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在数据高速传输时为了补偿信道失真,使用了分集接收和等量获取结合技术.对设置在分集支线上的具有补偿算法接收结构的DSSS BPSK系统,以SNR的平均比特误码率来评价其性能.给出了具有较高数据补偿能力的多级Tap修正算法.为评价提出了算法在实际系统应用实现,利用了美国JTC个人移动通信用RF信道特性和系统应用模型标准,用平均比特误码率收敛速度进行了比较与分析.  相似文献   

2.
研究空间子信道用于复用时MIMO-OFDM系统的比特加载问题,以系统传输速率极大为目标,在误码率和功率约束下根据延时的信道状态信息在所有子载波的空间子信道上加载比特。提出一种低复杂度的快速比特加载算法,给出了算法收敛性和复杂度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的性能非常接近最优的Hughes-Hartogs算法。  相似文献   

3.
根据认知无线电系统的传输方式需要,设计了一种基于OFDM的认知无线电体系结构,并在子信道分配已经完成的前提下,在保证服务质量所需误码率的同时,提出了一种自适应比特分配算法,动态地分配子信道上的比特及能量,使得所需要的发射总功率达到最小(或者平均每比特信噪比达到最大).仿真结果表明,与等比特分配算法相比,本自适应比特分配算法相对简单,降低了系统的传输功率,其误码率性能明显好于等比特分配算法.  相似文献   

4.
为了消除高移动性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多普勒扩展引发的子载波间干扰,提出一种利用均匀线阵同时补偿多个多普勒频率的方法.该方法首先从空域的角度区分开具有不同多普勒频率的入射径,形成多个子信道,再分别对各个子信道进行多普勒补偿,最后对补偿后的子信道最大比合并,实现多普勒分集增益.子信道的时变性在多普勒补偿后变低,因此可以避免较为复杂的信道估计和均衡算法.仿真结果表明,在阵列孔径足够的情况下,该方法能有效对抗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在高移动性环境下的误码率平台效应,较单天线接收方法有6~8 dB的信干比增益.  相似文献   

5.
基于超宽带(UWB)通信在多个比特数据传输中信道基本不变的特点,提出一种平均传输参考型UWB相关接收机.发送端的每一帧数据由头部几个参考信号和多个调制数据信号组成,接收机采用这几个参考信号接收波形的累加平均作为相关模板来解调随后的数据信号,由于提高了相关模板的信噪比,从而改善了接收机的误码率性能,同时结构较为简单,便于实现.理论分析和IEEE多径信道模型的仿真表明:该接收机的比特误码率明显优于传统自相关接收机,在10^-2误码率时约有2dB的信噪比增益.  相似文献   

6.
针对空间光通信系统中大气湍流对系统性能影响较大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模式分集结合最大比合并 ( MRC: Maximum Ratio Combining) 算法的大气湍流补偿方案,采用不同模式作为独立信道进行空间分集接收, 利用最大比合并算法实现多模式信道的分集合并。其中在最大比合并算法实现方面,把不同支路的信噪比测 量问题转化为数字域的信噪比权重系数计算问题,简化了硬件实现难度。应用VPItransmissionMaker 仿真平台 并结合Matlab 编程,搭建仿真系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很好地补偿大气湍流对 空间光通信系统性能的影响,而且对强湍流的补偿效果略好于弱湍流,模式分集数量越多,补偿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7.
采用正交空间调制(QSM)方案系统模型,在分析其频谱效率后,详细地推导出平均误码率和发送空间向量符号之间最小欧式距离的关系,以及和接收天线数量的关系:在高信噪比情况下,接收天线数量一定时,平方欧式距离最小值越大,将获得更多发送分集增益,成对错误概率越小,则平均误码率越小;平方欧式距离最小值一定时,接收天线数量越大,将获得更多接收分集增益,成对错误概率越小,则平均误码率越小。并列出正交空间调制方案下不同频谱效率的平方最小欧式距离,与空间调制方案的最小欧式距离相比,相对增加了。在理想信道估计和最大似然检测条件下的MATLAB仿真,验证了在相同频谱效率时QSM方案的性能比SM方案的性能具有更大优势。  相似文献   

8.
针对在信道中实时分配比特和功率的问题.采用了一种由Fischer算法改进的自适应算法.经在MATLAB仿真平台下模拟验算比较.结果表明:改进的Fischer算法运算复杂度低,能够根据子载波信道增益大小分配比特.与8PSK固定调制方式MIMO-OFDM系统相比,更能够在保证系统信道质量所需误码率和总发射功率前提下,根据信道状态信息,动态分配比特和功率,显著增加信道比特传输速率,改善系统整体性能.  相似文献   

9.
瑞利衰落信道下多跳无线信道及其分集系统的误码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无线中继的概念。研究了多跳无线信道及其2个简单的多跳和多路由分集系统。在平坦瑞利衰落下。分别导出了这些系统再生和非再生中继时BPSK平均误码率。数值分析和仿真表明。在多跳信道和多跳分集系统中误码率随跳数的增加而下降;多路由分集系统随路由数的增多性能有较大改善。比较了非再生中继性能在低信噪比时优于再生中继,在高信噪比时两者性能相似。  相似文献   

10.
对多天线系统误码率性能进行了深入分析,针对以往研究多侧重于分别提高系统分集增益或复用增益,未能充分利用多天线系统性能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自适应码率、功率分配技术的多天线系统分集复用折中算法,并进一步给出具有较低计算量的快速折中算法.所提算法以系统误码率为准则,根据信道实时状态信息选择多天线系统工作方式,充分利用系统分集复用增益的同时提供了较好的抗扰动性能,具有较低的计算复杂度,适于实际的通信环境.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算法相比,该算法具有较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1.
调制方式在快变瑞利信道协作通信的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明璇  张曙 《应用科技》2011,38(1):14-17,38
以误码率作为性能指标,讨论了快变瑞利信道下,4种调制方式与信道变化率、编码长度及信噪比的关系,经过推导总结为公式.研究采用单中继放大前传(amplify-and-forward,AF)协作分集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最后讨论了信道变化率与终端移动速度、载波频率的关系.仿真结果表明,相干调制适用于信道变化较慢的情况,而非相干FSK调制是快变信道下最优方式.各种调制方案引入协作分集后,性能都有较大提升.  相似文献   

12.
将自适应调制技术和空间分集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 ,提出了一种与简单空时编码发射机分集相结合的恒定比特率自适应正交频分复用 (OFDM)方案。该算法根据两径发射机的平均信噪比在各子载波上自适应地选择不同的调制模式 ,并保持恒定比特率。仿真结果表明 :在多径瑞利衰落信道下 ,该方案可以显著地改善 OFDM的性能。在无信道编码和误比特率为 10 - 5条件下 ,对于平均带宽效率为1bit/ (s.Hz)的双天线发射分集接收的自适应 OFDM系统与传统 OFDM系统相比可以获得约 35 d B的自适应分集增益。  相似文献   

13.
将比特交织和调制分集引入到Turbo乘积编码调制中,提出一种具有良好抗衰落性能的编码调制机制。分析了该机制的误比特率性能,导出了适合迭代译码的软输入软输出(SISO)度量算法,给出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星座旋转角度设计方法。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Turbo乘积编码调制相比,该机制在瑞利衰落条件下可获得2.5dB以上的编码增益。为Turbo乘积码和高效调制结合应用于无线通信系统提价节良好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4.
结合信道编码和网络编码的思想,提出了一种在两用户协作情况下联合LDPC(low-density parity-check)码和网络编码的协作分集方案,该方案在接收端通过基于整体H矩阵的置信传播算法实现LDPC码和网络编码的联合译码,并对该方案在瑞利慢衰落信道下的性能进行了MATLAB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与编码协作和不协作方案相比,所提方案在系统误码率性能上有着明显地改善。  相似文献   

15.
针对数字通信系统,介绍了一种新的滤波算法。该算法基于最小误比特率(MBER)准则,并利用梯度下降法实现。通过采用内核密度估计的方法来估计误码率函数,可将其推广到自适应的最小误比特率(LBER)滤波算法。仿真结果表明,LBER具有良好的收敛性能和误码性能,可以广泛应用于均衡、波束成形、检测等。  相似文献   

16.
结合信道编码和网络编码的思想,提出了一种在两用户协作情况下联合LDPC(low-density parity-check)码和网络编码的协作分集方案,该方案在接收端通过基于整体H矩阵的置信传播算法实现LDPC码和网络编码的联合译码,并对该方案在瑞利慢衰落信道下的性能进行了MATLAB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与编码协作和不协...  相似文献   

17.
基于LDPC-OFDM系统设计了适用于短波信道的多基地接收协作算法,该算法提出了基于概率测度的信息合并的LDPC协同译码策略。系统模型中的中心台,利用其接收的来自中继台的多路信号来修正其接收到信息的初始化消息,将协作通信技术和LDPC的迭代译码有机地结合,从而有效地实现分集增益和编码增益。仿真表明,多基地接收方案相对于直接传输策略具有显著的性能提高,在误码率达到10-3时,DF转发策略的译码性能相对于AF的译码性能约有0.7dB的编码增益。  相似文献   

18.
延时反馈多天线信道的线性预编码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充分利用多天线系统发送端的延时信道参数,基于B ayes ian准则提出等误码准则和最小误比特率准则下的优化线性预编码方案。该方案考虑发送端的延时误差给系统带来的影响并对信道状态信息的条件期望进行奇异值分解。仿真结果表明:采用等误码准则下的优化方案使得系统在误比特率为10-4时获得约2.5 dB的信噪比增益,并且使各空间子信道的性能更接近,另外最小误比特率准则下的优化预编码方案也在稍增加系统复杂度的前提下有效地抑制延时信道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并降低系统误比特率。  相似文献   

19.
The paper presents a modified least squares despread respread multitarget constant modulus algorithm (LS-DRMTCMA). The cost function of the original algorithm was modified by the minimum bit error rate (MBER) criterion. The novel algorithm tries to optimize weight vectors by directly minimizing bit error rate (BER) of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CDM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In order to achieve adaptive update of weight vectors, a stochastic gradient adaptive algorithm was developed by a kernel density estimator of possibility density function based on samples. Simula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odified algorithm remarkably improves the BER performance, capacity and near-far effect resistance of a given CDMA communication system.  相似文献   

20.
以常用的几种数字调制为例介绍自适应调制技术,分别采用改进型遗传算法(GA)和随机微粒群算法(PSO),在恒定功率以及平均误比特率受限的情况下对系统的吞吐量进行优化,从而精确实时地对信道状态做出判断,并调整调制模式.仿真结果说明了系统能够在不同信道条件及业务需要下,自适应地调整其转换信噪比,使系统的通信可靠性与有效性达到有机地统一.同时比较了两种算法在自适应调制模式切换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