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介绍连续反应精馏过程设计的两种研究方法:静态分析法和有限元正交搭配OEFE法,静态分析法是对反应精馏图进行热力学和拓扑学分析,鉴定反应精馏过程的基本可能性,此方法不需要依靠确定的对象的特性,要求最少最反应混合物的物理化学特性,有限元正交配技术应用了把整级评估模型转变成连续的模型。OCFE能精确地吻俣逐板模型的优化设计,而只是使用一套较小的模型公式和避免使用与塔级数有关的总决策变量,用静态分析寻找一个最大转化率稳定态,用OCFE确定反应精馏塔的级数(塔级数)及进行精级(塔板)位置。  相似文献   

2.
本文讨论了发电机励磁最优控制线路中存在的惯性对系统静态稳定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控制线路中的惯性对发电机励磁最优控制系统的静态稳定性有较大的影响、而对常规励磁控制系统的静态稳定性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存储单元的亚阈值泄漏电流问题,分析了在深亚微米下静态随机存储器(SRAM)6-T存储单元静态功耗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一种可以有效减小SRAM静态功耗浮动电源线的结构,并分析在此结构下最小与最优的单元数据保持电压;最后设计出SRAM的一款适用于此结构的高速低功耗灵敏放大器电路.仿真测试表明,使用浮动结构的SRAM的静态功耗较正常结构SRAM的静态功耗大大减小.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间歇精馏过程的动态优化模型,基于对自适应模拟退火算法的研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邻域调整方案,并将'其应用于求解间歇精馏过程的动态优化问题.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大大加快了搜索速度,提高了最优解的质量,为工业过程控制的设计提供了高效、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讨论智能结构静态形状控制中压电执行元件最优位置选择问题.确定出压电执行元件对智能结构静态形状控制效果的度量,并以此做为选择压电执行元件最优位置的定量指标.给出选择方法及数值示例.  相似文献   

6.
面对多元间歇精馏过程的多阶段操作和非稳态运行特点以及高稳定性和高精度的控制需求,传统的反馈控制一般难以确定最优的回流比操作方案.针对该问题,在传统P(比例)型迭代学习控制(itecative learning control,ILC)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学习增益沿批次指标自适应调整的变增益P型ILC算法.该算法能够保证间歇精馏过程在不同的操作时刻沿批次指标具有平衡的学习效率,从而提高过程控制性能沿批次指标的收敛速度.以Aspen Batch Distillation(ABD)软件系统中的一个三元间歇精馏模型为实际控制对象,对所提出的变增益P型ILC和传统PID控制以及P型ILC 3种控制方案进行了控制性能的仿真和比较,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控制算法不仅计算简单,同时比传统P型ILC算法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7.
电力系统多目标无功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传统无功优化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了静态电压稳定性指标,建立了综合考虑系统有功网损最小、静态电压稳定裕度最大和电压水平最好的多目标无功优化模型.基于Pareto最优概念的改进多目标粒子群算法应用到多目标无功优化的求解中,对IEEE30节点统进行了仿真计算.优化结果表明,该模型在实现系统经济运行的同时也增强了电网的电压稳定同时求得的一组最优解能够为优化方法的决策提供更多的有效参考,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8.
针对合成气一步法合成二甲醚的精馏精制过程,研究分离二甲醚-二氧化碳-甲醇-水混合物的顺序问题.根据精馏分离过程特点,将二甲醚混合物精馏精制分离过程分成多阶段的决策过程,建立相应的分离工艺方案动态规划模型.在模型求解过程中,提出年操作费用最小准则,并利用动态规划算法计算出不同阶段、不同决策下的目标函数最优解,得到最优的分离序列.结合研究体系的特点,将动态规划结果加以改进,给出二甲醚精馏精制最优分离方案.  相似文献   

9.
多维腕力传感器静态解耦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传感器的静态耦合是制约多维力传感器测量精度的一个主要因素。文章总结了腕力传感器静态线性解耦的主要研究内容,提出静态非线性耦合问题,探索静态非线性标定方法,给出了一种非线性解耦方法,仿真结果充分证明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季仁东 《科技信息》2009,(30):I0211-I0211
本文简要介绍Multisim10软件的特点,并对晶体管共射放大电路进行仿真分析,研究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倍数及其波形失真产生的影响。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计算一致,使模拟电子技术教学更形象、灵活,对学生理解实验原理、熟悉实验过程具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1.
车用汽油发动机稳态控制参数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试验数据建立了描述发动机稳态控制参数与性能关系的数学模型,并利用目标规划方法协调各种性能指标对控制参数要求上的矛盾,最终得出了使发动机稳态性能指标综合最优的控制参数。  相似文献   

12.
完全饱和松砂在不排水试验中达到液化后发生稳态变形,大多数松砂在三轴不排水试验中表现出准稳态性状,而不是达到唯一最终稳态.当前研究结果认为砂在稳态变形中的应力状态仅仅取决于孔隙比.本文通过一系列三轴不排水试验来测定饱和松砂、中密砂和密砂的稳态,一种先进的计算机控制三轴测试系统(MTS)应用于本项研究中.试验结果表明:准稳态不仅取决于孔隙比,还与围压有关.文中详细讨论了孔隙比和围压对准稳态的影响关系以及土样出现稳态和准稳态时的应变大小.另外,文中提出一个可供讨论的问题:一些密砂试验中常不出现临时稳态,其原因是试验中剪切应力带发生并扩展导致了土样局部颗粒破碎从而影响了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3.
工业过程广义稳态的平均度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工业过程广义稳态集合的度量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证明了非线性系统在满足较宽的条件下,其稳态集合的中心名义值唯一存在。研究表明,该中心名义值作为工业过程广义稳态集合的平均度量是正确和恰当的。  相似文献   

14.
工业过程广义稳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混沌现象普遍存在于各类非线性动力学系统中这一事实,针对工业过程中出现的平衡(常值)态、周期态、拟周期态和混沌态等稳态行为,提出了广义稳态的概念,并根据微分动力系统理论,对此给出了一种统一的数学描述;另一方面,就广义稳态的存在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证明了非线性系统在满足较宽的条件下,其广义稳态的存在.仿真结果表明,文中给出的广义稳态定义是正确和恰当的.  相似文献   

15.
提出一种利用CMAC (cerebellar model articulation controller)神经网络进行工业过程的辨识和稳态优化方法.利用CMAC神经网络的优点,基于系统的动态信息,在不干扰系统正常运行的情况下获得当前时刻下系统的稳态模型,并在此模型的基础上,对系统进行稳态优化和仿真.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结合水法冶金的具体体系,以Ni、Co分离为例,对Ni、Co萃取计算机稳态模拟过程及问题进行了探讨,为进一步优化工艺参数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首先介绍了Fuzzy控制的基本原理,然后针对经典模糊控制稳态精度不高的弱点,在Fuzzy控制器中引入一种仿人智能调节器,提出一种仿人智能Fuzzy控制方法。给出了仿人智能Fuzzy控制方法的具体算法及相应的应用示例。应用结果表明,这种方法用于工业电炉等参数时变的被控对象中,能有效地提高Fuzzy控制的稳态精度  相似文献   

18.
 末段储气是输气管道短期调峰的重要手段,工程上经常用稳态计算法估算输气管道末段储气量,而末段储气过程是一个复杂的非稳态过程,因此用稳态计算法估算末段储气量具有一定的偏差。本文通过对管道末段进行多种工况下的非稳态模拟来界定末段储气量稳态计算法的偏差范围,并得到了若干管道末段的储气规律。针对影响输气管道末段储气的各种因素,分别按不同管径、管长、进口压力和流量设计了6种工况并利用国际上通用的管道仿真软件SPS 9.6(Stoner Pipeline Simulator 9.6)进行动态仿真。结果表明,在非稳态工况下,稳态法计算末段储气量比非稳态计算末段储气量低约14%—25%;输气管道末段储气量的变化受用气负荷变化规律的影响,在不同工况下末段最大储气量出现的时间一般比管道末端最大用气负荷出现的时间有所提前或时间相近;当管道末端用气流量发生变化时,管道末段起点压力的变化较终点压力的变化具有滞后性,管段越长、管径越大,滞后越明显。  相似文献   

19.
针对由Voltera级数描述的一类非线性系统,提出了采用设定点变化的阶跃信号辨识系统稳态模型的方法,得到了稳态模型的强一致性估计.研究了估计残差的渐近分布和收敛速度.最后的仿真结果显示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0.
基于文中描述的随机稳态系统,一种求解随机稳态系统次优控制的方法被提出来,该算法具有全局单调收敛性,动态信息被充分利用来估计稳态行为,从而避免了摄动。最终数字仿真研究结果表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