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原生殖细胞(PGCs)是配子的始祖细胞,它可发育演变生成卵细胞或精子细胞.上世纪90年代发展了体外培养PGCs技术,现在PGCs已能通过体外培养形成多潜能干细胞(ES),对于研究体外分化机制和细胞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静宁鸡种蛋进行36~82 h孵化,并对其血涂片经PAS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其原生殖细胞(PGCs)的形态结构,以便为鸡的胚胎干细胞分离培养奠定基础.实验结果:原生殖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明显较其他细胞大2~4倍,PGCs的细胞核颜色较深,偏向一侧,后期常聚成一团.  相似文献   

2.
原生殖细胞(PGCs)是配子的始祖细胞,它发育演变生成卵细胞或精子细胞.PGCs在其发育过程中不断地增殖并迁移,最终到达生殖嵴.本文综述了原生殖细胞的发生,迁移及其机制,原生殖细胞与细胞因子,如干细胞因子(SCF)、白血病抑制因子(LI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骨形态发生蛋白(BMPs)等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采用体外共培养技术探索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体外调节胰岛瘤细胞功能的可能机制.将培养的细胞分为:大鼠胰岛瘤细胞系(INS-1)单独培养的三组(培养的INS-1细胞系、培养的INS-1细胞系+IGF-1、培养的INS-1细胞系+NVPAEW541)、培养的INS-1细胞系加BMSCs上清液后培养组的三组(培养的I...  相似文献   

4.
为建立真核基因表达受体系统,以嗜凤梨果蝇胚胎为材料,采用常规方法获取发育4~8h的果蝇胚胎细胞,以改良M3(BF)培养液体外培养,经40d左右的原代培养后行传代培养,以后每隔7d传代一次,传至10代时按照细胞系建立标准检测细胞系的一系列生物学特性.结果显示:细胞维持体外生长将近1年,传至60代.细胞在接种的0~96h内呈指数生长,临界增殖浓度为1.0×106个(细胞) mL.部分细胞染色体呈现异倍化.经液氮冻存的细胞复苏后活性达90%以上.该细胞系是一株成功的细胞系,命名为HY-ANA.  相似文献   

5.
韩倩  王晶  郭华荣 《科技资讯》2013,(12):248-248,250
对虾细胞系是研究对虾病毒和发展病毒疫苗的有利工具和技术。但由于体外培养对虾细胞的有丝分裂相极低,难以脱分化,致使对虾的永生性细胞系一直未能成功建立。本文从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方面综述了对虾细胞的永生性转化研究概况,并展望了建立对虾永生性细胞系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6.
条斑星鲽连续性鳍细胞系的建立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建立条斑星鲽鳍细胞系,为其细胞工程及病毒学研究奠定基础,对经Ⅱ型胶原酶和透明质酸酶联合消化法所得鳍组织碎块分别用DMEM/F12、L-15和M199培养液(pH7.2)在18~26℃进行了鳍组织的体外培养,并在所筛选出的最适培养液和培养温度下通过添加羧甲基壳寡糖、碱性成纤维样生长因子(bFGF)和I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I)启动了鳍细胞的原代培养。体外培养结果显示,条斑星鲽鳍细胞的最适培养液为DMEM/F12培养液,最适培养温度为22℃,原代培养鳍细胞的生长分裂状态旺盛,细胞形态主要为成纤维样,20d后便可形成汇合细胞单层,经过连续的继代培养已建立了条斑星鲽的连续性鳍细胞系,目前已传至第135代;生长特性检测结果显示,第60代鳍细胞系细胞的群体倍增时间为56.9h,其生长分裂状态依然十分旺盛;染色体分析结果显示,第60代鳍细胞系细胞虽然出现了染色体的非整倍性,但其特征性染色体数目仍为46条,并具有2sm+44t的正常二倍体核型,证明所建立的细胞系确为条斑星鲽连续性鳍细胞系。该细胞系为条斑星鲽的细胞工程育种和病毒-细胞相互作用提供了一个理想的体外研究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胚胎干细胞(ES)是从附植前胚胎内细胞团(ICM)或胎儿原始生殖细胞(PGCS)分离而来的经过体外长期培养、具有多方向分化潜能和种系嵌合能力的全能性或多能性细胞,通常我们又把从原始生殖细胞分离而来的胚胎干细胞称谓胚胎生殖细胞(EG)。由于胚胎干细胞具有特殊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鹿茸皮肤及肉质部分组织块的培养及继代培养方法、从鹿茸各组织中分离细胞的方法及分离细胞的原代培养和继代培养进行了研究。由鹿茸皮肤细胞建立的细胞系已在体外培养了近四个月,传至第三十代,由鹿茸的肉质部分建立的细胞系已在体外传了二十几代。传代工作仍在继续。  相似文献   

9.
人肝癌细胞系HepG2是进行抗癌药物检测及肝细胞生理性状研究的重要细胞系.充分了解该细胞系的生长增殖和遗传特性,对于细胞系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体外连续传代培养的HepG2细胞,进行了生长曲线、分裂指数、染色体核型等生物学特性分析.结果表明:HepG2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生长曲线呈典型的S形,群体倍增时间为24 h;分裂指数最高达4.5%;染色体数目为41~114,染色体众数为54~69(80%).  相似文献   

10.
胚胎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两大特性.在体外产生功能性的配子需要模拟体内生殖细胞发育的多个步骤.而将胚胎干细胞诱导成生殖细胞对于生殖细胞特化的机制研究以及在辅助生殖领域的应用都有着重大的意义.建立了具有生殖系转移能力的雌性胚胎干细胞系,并在体外将其定向分化成原始生殖细胞样细胞,这些原始生殖细胞样细胞在体内可以发生减数分裂,证明了诱导的生殖细胞具有功能性.建立一个有效的生殖细胞诱导的平台,为以后研究体外配子的发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测定了贡蕉花序外植体起始的胚性细胞悬浮系以及东莞大蕉薄片外植体起始的非胚性细胞悬浮系中,悬浮细胞分泌到培养基中的AGPs的含量.结果显示,香蕉细胞悬浮系在培养过程中分泌到培养基中的AGPs浓度与细胞系的发育状态相关,胚性细胞分泌的AGPs的含量高于非胚性细胞.该结果为今后研究AGPs与香蕉悬浮细胞胚性潜能的关系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测定了贡蕉花序外植体起始的胚性细胞悬浮系以及东莞大蕉薄片外植体起始的非胚性细胞悬浮系中,悬浮细胞分泌到培养基中的AGPs的含量。结果显示,香蕉细胞悬浮系在培养过程中分泌到培养基中的AGPs浓度与细胞系的发育状态相关,胚性细胞分泌的AGPs的含量高于非胚性细胞。该结果为今后研究AGPs与香蕉悬浮细胞胚性潜能的关系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SME1和CIK细胞系,以及南方鲶、鲶、大鳍、草鱼等6个样品的RAPD图谱,测定了各样品间的Nei相似系数和单匹配相似系数,并绘制了聚类树形图.Nei相似系数更适于细胞系与原种动物的相似性分析;细胞系与原鱼种的相似系数大于种间相似系数;培养时间短的SME1细胞与其原鱼种南方鲶的相似系数大于培养时间长的CIK细胞与其原生鱼种草鱼的相似系数.  相似文献   

14.
利用单细胞克隆化培养技术,对小鼠肺脓癌LA795细胞系进行单细胞克隆化培养,分离出8个亚系,体外培养35代内生物学特性稳定,反复液氮冻存能复苏。将其中4个亚系细胞在裸鼠体内移植,结果命名为LA795-C6的细胞亚系较命名为LA795-C7的细胞亚系具有更大的肺转移能力,表明了母系确实存在转移潜能不同的异质细胞;将高、低转移潜能细胞体外培养,并进行形态学观察,发现高转移潜能细胞比低转移潜能细胞表现为更幼稚,且更具有生长活跃性的特点,说明高转移亚系LA795-C6和低转移亚系LA795-C7在体外培养存在着分化程度上的差异,且该肿瘤体内转移能力和体外培养细胞分化程度呈负相关。这提示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其分化程度和体内转移潜能有密切的矢系。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60年代以来,体外细胞培养技术不断成熟,体外细胞毒性评价由于实验周期短、成本低和毒性机制易于探明等优点得到快速发展。当前对体外培养的细胞系的性质检测手段也是多种多样,其中细胞活性检测法是最常见的方法之一。对当今比较主流且研究较为广泛的光电型细胞传感器的类型及应用进行综述,主要包括电流型细胞传感器、阻抗型细胞传感器、电位型细胞传感器和光学细胞传感器。  相似文献   

16.
自从1992年Reynolds和Weiss首先报道在成年小鼠纹状体中分离培养出能在体外不断增殖、具有多种分化潜能的细胞群以来,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诱人的应用前景激发了许多科学家的兴趣.近来的研究进一步证实,胚胎和成年哺乳动物的神经组织和人脑中可以分离出神经干细胞,在体外培养时可被生长因子诱导而增殖,并具有分化成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的潜能.本研究采用无血清培养技术,从孕14d胚胎大鼠前脑室下带(SVZ)中成功分离培养出神经干细胞,经增殖获得大量的克隆球团,用nes-  相似文献   

17.
1什么是干细胞? 干细胞是具有自我复制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原始细胞,是机体的起源细胞,具有再生各种组织器官和人体的潜在功能,是形成人体各种组织器官的祖宗细胞.是"干什么都行"的细胞.人类个体的发生发育过程实质就是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和增殖分化过程.人类寄希望于利用干细胞的分离和体外培养,在体外繁育出组织或器官,并最终通过组织或器官移植实现对临床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8.
用大鼠心肌条件培养基建立来源于C57BL/6J小鼠的ES细胞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报道一种新的建立C57BL/6J小鼠ES细胞系的方法。采用大鼠心肌条件培养基,在不使用饲养层细胞和白血病抑制因子(LIF)的情况下,从C57BL/6J品系小鼠中建成1个ES细胞系即MESPU 41,成系率为1.0%。MESPU 41细胞为XX型,核型正常率高达89%,表现出XX型ES细胞系少有的稳定性。进行体内分化实验时MESPU 41细胞能发生广泛分化形成畸胎瘤。嵌合体制作实验证实MESPU 41细胞具有嵌合能力,能参与胚胎的发育。采用RT-PCR方法,检测出大鼠心肌细胞有LIF mRNA的表达,这可能与其条件培养基保持ES细胞未分化状态并使X染色体稳定有关。同时,还对大鼠心肌细胞进行了永生化的尝试,共得到了4个永生化克隆,这将进一步简化ES细胞建系和培养工作,为进一步研究ES细胞在体外培养过程中的稳定性开创了新的起点。  相似文献   

19.
胰腺发育相关基因神经元素3(neurogenin3,Ngn3),属于碱性螺旋-环-螺旋(basichelix-loop-helix,bHLH)家族的转录因子,对胰腺内分泌细胞的发育及分化至关重要,且被认为是胰腺祖细胞的标志蛋白质.之前的研究发现,全长Ngn3蛋白具有蛋白质转导功能,可以高效进入多种真核细胞系.近年来多项研究显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种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多能干细胞.利用蛋白质转导技术,将体外表达纯化的胰腺发育重要因子Ngn3蛋白导人体外分离培养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诱导其向胰岛素表达细胞分化.结果显示,经Ngn3蛋白诱导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出现细胞聚集生长现象,并有形状类似胰岛的细胞团出现.RT-PCR结果显示经Ngn3蛋白诱导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以有效表达胰岛素,并且一些β细胞相关基因如胰十二指肠同源盒基因-1(pancreatic-duodenal homeoboxl,Pdx-1),神经分化因子(neurogenic differentiation,NeuroD),同源结构域基因4(pairedboxgene4,Pax4),葡萄糖转运体-2(gluoase transporter2,Glut-2)都有表达.细胞免疫荧光也可检测到胰岛素的表达.通过Ngn3蛋白质诱导分化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初步研究,探索了应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获得胰岛素表达细胞的可行性,为糖尿病治疗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0.
用显微注射技术将精子(或精核)注入卵周隙(或卵细胞质)使卵受精,是近十年来生殖生物学基础研究的新途径,用此方法进行体外受精,可克服因免疫因素、精子寡少、精子弱动等因素造成的不孕症,九十年代初国外将此方法用于人类临床上已获得成功。本研究以昆明小白鼠为实验对象,通过精子显微注射方法完成体外受精,并对显微受精卵的存活率、受精卵体外培养的卵裂率、发育率及发育胚胎的移植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获得由微注射精子体外受精卵发育而成的后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