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脂肪酶催化棕榈油甘油解反应合成单甘酯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研究了以猪胰脂肪酶为催化剂在无有机溶剂体系中由棕榈油通过甘油解瓜在合成单甘油酯,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20℃,甘油与油脂摩尔比2:1,甘油中含水质量分数w为4%,反应时间20h左右时获得的单甘酯w达24.17%,降低体系的反应温度到12~13℃,单甘酯含量进一步提高,4d后达到平衡,单甘酯w为30.93%。  相似文献   

2.
采用聚氨酯类材料为载体固定化根霉BUCT-11发酵生产脂肪酶.对根霉BUCT-11游离脂肪酶催化反应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采用双温程等手段以后,产物中单甘酯质量分数可达47.5%.固定化细胞简单处理后,用于甘油解反应,在最佳条件下双温程后,单甘酯质量分数达到35.5%.文中实现了根霉BUCT-11发酵产物的综合利用,降低了单甘酯合成中酶的成本,因而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以月桂酸和甘油为原料,直接酯化制备月桂酸甘油单酯的合成条件进行了试验研究,确定了最佳条件:甘油/月桂酸(摩尔比)为2.5:1,反应温度180℃,反应时间3hr,磷酸作催化剂。在此条件下,单酯收率高达99.27%。合成酯中,单酯含量达到75.34%,超过了近期化学文献报导的水平70.8%。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高效酰化催化剂DMAP(4-二甲氨基吡啶)为催化剂,合成了乙酸芳樟酯.文中对影响反应的诸因素进行了讨论.醇的转化率为99%,酯的收率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5.
单硬脂酸甘油酯(简称单甘酯)在化妆品、药品和糖食制品等工业部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雪花膏生产中,它是不可缺少的原料,在美国大约有2000种化妆品配方要用到单硬脂酸甘油酯,作乳化剂或赋形剂用。单甘酯通常都用天然油脂(如氢化猪油、氢化棕榈仁油等)和甘油为原料,在碱性条件下,经化学反应后制得。而甘油是个三元  相似文献   

6.
以固定化脂肪酶Novozym435为催化剂,有机溶剂为反应介质,油酸、甘油反应合成手性单甘酯,考察了溶剂对单甘酯的对映体选择性酯化反应的影响。分析了对映体过量值ee与溶剂的物性参数(疏水性LogP、介电常数ε、分子体积、溶解度参数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ee值与溶剂的分子体积、LogP都呈负相关性,在小分子溶剂或高极性溶剂体系,可获得较高ee值。  相似文献   

7.
TiO2/SO4^2—固体超强酸催化合成丁二酸二丁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靖  崔惠芳 《河南科学》1996,14(4):396-399
使用自制的固体超强酸TiO2/SO4^2-催化合成丁二酸二丁酯,考察了催化剂活化温度等因素对丁二酸二丁酯收率的影响,在最佳反应条件下,丁二酸二丁酯收率为91.7%。  相似文献   

8.
以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4)为原料合成了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钾盐,用电位滴定法测定了单双酯的含量,并分别用于催化乙氧基化反应。通过色质连用仪测定了乙氧基化产物的分子量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当n(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4)):n(五氧化二磷)=1:2,在70℃下反应5h,单酯的含量为75%.以其钾盐(cat-1)为催化剂,当n(正辛醇):n(环氧乙完(EO))=1:4,催化剂用量为0.5%,在150℃下反应5h,正辛醇的转化率可达到90%,同时乙氧基化产物的分子量分布选择性指标是相同条件下NaOH为催化剂的1.7倍。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双硫踪在pH为9.0的氢氧化钠-硼酸钠介质中与铅和镉显色反应的条件,利用甘油、草酸钾、硫脲、双氧水排除干扰,采用主成分回归同时测定了水质样品中铅和镉的含量,其回收率分别为96.7-109.4%和98.6-106.3%。  相似文献   

10.
双长链酯胺的合成工艺条件对产物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三乙醇胺脂肪酸酯型双长链酯基季铵盐的合成中,单/双/三长链的比例对其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对三乙醇胺双硬脂酸酯的酯化工艺条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物配比、催化剂及其用量等)与酯化产物中单、双、三酯含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较高的反应温度可使单酯含量降低,双酯、三酯含量升高;合适的催化剂和反应时间有利于双酯含量的提高.在较高的反应温度(170℃)下,综合选择合适的反应物的物质的量比、反应时问和催化剂,可获得双酯含量迭61%的产物.  相似文献   

11.
使用自制的固体超强酸TiO2/SO2-4催化合成丁二酸二丁酯,考察了催化剂活化温度等因素对丁二酸二丁酯收率的影响。在最佳反应条件下,丁二酸二丁酯收率为91.7%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新型固体酸SO2-4/Ti-La-O为催化剂,均苯四甲酸二酐和2-乙基己醇为原料,制备均苯四甲酸四(2-乙基己)酯(TOPM)。研究了催化剂的用量、均苯四甲酸二酐和2-乙基己醇的原料配比,反应时间对酯化反应的影响。确定最佳工艺条件:在190℃反应温度下,催化剂用量为3%(以均酐量计);均苯四甲酸二酐:2-乙基己醇为13.5(mol);反应时间为3h。测定TOPM的红外光谱与核磁共振谱,产品收率达97%,酸值<0.1mgNaOH/g,酯含量≥99%。酯化工艺的产品质量高、收率高、工艺简单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D072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对乙醛聚合反应的催化作用,通过气相色谱分析系统地探讨了各反应因素对乙醛聚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D072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乙醛聚合产物为三聚乙醛;在15℃时,反应达到平衡时乙醛和三聚乙醛的含量分别为10.0%和31.6%,乙醛和三聚乙醛的总量与商标标示的乙醛含量40%相接近;在此基础上测得反应速率,获得乙醛聚合反应的动力学方程为:v=kc=319.2e^4286.3/τc.  相似文献   

14.
乙酸松油酯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弱碱性无水碳酸钾作催化剂,结合真空精馏连续分离醋酸的工艺,由松油醇和醋酐合成了乙酸松油酯,摩尔得率达92.4%,经真空蒸馏含量达95.3%.该方法用于乙酸芳樟酯合成,产率也大于90%.  相似文献   

15.
在固—液相转移催化(K2CO3/CH3CN/TEBA)条件下,对硝基苯磺酰基乙酸酯类化合物与α-氯丙酸酯在60~80℃反应没有生成正常的烷基化产物,而得到了2-(4-硝基苯磺酰基)丙酸酯,产率30%~70%.反应机理可能是:对硝基苯磺酰基乙酸酯与α-氯丙酸酯反应时相继发生了烷基化和消除反应,消除反应生成的对硝基苯亚磺酸钾与α-氯丙酸酯反应而得到最终产物.  相似文献   

16.
花椒油改性及产物应用性能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蒋花椒油分别与浓硫酸、无水甘油、丙二醇等适当反应,合成了硫酸化花椒油(A)、花椒油单甘油酸酯(B)及花椒油混合单酸酯(C),测定了它们的分散能力,乳化能力、增溶能力及减阻性能,实验发现:改性合成产品在增溶、减阻方面表现出了较好的性能,相应的摩阻系数为0.030、0.008、0.004,摩阻数降低率分别为81.3%、95.0%、97.5%,但分散和乳化能力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以固体超强酸SO^2-4/TiO2/La^2+为催化剂,苯乙酸和正丁醇为原料合成苯乙酸丁酯,并考察了影响反应的因素。结果表明,醇酯比为2.0:1,催化剂用量为2%,本为15mL,反应时间为3.0h是最适宜的反应条件,酯化率达98.5%。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不饱和脂肪酸与甘油在不同条件下的直接酯化进行了对比研究,确立了单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合成的优化条件:弱酸催化剂,脂肪酸/甘油(摩尔比)1:3,反应温度250℃,反应时间3hr,酯化产物中单酯含量高达76.50%。  相似文献   

19.
SO2-4/TiO2-SnO2/ZSM-5催化合成乙酸丁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乙酸和正丁醇的酯化为探针反应,考察了SO2-4/TiO2-SnO2/ZSM-5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ZSM-5分子筛上负载钛锡双组元氧化物,比起负载单组元TiO2,在相同的负载液浓度下,催化活性提高了14%,且焙烧温度和Ti∶Sn(原子比)对催化活性亦有较大的影响.在回流温度下,催化剂投入量为乙酸加入量的3.2wt%,反应2h,酯化率达96.4%.  相似文献   

20.
以酸性树脂为催化剂,由乙酰乙酸乙酯与乙二醇合成苹果酯,研究了催化剂用量、原料配比和反应时间对酯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原料配比为1∶1.25,催化剂用量为3%,反应时间4h时,产物收率可达95.5%,催化剂经10次重复使用后其性能仍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