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苋菜为原料,采用溶刑浸提法和超声波萃取法从苋莱中提取苋菜红色素,对提取工艺条件及色素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单因素实验、正交试验及苋菜红色素对光、热和pH稳定性实验的结果表明:超声波法提取的苋菜红色素较浸提法提取的色素得率高、稳定性好;超声法提取苋菜红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超声波功率400W、料液比1:4、温度40℃、超声时间20min.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用碱浸提剂从龙虾虾头壳或龙虾前大腿壳中浸提天然虾红色素工艺条件,包括浸提剂用量、浸提剂浓度、浸提温度等因素对浸提溶液的吸光度的影响,以及沉淀虾红色素的 pH和虾红色素在不同酸碱性溶液中的还原性、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在50℃下用 0.5 mol·L-1NaOH溶液浸提龙虾壳中天然虾红色素,然后将浸提液pH调到4.0或5.0沉淀虾红色素,效果好,工艺简单,可节省酸碱试剂和能耗;虾红色素在不同酸碱性溶液中都具有还原性;对时间、温度有较好的稳定性,阳光照射稳定性一般.  相似文献   

3.
天然苋菜红色素的提取与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讨论了天然苋菜红的提取工艺及其理化性质。指出水作浸提剂,在65℃下浸提1小时,滤渣再室温下浸提4~5小时,可得高得率、高质量的天然苋菜红,这种色素适合作冷饮色素添加剂。  相似文献   

4.
石榴花红色素是一种优质的天然红色索,在医药、食品、轻工业等行业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本文以石榴花作为原料,对石榴花红色素的提取条件进行了系统研究,采用了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了浸提溶剂浓度、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及提取次数对石榴花红色素提取的影响。结果表明:石榴花红色素的最大吸收波长λmax=500nm,从石榴花中提取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以pH(2~3)的50%的乙醇为浸提剂、浸提温度为40℃、提取时间3h、料液比为1:10、提取次数4次。  相似文献   

5.
微波萃取苋菜天然红色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微波萃取技术,对苋菜天然红色素进行萃取研究,同时与水萃取法作比较研究。结果显示2种方法萃取苋菜天然红色素在可见光波段的吸收峰位置一样。经色素稳定性测定2种提取方法所得物质也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微波萃取速率以及萃取率比水萃取法高,所以本文的研究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采用微波萃取技术从红苋菜中提取苋菜红色素,并对苋菜红色素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微波萃取技术提取苋菜红色素的工艺路线是合理可行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对苋菜红色素都有一定的降解作用,常用食品添加剂和几种金属离子对其影响甚微.  相似文献   

7.
利用溶剂法和硅胶柱层析相结合的方法提取分离辣椒红色素和辣椒碱。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辣椒红色素提取的工艺条件为:浸提溶剂丙酮,浸提温度30℃,浸提时间72 h,在此条件下产率可达16.8%;辣椒碱的提取工艺条件为:浸提溶剂乙酸乙酯,浸提温度30℃,浸提时间72 h,在此条件下产率可达3.45%;该法用于辣椒红色素和辣椒碱的提取分离,简单实用、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8.
为优化苋菜中提取红色素的工艺,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以吸光度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确定提取条件,并测试其还原力及对羟自由基(·OH)、DPPH自由基(DPPH·)的清除能力。苋菜红色素的提取条件为用30倍量体积分数20%乙醇于温度 40℃提取2次,每次1h;苋菜红色素对·OH、DPPH·的半抑制质量浓度(IC50)分别为0.44mg/mL和0.14mg/mL,还原力约为VC的1/4。 结果表明:苋菜红色素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且存在明显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9.
从苋菜提取的红色素,其色泽美丽,食用安全可靠.苋菜红色素提取工艺简单易行,所需生产设备是通用的.苋菜红色素对酸稳定,对碱敏感,耐热能力较低,所以,它适用于低温处理的食品.  相似文献   

10.
天然火棘色素提取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不同酸性溶剂、温度、时间、浸提剂用量、PH值等对火棘果红色素提取的影响。结果表明,40℃、PH=4、原料与浸提剂比为1:10,恒温浸提60min为最佳提取条件。色素提取液室内放置4个月颜色鲜亮如初。  相似文献   

11.
利用正交实验设计和Duncan法检验,确立了蟹爪兰中红色素的最佳提取条件及其产率.结果表明,每1 g蟹爪兰干花粉用150 mL的50%乙醇溶液,在20℃恒温浸提1.5 h,提取效率较好.该法红色素提取粗产率为9.7%.  相似文献   

12.
以红叶李叶片为材料,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红色素的的提取条件,并对该色素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红色素提取的最佳条件为:乙醇浓度为80%,浸提时间为50min,料液比为1:25.色素稳定性表现为:在酸性条件下比较稳定,而在中、碱性条件下不稳定:耐热性较差.  相似文献   

13.
李子皮红色素的提取和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用食用乙醇浸提李子皮红色素,并进行理化性研究。结果表明,该色素在酸性条件下,对光、热、常用食品添加剂都比较稳定;对H2O2的耐氧化性强,对Na2SO3的耐受能力弱。用于做酸性食品着色。该实验为开发天然色素资源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南瓜黄色素提取工艺与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试验,对南瓜黄色素提取的条件和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是以pH值为12、体积分数95%的无水乙醇为浸提剂,按每克丝状南瓜加浸提剂10ml的比例投料,在温度70℃下,浸提时间为5h;同时,实验结果表明:南瓜黄色素是一种稳定性良好的食用天然色素。  相似文献   

15.
利用香蕉加工场生产加工的废料香蕉皮提取天然产物香蕉多酚,并对影响香蕉多酚提取率的因素,如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乙醇浓度、浸提次数、烘干温度等条件进行研究,确定了香蕉皮的最佳烘干温度为50℃;最佳提取条件为:95%的乙醇为提取剂,料液比为1∶8,浸提温度为40℃,浸提2次,一次浸提最佳时间为3 h,二次浸提最佳时间为0.5 h.  相似文献   

16.
蓝靛果红色素提取工艺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蓝靛果红色素提取工艺及稳定性.方法采用超声波辅助乙醇法及正交试验确定蓝靛果天然红色素的最佳提取条件.结果与结论 60%乙醇溶液作为提取剂,物料比为1∶10,提取时间2 h,提取温度30℃.与传统乙醇浸提法相比,在此条件下提取率从91.4%提升到95.1%,精制后的色素色价提高了10倍.蓝靛果天然红色素的稳定性实验表明:该色素溶液在强光、高热、氧化剂和高浓度还原剂的条件下不稳定,但在室温、低浓度的还原剂下较稳定.  相似文献   

17.
栀子黄色素多级浸提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天然栀子黄色素的浸提过程,指出在决策了最优工艺条件基础上,利用多级逆流浸提过程,将得到理想的结果,并介绍了浸提过程的级数的计算  相似文献   

18.
从野生植物粗喙虫实(CorispernumdutreuibiIljin)中可提取天然红色素.该色素在pH值为1~8时呈色稳定,pH值为6时最佳.虫实天然红色素对光稳定性强,耐氧化剂及还原剂的作用,性质稳定;添加NaCl及蔗糖对其稳定性并无不良影响;淀粉对色素的稳定性有较好的保护作用,是一种有开发前途的天然食用色素  相似文献   

19.
玫瑰花红色素的提取及其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了玫瑰花红色素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玫瑰花红色素属花青素类,提取的最佳条件为:70%(V/V)乙醇为溶剂、pH值为1、物料比(m/V)为1∶ 8、浸提温度60℃、时间为1 h.稳定性研究表明玫瑰花红色素对光和热敏感,在不同的pH值下表现出不同的颜色;金属离子Na 、Zn2 、Ca2 对该色素无明显影响,Cu2 使该色素颜色向黄色变化,而Fe3 则会使玫瑰花红色素的颜色发生较大的改变;玫瑰花红色素对还原剂Na2SO3较稳定,对氧化剂H2O2则很敏感.  相似文献   

20.
新型天然食品红色素的提取和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单概述了国内外天然食品色素的研究状况,具体介绍了紫甘薯、树莓和草莓这三种新型天然食品红色素的提取以及稳定性研究成果,分析比较了它们的最佳提取条件和方法,以及色素稳定性的主要特点等,指出今后食品色素的研究方向,为开发、利用食品天然色素提供信息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