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校德育是根据高校的根本任务和培养目标,对大学生施以影响的有组织的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过程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学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的过程;是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者发挥着主导作用,决定着德育过程的优劣.受教育者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认识的主体,是德育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决定着德育效果的大小。一、教育者是高校德育过程优劣的决定因素高校德育的…  相似文献   

2.
关于高校德育环境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校德育环境是学生品德形成、发展的重要外部条件,对大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的全面形成和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与制约。从德育环境的功能看,它对大学生道德认识有导向作用,对大学生情感有熏陶和感染作用,对大学生行为有约束和规范作用,对大学生品德形成有榜样示范作用。因此,加强德育环境建设,应注意高校的物质环境、制度和精神等因素的建设,使大学生在一种“无声之教”的优良环境中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3.
高校德育不可忽视隐性课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德育只重视显性德育课程对学生品德形成的影响,而忽视隐性课程对学生品德形成的作用。隐性课程作为完整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其独特的结构、特点和功能,表明隐性课程也是一支重要的育德力量。高校德育不可忽视隐性课程。  相似文献   

4.
"课程思政"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的内在要求,运用课堂教学主渠道,发挥高校立德树人的主阵地作用。该文在对德育和社会主义思政教育比较分析的基础上,从教与育的本质解读课程思政,并把改革具体落实在教学风格的民主化、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和教学评价的多元化,关注学生价值观等核心概念的形成,引导学生多维度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校园文化—德育的隐性课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桂龙 《镇江高专学报》2000,13(4):14-17,21
校园文化在高校德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较大的影响,高校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中要注意易被忽视的问题,以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隐性德育功能。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道德化的社会,高校德育的目标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当前高校德育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进一步加强理想信仰教育,完善德育内容体系,创新高校德育目标体系,建立和谐高校德育的长效机制,从而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对高校大学生进行道德责任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然要求。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要针对高校目前道德责任教育的薄弱环节,强化道德责任教育在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中的核心地位,从突出道德责任教育的人性化、区分道德责任教育层次性、优化校园德育环境、营造育人为本的校园文化氛围,来构建和谐的高校道德责任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8.
从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影响和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主要指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影响两个层面上分析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一方面,环境影响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环境的变化影响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效果。另一方面,环境为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提供成长基地,创造内在要求,起感染和熏陶作用,并具有很强的约束力。  相似文献   

9.
人格教育与高校德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德育从结构上看包括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和人格教育,其中,人格教育是高校德育其他要素的基础,因此,高校德育必须重视人格教育,从多个渠道、多种途径对学生实施人格教育。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在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因此,高校德育要以服务和谐社会构建为重要目标,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1.
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提高高校德育的有效性高焕清学校德育是指在学校环境中,教育者根据社会要求对青少年学生所进行的思想品德培养活动。学校德育必须能为青少年学生主体素质的和谐发展导向和增力,培养和提高未来社会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相似文献   

12.
“以德治国”思想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重要治国方略,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高校德育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在高校实施“以德治国”必须重视德育建设,强化德育管理,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同时,认真贯彻“以德治国”思想,对于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谢晓虹 《咸宁学院学报》2010,30(10):141-142,147
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对高校的德育工作产生了重要影响。然而,我国高校德育工作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存在着过于强调一致性,忽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德育目标功利化和德育的内容没有与时俱进等问题,为此在网络环境下需要对高校的德育工作进行重新的定位,高校德育工作必须加强学生创新精神进取意识教育和社会责任团队精神教育。本文最后提出了网络环境下高校德育工作的发展战略:提升德育主体素养水平,更新德育观念;改进德育手段,提高影响和渗透;提高学生在网络德育中的主体意识;推行终身德育的理念,实现德育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教学中德育因素的深入挖掘和教育契机的随时捕捉,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也是一种教育的艺术。良好的教学效果离不开德育活动,古板的说教式德育达不到很好的效果,德育与教学应该很好地有机结合,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对学生进行学科学爱科学的教育。  相似文献   

15.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不是一个单纯的德育命题,它强调在德育为先前提下的全面树人以及全面树人基础上的德育为先。立德树人问题是一个教育问题,具有意识形态属性,二者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立德树人命题的提出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一方面是我国现实的高等教育在立德树人方面面临严峻挑战和存在严重误区,另一方面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高校坚持立德树人,一方面要牢固确立德育为先意识,切实改进德育工作。具体来说,需要着力加强党的领导,建立健全高校德育工作体制机制,培育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环境氛围;切实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同时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于其他课程的教育之中,实现教育的协调一致。另一方面,要牢固树立育人为本意识,把人才培养置于高校一切工作的中心。在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关系的处理上,坚持把人才培养置于优先地位;在学校工作布局上,要自觉突出人才培养这一主题;在人才培养要求上,要树立精品意识,努力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卓越人才。为适应全球化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我国高校立德树人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教育,注重学生的国际交往能力、科学素养和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使其成为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世界公民。  相似文献   

16.
教育是在环境中进行的,而德育也是在环境中进行的。好的德育环境对个体品德的形成具有正向促进和发展作用,反之,则有碍个体良好品德的生成。在分析德育环境的德育价值的基础上,从现实德育环境的变迁出发,阐述了当前德育环境变迁给学校德育带来的问题与挑战。  相似文献   

17.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渗透法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利用环境的多样性、多重性、隐蔽性和可塑性等特点,发挥其隐性渗透的教育作用,对受教育者施加潜移默化渗透式教育的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渗透法与中学德育的结合中,教育者要立足于课堂教学,营造优雅的校园物质环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学校的教育主阵地作用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相似文献   

18.
当前大学生的情商培养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自我管理能力欠缺;对抗挫折和压力的能力不够;不善于自我激励;人际交往存在种种困难。这些问题严重地制约了大学生成人成才。高校德育工作者首先要对大学生情商教育有客观和清醒的认识,只有把情商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尤其是在大学生德育过程中贯穿情商教育,才能够提升学生的情商水平,完善学生的人格,培养健康、健全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接班人。由于道德与情商存在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加上大学生德育与情商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上的一致性以及内容和方法的互补性。所以高校德育课堂中的情商教育渗透是必然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日本高等教育历来十分重视德育,在高校德育体系中,目标要素占据核心地位。日本高校的德育内容,根据其德育目标,围绕培养合格公民、陶冶人格而安排。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经济意识教育、道德教育、人文教育、个性心理品质教育等,构成日本高校德育的主要内容。日本高校的德育方法是综合教育法和体验教育法。以上对我国高校德育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德育环境具有育人作用,德育环境优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意识形态造就了不同的德育环境,本文从高等教育的共性出发,分析了中美两国高校在德育环境建设方面的举措,并比较其共性及差异性,从而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高校德育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