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傅立叶变换作为重要的信号分析与处理工具,被广泛应用于工程实际中.傅立叶变换的基本形式包含连续时间傅立叶变换、连续时间傅立叶级数、离散时间傅立叶变换和离散时间傅立叶级数4种,它们建立了信号或序列在时域与频域之间完善的映射关系,并在连续与非周期、离散与周期、时间与频率、乘积与卷积、抽样与延拓等方面形成了完美的时-频对偶性.  相似文献   

2.
首先介绍了离散傅立叶变换及快速傅立叶变换的基本原理,然后通过一个Matlab实例说明快速傅立叶变换由于采样频率低引起的“频率混迭”现象,提出了快速傅立叶变换对采样频率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傅立叶变换是分析信号与系统最基本的分析工具,但在工程实际应用中具有很大的局限性,由此产生了多种傅立叶变换的演变形式,常见的包含离散傅立叶变换、快速傅立叶变换、短时傅立叶变换、小波变换、Laplace变换、Z变换等,这些变换形式都与傅立叶变换有关,都可以从傅立叶变换推广得到,它们和傅立叶变换之间以及它们相互之间可以转化.  相似文献   

4.
基于傅立叶变换的针织物密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如何使用离散傅立叶变换方法分析针织物密度进行了探讨.由于经过后整理的针织物线圈不均匀,各线圈纵行或各线圈横列只是近似地处在纵行线或横列线上,而且纵行线与横列线也不垂直,用二维离散傅立叶变换方法处理针织物灰度图像f(x,y)得到的结果误差较大.但采用对f(x,y)逐列相加后对其和进行一维傅立叶变换及对f(x,y)逐行相加后对其和进行一维傅立叶变换的方法能得到较准确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本文说明了对任意序列用矩阵变换快速计算信号离散傅立叶变换的原理和准则,并给出了算例,论述了计算机应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傅立叶变换是线性系统分析的一个有力工具,是信号处理中最重要、应用最广泛的变换,傅立叶变换的许多特性,如正变换与反变换的共轭对称性,使人们能够方便地在空域和频域之间来回切换,可以在空域或频域中思考问题,利用频域中特有的性质,可以使图像处理过程更加简单、有效,对于迂回解决图像处理中的难题非常有帮助,被广泛应用于数字图像处理中,本文首先根据数字图像处理的特点,给出二维离散傅立叶变换的定义,结合其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分析傅立叶变换的物理意义,并对频域中的图像处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从发展的角度对未来移动互联网技术进行了探讨,介绍了基于无线环境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调制解调技术。剖析了OFDM离散傅立叶反变换/离散傅立叶变换(IDFT/DFT)及高效编码方法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8.
维格纳分布被表述为时间相关函数的傅立叶变换,称为信号“时-频能量分布”,针对其离散形式存在混迭与恢复原信号-反变换等问题,提出离散维格纳分布定义,并通过实例说明离散维格纳分布具有无混迭和能正确恢复时域信号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采用离散傅立叶变换(DFT)可实现对采样得到的波形数据文件进行频谱分析.为了提高运算效率、节省中间存储单元,最终采用了“时间抽选奇偶分解”的方法实现快速离散傅立叶变换,并用Microsoft Visual C++6.0编写实现.  相似文献   

10.
从发展的角度对未来移动互联网技术进行了探讨,介绍了基于无线环境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调制解调技术.剖析了OFDM离散傅立叶反变换/离散傅立叶变换(IDFT/DFT)及高效编码方法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1.
详细讨论了离散多音频技术的原理,以及在动态分与子信道比特数时能达到的信道容量;用离散傅里叶变换实现DMT,简化了其实现的复杂性,高比特率数字用户线技术利用现存的双绞铜线对传输高数据率的多媒体信息,提出了一种用DMT技术实现HDSL的方案,并论证了与单载波系统相比能获得较高的传输数据率。  相似文献   

12.
利用离散傅里叶变换的一些性质和将一个复序列分解为4个奇偶序列之和的方法,纠正了2002年Gunther提出的同时计算一个N点实序列的DFT和另一个N点实序列的DFT的DFT的4组直接公式中的第2组公式中的错误,在此基础上将同时计算实序列的DFT和IDFT的直接公式应用于多个N点实序列的卷积计算,得到了新的快速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数字滤波器的设计,着重阐述了怎样用单板机和微机实现数字滤波器。内容分两部分,一、用TP-801单板机实现IIR滤波器,并分析了滤波结果,二、用窗口法和频率采样法设计FIR滤波器,给出了FIR数字滤波器的冲激响应h(n)。  相似文献   

14.
通过量子蒙特卡罗方法(QMC)利用不同的密度泛函轨道对氮化铝分子及氯化锂分子的结合能进行研究.采用扩散蒙特卡罗方法(DMC)得到氮化铝分子的结合能为2.993 eV,氯化锂分子的结合能为6.694 eV.与其他理论计算相比较,更接近实验得到氮化铝和氯化锂分子的结合能(2.862±0.391 eV和6.646 eV).同时,利用密度泛函理论对氮化铝分子及氯化锂分子的结合能进行研究时发现,利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得到的结合能范围跨度很大且非常不准确.另外,在利用量子蒙特卡罗方法的计算中发现,不同类型的密度泛函轨道对结合能的计算产生一定的影响,这就需要在利用量子蒙特卡罗方法进行计算时考虑轨道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信号的DFT对其CFT逼近程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离散傅立叶变换(DFT)或它的快速计算(FFT)是信号分析与处理最有力的工具之一,但由于它是用为基频整数倍的N个频率分量去逼近实际信号的连续傅立叶变换(CFT)的值,故用DFT估计信号的频谱通常是近似的.本文不仅给出了信号的DFT与其CFT之间的关系式,而且在此基础上证明了用DFT估计信号谱的近似性,给出了用DFT精确估计整数频率和非整数频率信号的频谱方法.同时,还研究了窗函数的形状及在离散数据后面补零对用DFT估计这些信号CFT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熟知,两个N维实向量的DFT,可以用一个N维复向量的DFT计算.最近,S.Moshe和D.Hertz提出一个方法用一个N维复向量的DFT计算一个N维实向量的DFT和另一个N维实向量的DFT的IDFT.这是一个优美的结果,具有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如何把上面的结果推广到二维的情形,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一个矩阵的2-D(2维)DFT通常用行列法化为1-DDFT来计算.但是,用行列法把上述一维的结果推广到二维是困难的.作者得到了计算二维情形的一些新的直接公式,其证明是简明的,它们分别推广了已有的结果.同时还指出,在数字信号处理中当处理实信号时,这些公式非常有用.特别地,作者改进了小波分析中的Mallat分解算法  相似文献   

17.
文章根据含有白噪声的阶跃信号的频谱特点,采用了离散小波变换的方法对该突变信号进行去噪。实验证明,若选用合适的阈值方案,利用小波变换进行去噪,其效果将明显优越于基于传统傅立叶变换的理想低通滤波去噪。  相似文献   

18.
本实现方法是通过马尔柯夫参数构成适当阶数的 Hankel 矩阵,应用行搜索算法搜索其线性独立行和计算其线性相关行的线性组合系数,从而求得系统的最小实现。其优点是不管传递函数阵 G(s)是否已经约简,用本法求得的实现总是最小实现。文中介绍了该法的计算机辅助设计问题,其计算并不复杂,编制程序也较容易。此外,文中还提出了一种新的极点配置算法。应用这种新算法,则用本法所求得的最小实现,不必再进行任何其他变换,即可直接用于状态反馈。  相似文献   

19.
基于测频原理及FPGA的设计思想,论述了利用VHDL硬件描述语言设计自适应数字频率计的新方法.此设计自顶而下,采用模块化单元构建系统.通过软件智能设计,突破了以往改变闸门时间的方法,使自动换档的实现更加简单可靠.在具体实现上,使用开发工具ISE6.1进行软件开发,Modelsim进行仿真,并将程序下载到作为自适应数字频率计核心电路的FPGA芯片中.与传统方法比,具有外围电路简单,设计周期短,易于修改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通常难以处理强关联体系,而DFT+U方法的计算结果强烈地依赖于U的取值.利用一种混合了部分DFT交换关联势和非局域Hartree-Fock精确交换势的杂化泛函HSE方法,研究了钙钛矿锰氧化物的两个典型反铁磁绝缘体CaMnO3和LaMnO3的电子结构,分析了二者的能隙特征与Mn离子价态和磁有序态的关联.根据ZSA方案CaMnO3可划分为电荷转移型绝缘体.LaMnO3的能隙表现出各向异性特征,其中沿c轴方向及ab面内的自旋多数通道中能隙的Mott-Hubbard特征更为显著,而自旋少数通道显示出完全的电荷转移型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