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今,对“宏观“与“微观”茫然无识者,可谓已寥若晨星;然而,对“宇观”一语知之甚详者却还不多。“宇观”一词初见于学术刊物是在1962年。当时,戴文赛教授在“宇观的物质过程”一文中首次提出:“根据近代天文学的许多研究结果,看来有必要引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成语有不少与音乐有关,如“一琴一鹤”、“引商刻羽”、“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等等,不了解成语中有关音乐文化的知识,就不可能准确地理解该成语的本义和引申、比喻义;而在学习这类成语中,我们也能懂得许多音乐知识。“鼓”是种打击乐器,古代有八音,是对乐器的统称:土曰埙,匏曰笙,皮曰鼓,竹曰管,丝曰弦,  相似文献   

3.
一模式的涵义与医学模式类型在我国古代的字典、词典里没见“模式”一词,有“模型”。“模”,《辞海》谓:“铸造金属器物的模子。”“型”原本涵“刑”,《荀子·强国》:“刑范正”,言铸造器物的模子合适。《说文》本此,后引申为法式、典范、典型。英文Model(模型(一词),《牛津英汉双解词典》尚有释云:design to be copied(模样);one of a series of differentdesigns of the same thing(款式);person of thing to be copied(典范)。《英华大辞典》尚释列“方式”、“方法”一项。对照中、英文可知,模型、模式的基本涵义没有原则区别,但式广于型,型窄于式。简明地说,模式就是模范、标准、规格、样式、即模子、格式。  相似文献   

4.
runner是旧词新用。严格地说,它不能完全与“热门货”相等。这方面的词很多,又如infrastruc-ture→(社会或国家用以发展经济、军事等)基础结构(如:教育、交通运输、通讯),译成“基础结构”自然会引起误解。鉴于上述各种情况,我们可以说:只有结合上下文,具有与原文词(或原文语言单位)相同或相近的译文词(或译文语言单位)才算是相等的词(或相等  相似文献   

5.
一词在各种文章中经常见到,在科技文章中也不例外。当同志们一见到,头脑中很快出现:是指示代词变来的中性第一格或第四格,中文可译成“这个”。这只是一个方面的用法和译法。此外,还可在不同的句子结构中可译成“这是”;“(这)正是“,“(这)就是”;有时甚至不译出来……  相似文献   

6.
石川统先生发表于日本《科学》杂志1988年10月号上的、关于木村资生《考察生物进化》(以下简称新著)的书评,无论如何不能认为公正地介绍了该书的内容,对中立说的解释也充满了误解。作为一名群体遗传学的研究人员,想谈谈自己的看法。石川先生的书评给人以贬低中立说的印象。该文声称:中立说所适用的是分子“无足轻重的部分”,充其量仅仅有助于“编写准确的生物年代记”。看来,这种见解如果不是由于对群体遗传学的基本观点以及分子进化对表现型进化所起的作用知识不足,就是为了使他所谓中立说无力解释表现型进化的评价显得合理而玩弄词句.他又说:“生物的表现型进化,倒不如看作以非  相似文献   

7.
导言我们可以把今天尚待发展的各种先进信息技术的基础,看作是电子计算机这一划时代创举的自然延伸。电子计算机的实现不仅代替和减轻了各种日常性的脑力活动,并且改变了我们的社会环境(Oren 1981,1982)。二十世纪下半叶确实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端,这有充分的文献根据:丹尼尔·贝尔(1976)杜撰了“后工业社会”一词称呼这个新时代。彼得·德鲁  相似文献   

8.
1961年在美国出现了一个新的学科名称:Com-puter Science,我们译为“计算机科学”.这门学科从一开始就引起剧烈的争论.连它的“正名”,在各国也很不一致:法文是Informatique,德文是Informat-ik,以上两种命名渊源于“信息”——Information一词.丹麦文是Datalogi,挪威文是Databehandling,以上两种命名从“数据”——Data衍生而来.Datalogi可译为“数据学”,Databehandling可译为“数据处理学”.英国科学界采用了自己的称呼:Computing Science——“计算科学”,与美国在命名上有微妙的区别.英国和美国的有关学术组织,分别称为英国计算协会(BCS)和  相似文献   

9.
(一) 爱因斯坦曾写道:“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那就是:希腊哲学家发明形式逻辑体系(在欧几里得几何学中),以及通过系统的实验发现有可能找出因果关系(在文艺复兴时期)。在我看来,中国的贤哲没有走上这两步,那是用不着惊奇的。要是这些发现果然都做出来了,那倒是令人惊奇的事。”尤里塔姆(R.A.Uritam)在爱因斯坦上述见解的启发下指出,西方科学最主要的特征是“把逻辑方法,数学假设与对照实验、系统观察结合起来成为一种统一体系去认识自然。许多学者还特别强调理想化、抽象化原理,以及在研究自然时,将事物从‘无关因素’中分离出来的方法”。尤里塔姆根据爱因斯坦的观点,同样认为:“这种‘将事物进行分离’的整个  相似文献   

10.
方以智(1611~1671)和他的《物理小识》是中国科学史的重要研究对象。今特就其光学内容进行解说。这里,把书中由方中通和揭暄所作的小注也看成是全书不可分的部分,一起讨论。本文所据版本为万有文库本。凡不注出处的引语,皆引自此书。一、光是气的运动古人言光,常谓为火。如《墨经》:“目以火见。”《说文》:“光,明也,从火,在人上。”“光论”条首引其先人之言: “文饶曰:‘两间变状,皆气光之所为。’潜草曰:‘两间之光,皆太阳之火也。’”  相似文献   

11.
张莲珠 《科学通报》1993,38(4):382-382
给定一个图G,以‘(G)表示G的周长,并记一(。卜Mi·{客“(一):‘一,ng一Li的结果:设G是”阶2一连通图,若厅(G))n李3.则G是哈密尔顿图. 推论2设G‘留;,若生(3,一23)2,》15奇数;1一2r|l!|||夕、||||书纷we A\是G的无关集a3(G)(3,一16),》16偶数;·3(。卜Mi·{客己(一卜!愈N(一,!”(14。:,。2,,3}是G的无关集则G是哈密尔顿图. 该推论改进了G〔罗1,若内(G)Fa夕bender的结果:设、。)一Mi·{{(知一14),(,)1一2李|训州日N(,‘:{,,,,2,。丹是G的无关集·、(‘卜Mi·{{立N(一)卜{一提使自N(。)铃价的无关集13),则G是哈密尔顿图. 推论3.设G…  相似文献   

12.
在科技文章中经常出现有关数量增减、倍数增减等字句,以及“以上”、“上下”、“以内”等词儿。在这方面日语也有一定的说法,与汉语有所不同。本文分别作简单介绍。一、数量的增减其表达方法为:(一)“数词 表示增减的动词”,“数词 だけ 表示增减的动词”(均表示纯增  相似文献   

13.
胡克 《科学通报》1980,25(13):577-577
口。才.口了,.艺︸设f(二)~z+玩f(:)一f(改):夸 二一gf(二)f(g)一艺编,·。凭(1)份。”=1记几~f(。。),甲(:,,二,)~{会于普{ 11一z,乱.艺︹K·(“)一习c。,。:二+旦,尤,(、)二二二曰 .天.一C.,,几二.十一,月 n定理若名A,,“,)”,。>”,则什,,=i、J产,‘了.、全.,二.,/,*,!拎1“产,,石i~拼~,·,号‘g止(二,可动,‘艺A,,,r,于,币。(:,,:,),l=l,2,此地91(·,一了介·(·,,当“一‘,一,,即为龚升。’所得,“(·,一R(淤瓮瑞)·,一要证明上述定理,只要考虑L6wne。函数.尹(二)~nme‘f(:,t),f(z,t)~。一‘(:+一(,,·’+…,适合奇‘(一,一‘(一玲…  相似文献   

14.
日本国立遗传研究所遗传部长木村资生在1968年提出了发生于基因内部的进化机制的“中性突变漂变说”,认为基因的互换,是由于在自然淘汰中处于中性或接近中性的突变,在群体内偶然地固定引起的。这个与达尔文“自然淘汰”学说相对立的见解,引起了国际间遗传学界的剧烈争论。1976年5月木村应法国法兰西学院之邀,作了题为How Genes Evolve:APopulation Geneticist's View的报告,进一步就“中性说”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5.
最近世界农林水产领域也在重新估价“生物量”一词。这一不甚习惯的词来自英语的Bio(生物) mass(量)的生态学用语,可译为“生物量”或”生物现存量”,具体含义是;利用太阳能产生的植物体(种子、叶、茎、根等)的总量。引起重新估价“生物量”的原因是二十一世纪人口增长,地球资源有限,特别是石油等化石燃料枯竭和以石油化学工业为代表的环境破坏等问题的预测;以及清洁的可以再生的能源、食物、饲料、工业  相似文献   

16.
一、生态关系是指生态系统备要素之间的错综复杂而又有规律的联系形式与相互作用。其联系与作用发生在:生态环境因素之间;生态环境与生物成分之间;各种群内部与种群之间;人类(从生物成分中独立出来)与其周围的生物、非生物要素之间。二、生态关系不是平衡关系。平衡是: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某物质或能量在对应方面的“量”呈均衡状态。而在一个系统或地区中,很少甚至不可能出现总体性的平衡,故“生态平衡”一词不够确切。  相似文献   

17.
来自联邦德国马克·普朗克研究院固体研究所的克劳斯·冯·克利津教授(Klaus Von Klitzing)荣膺了本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其获奖成果要追溯到1980年8月11日《物理评论通讯》上的一篇论文(由克利津及西门子公司的G.Dorda(多尔达)、剑桥大学卡文迪许研究所的M.Pepper(佩尔帕)共同撰写)。这篇论文报告了具有基本意义的所谓的“量子化霍耳效应”的发现。该效应使物理学基本数值之一的“索末菲常数”(Sommerfeld-Ronstante)的精确度大为提高,同时,这一现象本身也提供了某种可能性:即电阻“欧姆”的测量单位可直接由自然常数导出,并确定了精确的、与材料性质无关的比较值标准。  相似文献   

18.
沈恩绍 《科学通报》1992,37(23):2113-2113
对具Q.E.性质的一阶理论,一个直观是:其模型中元素的分布是相当“均匀”而无“奇点”。在线性序场合,此直观对应于“稠密性且无端点”。拓广到偏序场合,下列一组公理看来是非常自然的(见文献[1]中引理6.7):  相似文献   

19.
关于中医理论的核心,众说纷纭,尚难定论。有曰“阴阳五行”者;有曰“脏象经络学说”者;有曰“脏腑学说”者。总的来看,以主张阴阳五行居多数。中医理论的核心究竟是什么?研究中医理论的核心的现实意义何在?提出一些个人极不成熟的看法,恳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20.
不知道感(FOnK)脑机制的功能磁共振成像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罗劲  仁木和久  罗跃嘉 《科学通报》2002,47(24):1876-187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