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从秦朝开始我国就是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至今一直未变。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新生力量,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他们的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是激发广大大学生爱国热情的重要途径,是增强他们爱国热情的必要手段,是实现民族复兴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3.
4.
《平顶山学院学报》2015,(6):119-122
坚持马克思主义学风观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思想的必然要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必然要求,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要求。思想政治方向不成熟、不稳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具体的实践未能有效结合,大学生教育与社会认可度脱节是现阶段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学风观缺失的一般表现。相应对策是改进大学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方式,以达到政治方向的确立和稳固;加强大学生专业课理论知识的纵向深化学习和横向跨学科学习;逐步推进大学教育体制改革创新;开展社会人才供需情况调查,为教育结构调整提供可行性依据。坚持马克思主义学风观与加强改进大学生教育方式问题,是现今大学教育亟需突破的一个重要课题。对马克思主义学风观与改进大学生教育方式的结合,应在科学方法指导下进行评估,使其符合事物的一般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5.
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精粹和核心部分,是一种重要的软实力,在全球化背景下的综合国力竞争中其地位凸显,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高校是传承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及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方面具有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面对全球化背景下综合国力竞争的新态势,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在大学生中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这对于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尤其是文化软实力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6.
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历史时期,经济全球化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重要趋势。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大学生的民族精神状态关系着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进程,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对大学生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教育,是一项艰巨的精神文明建设系统工程,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提升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增强他们的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这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开展民办高校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旨在研究如何将马克思妇女观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以促进主体发展的研究,以期为研究女大学生思想道德定位做出尝试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政治、经济、文化的全球化是世界各国全面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自加入WTO以来,已经在广泛的领域、更高的层次上参与到了全球化的进程中,这势必会给我们在政治制度、文化生活、思想观念等方面带来较为直接的冲击与影响。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怎样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针对性和实效性,已经成为当前我们面对的、而且也是亟待做出解答的新课题。因此,从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出发,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做出了几点思考,以此发挥优势,开创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美好未来。 相似文献
9.
陈宪章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5,17(4):382-385
回顾了“五观”教育的提出和完善过程,阐述了“五观”的基本内涵和主要内容,以及新时期民族院校加强“五观”教育的意义。加强民族院校大学生“五观”教育,是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新要求,可以有效增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增进各民族大学生服务民族的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0.
龙春平 《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2):17-20
当代大学生作为国家建设和发展的最新驱动力,不仅担任着国家社会发展的重任,还要为国家保持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提供原动力,所以,就要提高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提高他们对现代社会发展和国内外形势的认识与意识,使他们成为具有时代性的综合性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够在经济全球化的世界背景下,保证我国发展能够在世界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1.
全球化、网络化对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和历史际遇,面对这一新的形势和时代特点,必须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教育机制、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的创新,才能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国化。 相似文献
12.
该研究基于内蒙古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民族观教育的现状,主张采取更有趣、更灵活的教育方式,将民族观教育与人际交往训练结合进行。民族观教育的民族认同和人际交往训练的认知性是两者结合的主要理论依据。研究主要运用实验法,通过设计出实用的活动训练方案,并对训练前和训练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相关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最终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人道主义、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的科学理论,是从哲学的层面对人所做的深层次思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大学生,坚持以人为本,把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运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就是最大限度地调动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提高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该论文通过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研究广东省部分在校大学生的生命观状况,了解在校大学生生命观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从而针对在校大学生生命观现状,提出具体的、可行的、有效的建议,为实施大学生生命教育提供策略性思考。通过生命教育策略的实施,培养大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热爱生命"的意识,进而学会尊重生命、关怀生命、悦纳生命、接纳他人。其目标就是让大学生不仅珍惜自己的生命,而且珍爱别人的生命,懂得生命的价值和宝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得大学生的身心得到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从而激发对生命的无比热爱,建造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5.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20,(2)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具有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教育的丰富思想资源,比如关于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实践是自然和社会对立统一的基础、资本逻辑对人和自然的双重压迫等原理。可以结合这些原理的教学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教育,从而确立人与自然在实践中和谐发展、协同进化的正确观念,以避免在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中——陷入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的误区。 相似文献
16.
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有共性,更有其特殊性。将民族院校"四个认同""五观"教育融入到民族院校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之中,才能有效地对大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在明确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内涵与特性基础上,确立"四个认同""五观"教育视域下的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原则,并努力加以实施,力求使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新进展和新突破。 相似文献
17.
正确认识和处理大学生的宗教问题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容回避的事实和难题。不仅要客观看待大学生宗教问题,还要着力完善大学生宗教教育机制,同时创造一个良好的宗教教育环境,以建构起大学生科学的宗教观。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宁夏高校大学生民族常识和民族观的问卷调查、对比分析,阐明了当前我国大学生民族理论与民族常识教育现状,认为当前民族理论和民族常识教育存在一些问题和明显误区。在此基础上,就如何推进民族理论和民族常识的宣传教育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1):24-28
正确培育和践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观是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讲话的重要精神。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观是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怎样展开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基本观点和看法,主要包括理论研究立场、理论研究观点、理论研究方法。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观严格规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对象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方法,为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根本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