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用水稻塑盘旱育抛秧新技术具有显著的降本增产优势,近年来得到迅速推广。它是将肥床旱育稀植和塑盘温育抛秧合二为一,具有省工、省力、省田、省水、高产、简便易行等优点。该项新技术的具体做法如下: 一、苗床要求。选择靠近水源的菜园地、豆茬田、棉茬田等肥沃、疏松、  相似文献   

2.
苏芝仙 《遵义科技》2003,31(1):40-42
试验结果表明,杂交水稻旱育抛秧亩产529.5kg,比旱育秧宽窄行(对照)增产9.O%,差异显著,且旱育抛秧比宽窄缩短8d成熟,旱育抛秧增产早熟的主要原因:根系发达,分蘖早而多,成穗率高,有效穗数多.  相似文献   

3.
李清 《安徽科技》2000,(2):36-37
旱育秧具有省工、省时、省种、省肥、便于管理、利于增产、劳动强度低等优点,近年来在我县已大面积普及推广,取得了较好效益,但在早稻育秧上,常出现苗床选择不当、催芽不齐、铁籽过多、土壤消毒不严、苗床浇水不足、没有踏谷、盖籽不规范、揭膜过迟、控温不当、肥水管理不当等具体操作失误,造成损籽、烧芽、死苗等现象,影响基本苗数。为达到苗挺叶绿、青秀矮健、短白根多、均匀整齐、无病虫带蘖壮苗标准,结合本地多年旱育秧经验,现就早稻旱育秧(含塑盘旱育)关键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覃征  邓楚洪  谭立斌 《科技信息》2009,(27):I0372-I0372
水稻抛秧要求秧苗素质高。秧苗必须具备苗壮,根系多,落泥好。抛秧易操作,省工省力,投资少。达到分裂多,抽穗早,产量高,效益好为目的。因此.湖北省利川市农业局退休职工杨再松老先生经过多年潜心研究,在水稻旱育塑盘抛秧基础上,创造发明了一项高寒山区水稻抛秧的新型育秧技术。该技术的主要特点是:操作规范、流程化,苗床小,用种量少,出苗整齐,苗期立枯病轻或无,带土均衡,易抛秧,立苗稳。近年来利川已累计推广万余亩。  相似文献   

5.
水稻旱育抛秧栽培技术是在水稻旱育稀植和软塑盘育抛秧的基础上,通过在生产实践中不断的探索、试验、示范、总结而获得的一项栽培技术,该技术直接利用水稻苗床培育带蘖壮秧,连土单株取苗进行大田抛栽,具有省种、省工(比旱育稀植省2—3个工)、成本低(不用软塑盘)、秧龄弹性大(比软塑盘育秧延长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水稻采取旱地育秧,用不同叶龄的旱育秧苗进行抛植,并与8叶1心(旱育大苗)单行单株栽插进行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以4叶1心(小苗)至6叶1心(中苗)抛植,其群体结构合理,生长协调,农艺性状好,产量最高。在生产实践中,水稻旱育抛秧栽培应立足抛早、抛小。  相似文献   

7.
<正>水稻壮秧剂是集营养、消毒、调酸和化学调控于一体的新型育秧制剂,在水稻旱育秧和塑盘抛技术上应用,可以一次性完成床土消毒、调酸和化学调控等配套技术的操作环节,节省用工,大大提高劳动工效。2013年,在市、区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六安市金安区椿树镇农业技术综合服务站对壮秧剂进行了大面积的示范推广,同时为了解壮秧剂在本镇软盘旱育抛秧技术上运用的最佳配施比例及施用方法,安排了不同用量的对比试验。一、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8.
洋县水稻旱育机械化抛秧技术,通过10年来的试验、示范和推广,成效显著。实现了水稻传统栽培方式的转变和高产、高效、节本、减负的目标。该技术集水稻旱育秧、机械化抛栽、大田管理等优点于一身,应用价值高。本文通过对该项技术操作方法、技术要点和优越性的介绍,以供水稻种植农民参考。  相似文献   

9.
杂交晚稻旱育抛栽能改变“双夏”季节紧、任务重、劳动力紧张,及夏季高温、插秧后易败苗、影响返青、分蘖而导致产量不高等问题,因而它是一种省工、省力、增产、高效的新技术。一、塑盘旱育壮秧培育1.秧盘选用:根据杂交晚稻秧龄长特点,塑盘长×宽为60cm×33cm,塑盘孔穴数为308个,孔穴上口直径为2.6cm,穴底直径为1.2cm,孔穴深为2.4cm,穴底钻有0.3cm小孔,每个孔穴可培育一株秧苗,每亩用秧盘60只。  相似文献   

10.
水稻大棚钵体旱育超稀植栽培技术是集旱育稀植、超稀植、抛秧栽培和大棚育秧优点于一体的综合栽培技术体系,是用抛秧钵体盘在大棚中育成全根带土、带营养钵和带孽的壮秧,再按超稀植规格浅插秧,靠壮秆大穗和低位分蘖实现高产。应用这项技术,可以减少育苗田面积和秧苗数,减少秧田和本田管理用工,降低生产成本,实现节支增效。  相似文献   

11.
“嘉育293”系嘉兴市农科所育成的中熟高产早籼新品种,其特性为大穗多粒,平均每亩有效穗为27.13万穗。每穗总粒113.2粒,实粒90.7粒,空秕率19.9%,千粒重23g左右(1993~1994年大田调查)。一般高产田块产量能超千斤,是以往推广品种所未有的。第二为熟期适中:该品种在镇海作绿肥茬栽培,全生育期114d左右,作大麦、油菜茬为103~106d,属中熟早籼品种。秧龄弹性大,既可作绿肥茬早稻,也适春花茬栽培。几年来,作三熟茬口种植,基本无明显的早穗现象。该品种耐肥抗倒,熟色清秀,抗落粒,出米率高、比原品种“二九丰”出米率高3%~5%。抗白叶枯病,中抗白背飞虱,纹枯病轻,对稻瘟病的抗性也明显好于中87-156等品种。  相似文献   

12.
稻田免耕稻草全程覆盖栽培马铃薯是中围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利用马铃薯植株基部避光可结薯的原理研究成功的一项省工、省时、省力的节本增效栽培新技术,在赤水地区已试验成功,开始大面积推广应用。为进一步探索该技术在赤水地区的最佳播种量,以提高马铃薯的净产量和效益,设置了本试验。  相似文献   

13.
水稻旱育免耕抛栽是以旱育秧为基础,不经翻耕犁把直接抛栽带泥壮秧。具有省工节本、增效、简便易行、减轻劳动强度等多方面的优越性,符合当前农业发展的要求而为农民乐于接受。2008年在临翔区试验示范结果,比传统栽培节本增收210元/亩。本文对推广该项技术的必要性优越性技术要领、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得到有关专家同行的指导和广泛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科技与经济》1996,(1):16-17
南京市农林局狠抓水稻旱育抛栽技术推广显实效在’95南京科技年里,南京市农林局加速技术推广步伐,突出抓好以水稻旱育抛栽为重点的先进实用农业技术推广,取得了增产增收的实效。短短三年间,由几百亩的试验示范,很快扩大到大面积应用。1993年,全市旱育秧面积达...  相似文献   

15.
威优1126系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近年选育的早熟杂交组合,经我县1987年试种,比威优49早熟、稳产、抗稻瘟病能力强,是目前我省比较理想的早稻杂交组合。为了寻求该组合高产、稳产、高效低耗的综合农艺栽培措施方案。我们根据系统工程学的原理,按照最佳模拟配合法的要求,布置了威优1126的高产栽培模式的参数试验,旨在建立理想的综合农艺措施方案,为早稻大面积栽培提供规范化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有关“三农”政策,加快我镇农业实用技术的推广工作。稳步实施粮食高产工程,提高水稻单产,增加农民收入。本人承担了新舟镇水稻旱育稀植推广项目示范课题,在有关专家的指导下,在项目区农户的通力协作下,通过本人的自身努力,顺利的完成了该项目的示范工作,水稻旱育秧省工省水,根系发达,幼苗分蘖多,有利形成大穗,能增产增效。农户受种植习惯方式影响而给推广工作带来难度。  相似文献   

17.
水稻纹枯病     
水稻纹枯病,在1958年前虽有发生,但不严重。自1958年后,特别是推广了矮秆多穗型高产品种后,随着施肥水平的不断提高,已发展成为主要的病害,尤其是高产地区,已成为当前增产的主要障碍之一。在本地区的自然条件和栽培条件下,早稻纹枯病初发于五月下旬(绿肥早稻分蘖盛末期)、六月底至七月上中旬(抽穗至乳熟期)发生最重,直至收获均可发生。但入伏后有自然控制现象。而晚稻,在秧田就能发生,移栽后曾一度停止,在八月中又开始发生,九月中下旬发生最重。一般在十月中旬停止发展。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水稻抛秧技术的日趋成熟,西湖区水稻抛秧面积迅速扩大,为探明水稻在抛栽条件下高产高效的经济施氮量,于1998~1999年间通过对不同氮肥施用量的氮肥效益及产量影响的研究,对氮肥的经济合理施用量进行了初步探索,为水稻在抛栽条件下科学、合理、经济地施用氮肥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1材料与方法1.1供试品种双季抛秧早稻为嘉早935,晚稻为丙93-390;单季晚稻抛秧为丙96-42。以上品种均为嘉兴市农科所育成的杭嘉湖地区推广面积较大的品种。1.2试验地点与土壤条件试验地点选在西湖区袁浦镇袁家浦村大汪畈内,地力较高,土壤为…  相似文献   

19.
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旱育保姆包种能明显提高秧苗出苗率、成秧率、单株绿叶数、茎基部宽、白根数、单株鲜干重、后期亩有效穗、结实率及苗期和大田期的抗病性。以每平方米苗床用250g过磷酸钙,氯化钾40g,40g尿素,旱育保姆包种方式表现最好576,7kg/666.7m^2,其次是每平方米苗床用250g过磷酸钙,氯化钾40g,旱育保姆包种方式553.3kg/666.7m^2,对照(ck)常规旱育秧表现最差506.6kg/666.7m^2。  相似文献   

20.
三熟制早稻广陆矮四号亩产突破千斤以后,如何再进一步提高产量?在栽培技术上主要抓什么?通过对一九七六年十六个单位三熟制早稻广陆矮四号高产试验的资料整理分析,谈谈我们对夺取高产的几个问题的认识。一、高产田的群体结构问题苗数、穗数和每穗实粒数,这三者能否比较合理地得到相互协调是直接影响到水稻高产群体结构的形成与产量的高低。从一九七六年早稻高产试验来看,亩产千斤以上的三熟制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