真理的热情同真理所担负的责任的不平衡,本文从人的世界出发,对真理问题进行了考察。真理是仅与人相联系的,在人的世界中,真理获得了其全部丰富的内涵。真理发生于人的实践过程中,具有历史性。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新旧真理的更替,这一过程可以是和平的,但多数情况下充斥着暴力。在对真理的追求过程中,人类逐渐获得自身的全面而丰富的内涵,实现了“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其全面的本质”,世界也真正成为人的自由家园。  相似文献   

8.
蔗园人是汉族平话人的一部分,主要是由中原一带迁入广西境内的,由于这一族群特殊的迁徙历史,使得迁入后的这些汉族族群与当地民族、族群相比有了自己的特点,在笔者田野调查的过程中,笔者总结了蔗园人的主要人文特征。  相似文献   

9.
人的品质是指人在心理和行为方面带有稳定性倾向的个性特征,个人在其行为整体中所展示的素质、人品和价值意义.实践活动中人的品质呈现社会性、稳定性、实践性以及价值性特质.人的行为是指人自觉地、有目的的活动,是人类特有的生存方式.实践过程中人的行为呈现目的性、社会性、矛盾性以及相对性特质.人的品质影响人的行为,人的行为确证并生成人的品质,二者呈现辩证的结构生态.  相似文献   

10.
西方人名在汉译过程中一般是采取音译方式,但在实际翻译中却出现了林林总总的形式,令人莫衷一是,难以抉择。文中列举了西方人名在汉译过程中所采用的一些规则,诸如名随主人、约定俗成、外国人名的汉化以及"名"字的选择等,并作相应解释,归纳总结,旨在为以后的翻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对马克思早期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的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关于人的本质问题上,马克思坚持的是全面的、发展的观点.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一的,而是全面的;不是永恒不变的,而是一个不断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从共时性角度看,人的本质包含类本质和社会本质即自然属性、精神属性、社会属性;在历史维度上,人的本质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是一个追求自由的过程.而实践使人获得质的规定性.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素质教育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素质教育与人的现代化的概念,着重探讨了素质教育与人的现代化的关系。指出素质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论述了素质教育与人的现代化都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3.
人的本质及人的全面发展与思想道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及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是实施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理论依据。思想道德教育对人的本质及人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着重论述人的本质及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涵义以及与思想道德教育的关系,揭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历史过程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的演进过程中,形成了与不同文明时期相适应的人-自观念。从"天人合一"到"人定胜天"再到"和谐共生",这是人-自观念演进的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也是一个合乎规律的过程,它们都是时代的产物,都包含着不同程度的合理的因素,我们必须对它们进行具体的辩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袁野 《科技咨询导报》2007,(22):107-108
技术创新问题一直是世界各国都在关注的问题,但是主要集中在经济、管理等领域,本文以人作为讨论技术创新的切入点,并把技术创新作为始于人终于人的过程,从这一点上把整个技术创新的过程作了相应的剖析,在此基础上为中国技术创新系统提供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6.
“人是什么”之谜一直是中外哲学家们求索的基本问题之一。马克思哲学诞生之前的旧哲学对之也不乏真知灼见 ,却始终未抓住人的根本。马克思实践哲学所阐明的科学实践观为我们把握人提供了全新的视角。笔者认为 ,只有用实践思维方式才能正确考察人与世界的关系 ,合理地阐释人之为人的终级根据 ;人的形成不仅是自然界演化的结果 ,更是与人自身的实践活动是一个同构而互定的过程 ;人的独特生命气质就是自由自觉活动即实践。因此 ,人是实践的存在物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把人的全面发展看作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突出并强调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重要地位,强调了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具体的、历史的过程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可持续性,提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从理论向实践转化的途径.江泽民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相似文献   

18.
当代科技革命导致了人的活动价值取向发生了革命性的演变,这一演变,对人的活动产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影响,其影响主要是通过对人的活动目的、活动过程、活动结果等产生作用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9.
从人能否匀速行走,人行走过程中所受的摩擦力、功能关系以及人所受的摩擦力与动量的关系四个方面,分析了人行走过程,澄清了有关错误的概念,指出了有关文献中的不妥之处.  相似文献   

20.
梁筠玉 《科技资讯》2013,(13):236-236
茶艺与个人的修养有着密切的关系。饮茶,品萘是提高个人修养的一种有效途径。品萘表达于艺术形式,感受于精神意境。品萘过程有节奏地一步接一步地开展,动作优美,形式艺术化地完成,正是个人的行为修炼完成的过程。品秦过程可以增长知识,同时还可以领悟到茶艺的精髓:“和、敬,雅,明”。这也是人内在修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可见,茶艺对提高人的素养之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