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技智囊》2010,(7):73-73
是以君子将有为也,将有行也,问焉而以言,其受命也如响。结合前面的一句“《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综合来解读这句的含义,我们才好理解这前后句子之间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2.
小易 《科技智囊》2010,(6):77-77
<正>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这句话是《系辞》上篇第十章的首句,也涵盖了这个篇幅中所要阐释的中心内容。从字面上看,这句话的意思是:《易经》包含了圣人为人处事的四大规律:言谈方面崇尚、注重《系辞》;行  相似文献   

3.
小易 《科技智囊》2011,(1):71-71
子曰:“易有圣人之道四焉”,此之谓也。这句话是这一章的结尾,即以上前文所说的是四大圣人之道。联系上文,四大圣人之道是指此章开头所言:《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  相似文献   

4.
小易 《科技智囊》2010,(11):77-77
<正>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让我们先来看这一句的字面意思,这其中有两个重点词——极深和研几。对于这两个词,孔颖达在《周易正义》中有这样的解释:"极深"者,则前《经》初一节云:君子将有为,将有行,问焉而以言,其受命如响,无有远近幽深",是极深也。"研几"者,上《经》次节云"参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遂成天地之文;极其数,以定天下之象",  相似文献   

5.
正《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材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材之道也。这句话的原意是:《周易》这部书,广大而完备,有天道、有人道、有地道。兼备天地人三才而两两相重,所以成为一卦之画。六画不是别的,是三才之道。先看第一句,"《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这其中,悉:代表全,都,详细之意。道:即规律、道理。《易经》这部书啊!内容广博宏大、详细完备,它包含了天下所有的道理,其  相似文献   

6.
言天下之至赜而不可恶也,言天下之至动而不可乱也。在解读这一句的时候,有必要再回顾一下前面两句:圣人有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在这两句中,圣人界定了"象"和"爻"的概念及其产生过程,而这正是本句所因承的两个前提。"赜"在前句中出现过,  相似文献   

7.
天问释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昔王逸作天问后序,自诩其注此篇‘稽之旧章,合之 经傅,以相发明,为之符验,章决句断,事事可晓,俾后学 者,永无疑焉。”然今试执逸注以读天问,虽谓为无一 事可晓,不过也。踵逸而起,注者相望。彼于逸注,补 苴 正,有既多矣,然而不可晓者犹十有四五焉。呜 呼!注书之难,有若是哉?余窃不自揣,欲斟酌众长, 兼附己意,作一总结账之企图。兹先取篇中间天事 者四十四句释之,颜之曰天问释天。疏略之讥,自知 不免,并世方家,幸垂正焉。 天问文例,泰半合四句为一问,或增至八句,或十 二句,要皆以四进;其二句各问一事者,必二事同类,亦 以四句为一单元也。王逸…  相似文献   

8.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上一句具体而微地说明了"象"的产生过程,由此定义了"象"的内涵;这一句则以类似的句式,说明了什么是"爻",以及"爻"是如何产生的。  相似文献   

9.
徐奎 《科技信息》2007,(27):236-236
高中语文第五册课本选有《孟子-梁惠王章句上》中"孟子见梁襄王"一节:孟子见梁襄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其中,"就之而不见所畏焉"一句,课本及教参的解释均为"走近他也看不见有什么可敬畏的。"  相似文献   

10.
小易 《科技智囊》2006,(10):73-73
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忧虞之象也;上一句中说到“圣人设卦观象”,并由“系辞焉而明吉凶”阐明了系辞的由来,带出了现象的问题。顺承下来,“刚柔相推而生变化”,由天道运行的道理而引申至对外部环境的把握,否极泰来,这是大道运行的规律,在刚和柔的推演过程中,变化势在必然。变化的产生带来了不确定因素,所以人们才需要推断,才会去“设卦”,也才需要对“象”进行观察与解读。观象的结果就有吉凶、悔吝。但何为“吉”、“凶”?何为“悔”、  相似文献   

11.
<正>是故《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这段话的原意是:所以《周易》,是讲卦象的。而卦象,是象征万物的。易:《周易》。象:卦象。像;像形。《系辞传》认为,《周易》一书,讲的都是"象",其本质特征就是"卦象"。象,是周易的精髓所在。"象"与"像",在古时有些地方是通用的,但就其内涵而言,却有着显著差异。"像"是实质的,代表实体的形象,指称某一具体之物,可见可闻可触,非  相似文献   

12.
<正>无有远近幽深,遂知来物,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与于此。先来看这一句的字面意思,"无有远近幽深",指《易经》对君子"将以有为、将以有行"的求问,"无有"就是一点都没有的意思;"远近"一方面可指空间距离的远近,另一方面也可指时间上的距离,即  相似文献   

13.
<正>《易》之为书也,原始要终,以为质也。六爻相杂,唯其时物也。这句话的原意是:《《周易》这部书,考察其初始,推求其终极,以为一卦之体。六爻阴阳错杂,代表不同时间的事物。第八章讲到"《易》之为书不可远"。《易经》这本书,讲的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那些事,我们应该亲近它、珍惜它,好好体会它、应用它。那么,如何系统地读懂易经、把握易经的实质呢,这一章深入阐述了这个主题。首先,"《易》之为书也,原始要终,以为质也。"《易》这部书,是追源万事万物的始终,以成其根本的  相似文献   

14.
《论语·学而》中"无友不如己者"这句话的含义,历来聚讼不已,无有定论。但大致来说有三种观点:以邢昺、朱熹为代表的传统观点,以陈天祥、黄式三为代表的后起观点,以南怀瑾、李泽厚为代表的现代新解。文章对以上几种观点进行了分析,否定了后起观点和现代新解,对于一些从对象、语境等角度来维护传统解释的观点,也作了修正。认为当以传统观点为上,将"无友不如己者"直译为"不要结交不如自己的朋友"为妥,多余的解释反而不当。  相似文献   

15.
<正>道有变动,故曰爻。爻有等,故曰物。物有杂,故曰文。文不当,故吉凶生焉。这句话的原意是:道有变动,所以称为爻。爻有不同类型,所以称为物。物以阴阳相杂,故称为文。阴阳两爻不当位,所以吉凶产生。本句接上一句,进一步从"爻、物、文、吉凶"的角度模拟易经之道的运行,说明易经之道的广大悉备。下面,我们递次展开。爻从何来?爻者,交也。象征事物交互变化,交错变化。天地人三才,随时随地都处在这种变化之中,  相似文献   

16.
高适的《燕歌行》诗前有序曰:“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元戎(《文苑英华》、《全唐诗》“元戎”作“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这就引起了研究者对诗歌所感“征戍之事”的针对性的讨论,有的认为专咏张守珪,有的认为讽刺安禄山,总之,如清人陈沆所说:“非泛咏边塞也”(《诗比兴笺》卷三)。笔者认为,此诗并不因某人某事而发,恰恰是一篇“泛咏边塞”之作。  相似文献   

17.
古人言:天下共逐鹿,高材疾足者先得焉。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进步已成为促使世界各国在综合国力的较量中成长为"高材疾足者"的一把"锐剑"。未雨绸缪,我国早在1995年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美国抢占了信息技术的"制高点",带动了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日本则以《科技白皮书》,发出了走"科技立国"之路的强音;欧洲在《第四个科技发  相似文献   

18.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向来被解释为人参与天地万物创化的过程,然而这样一种创化论诠释将不得不面对两大困难,首先,唯物主义者会提出质疑:人怎么会有那么大力量影响到天地万物的创化?其次,天地位、万物育难道必须以"致中和"为前提吗?为此,分析了造成这些困难的症结。认为,要摆脱这些困难,对这句话就不能孤立地看待,而应将其置于整个文本脉络中加以理解。这样,就能认识到,这句话不是要表达人参与天地创化的思想,而只是对上文"中者,天下之大本也;和者天下之达道也"的解释,其语意重点是中和而不是别的。  相似文献   

19.
高中语文第一册《芙蕖》中“是芙蕖也者”一句,课本注释为:“这样看来,芙蕖这种东西。是,如此。也者,复指芙蕖。”把“也者”看作“复指芙蕖”的代词,这是值得商榷的。“也”在古代汉语中不能用作代词。“也者”合起来作代词的例子,笔者也未尝见闻。“者”  相似文献   

20.
郭锡良等编《古代汉语》3017页有例句,是引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的义字.照录如下:“大司马固谏日:‘天之弃商久矣,君将兴之,弗可放也已。’弗听.”郑天诞主编史学名著《左传选·没之战火这几句的标点是;”大司马固谏日:‘天之弃商久矣!君将兴之,弗可放也已.’弗听.”两书均以“弗可赦也已”为句.这是据《十三经注疏·左传·僖公二十二年》的标点.这样标点.似有不当,应为:“弗可,赦也已.”为便于理解,今引证有关上下文如下:“(位公二十二年)三月,郑伯如楚.夏,来公代郑,干鱼日:‘所谓祸在此矣.”楚人代末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