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结合漫湾电站二期进水口淤泥厚度测量,分析了利用浅层地震反射波法探测水电站进水口淤泥厚度的过程,以及测量系统设计中需考虑的震源及拾震问题和图像分辨率问题.  相似文献   

2.
通过自行研制的模型试验装置,进行了16组不同控制条件下的透气真空排水室内模型试验,得出了采用透气真空排水法各试验的淤泥试样表面水层厚度.在相同试验容器内进行相同初始含水率疏浚淤泥的自然静置沉降试验,对比了自然静置沉降试验与透气真空排水试验的表面水排出率.结果表明:透气真空排水试验的表面水层厚度大于自然静置沉降试验中的表面水层厚度;透气真空排水法能够促进淤泥向上表面排出水分.通过排水面和淤泥颗粒受力分析,从颗粒絮凝的"絮凝-断裂"沉降过程以及下部支撑淤泥层的"抽空"效应解释了透气真空排水法促进表面水排出的机理.  相似文献   

3.
对于在静水中抛填土质围堰,淤泥的存在将会对围堰的稳定造成影响,必须对淤泥进行合理有效的处理.结合工程实例对水中抛填围堰的挤淤效果进行分析,发现对于淤泥层厚度小于5 m的区域,水中抛填围堰挤淤深度最大可以达到2.6 m.通过对围堰的检测结果发现,围堰施工方法对挤淤效果有重要影响,对于淤泥层厚度不大的静水区域利用水中抛填围堰的自重挤淤可以加快堤基的流塑变形稳定,从而有效提高围堰的抗滑稳定.  相似文献   

4.
桶式基础结构是一种能较好地适应水深、浪大、地基软弱等恶劣环境的新型水工结构,其稳定性主要靠桶体结构自重和桶体与土体共同作用抵抗外荷载.土压力的大小及其分布规律是桶式基础驳岸结构计算的首要问题.结合实际工程,建立了桶式基础结构与土体相互作用的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数值模型,分析了在不同厚度吹填淤泥工况下桶体基础结构上的土压力大小及竖向分布规律,并与基于土的极限平衡条件下的Rankine土压力理论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修正了传统主、被动土压力的计算公式,并对结构在不同厚度的吹填淤泥下的位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吹填淤泥下结构土压力与传统土压力公式计算误差为25%,结构整体向吹填淤泥侧倾斜,最大转角是无吹填淤泥工况的1.24倍,最大沉降值是无吹填淤泥工况的1.16倍.研究为新型桶式基础驳岸结构的稳定性验算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金鸡湖水下地形与淤泥分布信息采集和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GSP、测深仪以及HYPACK水文测量软件,完成金鸡湖水下地形测图和淤泥分布的数据采集,利用AutoCAD完成地形图和淤泥分布彩图,并计算湖泊分级面积、分级容积以及淤泥总量。  相似文献   

6.
公伯峡水电站进水口坝段基础(1 961.00 m高程)上下游相对垂直位移偏大,并有趋势性;坝段整体持续向下游位移,且有趋势性增长。这些问题是否会影响到进水口坝段的安全运行,是工程十分关注的问题,也是水电站大坝安全运行重点关注的问题。为了准确的掌握进水口坝段的运行状态,在对监测系统进行评估的基础上,经过对公伯峡水电站进水口坝段变形观测资料以及对公伯峡地区气候、气象资料的分析,初步得出结论:水库蓄水的前3年,是进水口坝段基础(1 961.00 m高程)上下游相对垂直位移和顺流向水平位移趋势性增大较快的时段;也是进水口坝段垂直位移和水平位移年变化量值较大的时段。2006年以后上述位移的年变化量逐年递减,但是此位移的趋势性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影响现有辐照后板材厚度测量不确定度高的原因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对比测量试验,得到了相关测量数据,提出了一系列改进措施,对原有热室内辐照后板材厚度测量方法进行了改进.通过设计专用测量夹具,将原有机械手拖动测量方式改为夹具导向式测量,有效地解决了板材厚度测量时竖直侧立问题,标准试块固定问题及电感测微仪测头与板材接触力问题,使测量数据不确定度降低了1个数量级,大大降低了人员接受剂量、劳动强度及设备使用时间,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填补了国内辐照后板材厚度精确测量在核能研究与应用领域的空白,所改进的测试方法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为了准确诊断和治疗骨关节病,需要准确掌握关节软骨的厚度.核磁共振成像(MRI)技术为关节软骨的厚度测量提供了一种无辐射、非侵入的有效方法.针对MR射影切片成像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MR图像的髋关节软骨厚度的测量和校正方法.首先,通过数学模型的论证,将结合高斯二阶微分的零交叉法应用于MR摄影平面中的软骨厚度测量,得出MR摄影平面上薄面体法线方向的软骨测量厚度τ0;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校正算法,针对软骨曲面形状引起的过测量问题对测量厚度误差加以校正,得到校正后的软骨厚度τ.采用人体髋关节标本进行了MR射影和解剖实验,对比了校正的测量厚度和解剖学测量值,实验结果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该路段(长198m,宽36m-40m)工程地质条件较差,上部地层(主要受力层)主要由杂填土(厚度1.3m~3.2m,平均2.Om)、淤泥或淤泥质土(厚度0.4m~1.4m,平均0.64m)、粉、细砂(厚度0.6m~3.6m,平均1.8m)组成。由于杂填土结构疏松(fk=90kPa)、淤泥或淤泥质土呈软-流塑状(fk=50kPa)、粉、细砂饱和松散(标贯试验锤击数平均6击,fk=100kPa),满足不了上部荷栽对路基的要求,因而导致路基在通车后将产生较大沉降。为保证该段路基的稳定,提高地基土强度和变形模量,以满足上部荷载对地基土承载力的要求,提出了对该段路基采取灌浆加固处理方案。这主要是基于杂填土孔隙大,可灌性好,灌浆后其力学强度、抗变形能力和均一性会有所提高,整体结构得到加强;淤泥或淤泥质土和粉、细砂通过钻孔灌入浓浆后,使土体压密和置换;杂填土之上已施工完的30cm厚6%水泥石屑稳定层为良好的灌浆盖板。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一个淤泥厚度比较厚、地下水位比较高、基坑开挖后可能出现突涌、流砂等地质条件比较特殊的深基坑支护实例进行剖析,阐述深基坑选型、施工、监测过程中时常遇见的问题及成因,得出几点深基坑支护的经验及体会,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水电站叠梁门分层取水流动规律及取水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温度成层型水库,水电站进水口分层取水方式正逐步被采用,目的是尽量取用水库不同层水体,减轻下泄低温水对下游河段环境的负面影响。目前缺乏分层取水流动规律及取水效果的研究。以糯扎渡水电站进水口叠梁门分层取水方案为例,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叠梁门分层取水的流动规律,在水库水温分布已知的条件下,探讨叠梁门取水控制下泄水温的效果。研究成果对水电站进水口分层取水设计及运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大坝廊道排水孔析出物的产生是一个普遍现象,正确认识析出物的成因,是评价坝基渗透变形、坝基灌浆帷幕的工作状态的基础.析出物中的钙质一般有两个成因,其一是渗透库水自身的化学反应形成,其二是渗透库水对渗透途径上的岩体中的钙质成分或是对灌浆帷幕的溶蚀形成.若是后者,则标志着渗透库水对坝基、帷幕产生了溶蚀作用,这对坝基的稳定、帷...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揭示水电站功率输出与发电流量及水头损失间的动态变化过程,将水库水体分成长方形水体s1、梯形水体tr、长方形水体s2及三角形水体t等4级,运用牛顿运动定律,分析了压力引水管水体受力情况,推导压力引水管水体动态运动方程,综合考虑压力引水管水头损失及水锤压力的影响,建立了水电站动态发电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模型动态揭示了水电站在发电过程中的水位、流量、水力损失水头等参数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及其对机组功率输出的影响,揭示了水电站最优发电功率输出与水头变化的动态变化过程,为未来水电站设计更优化的控制调度系统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4.
采用机组空载流量的近似算法对水电站空耗水量进行了计算,为提高水能利用率及其电网的安全运行和经济效益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对刘家峡水电厂2003年空耗水量的计算,表明了该方法简单、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5.
徐鹏 《科技资讯》2012,(18):60-60
当前水利水电工程测量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今后将继续大力促进水利水电工程测量仪器和方法的更新换代,积极推广测绘新技术的应用,推动水利水电工程测量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坝址地质条件的基础上,依据近年来区内地下水宏观、微观动态以及析出物等特征。对某水电站大坝6坝段化学灌浆加强帷幕的防渗耐久性作了多手段综合分析和评价。通过扬压力和渗流量与库水位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表明,两者与库水位相关性较为密切,且呈现阶段性变化;化学灌浆材料中有机质的氧化造成该坝段幕后地下水的pH值低于坝前库水,且含有较高的HCO3^-;饱和指数S1〈1,表明相应部位具有较好的径流条件。由此认为该坝段帷幕体的局部防渗性能已发生了衰减。实例结果表明,该评价体系可行且有效。  相似文献   

17.
烟台市辛安河污水处理厂利用中德财政合作污水处理专项贷款,建设污泥电厂混合焚烧项目。该技术是将含水率80%的脱水污泥按比例直接投入到热电厂的流化床锅炉内进行混合焚烧,从而解决了卫生填埋所带来的环境影响,实现了污泥的稳定化、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处置,获得了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
室内静态模拟净水厂污泥与沙、沸石、锁磷剂(镧改性膨润土Phoslock?)等4种覆盖材料控制底泥氮磷的释放效果.结果表明:在覆盖强度为2 kg·m-2条件下,与对照组相比,沸石覆盖对氨氮的平均削减率为42.04%,沙覆盖和锁磷剂覆盖对氨氮均没有削减效果,净水厂污泥覆盖不仅对氨氮没有削减效果,而且还会向水体释放氨氮;锁磷剂、净水厂污泥、沸石和沙的覆盖对正磷酸盐的平均削减率分别为75.98%,53.73%,28.09%和10.69%.最后,分析几种覆盖材料  相似文献   

19.
以简化单方向瞬态模型,探讨在中国地区以自然冷冻/融化法处理上/下水污泥之可行性.首先收集1960~1990三十年间中国大陆数个主要城市气温资料,并据此计算不同污层于单方向冷冻及单方向融解过程的所需时间,由此推知各大城市以天然气候进行冻融法处理污泥的可行性,并求取处理污泥层铺设厚度与所需面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