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白族长诗《鸿雁传书》是大理白族民间“思妇”诗。用功能主义的观点解读,长诗因是那个时代白族人民艰难处境的现实写照而流传至今;长诗中的“思妇”因承载了白族人民的孝道思想、美好心灵而为白族人民世代传唱,并被赋予夫妻团圆的幸福结局;长诗因是白族人民古往今来的情感需求、情感宣泄而历久弥新。长诗说的是民风、民俗,唱的是民心、民魂。  相似文献   

2.
大理学院民族文化研究所成立于2003年3月,其前身是1988年成立的原大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南诏史研究室”,已有20多年的学术历史。南诏史研究室取得的一些成果,如张树芳《大理丛书·金石录》;周祜《大理古碑研究》、《大理历史文化论集》;杨延福《剑川石宝山考释》、《南诏大理白族史论集》;段伶《白族词曲格律通论》、《白族勒墨人原始宗教实录》等均在学术界产生良好影响。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阅读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与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中国古代有一句话,叫做“道始于情”。那么,如何引领学生动真情?聆听王崧舟老师教《一夜的工作》,便能从中找到“煽情”的“点”与“线”。  相似文献   

4.
张汝梅 《科技信息》2006,(3):202-203
观音在大理地区受到广泛崇拜。在《白国因由》,“莲池会”经文以及民间传说中都有观音形象出现。本文通过对这些观音形象的分析,得出在白族民间信仰中,观音不单只是佛教意义上的神,更加是体现了白族人民审美观念、道德观念并与大理农耕文化紧密结合的一尊神。  相似文献   

5.
佛教密宗对白族社会的影响较大,本介绍了密宗传入白族地区的时间、传播途径以及形成“白密”的过程,从而进一步分析了密宗对白族社会的思想影响、民族心理影响等。  相似文献   

6.
观音在大理地区受到广泛崇拜。在《白国因由》,“莲池会”经以及民间传说中都有观音形象出现。本通过对这些观音形象的分析,得出在白族民间信仰中,观音不单只是佛教意义上的神,更加是体现了白族人民审美观念、道德观念并与大理农耕化紧密结合的一尊神。  相似文献   

7.
如果说广义的文学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那么,在多姿多彩的各民族民间文学宝库中,代代相传并不断丰富发展着的民歌民谣则最能够反映出每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历史、特有的民族心理素质和属于他们自己的审美情趣。《白族民间歌谣集成》正是这样一部能够让人们真正了解和认识白族的“百科全书”。  相似文献   

8.
一九九三年六月,由云南省民族语文指导工作委员会主办的白族语言文字问题科讨论会在昆明市召开。在这次会议上通过了《白族文字方案(草案)》。为没有本民族文字的少数民族制定文字,是五十年代以来中国政府的一个课题。有了《白族文字方案》,白族就能够自由地书写本民族的语言了。  相似文献   

9.
白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对白族文化的研究非常重视。《文化视野下的白族古代碑刻研究》一书,是一部白族文化研究的力作。从学术的角度来说,《文化视野下的白族古代碑刻研究》很有特色:一是用文学作统摄,全面观照白族碑刻;二是综合各类文献,以时代新思潮解读;三是以文化为视野,充分揭示碑刻的意蕴。《文化视野下的白族古代碑刻研究》可以当作一种特殊的白族古代文学史来读,也可以当作一种特殊的白族古代文化论著来读。  相似文献   

10.
赵廷枢及其《所园诗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廷枢,清代大理地区白族诗人,“白族赵氏作家群”代表人物,有诗集《所园诗集》四卷,现存诗505首,曾任江西省安福县、萍乡县县令,后因事免职。其诗歌作品内容广泛,表现了大理地区的风物景色、人们的日常生活,在异地为官的经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沿途景物的描绘,讴歌了祖国的美丽河山,也有作为失意官员、文人的辛酸经历。诗歌风格、体裁多样,娴熟掌握了汉语诗歌的写作技巧,在白族文学史上有一定地位。  相似文献   

11.
从诗学概念"清"的复义性看,李白诗亦有清美的风格。李白诗之清首先表现在写景的清新明净上。李白诗的写景色调明亮,给人以明净新鲜之感,体现出清新的风格。其次,李白诗的清美表现在抒情的真挚与脱俗上。其诗歌感情表达真挚感人,又以清新脱俗的笔法出之,是诗人率真人格的自然流露。其三,李白诗的清美也表现在意境的创造上。李白诗善于营造浑融含蓄的清空意境,也善于营造或高迈旷达,或凄清幽寂的意境。  相似文献   

12.
明清易代之际的文坛泰斗吴梅村先是与清廷对抗,表示誓死不仕清的决心,后又做了屈辱的“贰臣”,而又用他的全部后半生赋出其生命永远的悔,其思想的矛盾,行为的反复与他尴尬的生存处境和懦弱的性格有密切的关系。吴梅村的变节是屈辱的、无奈的、同时也是值得同情的,后人应有博大的胸怀,宽容地包容一位有心忏悔决意悔改的末路文人,使他获得心灵的救赎。  相似文献   

13.
钱谦益是明末清初著名的学者,他继承了吴中博雅的学术风气和东林学派宗宋的学术思想,并将二者在其修史实践中加以融合、发展,最终形成了钱氏经经纬史、汉宋兼采的史学思想和注重考信、勇于创新的史学方法。其治史思想和方法为明末清初的史学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经历过的两千多年专制主义社会里,统治阶层从未放松过对舆论宣传的控制。到了晚清时期,国门洞开,西方新事物、新思想不断冲击着专制主义国家的旧壁垒,清政府在专制主义政策推行上较之以前也稍有松动,特别是清政府推行新政以后,对出版舆论的监督有所放松,但这并不意味着完全的放开,统治阶层在书报检查制度上通过各种手段力求维护其正统地位,只是相对以前而言,晚清时期的书报检查制度现代性已渐露端倪,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张运军学者在《晚清书报检查制度研究》一书中针对这一时期的书报检查制度给予了详细的分析解释,并从一般书籍、报纸、教科书三个方面进行了细化论述,读后深受启发,也提出了一些个人的看法以供商榷。  相似文献   

15.
指出清代除了专集歌曲文献外,还有一部分歌曲散见于类书、乐书、乐谱及宗教典籍中,通过归纳这些歌曲内容,并与前代作品比较,分析出清代不同书谱中所收录歌曲作品在数量、内容、辑录思想上的具体特征,研究这些散见歌曲文献能给清代歌曲文献作重要补充,为今人了解研究清代歌唱音乐提供可靠依据和有效帮助。  相似文献   

16.
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约略同时,王阳明大力鼓吹人的主体精神,以为"心即理",天地万物之理只是我心;以为人只须去除一切私欲,回复己心固有的良善本性,则"人皆可以为尧舜".他这种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人的至尊地位、高扬人的主体精神的思想,同样包含着人文主义的积极意义,同样有着激励人们冲破传统束缚、诱发新思想的积极意义.原始社会,在饥饿无奈的时候,人可能被杀死充饥.奴隶社会,奴隶可以活下来,但他不是人,只是会说话的工具.封建社会,人成为了法律意义上的人.但是,人是不平等的,只能生活在严格的等级制度之下.到了近代,"人生而自由平等"写入了法律条文,人的价值、人的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肯定和提升.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们看到了王阳明心学中所包含的人的价值发现的积极意义,看到了心学在明清思想解放潮流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清诗以学问见长最根本的原因有二:一是受清代繁盛学术的影响,二是古典诗歌发展的必然结果。清人在诗歌中不仅大量用事用典,而且引学术入诗。清代及民国时期的诗(论)家对诗歌学问化是“爱憎相半”。赞成者不仅重视以学育诗,而且创作时大量以学入诗;反对者也主张以学育诗,但不赞成创作时直接以学入诗。20世纪4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学界还没有认识到学问化是清诗的整体特征,对清诗“学问化”基本上持否定性意见。80年代中叶后.学界开始认识到学问化正是清诗不同于唐诗、宋诗的特征之一,改变了对清诗学问化一概否定的态度,取得了可观的研究成果,但还有许多领域处于草昧广袤、人力未施的状态。  相似文献   

18.
赵炳龙是明代著名的白族诗人,他的诗歌作品忧国忧民,思想深刻,有屈原似的哀怨,也有屈原似的忠诚。  相似文献   

19.
江藩是乾嘉时期著名汉学家。他治学广博,著述颇丰。所著《国朝汉学师承记》一书,叙述了清代汉学的授受渊源。在书中,他列黄宗羲、顾炎武于卷八,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对此问题进行梳理,探讨江藩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20.
民族文化体现一个民族的精神风貌。“德化精神”是大理最优秀的民族文化。大理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民族团结、重视教育。大理白族历来重视对汉文化的吸收,通过对儒、释、道等文化的兼收并蓄,立足本民族的思想,在哲学思想、礼乐伦理等方面有许多独到的建树,推动了白族文化朝着更加丰富、更加成熟的方向发展,使大理赢得了“文献名邦”的美誉,这种精神对现代建构和谐社会仍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