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2018年,人类在太空探索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中国“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登陆月球背面,着陆点位于南极艾特肯盆地的冯·卡门撞击坑,实现人类航天器首次登陆月球背面;之后,中国探月工程将在完成月球采样返回后,朝着建设月球科研站的方向前进。在火星探测方面,重点是回答火星上是否曾经有过适宜生命生存的环境及其持续时间,而中国的火星探测器已在研制中,将于下一发射窗口发射升空。在引力波探测方面,中国启动以地面观测为主的阿里原初引力波探测计划以及以空间观测为主的天琴计划和太极计划,有望在这一领域做出重要贡献。多信使探测宇宙、寻找太阳系外的宜居行星是天文和天体物理领域的研究前沿和热点领域,正在酝酿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2.
<正>2019年10月11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通过其官方微博首次公开了中国火星探测器实物照片。据深空探测首席科学家叶培建介绍,火星探测准备工作已就绪,火星探测器暂命名为"火星一号"。据了解,中国火星探测任务计划同时携带环绕器、着陆器和巡视器,即在一次火星探测过程中实现"绕""落""巡"三大任务。探测器发射升空后,先在地球附近加速,进入霍曼转移轨道,再在火星附近减速被火星捕获。由于通过霍曼转移轨道从地球轨  相似文献   

3.
正从NASA的一系列火星探测项目,到招募火星志愿者,再到《火星救援》热映,人类奔赴火星的日子真的不远了吗?据报道,我国的火星探测项目也正在立项中。让我们和嫦娥三号副总设计师贾阳一起来畅想令人激动的火星探测和开发图景吧。火星适合人类生存吗?科学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人类定居火星的梦想有望在多久的将来实现?贾阳:具体的时间很难估计。即便是在人类科技发展迅猛的今天,如果想在南极这样的严寒地带建设一  相似文献   

4.
文化播报     
《世界知识》2023,(10):76-77
<正>中国首次火星探测火星全球影像图重磅发布4月24日,在“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启动仪式上,国家航天局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发布了中国首次火星探测火星全球影像图。本次发布的影像图为彩色,包括按照制图标准分别制作的火星东西半球正射投影图、鲁宾逊投影图和墨卡托投影加方位投影图,空间分辨率为76米,将为开展火星探测工程和火星科学研究提供质量更好的基础底图。天问一号任务获取的包括影像图在内的一批科学探测数据,将为人类深入认知火星作出中国贡献。  相似文献   

5.
火星车的位置测定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和科学意义.本文针对火星车和轨道器的实际搭载能力,提出了利用轨道器的测距数据,以及火星车和轨道器的同波束VLBI观测数据开展火星车高精度测定位和轨道器测定轨的方法,给出了火星车和轨道器同波束VLBI差分相时延解算方法并分析了其测量误差.火星车和轨道器的联合定轨定位的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利用弧段数小时的轨道器测距,以及火星车和轨道器的同波束VLBI差分相时延数据,有望实现误差数百米的火星车定位和误差数十米的轨道器定轨.这些研究成果对今后的火星探测工程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1.火星上的水 美国宇航局的火星探测漫游者"机遇号"和"勇气号"敏锐地"嗅"出了火星上曾经有大量水并且可能有过生命存在的证据。 专家认为:在火星探测中,发现火星上曾经有水的证据是非常重要的一步,这表明火星在数十亿年前是个湿润而温暖的星球。在这种环境下,生命是可能存在的。 尽管目前我国尚未正式提出自己的火星探测计划,但早在"863"计划课题"行星探测"中就开展了火星探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并提出了我国初期火星探测的科学目标和粗略的探测器方案设想。正  相似文献   

7.
<正>NASA新一代火星探测器洞察号已于北京时间2018年11月27日凌晨成功登陆火星。降落地点是被誉为"火星最大停车场"的埃律西昂平原,洞察号将在这里展开对火星内部结构的探测工作。这是人类首次尝试探测其他行星的内部结构。在接下来的2~3个月内,洞察号将通过机械臂在火星表面部署此次任务最主要的两台科学仪器:内部结构地震仪(Seismic  相似文献   

8.
火星属类地行星,因其鲜红色外表在古罗马神话中被称为战神玛尔斯,希腊神话中被看作战神阿瑞斯,中国则称之为荧惑。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火星上可能存在生命,甚至认为火星上存在火星人。随着人类发射的火星飞行器的探测成功,打消了火星上存在着生命的想法,但对火星的探测兴趣仍然不减。其原因在于,火星是地球的近邻,其特征在许多方面与地球极为相似,探测火星对于研究地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996年,美国天文学家Carl  相似文献   

9.
火星是太阳系中除金星之外离地球最近的行星,被科学家誉为"袖珍地球"。火星独特的空间位置、气候和地质状况决定了火星成为空间探测头号目标。探测火星承载着三个使命:寻找水资源;探索火星生命;征服外太空的梦想。人类探险火星不仅要面对失重时心理、生理的挑战,还要面临食物、水、氧气再循环和燃料补充,克服这些困难的办法就是在飞船上安装旋转飞碟提供人造重力。巨型飞碟就是太空中的航空母舰,抵御太空中的恶劣环境。  相似文献   

10.
火星,我来啦     
正当当当,好消息!7月23日12时41分,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升空,向遥远的火星进发。7月28日晚间,它传回一张地月合影……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一号任务)已经正式实施,这标志着我国深空探测踏上新的征程,意义非凡,鼓舞人心。今年7月,同期发射的还有美国"毅力"号火星车、阿联酋"希望"号火星探测器。3个国家之所以都选择这段时间,并非凑热闹,而是为了抓住最佳发射时机。  相似文献   

11.
火星探测研究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火星是地球的近邻,很多方面的特征与地球相似.有观点认为,火星是地球的未来,即地球经过长期演化,其内部机构、地表和空间环境可能会变成火星现在的状况.因而在与地球比较的基础上,开展火星探测和研究,不仅对于探索火星及其空间的奥秘,而且对于认识地球都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空间飞行器所取得的有关火星的探测结果(包括火星内部结构和火星表面、火星大气、火星电离层和磁层,以及太阳风与火星的相互作用等)进行了分析和概述,内容涉及火星内部化学成分、火星岩石中的元素、火星表面地形和尘暴,火星大气的光化学过程、火星大气的季节变化和大气中的同位素,火星上过去全球尺度的磁场和现在的局域强磁场观测,火星全球尺度偶极磁场的可能反转,太阳风与火星电离层相互作用所形成的感应型磁层等科学问题.结合目前火星探测和研究的现状,对火星研究的主要科学问题和意义进行了简单描述.  相似文献   

12.
“勇气”号和“机遇”号分别于2004年1月4日和25日成功登陆火星,这对被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们亲切地称为机器人“地质学家”的火星探测器开始了为期3个月的火星探测之旅,这在全世界掀起了火星探测的热潮。  相似文献   

13.
据英《新科学家》2002年6月8日报道 :自2002年3月以来 ,有大量消息报道 ,说美国NASA的火星探测器“奥德赛”几乎已肯定探测出火星上存在水冰 ,并指出水冰处于距火星表面仅几厘米的地下 ;有人问 ,NASA在1976年曾发射“海盗2号”在火星着陆 ,那时并没有听说探测到火星上有水 ,现在却这么肯定火星上有水冰 ,这是怎么回事呢?为了弄清究竟 ,于是有许多研究人员开始日以继夜地设计新的火星着陆器 ,都想成为第一个钻穿火星地表并挖出地下水冰的探测器的设计者。其实 ,尽管火星上有水的消息令人振奋 ,但并没有任何证实火星…  相似文献   

14.
《青年科学》2008,(9):12-12
据统计,自从人类开始探测火星以来,全球共发射了38个火星探测器,其中美国18个,苏联17个,俄罗斯1个,日本1个,欧洲1个。但其中一半都以失败告终,只有19个探测器成功地对火星进行了探测,所以很多人把火星称作"探测器  相似文献   

15.
美国:今后一段时间,每隔26个月,美国将发射一个火星探测器。其中,2005年将发射一个名叫“火星侦察者”的轨道探测器,它能够拍摄到火星上相当于一个足球大小物体的图像;2007年,美国一共将开展四项针对火星的探测行动。其第四  相似文献   

16.
在“火星快车”顺利到达火星轨道并取得探测火星的圆满成功之后,欧洲航天局将探测太阳系行星的下一个目标瞄准了金星。“金星快车”将主要执行详细研究金星大气与烟云的任务,绘制金星表面气温的全球地图。  相似文献   

17.
博文 《今日科技》2020,(8):39-40
正7月23日12时41分,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搭载我国自主研发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顺利升空。天问一号将实现火星环绕和着陆巡视,对火星开展全球性、综合性的环绕探测,并在火星表面开展区域巡视探测。7月份还有阿联酋的希望号火星探测器、美国的毅力号火星探测车离开地球奔赴火星。对许多人来说,亿万千米外的火星既熟悉又神秘,许多科幻大片都以火星为背景拍摄,科学家也在设想让人类移民火星,但是关于火星是否有生命存在、外星人是否到访、火星的气候、辐射环  相似文献   

18.
《广东科技》2010,(23):11-11
<正>在近期举行的第三届中国空间技术论坛上,嫦娥二号卫星总设计师黄江川透露,对火星探测器的变轨能力与运载发射能力等因素研究的结果表明,我国有望在2013年11月发射自主火星探测器。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太空技术,已经把人类的视野拓展到了神秘莫测的宇宙空间。进入21世纪之后,更多而又更为艰巨的太空任务将在这个崭新的世纪里得以完成和实现,比如太空旅游便可把全人类梦寐以求的愿望变为现实。美国富翁的太空旅游已为人类的这一梦想拉开序幕。据美国航天局2000年10月26日宣布,美国将在今后10年内陆续进行6项火星探测任务,为在2011年取回火星岩石样本奠定基础。这一系列火星探测计划之目的是寻找火星上有无生命存在的证据,其中包括将在2003年进行的一项探测器计划、两项机器人探测火星表面的计划和2005年进行的火星探测器计划,以及2007年进行的移动科学实验室计划与“侦察”计划。如果这6项探测行动能够取得成功,岩石取样的任务可望在2011年完成。另据目前的最新消息,美国宇航局局长戈尔在乔冶·华盛顿大学举行的纪念首次载人航天飞行  相似文献   

20.
由中国空间科学学会主办的第二十四届全国空间探测学术讨论会将于2011年10月9—11日在西安召开。征文范围:正在进行和建议的空间探测计划介绍,空间探测专项技术发展综述;月球探测、火星探测,太阳、行星及其卫星以及太阳系小天体探测;空间电场、磁场、电磁波、粒子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