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特殊地基的现场处理,是建筑施工中常见的事情。其处理方法:首先查看工程地质勘探资料,进行现场观察分析、了解周围情况,进行必要局部详勘,再根据工程结构型式、荷载情况,当地水文地质情况、地基土的性质等因素,从安全、经济、方便施工等方面进行比较,选择一种较为合理的处理方案,从而保证了建(构)筑物建设的安全、经济、美观。  相似文献   

2.
妥平 《山西科技》2013,28(2):51-53
针对发电厂建(构)筑物基础荷载大、变形要求严格等特点,结合发电厂中主要构筑物锅炉基础地基处理中CFG桩复合地基设计计算方法的应用,指出CFG桩复合地基具有地基承载力提高幅度大、地基变形小等特点,在软土地区发电厂建(构)筑物基础地基处理中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大中型火力发电厂主厂房及烟囱、水塔等建(构)筑物具有高、大、重、深的特点。对地基承栽力和变形要求较高,在天然地基不能满足要求的情况下,须进行地基处理。通过工程实例,对人工地基方案的优化比选做了简要介绍与分析。  相似文献   

4.
常红霞 《科技信息》2008,(23):101-102
地基处理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技术,地基处理需根据建(构)筑物的特点及土地的情况来进行适当的处理,情况越复杂处理费用也往往越高,因此采用国外的先进技术结合地基土的特性进行合理的地基方案选型,对工程建设控制工程造价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热电厂主要建(构)筑物常建在煤矿采空区围护带上方。文章对其地基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研究与论证,并提出相关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湿陷性黄土地基遇水容易下陷,地基下陷会引起建(构)筑物或管道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导致建筑倾斜或管道断裂而无法正常使用,因此需要对该地区的建筑工程采取一些必要工程防护措施,避免建(构)筑物或管道的地基下陷,以保证工程质量及其后期使用安全。文章结合相关规范及工程设计经验,探讨关于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建筑给排水设计。  相似文献   

7.
针对新疆湿陷性黄土的特征,对建于湿陷性黄土场地上的各类建(构)筑物的地基处理常用方法提出了一些探讨性的见解,并阐述了地基处理方法在具有新疆湿陷性黄土的特征场地的工程中的应用,供同类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8.
工程质量事故往往是多方面因素的"巧合"。本文结合具体的工程质量事故实例,从地质设计施工等方面分析其原因,对建造在坡地等特殊地基上的建(构)筑物工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对于铁路路基遇到不良地质的情况,多采取地基换填后采用强夯的方式对其进行加固。为了探寻铁路路基强夯对周围建(构)筑物的影响,本次试验通过在不同距离、不同深度的原位应力测试,得出了附加水平应力在空间的变化规律。该试验成果对于强夯施工影响区域内建(构)筑物稳定性分析提供了计算依据,也为合理确定安全距离开拓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蒋钦  赵洪起  蒋亚兵 《甘肃科技》2006,22(1):119-121,80
对西北、华北、中南地区湿法冶金、化工企业生产流程中酸、碱对地基的腐蚀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了酸、碱对西北地区湿法生产的冶金、化工企业建(构)筑物地基的腐蚀机理。  相似文献   

11.
根据试验数据及多年来对建(构)筑物的沉降观测资料的分析,认为在一定条件下,粉煤灰作为换土材料或掺和料来处理地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目前随国内经济的发展及城市土地面积的减少,高层及超高层建(构)筑物从涌而生。为了保证高层及超高层建(构)筑物正常使用的安全性,对建(构)筑物进行有效的沉降观测及提高沉降观测的精度便显得至关重要。本文着重从仪器设备、人员素质;观测时间、地点;遵循原则;施测要求;成果整理及要求等方面就如何进一步提高沉降观测的精度值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张静  卢扣  管莉莉 《科技资讯》2015,13(1):212-213
随着城市建设的迅猛发展,大型和高层建(构)筑越来越普遍,建(构)筑物的安全建设与运行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关注。为了保证建(构)筑物的顺利施工和施工后的安全运营,必须对建(构)筑物进行系统的、长期的变形监测,该文研究了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统计预报模型建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分别探讨了基于地下水位变化、地面荷载及其他影响因子变化的统计分析模型,并将其应用于基坑变形监测数据的分析中。分别通过单一统计模型和灰色关联分析模型预测结果与实测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模型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4.
在周围建(构)筑物密集区实施砂岩地基爆破处理过程中,接近于重要或关键的建(构)筑物时,采用松动爆破。同时,通过合理选择爆破参数,严格控制单孔深度、装药量、装药结构,爆区边线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措施及事故预防准备,控制了爆破震动强度和飞石危害,使爆破区周围的建(构)筑物得到保护。  相似文献   

15.
盾构施工对建(构)筑物沉降监测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西安市朝阳门护城河老桥和明城墙安全防护设计提供必要的基础参数,以确保其在地铁一号线盾构施工中的安全,特在该路段建立了建(构)筑物及其周边地表变形监测系统,跟踪测试了朝阳门护城河老桥和明城墙在盾构施工过程中的一系列变形特征,并通过图表的形式展示了各建(构)筑物等变形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进而分析了其整体变形状态和沉降的趋势。结果表明:护城河老桥最大累计沉降量为5.1 mm,最大差异沉降量为1.6 mm,最大累计桥拱沉降量为2.4 mm,最大累计桥拱收敛为1.8 mm;朝阳门城墙主体和周边地表最大累计沉降量分别为4.5和5.2 mm;各监测项目最大累计沉降量均在控制值之内;现场无新增裂缝、无凹凸现象,隧道内无渗水情况,表明该路段在盾构机掘进过程中无不利突变现象;结合现场监测和巡视情况,可判定盾构机在穿越护城河和城墙期间,对该段建(构)筑物变形影响较小,老桥和明城墙处于安全可控状态。本次监测可为后期地铁工程的设计、建设和维修管理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6.
兰州第三系砂岩工程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随着建筑规模的增大,兰州市广泛分布的第三系砂岩已成为高层、超高层建筑物地基或修建地下建(构)物的惟一地层.本文通过大量详实的试验数据系统研究了兰州市第三系砂岩的颗粒组成、物理性质、变形过程和强度特征等工程特性,提出了确定强风化砂岩地基承载力的优选方法.  相似文献   

17.
静压预制桩挤土效应的现场监控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在浙江省慈溪市某静压法沉桩施工现场所监测的地基土位移数据,定量分析比较了控制施工进度、设置应力释放和排水深孔等工程技术措施对减轻饱和软粘土地基沉桩挤土效应的有效性,并初步提出了现场地基土位移及其变化速率的监控标准.对防范类似施工场地周围建(构)筑物遭受沉桩施工的有害影响具有实用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王东瑞 《科技资讯》2012,(24):206-207
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评价是海南洋浦成品油保税库地基与基础设计的关键。作者在进行岩土基本物理力学性质试验、固结试验、岩石单轴抗压强度试验、水质分析、物探测试的基础上,对各层岩土进行了工程性质分析与评价,得出场地稳定性较好,适宜本工程的建设。建议拟建建(构)筑物可采用天然地基,以③2凝灰岩为基础持力层。对位于填方、挖方过渡段时,应采取适当的结构措施和基础形式。  相似文献   

19.
地震发生时,建(构)筑物倒塌是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主要原因之一。而造成建(构)筑物倒塌有许多原因,主要有下列几种:  相似文献   

20.
地基勘察是岩土工程勘察中,专指对承载工民建行业工程中建(构)筑物基础及基础以上主体结构荷载的岩土实体的勘测探查工作。大部分的地基勘察工作都是在第四系地层中进行,而第四系地层中却包含了从松散、软弱到半固结且坚硬的各种自然状态的岩土体。其中,相对软弱土的灵敏性较高,尤其是原生结构被破坏后的土更是如此,其强度降低幅度很大,应力变形的敏感性高,是工程过程中广受关注的问题。根据多年的勘察工作经验,就这一问题从应力变形的角度进行探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