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明胶保护溶液还原法制备超细镍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明胶为高分子保护剂,水合肼为还原剂,在水溶液中制备了粒径为0.1~0.5μm、分散良好的类球形超细镍粉。研究了明胶保护条件下水合肼用量、碳酸钠浓度、反应时间、明胶浓度、硝酸银加入量对镍粉的产率、形态及反应诱导期的影响。X射线衍射及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表明,所合成的超细镍粉为单一晶相,纯度超过98%。热重分析显示超细镍粉在空气中的氧化起始温度为300°C,终止温度为600°C。  相似文献   

2.
抗氧化纳米Cu粉的水合肼还原法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合肼还原法制备抗氧化Cu粉,并研究还原剂用量、分散剂用量、抗氧化剂用量和反应温度等因素对纳米Cu粉粒径及表面抗氧化性能的影响。通过X线衍射仪(XRD)、X线荧光分析仪(XRF)、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表征方法,研究Cu粉的晶体结构、纯度以及形貌。纳米Cu粉的最佳制备工艺为:n(N2H4·H2O)/n(Cu SO4)=5,温度为50℃,苯骈三氮唑的含量为8%,聚乙烯吡咯烷酮的含量为10%。制备的Cu粉的纯度高达99.91%,平均晶粒粒径为80 nm,粒径分布均匀。  相似文献   

3.
文章用还原法制备单质银,研究分散剂及还原剂的不同用量对银粒粒径,粒度分布及产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纳米In2O3粉末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多功能材料。以金属铟为原料,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得了氢氧化铟沉淀物。经过干燥,并且在不同温度下煅烧,可以制得纳米In2O3粉末。运用差热分析(DTA)、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电阻测试等观测手段对粉末进行了表征。比较系统地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对粉末性能的影响,得出最适宜的热处理温度为700°C。  相似文献   

5.
液相还原法制备纳米铜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研究了以CuSO4为原料、以KBH4为还原剂,在液相中还原制备纳米铜粉的实验方法。主要讨论了KBH4与CuSO4的反应过程,以及络合剂EDTA、分散剂PVP、表面修饰剂SMA对反应过程和产物的影响。最终两条反应路线都得到了分散性好的铜粉,平均粒径分别为28.4 nm和40 nm。  相似文献   

6.
王俊勇 《科技信息》2013,(10):350-350,352
ZnO[1]是一种新型的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室温禁带宽度为3.2eV,六角纤锌矿型晶体结构,属六方晶系,为极性晶体,具有很高的导电、导热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及良好的紫外吸收性能,广泛应用于橡胶、陶瓷、日用化工、涂料等方面,可以用来制造橡胶添加剂、气体传感器、紫外线遮蔽材料、变压器和多种光学装置,并且有望在抗菌、净化空气、污水处理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化学法[2]是在控制条件下,从原子或分子的成核,生成或凝聚成具有一定尺寸形状的粒子,常见的化学方法有固相法、液相法和气相法。  相似文献   

7.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保护剂,葡萄糖为还原剂,利用液相化学还原法成功的制备了纳米银和纳米铜粒子.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对样品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制得的纳米银和纳米铜为纯银和纯铜.且硝酸银的浓度、反应时间对纳米银形貌及粒径有着很大的影响.当选择合适的硝酸银浓度及反应时间,能够制备平均粒径为10 nm、粒径均匀、单分散的纳米银粒子.另外,UV光谱也证实,所制的溶胶为粒径均匀的纳米银和纳米铜溶胶.  相似文献   

8.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保护剂,葡萄糖为还原剂,利用液相化学还原法成功的制备了纳米银和纳米铜粒子.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对样品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制得的纳米银和纳米铜为纯银和纯铜.且硝酸银的浓度、反应时间对纳米银形貌及粒径有着很大的影响.当选择合适的硝酸银浓度及反应时间,能够制备平均粒径为10 nm、粒径均匀、单分散的纳米银粒子.另外,UV光谱也证实,所制的溶胶为粒径均匀的纳米银和纳米铜溶胶.  相似文献   

9.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了纳米级聚苯乙烯微球,通过重力沉降筛选出尺寸适宜的单分散型聚苯乙烯微球(约100nm),蒸发自组装成微球紧密堆积结构。检测结果表明,获得的纳米级聚苯乙烯微球分散单一,三维有序排列良好。  相似文献   

10.
化学沉淀法制备纳米氧化锆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以氧氯化锆 (Zr OCl2 · 8H2 O)和氨水 (NH3· H2 O)为原料 ,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了纳米级氧化锆微粉 ,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物浓度、溶液 p H值、煅烧温度和时间对产物粒径的影响 ,获得了最佳工艺条件 .通过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研究了产品的粒度、形貌和结构 ,所得纳米 Zr O2 分散性良好 ,粒度分布均匀 ,平均粒径约 2 0 nm,粒子形状为球形  相似文献   

11.
采用液相化学沉积法,以硝酸银为原料,水合肼为还原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分散剂,在室温下将硝酸银溶液滴加到还原性溶液中得到银颗粒的悬浮液,并经微孔滤膜过滤后制得用于印制电子业的超细银粉.用TEM、XRD与粒径分析等手段对产物的粒径与性状进行了表征,并进一步研究了PVP与硝酸银浓度对银粉粒度及产率的影响.这种制备工艺避免了传统机械研磨工艺中银粉纯度低、技术指标不一致的缺点,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类球形和树枝状纳米银的超声电化学制备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在配位剂EDTA存在下,用AgNO3溶液以超声电化学方法成功制备出两种不同粒径的类球形和树枝状的纳米银,并用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该纳米银进行表征;同时还对合成不同形状的纳米银的可调因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非水溶剂法碘化物系银纳米微粉的制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无水的条件下,以有机物为溶剂,从银盐和碘化物出发制备银纳米微粉,避免银纳米粒子干燥过程中表面收缩硬化.实验研究了制备过程中的适宜条件.  相似文献   

14.
银超细粉末的制备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探讨了以葡萄糖为还原剂,聚乙烯吡咯烷酮为分散剂,在碱性条件下还原硝酸银水溶液制备银超细粉末的反应机理及工艺条件下。结果表明,在碱性葡萄糖溶液中还原硝酸银的反应,是经中间产物氧化银而转变为银的,此过程于瞬间完成。  相似文献   

15.
研究脉冲激光辐照对锌粉置换硝酸银溶液制备银的影响,并用激光辅助合成微细银粒子·添加了激光能量后,激光束能打碎Ag包裹Zn形成的复合粒子,进一步促进置换反应的进行·同时脉冲激光作为热源,可以促使AgNO3发生光热分解反应,产生微小的银粒子,从而提高了Ag的析出率·制备的产物用SEM及能量散射谱仪EDS分析鉴别·由SEM图及能量散射谱EDS图可以看出,经激光辐照与未经激光辐照而制备的两种银粒子的形貌并不相同,添加激光能量后制备的银粒子优于未添加激光制备的银粒子·  相似文献   

16.
利用照相乳剂水洗污水制备银纳米微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照相行业废水的治理是环境保护的要求。文中介绍了利用洗印废水制备银微粉的部分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7.
在制备纳米氧化高银分散液基础上,控制条件为真空干燥、干燥温度70℃、干燥时间3 h、浸泡保护剂DJ2004浓度8.0 g/L,通过控制洗涤和干燥过程,制得粒径为20~100 nm的含65%氧化高银的纳米颗粒.采用异养菌静态杀菌实验对纳米氧化高银与其他银系产品进行杀菌性能评价,研究表明所制得的纳米氧化高银颗粒具有更强的杀菌性能及抗氯离子干扰性能.  相似文献   

18.
在γ-射线辐照下,利用抗坏血酸(Vc)作为还原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作为保护剂,从硝酸银溶液中制备了大量的胶体悬浮态片状银粉。改变辐照剂量、辐照波长、辐照时间、PVP,AgNO3的物质的量之比等反应参数,可以改变所得片状银粉的厚度和大小。球形银粉颗粒(SSP)转化为片状银粉颗粒(FSP)的机理可以用γ-射线诱导分裂与PVP软模板的协同作用解释。通过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所得片状银粉产物进行了表征。这种γ-射线辐照辅助制备大薄片银粉的方法可以成为工业上传统球磨法的可选替代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