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中国古典园林三千年的发展史中,动物一直扮演重要的角色。文章探讨了中国古典园林各时期对动物的应用,并就其应用变化及特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典园林作为一种“人化的自然”,在满足某些功利目的的同时,具有艺术价值。具体来说,有“抽象与移情”,“象征与意境 ”“和造型和空间”三大特色。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典园林文化博大精深,古典园林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受到世界欢迎。中国的造园艺术,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目的,从而达到“相地合宜,构园得体”、“虽由人作,宛白天开”的旨趣。文章通过古典园林营造,论述了古典园林的意境特征及意境的营造要素。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蕴含其中的休闲美令现代人品味,也是现代建筑设计学习借鉴之经典.休闲美是随着中国古典园林产生而产生,发展而发展的.对自然之美的表现,建筑的聚景、点景作用,空间分隔与联系、空间的相互渗透与分明层次,这些都是营造中国古典园林休闲美的重要元素.而这种休闲美的内在精神根源于古代造园文人崇尚自然、反对物质羁绊的人文取向及中国古代辩证思维.汲取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精华,运用于现代建筑创作中去是将民族文化发扬光大,延续历史文脉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观赏植物是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构成要素,也是组成园林景观的重要题材。植物不仅仅是花草树木,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和丰富的季相变化,也是生态、艺术和文化的联合体,是园林艺术的核心。本文针对观赏植物在园林中的重要地位、应用特点,以及与其它园林要素之间的配置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借以从园林植物的角度来剖析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艺术和园林意...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典园林的文化基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典园林的营造,凝聚着深邃的文化基因,其源起、发展、成熟无不与中国文化密切联系,从传统山水文化、哲学思想、文学经典到人文精神都可在中国古典园林中找到它们的烙印,这为中国古典园林赏析提供了独特的角度,同时对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7.
罗媛  王强 《科技信息》2010,(32):I0143-I0143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动荡的时期,而这一时期的文化思想与文学艺术,却是中国历史上极活跃、极富于创造精神的。山水文学在这一时期的兴起标志着古典文学从题材到风格都有了重大的突破,是中国文学史上划时代的大事。本文通过对魏晋隐逸思想的分析,认为当时的隐逸思想对山水审美意识的形成和山水文学的兴起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世界园林艺术起源最早的国家之一 ,悠久光辉的中国园林在世界园林艺术中独树一帜 ,形成了自已的风格 ,并同中国几千年的木结构建筑一样 ,一脉相承 ,在延续之中丰富与发展。中国古典园林无论在构图、情趣 ,还是空间组合、意境创造上都有着自已的独特风格。中国古典园林始于殷、周时代的“囿” ,距今有 3 0 0 0多年的历史 ,一直到明清 ,共经历了形成、发展、成熟、高潮、鼎盛五个时期 ,园林的处理手法日臻成熟与完善 ,强烈表现出了其民族风格。全国各地园林遍布 ,数量众多 ,又因地制宜 ,形成了百花齐放和不同的地方风格。而研究中国古典…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典园林作为一种“人化的自然”,在满足某些功利目的的同时,具有艺术价值。具体来说,有“抽象与移情”、“象征与意境”和“造型和空间”三大特色。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城市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山水文化、造园手法以及对意境的追求分析,阐述了中国古典园林造园理论特征及其在现代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中的延续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通过对中国古代文学在国外传播的历史回顾认为,长期以来“中国文学对外传播”这一“主动传播”说难以成立,说成“被动传播”,即“国外对中国文学的引进”也许更为恰切,或者至多只能是一种被动传播;同时,也总结出长期以来中国古代文学在国外传播的特点以及缺陷,如:文学作品原旨与韵味的流失,对作家、作品的误解等,在此基础上对未来中国文学的对外传播提出希望。  相似文献   

12.
理水是中西古典园林建造的重要因素之一。中西古典园林中对水体的运用由于文化传统、哲学美学上的不同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在水体形态、水体性格、水的地位作用等方面都体现出巨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运用国外的文学理论研究中国古典小说,一直是文学理论界的常规做法。然而,并不是每一种国外的文学理论都适合中国古典小说的分析,前苏联学者巴赫金(1895-1975)的"复调小说"理论就是如此,此前我国理论界许多运用该理论分析中国古典小说的做法是很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14.
在当前建设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之下,以及伴随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转入大众教育阶段,大学和谐校园文化建设逐步受到教育界及相关学者的重视,文章深入挖掘中国古典文学的资源优势,积极探索中国古典文学在大学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应用路径,充分发挥中国古典文学特有的育人功能,以培养“和谐人”为价值诉求与目标追求,促进青年大学生与社会、学校、自身的多方面和谐发展,推进大学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女性文学取得了较高的成就,但当下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在框架建构上仍是以男性创作为主,有意或无意地排挤了女作家与女性作品,这不仅遮蔽了古代文学的原貌,而且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相似文献   

16.
晚唐五代江浙隐逸文学的复盛,与中原文化第二次向南推移的历史背景密切相关。杨吴、南唐及吴越政权的偏安与稳定,为地域性文学生态的改善提供了历史契机;九华山、西山、庐山、奉化、永嘉等地,相继成为隐逸作家聚集交流的胜地。由道士、僧侣及出世文人共同组成的创作群体,借助隐逸文学表达了独特的生活境遇和价值理想,同时呈现出一种乱世特有的静谧与安闲。不过,其作品时常体现出偏狭和无奈的情态。  相似文献   

17.
宋代文言小说中的商人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代文言小说中商人形象频繁出现,这是文言小说发展到宋代产生的新气象,是宋代文言小说通俗化倾向的表征之一,它与宋代市人阶层及其文艺的兴起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汉语的文白转型形成了一种新的语言体系,导致了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也促成了新式语文辞书的问世和编纂价值取向的古今演变,形成语文辞书收词释义文白雅俗古今中外相融共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充分开发利用古代文学深厚丰富的思想文化宝藏,建构古代文学课程体系,有效地培养学生古代文学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