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多种自圆其说的主题并存这一现象说明,《三国演义》并不存在一涵盖全书的抽象意旨。《三国演义》实乃在朴素的典型观影响下的以塑造理想人格为旨归的性格化小说。这从曹操、诸葛亮、关羽在小说中分别演绎为奸、智、义的人格化身可以得到印证。这一性格化倾向与民间文学的固有特性有关。罗贯中的成功正在于继承并发展了民间文学的这一传统。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小说艺术的不断丰富与发展,塑造人物的视角艺术也越来越多姿多彩,到了《三国演义》的出现,已呈现出较为成熟的趋势。它虽然从总体上看,是采取视角鸟瞰全书,驾驭总体,但已崭露出外视角与内视角复线并进、交互壁合的态势;而且在内视角运用上,  相似文献   

3.
本文着重以赤壁之战、官渡之战和彝陵之战为例,对《三国演义》的战争描写手法,如主帅间智谋的较量,相同和不同类型的战争形式描写,战争描写中人物性格的展示,“动中有静”的艺术表现手法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重新审视现代文学史上颇有争议的小说《呼兰河传》,该小说所展示的20世纪的呼兰河城是民俗社会的一个缩影。小说中的人物塑造以单个人物特写为“点”,将整个呼兰河城形象和魂魄摄取,凸现于读者面前,深层揭示了呼兰河城人物的“生活相”及其共同的文化心理。作者以巧妙独特的艺术技巧,反思民族传统文化的本质,以达到批判愚昧和改造民族灵魂的深层意蕴。  相似文献   

5.
苏晓辉 《科技信息》2010,(23):178-178,146
但凡阅读过《三国演义》和《三国志》,人们都很会现两者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尤其在叙事层面、人物描写、历史事件真伪等方面差异很大。文学情感之间的比较主要体现在作者的历史背景的不同,文章格式的差异等方面;人物的差异主要是刘备、曹操等人在历史上和小说中人物个性的不同;历史事件的差异简单列举徐庶归曹,死诸葛吓跑活仲达两个方面,其余还存在很多。  相似文献   

6.
<正> 曹操,无论是在历史上,或是在《三国演义》中(以下简称《演义》都是叱咤风云的人物。陈寿著《三国志》颂历史曹操为“非常之人,超世之杰”。而“后学罗贯中”《演义》里的曹操,却长期以来被憎恨、鞭笞,批操文章屡见不鲜。《演道》曹操落得个骂名,究竟是谁造成的?有同志说是作者。笔者觉得此见地值得探  相似文献   

7.
《战国策》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史书,也是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文学杰作。如实记述战国游士为其所辅佐之国出谋划策,以求长治久安的言论、事迹是该书的写作宗旨;而浮雕似地塑造众多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形象,则是它的写作特色。本书着重分析其以写实手法塑造人形象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8.
谈《推销员之死》中的人物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销员之死》是阿瑟.米勒的代表作。该剧展现了一个普通美国人盲目信奉"美国梦"所付出的代价。为了表现梦想与现实的冲突、成功与失败的主题,米勒在该剧中巧妙地运用了人物对比的写作手法。主人公威利父子在多重角度上与哥哥本和邻居查利父子形成鲜明的对比,前者代表了幻想与失败,后者代表了现实与成功。通过这样的对比,戏剧的主题得到深化,文本所蕴含的深层意义得到推进。  相似文献   

9.
《儒林外史》是一部以反功名富贵为主题的长篇讽刺小说。吴敬梓在这部小说中塑造了许多鲜明生动的形象。作者以敏锐的感觉,洞察世态;以细腻的笔触,概括现实;机锋所及不仅文苑儒林,而且广泛描摹了人间众生相,从而广阔地反映了清代康、雍、乾时期的社会现实。这部杰出的讽刺...  相似文献   

10.
<正>在《红楼梦》中,有不少串场性人物,他们常活动于红楼世界的总过程或某流程,虽然不时露面,使人看到他们的存在、可又缺少浓墨重彩地细腻刻划,露面时虽仅三言两语或仅一举手一流盼,都又使人感到他们是那样栩栩如生,性格独具;虽然他们的独立活动不多,总是在人际交往中串场性出现,却又是独具艺术创造与审美价值,具有多方面艺术生命活力的人物,尤氏就是  相似文献   

11.
《平凡的世界》人物塑造的特点:尊重生活的多义性和完整性,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来刻画人物性格;善于展示人物心理的复杂层次和心理历程,表现人物成长的过程;在重重矛盾冲突中真切地展现人物性格;以恰当的细节描写丰富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12.
<三国演义>中存在着大量的人物言语交际,而一些成功的言语交际因为各种交际手段与技巧的正确运用,使它们多态纷呈,折射出智慧的光芒.用现代言语交际学的知识来考察,它们因能充分考虑言语交际诸要素,契合言语交际的规律而成为言语交际的典型范例.这些成功范例不仅有助于增强小说的文学性,也有助于刻画人物形象,调节叙事的进程,对提高<三国演义>的艺术价值作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三国演义》以三大战役为分界点,把整个故事划为四个板块,而这四个板块的连接则是由小说中的“小人物”来完成的,我们在这里称之为“过渡”人物。这些人物不如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那样吸引我们的眼球,但正是他们的存在使得整部小说浑然一体,显示出一种严整而流畅的艺术结构之美,也使读者能充分感受到阅读过程中的乐趣。  相似文献   

14.
《海上花列传》的人物形象既有艺术的概括性,又有生活的现实性,形象鲜明,性格统一,人物之间很少雷同。小说人物塑造艺术高超,作者善于使用曲笔,善于扣住性格特征,步步深化、完善,在人物的相互关系中表现人物性格。塑造人物时,小说成功运用了写实、白描,以及多层显现、由表及里,关键之处最后点出等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15.
林语堂的《京华烟云》描绘和反映了中国自1900年义和团运动兴起,直到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期间社会生活的基本面貌。作品的主旨是"浮生若梦"。这个思想比较充分地体现在姚思安及其女儿姚木兰这两个人物身上。姚氏父女不同程度地接受了道家思想,以期找到精神上的慰藉,但理想最终屈服于现实,笔下人物与作者的思想发生了无法消除的冲突。这些冲突,说到底都是一个特殊历史阶段的生活反映。  相似文献   

16.
《死魂灵》是十九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果戈理的代表作品,它为世界进步文学的形象画廊,提供了一幅构思精巧、色彩鲜明、描绘细微的人物画卷。在这幅珍贵的画卷中,各式各样的地主形象是特别引入注目的。他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性格特征,构成了农奴社会最本质的方面。果戈理在描绘地主们的形象时,是通过“旅游”者乞乞可夫登门拜访的方式,向读者将他们一个挨着一个地推荐出来的。  相似文献   

17.
《史记》在文学上最伟大的成就在于它成功地写出了许多人物传记。其所记载的人物形形色色,众态纷呈;其所刻画的人物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司马迁描写人物的艺术手法主要表现在这么几个方面:小故事突出人物思想性格;大场面展示人物全貌;精于语言艺术,善于用人物对话去表现人物独特的思想、性格、心理、神态和身份。  相似文献   

18.
19.
20.
《三国演义》的英译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尝试从明喻、暗喻、俗语、夸张、双关等语义修辞的角度对比评析罗慕士和邓罗的译本。对比发现,两位译者灵活采用直译、意译等多种翻译策略,也能从字里行间看出译者的汉学功底。虽有少许过失,但仍不失为我国翻译教学的优秀译例,为《三国演义》走向西方世界、传播中国文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