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紫晶生菜为原料,柠檬酸水溶液为提取剂,分别研究了提取液浓度、浸提温度、固液比、浸提时间和浸提次数对花青素提取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三水平四因素安排实验,以520 nm为最大吸收波长,以吸光度为响应值,探讨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提取液浓度和固液比对紫晶生菜花青素提取的影响,并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筛选出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剂质量浓度0.06 g/m L,浸提温度70℃,固液比1/70,浸提时间2 h,滤渣提取次数2次.  相似文献   

2.
研究2种不同清开灵胶囊制剂中重要药效成分黄芩苷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为清开灵制剂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健康雄性大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6只,分别灌胃给予清开灵胶囊和软胶囊,给药剂量按黄芩苷计均为60 mg/kg.于不同时间点采集血浆样品,HPLC法测定血浆中黄芩苷药物浓度,根据药-时曲线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并比较组间差异.黄芩苷血浆药物浓度在0.05~10μg/m 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方法准确度与精密度良好,适用于血浆黄芩苷药物浓度测定.在相同给药剂量下,清开灵软胶囊和胶囊给药后大鼠血浆黄芩苷的Tmax分别为1.5±0.2 h、2.0±0.3 h,Cmax分别为1.72±0.24μg/m L、1.10±0.16μg/m L,AUC分别为11.76±1.53(mg/L)·h、7.58±0.89(mg/L)·h、MRT分别为7.25±0.88 h、5.10±0.69 h,均存在显著的组间差异(P0.05).与硬胶囊制剂相比,清开灵软胶囊在大鼠体内的黄芩苷药动学上显示明显优势,可能是一种更具治疗优势的清开灵口服制剂.  相似文献   

3.
利用微波法提取辣椒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探讨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pH等因素对黄酮得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L9(34)正交试验提取工艺条件。微波温火力,乙醇浓度60%,料液比1∶30,浸提液pH 6,微波辐射4 m in;辣椒叶中黄酮类化合物进行提取产量可达11.124 m g/g。对不同叶龄时期进行黄酮提取的含量由高至低分别为:中叶、嫩叶、老叶。  相似文献   

4.
通过改变基础发酵培养基中的金属离子和氨基酸种类及浓度,研究其对林肯链霉菌的菌体浓度及发酵液生物效价的影响.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在基础发酵培养基中添加0.02g/L氯化锰、0.02g/L钼酸钠、0.15g/L硫酸镁和0.30g/L硫酸锌,调节初始pH为7.0,按6.7%的接种量接种,于30℃,220rpm的恒温振荡培养箱中培养48h后,再依次添加0.06%谷氨酸、0.10%酪氨酸、0.15%多巴和0.06%甲硫氨酸,再于30℃,220rpm的恒温振荡培养箱中培养5d.菌体浓度可达91%(16 000μg/mL),林肯霉素发酵液生物效价为4 200U/mL.  相似文献   

5.
采用碱溶酸沉法对从葡萄籽中提取蛋白质的工艺进行了试验研究,分别进行了碱液浓度、碱液温度、浸提时间和料液比对蛋白质萃取量的单因素试验,在此基础上进行了L9(45)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浸提的最佳工艺条件为:NaOH溶液浓度1×10-5mol/L,温度40℃,浸提时间40min,料液比1∶15,葡萄籽蛋白质得率为6.2g/L,提取率为60.78%。并测定了葡萄籽蛋白质的等电点(PI)为3.8。  相似文献   

6.
文章利用等电点法提取马凝血酶原并经过超滤膜和大孔阴离子交换树脂纯化,比较两种纯化方法的效果。方法:等电点法提取马凝血酶原液后,用最终浓度为0.1mol/L的Ca Cl2于30℃水浴中激活2.5h测酶活力。超滤膜纯化参数:30k Da再生纤维素膜,料液5℃,流速35.67m/s,浓缩2倍激活后测凝血酶活力。大孔树脂纯化法参数:上样流速0.5m L/min,以1%-100%的洗脱剂梯度洗脱,最佳比例为60%Na Cl,激活后测酶活力。结果:粗酶活力为119U/m L;超滤后为249U/m L;大孔树脂纯化后酶活力为301U/m L。结果表明大孔树脂的纯化效果优于超滤膜的纯化效果。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外来入侵种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对沉水植物靖西海菜花Ottelia acuminata var.jingxiensis种群维持和扩张的影响,本文以外来入侵种凤眼莲为供体植物,采用培养皿滤纸法测定靖西海菜花种子在凤眼莲各组织(叶片、叶柄、花和根)不同浓度浸提液处理下的萌发情况。结果表明:在设定浓度下,凤眼莲各组织浸提液对靖西海菜花种子的萌发均有促进作用,且促进效果有差异;发芽率随着浸提液浓度的升高大致呈现上升趋势;叶片和花浸提液处理下的发芽指数随着浓度升高逐步增大,在100g/L时达最大值,而叶柄和根的浸提液处理则是在20g/L时达最大值,之后随着浓度的增大呈现下降趋势;发芽势也呈现了跟发芽指数一样的趋势;但各组织浸提液对种子发芽率影响的敏感指数差异不大。因此,在本文实验浓度下,凤眼莲各组织浸提液对靖西海菜花的种子萌发无明显胁迫,相反,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葡萄籽浸提液、脱脂乳粉为原料,研制了一种新型的功能酸奶——葡萄多酚酸奶。从葡萄籽浸提液的添加方法和添加量对发酵速度和品质的影响,葡萄多酚酸奶配方的确定,葡萄多酚在酸奶加工中的变化等方面研究了葡萄多酚酸奶的制作工艺。结果表明:葡萄多酚酸奶的工艺为葡萄籽浸提液在灭菌前添加;适宜添加量为占葡萄多酚酸奶体积分数0.07;最佳配方为乳酸菌接种量为占葡萄多酚酸奶体积分数0.05,糖的质量浓度为100 g/L,环糊精的质量浓度为10 g/L,发酵时间4 h;葡萄多酚除在杀菌工艺中有所损失外,在发酵过程中非常稳定;葡萄籽浸提液对酸奶后酸化过程有轻微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文章采用水提醇沉法,进行了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研究了瑞香狼毒花多糖的最优提取条件,并考察分析了瑞香狼毒花多糖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瑞香狼毒花多糖提取的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30(g/m L)、水浴温度85℃、浸提时间9h、微波功率240W;抑菌试验发现,瑞香狼毒花多糖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抑制作用,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最小抑制浓度为12.5mg/m L,对大肠杆菌的最小抑制浓度为6.25mg/m L。  相似文献   

10.
对浒苔多糖的碱法提取工艺进行研究,为评价提取条件对浒苔多糖提取率的影响,首先选用固液比、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和碱溶液浓度4个因素进行单因素多水平实验,在此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筛选出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影响浒苔多糖提取率的各因素的主次关系依次为: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固液比,碱溶液浓度;浒苔多糖碱法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2.5h,固液比1:40(g:mL),氢氧化钠溶液浓度0.3mol/L;最佳工艺条件下,浒苔多糖的提取率为3.1%.  相似文献   

11.
采用水提醇沉法制备裙带菜多糖(UPP),提取率为11.00%±0.25%,UPP由葡萄糖、木糖、甘露糖、阿拉伯糖、岩藻糖、半乳糖、鼠李糖组成,分子质量为691.05 ku.体外抗氧化实验测得UPP的氧自由基吸收(ORAC)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分别为164.54±4.85μmol/g(以Trolox为标准品计)、64.93±4.76和46.80±6.06μmol/g(后两者均以Trolox为阳性对照).选用RAW264.7细胞对UPP的体外免疫调节活性进行研究,发现UPP在50~1 500 mg/L质量浓度范围内对该细胞无明显毒性,且可显著增强该细胞的吞噬能力,当UPP质量浓度为600 mg/L时,相对细胞吞噬能力达113.22%±2.75%.当UPP质量浓度为600 mg/L时,促RAW264.7细胞释放NO量达12.60±1.01μmol/L;UPP在100~800 mg/L的质量浓度范围内可显著上调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mRNA表达量.以上研究结果表明,裙带菜多糖具有良好的体外抗氧化能力和免疫调节活性,可应用于保健食品的工业生产中.  相似文献   

12.
为了有效提高末水坛紫菜资源的利用率,以末水坛紫菜为原料,考察热水法和微波法提取坛紫菜多糖的多种影响因素.利用苯酚-硫酸法和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DNS法)测定多糖含量,单因素实验确定各因素的最适水平,L9(34)正交试验确定多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影响热水法制备紫菜多糖提取率的主要因素为浸提温度,其次为料液比和浸提时间;热水法制备末水紫菜多糖的最佳工艺为:浸提温度55℃、料液比1∶32(g∶m L)、浸提时间90 min;影响微波法制备紫菜多糖提取率的主要因素为:微波功率、料液比和微波时间,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550 W、料液比为1∶43(g∶m L)、微波时间60 s.说明,热水法和微波法均可用于末水坛紫菜多糖的提取.  相似文献   

13.
何宇 《河南科学》2014,32(7):1224-1227
通过使用改良的TCM199无血清培养系统,在96孔细胞培养板中,每孔放入一个腔前卵泡等条件下,探索添加物抗氧化剂维生素C对小鼠腔前卵泡卵母细胞体外生长发育的影响,旨在摸索一套适合小鼠腔前卵泡体外生长发育的培养体系.结果表明:随着浓度的增加,卵泡和卵母细胞的直径都不同程度地有所增长,其中50μg/m L浓度组在卵泡培养相同时间下,卵泡和卵母细胞的增长值相对于其他浓度组略大些,但各浓度组之间无论是卵泡直径增长值还是卵母细胞直径增长值都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培养到第6天时,50和100μg/m L浓度组卵泡存活率最高,为59.5%,且50μg/m L浓度组第一极体排出率最高,为2.38%,但发生生发泡破裂率次于150μg/m L浓度组.可得结论:在改良的TCM199无血清培养系统中,添加50μg/m L维生素C有利于腔前卵泡卵母细胞的生长,而添加150μg/m L维生素C有利于生发泡破裂.  相似文献   

14.
对垃圾焚烧飞灰(MSWI飞灰)与燃煤流化床锅炉飞灰(CFB飞灰)混合而成的混合飞灰中重金属进行加速碳酸化处理.研究不同碳酸化反应温度、碳酸化反应时间和初始液固比对混合飞灰中重金属铅(Pb)和镉(Cd)浸出特性的影响,考察不同加速碳酸化参数对CO_2的固定规律.结果表明:通过调节在混合飞灰碳酸化处理中的飞灰p H值及合成一定量的Friedel相、Ettringite相等自净化矿物可以降低重金属浸出浓度.在飞灰混合比为1∶1、碳酸化温度为20℃、碳酸化时间为0.5 h的条件下,当初始液固比为0.3 m L/g时,重金属Pb的浸出浓度为0.20 mg/L;当初始液固比为0.1 m L/g时,重金属Cd浸出浓度为0.11 mg/L,Pb和Cd的浸出浓度均达到了40 CFR261.24标准.在飞灰混合比为1∶1、反应温度为20℃、碳酸化时间为24 h、初始液固比为0.5 m L/g的条件下,单位质量飞灰可固定CO_2为43.6 mg/g.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究福建安溪铁观音茶末茶多糖的最优提取工艺及其体外清除自由基的作用,考察单因素浸提温度、液料比和浸提时间对茶末茶多糖提取率的影响,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铁观音茶末茶多糖的提取工艺,并测定茶多糖清除·DPPH的能力.结果表明:在液固比80∶1(mL/g),浸提时间130 min,浸提温度90℃的条件下,茶多糖的提取率可达9.95%;体外清除自由基试验表明,铁观音茶末茶多糖具有较强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碱法提取方格星虫体壁中水溶性方格星虫多糖的条件及优化。【方法】根据料液比、浸提时间、浸提温度、碱液浓度对多糖得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方格星虫水溶性多糖浸提工艺优选因素组合。【结果】影响方格星虫多糖得率的因素主次顺序为浸提温度料液比浸提时间碱液浓度;最佳浸提条件为温度50℃,料液比1∶6g/mL,时间4h,碱液(NaOH)的质量分数为8%。【结论】最佳浸提工艺条件下多糖浸提提取率最大为1.81%。  相似文献   

17.
以鲭鱼罐头蒸煮液为研究对象,从风味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中筛得最佳酶为风味蛋白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确定风味蛋白酶的最佳酶解工艺为:5 g底物(即5 m L蒸煮液)、加酶量28.6 mg/m L、时间5 h、p H值6.0、温度50℃.按最佳工艺条件酶解,并经小分子电泳分析,证明蒸煮液主要蛋白被风味蛋白酶高效酶解;所得生物活性肽酶解液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其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的IC50值为31.35 mg/m L;羟自由基清除活性的IC50值为9.807 mg/m L;还原力的IC50值为7.019 mg/m L.  相似文献   

18.
考察了水提法提取满天星水溶性多糖的工艺条件和体外抗氧化活性.采用L9(3^4)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料液比、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提取次数对提取效率的影响.在选定的工艺条件下,料液比和提取温度对满天星水溶性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大于提取时间、提取次数的,料液比和提取温度为主要影响因素;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0、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1.5h、提取次数三次.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测得满天星粗多糖提取率为1.83%.体外抗氧化活性试验表明,满天星水溶性多糖能有效地清除DP—PH自由基,当满天星多糖浓度在0.30mg/mL以上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超过81%.  相似文献   

19.
优势菌种的驯化与纯菌液相油烟降解速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油烟气冷凝液为碳源,驯化来自城市污水处理厂氧化沟的活性污泥,结果表明真菌增长较快并显示出优势,微生物通过分工协作降解油烟污染物.一株优势红冬胞酵母菌被分离出来进行降解液相油烟污染物的动力学试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优化条件37℃、pH值范围为6.0~7.0、无机盐浓度为1.0 m g/L、磷酸氢铵浓度为5.0 m g/L、溶解氧浓度为5.4 m g/L(搅拌速度120~160 r/m in)下,优势红冬胞酵母菌降解液态油脂的动力学模型是:u=0.13s352 s(-h 1);在低油烟浓度(352 m g/L)条件下,降解反应为一级生化反应;在高油烟浓度(352 m g/L)条件下,降解反应为零级生化反应;当油烟浓度等于352 m g/L时,比降解速率是最大比降解速率K值的一半,油烟浓度处于352 m g/L附近时,是从一级降解反应到零级降解反应的过度区.  相似文献   

20.
为明确超声波、微波、高剪切3种物理辅助提取技术对酸性黑木耳多糖抗凝血活性的影响,试验以抑制纤维蛋白原(FIB)转化纤维蛋白抑制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和凝血酶时间(TT) 4个指标为依据进行抗凝血实验,并通过对不同技术提取的酸性黑木耳多糖的结构及理化性质的测定,初步分析与抗凝血活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酸性黑木耳多糖对FIB的转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可显著延长兔血浆的APTT值及TT值(p 0. 05),但对PT值影响不显著(p 0. 05),说明酸性黑木耳多糖是通过内源性途径和共同途径来实现抗凝血作用.对每种提取技术得到的酸性黑木耳多糖进行抗凝血活性比较研究发现,微波辅助15 min得到的多糖(W-Ac-AAP)具有最佳的抗凝血活性,当多糖的浓度为4. 0 g/L时,其APTT值为(125. 03±1. 64) s,TT值为(70. 39±0. 87) s;当多糖的浓度为2. 0 g/L时,其抑制FIB转化纤维蛋白的能力可达(0. 76±0. 05) g/L. 4种多糖在蛋白质含量、硫酸根含量上有显著性差异(p 0. 05),其中以抗凝血活性最佳的W-Ac-AAP的蛋白质含量最低,而硫酸根含量最高,具有最低抗凝血活性的普通碱提多糖(Ac-AAP)的硫酸根含量最低,说明多糖的抗凝血活性可能与硫酸根含量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本研究可为开发天然植物抗凝血药物的处理方式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