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就是引领人们从狭隘走向广阔的过程.学会宽容,就是努力使自己变得胸襟开阔,气度恢宏,就是心智不那么闭锁,头脑不那么固执,思想不那么僵化,眼界不那么狭隘,就是尽可能尊重多样性,珍视个性,尽可能地从多种角度看待事物,尽可能习惯'-个世界,多种声音'".  相似文献   

2.
宽容精神是一种智慧和美德,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一个宽容、宽松的人文环境,实现社会和谐,要用宽容取代狭隘。宽容精神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着力弘扬公民的宽容精神,理解、谅解、化解是培植宽容精神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政治宽容是民主和自由的前提与基础,邓小平的政治宽容思想体现在四个方面:持未来超越视角与达观的心理来对待自身的政治生涯;结束"政治不宽容"的历史,开创民主政治建设新局面的科学决策与实践;倡导政治体制改革,以扫除"政治不宽容"的体制性根源;"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展示出的精神气度与价值内蕴等。由此可以从多层面显现出邓小平的政治宽容思想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4.
宽容是为人处事的一种美德和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也是提升人们文化品格和精神境界的一种范式。宽容是教育中的一门艺术、一种智慧、一种信仰和一种境界。宽容的基础是尊重规范、底线、差异,强调人文关怀、柔性管理和制度权威。教育宽容是构建文明社会、和谐社会的基石。社会和谐的达成度依赖于教育宽容的实现程度。  相似文献   

5.
葛薇 《科技信息》2011,(5):234-234
宽容即允许别人自由行动或判断;耐心而毫无偏见地容忍与自己的观点或公认的观点不一致的意见。孔子的学生子贡曾问孔子:"老师,有没有一个字,可以作为终身奉行的原则呢?"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吧。""恕",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宽容。宽容就像天上的细雨滋润着大地,而教育本身就是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工作,尤  相似文献   

6.
关于科学人文主义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是人类进步的双翼,二者的不平衡将使社会无法平稳行进。科学工作者应警惕对人文文化的霸权主义,宽容地理解科学文人对科学负面影响的批评。人文工作者则要警惕对科学文化愚昧无知的妄自尊大,去除狭隘的偏执态度。使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在一种宽松的环境中和谐发展,走向汇流与整合。  相似文献   

7.
卢明 《科技资讯》2006,(16):234-234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到党加强“五种能力”建设,其中之一是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所谓和谐社会就是文明法治、稳定和谐、谅解宽容的社会,就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了多种所有制形式和多种分配形式基础上的多种社会阶层和不同利益群体的长期共存。那么正确兼顾和处理他们之间的利益关系,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之所在。而统一战线“大团结、大联合”的本质和协调关系、化解矛盾、凝聚人心、安排人事的职能以及统一战线广泛性的特点,决定了党的统一战线工作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医德和患德     
正医生要有医德,就是当医生的品德,尽心治病、尽心负责,有救死扶伤的精神;患者则要有患德,就是当患者的品德,宽容待人,接受失败的结局,具有契约精神。如果双方都各自有德,中国的医院里就不会出现那么多医患冲突、那么多"医闹",不会出现那么多家属不签字、不交费医院就不施救导致病情恶化甚至病人丧生的可悲案例。  相似文献   

9.
宽容,是一种美德。随着现代教师观念的转变,教师应学会对学生宽容。宽容学生的过失并不是姑息迁就犯错误的学生,而是“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以减恳为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宽容心和“人文情怀”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使学生如沐春风,从而督促其改正。教师并不会因为宽容而失去威信,相反从某个方面来说,这更反映了一个教师的教育艺术与魅力。更何况列宁也说过:“青少年犯错误,连上帝都会原谅。”所以,生活中面对孩子的过失,我们应给他们的不是过多的责备、训斥,而是用理解、宽容因势利导,帮助他们找回自信,用行动洗刷过去的污点,走向崭新的自我。  相似文献   

10.
于宾  张羽 《科技信息》2012,(17):267-267
本文简单扼要的从懂得宽容,尊重学生;辅导员应该有高尚的品格;民主处理问题,给学生"辩护"的权利,不独断专行;给学生灌输就业的指导思想,督促学生努力学习专业文化知识方面论述新时期辅导员工作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遇到一些违反纪律的学生,有的学生甚至屡屡犯错,而批评是教师在教育学生时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学生能否接受教师,以及教育效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博大胸怀——宽容。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学生都有渴望被肯定的本质特征和乐于被表扬的个性心理。因此教师对待犯错的学生,应有一种博大的胸怀和高尚的姿态,谅解和宽容学生的过失。宽容正是教师应有的美德之一。  相似文献   

12.
如果有人问1+1=?倘若仅从算术的角度回答,那么小学生也会懂得它的答案是2,但如果是从集合论的角度回答,它的答案就可以视作是错误的了,因为按照集合论的观点,整体是大干部分的。德国杰出的唯心主义辩证法大师黑格尔曾经生动的说明局部机械的相加与有机整体的本身并不是一回事。例如,对于一个舞蹈家来说,当他的手是与舞蹈家的整个机体融合在一起的时候,那就是一只美丽的手,一只多才多艺、可以做出许多美不可言的舞蹈动作的柔和似水的手。但是,一旦把这只手从舞蹈家身上分离出来,或者直接了当地说把它砍下来,那么就不再是一只美…  相似文献   

13.
爱美是人的天性,爱美就应该懂得美,欣赏美。学校体育有自己丰富的内容和独特的形式,其不仅使学生炼就一副健美的体魄,而且可以使他们懂得什么是美的动作、美的仪表,使他们得到美的熏陶。所以,作为体育老师在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教学的同时,还应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那么如何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呢?我结合平时上课所得谈以下几方面认识:  相似文献   

14.
课程改革十分重视批判素质的培养,原因在于,从受过教育的人应该也可能承担的社会责任来看,批判是一种不因权威与流行而认同,也不必然站在其对立面的文化活动。批判的基础是宽容与合作,新的课程改革尤其要关注让学生学会宽容的课程,开发让学生学会合作的课程。  相似文献   

15.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应对人类社会在当代矛盾与危机的一种组织方式,是一种聚同化异思维方式的转换,内蕴着人类社会共处的宽容哲学.没有宽容就没有共同体.宽容不是自然生成的,而是一种建立在理性判断基础之上的自觉行为或心理品质.宽容需要教育;教育担负着培养宽容意识的使命,亦即担负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不得不面...  相似文献   

16.
汤国荣 《奇闻怪事》2007,(11):46-46
有人说宽容是一种美德,有人说宽容是一种爱心。而我要说:宽容是一种智慧。 古人云:“饶人不是痴汉,痴汉不会饶人。”“得饶人处且饶人。”学会宽容,不仅是人的一种修养,更重要的是体现一个人的人生智慧。宽容是打开智慧之门的一把钥匙,“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宽容是带着体温的一抹阳光,[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陶行知说过:“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你有一些学问的本领,也无甚用处。并且,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我们学校的教育理念就是以人为本,德育为首。所以说德育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我的德育教育观就是对学生亲近、欣赏、宽容、呵护。  相似文献   

18.
如果教育是一扇窗,那么语言训练就是拂面而来的清爽凉风;如果教育是一扇门,那么语言训练就是温暖身心的阳光……一路走来一路探,语文课堂的语言训练一直都是如此的生动精彩。  相似文献   

19.
《华东科技》2002,(1):38-40
一些民营企业家难以摆脱孤独的 一些企业家难以把企业的命运和 一些企业家缺少战胜自己的理性 一些企业家存在人格上的缺陷和 个人英雄主义怪圈个人的命运截然分开和对世界500强认识的理性极大的民族狭隘心理和不宽容  相似文献   

20.
侯明周 《科技知识动漫》2007,(11X):117-117,112
教师的天职就是“传道授业解惑”,传道授业解惑就是教书育人,怎样教书育人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必须把思想教育放在首位,向学生进行理想教育、爱国教育、传统教育、使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