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东营凹陷沙三中亚段整体处于湖泊扩张至收缩过渡期,湖平面变化震荡频繁,砂体发育类型多样,沉积相类型及连片砂体分布成因有待明确.综合区域地质、测井和岩心等资料,系统开展了沉积相厘定及复合砂体沉积过程重建研究.研究表明:牛庄洼陷南坡沙三中亚段发育三角洲和半深湖滩坝两种主要沉积环境;滩坝多为孤立分布,河道及河口坝多期复合使得砂体呈连片分布;目的层d小层自下而上对应湖平面上升又下降的完整旋回,由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沉积过渡为半深湖;而后又演化为三角洲前缘,砂体展布由d4单层条带状过渡为d3单层孤立状;而后过渡为d2和d1单层近连片状;d2单层近连片砂体由4期沉积过程各异的河口坝叠置而成.第1期为两分流河道携沉积物进入研究区东南部形成初期河口坝;第2期分流河道及河口坝进一步前积向湖盆发展,同时侧向扩展;第3期分流河道大幅度前积,使得河口坝发育范围亦大幅度扩展,同时分流河道进一步分叉并控制形成4个河口坝;至第4期分流河道前积有所减弱,形成三个次级河口坝;最终使得河口坝连片分布,分流河道呈镶嵌状分布其上.研究区复合砂体成因多是由多期三角洲砂体(尤其是河口坝砂体)垂向叠置、侧向拼接而成,构成了研究区主力的储层.  相似文献   

2.
为了明确柴达木盆地昆北油田古近系辫状河三角洲砂体叠置关系以指导油田精细挖潜,综合利用岩心分析、测录井及生产动态资料精细表征沉积特征,建立辫状河三角洲沉积模式,明确相控储层砂体展布规律及叠置类型。研究表明:昆北油田切6区古近系岩石类型丰富,以含砾砂岩、粉细砂岩为主,成分成熟度中等—低,结构成熟度中—差,主要发育水上辫状河三角洲平原及水下三角洲前缘2类亚相,其中平原亚相主要发育分流河道、越岸及泛滥平原3种沉积微相,三角洲前缘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河道侧翼、河口坝、席状砂及河道间5种沉积微相;总结出辫状河三角洲砂体"2类5种"叠置模式,包括堆叠型、拼接型、决口型、溢岸型及孤立型。  相似文献   

3.
川东北元坝地区须三期沉积环境主要与龙门山幕式造山运动有关。通过野外露头、三维地震数据、钻井资料的综合研究,认为元坝地区须三段主要为辫状河三角洲相和湖泊相沉积,可识别出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和前三角洲-浅湖4个亚相,进一步可分为分流河道、河道间、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席状砂、远砂坝、水下分流间湾、水下分流河道间、前三角洲-浅湖泥等9个微相。在龙门山活动相对微弱期,松潘-甘孜褶皱带提供的远源细粒变质岩物源,混杂龙门山提供的近源细粒钙屑物源,在研究区形成须三下亚段为代表的远源细粒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在龙门山活动相对强烈期,龙门山提供的近源粗粒钙屑物源,混杂松潘-甘孜褶皱带提供的远源细粒变质岩物源,在研究区形成须三中亚段和须三上亚段为代表的近源粗粒辫状河三角洲沉积。  相似文献   

4.
利用南堡凹陷柳赞油田开发区的岩心和测井等资料,分析沙三3段储层的沉积微相类型及相构型。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扇三角洲储层主要发育辫状水道、溢岸、水道间、河口坝和坝间等微相类型。其中,河口坝发育规模较大,具有重力流的成因机制。扇三角洲各沉积微相组合样式多样:单期微相砂体的平面组合样式主要有水道-水道型、水道-溢岸-水道型、水道-河口坝型、河口坝-河口坝型、孤立水道型5种类型。辫状水道之间的侧向拼接样式包括辫状水道与辫状水道的侧向叠置、辫状水道-溢岸-辫状水道拼接、辫状水道-水道间泥岩-辫状水道拼接等;河口坝之间的侧向拼接主要包括坝主体的侧向叠置、坝缘的侧向叠置、坝缘的相互交错,以及河口坝-坝间泥岩-河口坝拼接等;辫状水道与河口坝的侧向拼接主要为河口坝-辫状水道-河口坝拼接。多期辫状水道垂向上主要表现为切物源方向的近水平叠置,多期河口坝垂向上主要表现为顺物源方向的前积叠置,前积倾角约为2°~5°。  相似文献   

5.
针对温西三块三间房组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储集砂体受河道水流和湖浪双重作用,在注水开发中砂体结构、赋存状态及剩余油分布复杂的特点,提出利用单渗砂层优势微相带概念精细评价有利沉积微相及其剩余油分布的方法。该研究利用在砂层沉积时间跨度内,垂向叠置演化的各单渗砂层的能量厚度,确认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各种不同类型主体和非主体储集砂体微相带的发育及演化特征,不但克服了薄差砂层叠加厚度识别主体储集砂体河道、河口坝微相带的失误,而且在垂向上有效地评价出了与主体微相叠置演化的河道边远梢席状砂、远砂微相砂体。该文利用单渗砂层优势微相带概念,通过目的层段单渗砂层能量厚度及其岩性、物性和自然电位减小系数、自然伽马减小系数、声波时差、密度、中子孔隙度、深侧向、深感应电阻率建立精细评价有利沉积微相的单渗砂层能量厚度标准,准确提取单渗砂层优势微相带的沉积能量及其测井参数信息,有效地展示出目的层段单渗砂层能量厚度垂向演化的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席状砂、远砂微相平面展布规模和范围,并列举出注水开发中主体微相河道正向叠置韵律层中的层间差异层和非主体微相席状砂层受河道高渗层间干扰造成的剩余油分布层段,为准确预测和筛选不同类型已动用油层及未动用(或基本未动用)油层剩余油分布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6.
应用野外露头资料,通过选取与物源方向近于垂直观察剖面的精细描述、测量和分析,对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延河、仕望河露头延长组典型的浅水三角洲沉积分流河道储层构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浅水三角洲分流河道按其分布位置和成因可分为主干分流河道(包括深切分流河道)、汊道和末端分流河道3种类型;除深切分流河道外,主干分流河道、汊道和末端分流河道砂体宽度、厚度呈正相关的双对数关系,相关系数高达0.97,即三者宽厚比相近,而深切分流河道宽厚比较小;其内部充填样式包括垂向加积充填和侧向加积充填2种,以垂向加积充填为主,且可进一步分为水平状、同心状和心滩—水道充填3种;分流河道存在侧向拼接—垂向切叠式、侧向拼接—垂向叠加式和孤立式3种复合叠置样式。  相似文献   

7.
《河南科学》2016,(9):1493-1499
孤岛凸起西斜坡古近系地层发现油藏,有一定勘探潜力,但是受自身地质条件约束,勘探和认识程度较低,需加强基础地质和油气成藏研究.通过对该区沉积环境及沉积演化特征研究,结合岩性观察分析、粒度特征、测井曲线特征等相关资料,认为研究区内沙二段为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发育有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和前辫状河三角洲亚相,未见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亚相,其中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可以进一步划分为水下辫状河道微相、水下辫状河道间微相、席状砂微相和河口坝微相4种沉积微相,并建立了适合研究区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模式.  相似文献   

8.
辽河油田开发较早,剩余油分布情况十分复杂。储层构型(导致储层内部形成渗流屏障和渗流差异)是造成大量剩余油滞留地下的重要原因。为明确辽河油田Du84块兴隆台Ⅰ段成藏规律及下一步剩余油挖潜方向,综合运用岩心、测井资料对该区进行扇三角洲前缘储层构型研究,分析其储层构型单元特征,为老油田提供剩余油挖潜依据。研究表明:①研究区发育的储层构型单元主要有辫状分流河道,河口坝和分流间湾;②确立了研究区单一砂体的识别标志;③研究区单一砂体垂向叠置模式主要包括垂向叠置、错位叠置及孤立型叠置,单一砂体平面展布样式包括孤立条带状河道、交织条带状及连片状河道。通过对研究区储层构型精细解剖,可以为该区块的开发生产提供重要的指导意义,并为类似区块的扇三角洲储层分析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浅湖细粒沉积发育独特的砂体接触样式和沉积特征。通过测井曲线、岩心及野外露头,结合沉积韵律、沉积旋回、沉积厚度及岩电组合等特征对浅湖细粒沉积体进行研究,分析砂体接触样式及沉积相模式。研究表明陕北地区上三叠统浅湖细粒沉积主要为长石砂岩,分选性差,碎屑颗粒为次棱角状,发育槽状交错层理、板状交错层理、平行层理、透镜状层理、变形层理及水平层理。浅湖细粒沉积相主要为三角洲前缘沉积,可细分为水下分流河道、分流间湾、河口坝和水下天然堤等沉积微相;不同的水动力条件、河道摆动程度及古气候等因素使得单砂体呈现不同的砂体接触样式,识别出截切式接触样式、天然堤接触样式、分流间湾接触样式等。陕北地区浅湖细粒沉积反映水动力条件减弱,同时物源供应碎屑能力相对较弱,发育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厚度相对较薄,垂向上与浅湖泥岩呈互层,或被浅湖泥岩包围的透镜状薄层砂岩,纵向上水下沉积和水上沉积交替出现,为浅湖细粒沉积体主要空间结构。陕北地区上三叠统浅湖细粒砂体接触样式和沉积模式研究不仅对资源的勘探与开发具有指导作用,而且对湖相细粒砂体及沉积相研究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以鄂尔多斯盆地姬塬白豹地区三叠系延长组为例,系统讨论了湖泊三角洲前缘砂体的成因类型及组合形式.从成因类型上看,三角洲前缘砂体包括:(1)水下分流河道砂体;(2)河口坝砂体;(3)远砂坝砂体;(4)席状砂砂体.从组合类型上看主要包括:(1)叠置的水下分流河道砂体;(2)叠置的河口坝砂体;(3)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组合砂体;(4)席状砂-远砂坝-河口坝组合砂体等.在此基础上,详细论述了三角洲前缘砂体组合形式的时空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1.
天然气勘探证实徐家围子断陷兴城气田营城组营四段砂砾岩具有较好勘探潜力.为指导该气田下一步的勘探开发,需要确定砂砾岩沉积相类型及其时空演化.利用钻井、岩心、测井和地震资料,对兴城气田营四段砂砾岩的沉积特征、沉积相类型和沉积环境演化进行了研究.营四段砾石以细砾和中砾为主(粒径主要在2-20mm),分选差,成分复杂,以中一酸性熔岩和中一酸性火山碎屑岩为主.砂砾岩颜色、粒度、结构、沉积构造、岩石相、测井相以及沉积序列特征指示其为砾质辫状河三角洲相沉积,以三角洲前缘亚相为主,并主要沉积了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微相.营四段上亚段砾石磨圆度较好,砂砾岩沉积厚度大,且横向上连片性好,属于长流程砾质辫状河三角洲沉积,构成了气田砂砾岩的主力储层段;下亚段砾石磨圆度差,砂砾岩层薄且面积小,细粒杂基含量增加,为短流程砾质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储层不发育.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揭示分流砂坝型浅水三角洲储层分布特征及其内部结构,综合应用现代沉积、岩芯、测井和动态资料,根据构型层次分析理论,对渤海海域A油田NmⅡ-1小层进行了精细构型研究,建立了分流砂坝型浅水三角洲构型分级系统,阐明了其内部单砂体的空间配置关系。研究表明,分流砂坝为该类浅水三角洲的主要构型单元,其中,五级构型单元为同期分流砂坝复合体,四级构型单元为单一分流砂坝,三级构型单元为分流砂坝内部增生体。研究区主要发育泥岩、泥质粉砂岩和粉砂质泥岩3种单一期次砂体构型界面;单一成因分流砂坝长约600~1 300 m,宽约400~800 m,厚度约2.5~7.0 m;垂向上呈部分叠置、主体叠置和主体叠加3种接触样式,平面上呈孤立分布、边部侧向拼接和主体侧向拼接3种组合样式,总体呈"早期前积伴随侧向迁移-晚期逐渐超覆加积"式演化。分流砂坝内部发育3种不同成因类型的泥质夹层,其中,顺源为前积倾斜式夹层,垂直物源为侧迭式和垂积水平式夹层,侧迭式夹层发育于近端物源区,垂积水平式夹层发育于远端湖盆区;研究区夹层厚度一般在0.4~1.2 m,延伸多小于300 m。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钻井岩心的岩石学特征、沉积构造及岩相分析,结合测井相标志和古生物标志,对盒8段的沉积微相特征盒8段沉积微相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召41井区盒8段为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并进一步划分出分流河道与泛滥平原微相,其中广泛发育的分流河道是其沉积主体,由于河道不断迁移,垂向上多期砂体互相叠置为巨厚砂体并与泛滥平原沉积交替出现。侧向上单砂体呈透镜状展布,多期叠加为厚砂体延伸较远。研究表明盒8段主要沉积微相为辫状河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砂体在平面上展布为近南北向,连片性好,纵向上多期河道砂体互相叠置,延伸较远,是天然气储集的有利场所。沉积微相及有利储集相带的研究为该区块含气有利区预测及开发井位部署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三肇凹陷葡萄花油层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及成藏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通过对研究区沉积微相的详细研究确定三肇凹陷葡萄花油层为河控浅水三角洲沉积。平面上,浅水三角洲的前缘亚相发育且以水下分流河道沉积为主,河口坝和远砂坝不发育。垂向上构成了先水退后水进型浅水三角洲沉积模式。通过油的空间分布和油运移的通道特征确定葡萄花油层油成藏模式为青一段源岩生成的油在其内部超压和浮力的作用下通过油源断层向上运移至葡萄花油层,然后在古鼻状构造的背景下沿断裂沟通的河道砂体侧向运移至构造有利部位聚集成藏。 油源断裂控制油聚集的具体部位,河道砂体发育的圈闭为油聚集成藏提供场所。  相似文献   

15.
安塞油田侯市地区长6油层沉积微相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岩心描述和分析,确定了侯市地区长6油层河控三角洲沉积体系,主要沉积微相为三角洲前缘分流河道,分流河口砂坝,前缘砂席和分流间等,分流河道和河口砂坝是本区占主导地位的骨架砂体。  相似文献   

16.
以岩心观察及分析资料为基础 ,结合测井、录井和油田动态资料 ,研究了真武油田垛一六油组的沉积相类型、微相组成以及主要沉积微相的特征 ,认为该区垛一六油组为一套湖退背景下形成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 ,底部的 C5单元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及前辫状河三角洲沉积 ,上部 C1~ C4单元为辫状河三角洲平原沉积 .作为储集层出现的主要是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亚相的心滩、心滩侧缘沉积 ,以及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的水下分流河道沉积、河口坝沉积 .其次 ,在沉积单元划分、对比的基础上 ,分析了垛一六油组 5个单元沉积微相的平面展布状况及沉积微相在纵向上的演化规律  相似文献   

17.
张永辉 《河南科学》2012,30(8):1133-1136
准噶尔盆地沙窝地地区三工河组二段上亚段(J1S21)为曲流河三角洲前缘沉积,水下分流河道与河口砂坝2类主要储集砂体垂向上相互叠置,构成削截式与完整式水下分流河道、孤立式河口砂坝、河上坝、下残式与完整式坝上河等相序组合类型,分别形成于向上变深、向上变浅、向上变深复变浅及向上变浅复变深基准面旋回中.其中完整式水下分流河道、下残式与完整式坝上河相序组合类型有利于形成岩性油气藏.  相似文献   

18.
由于特殊的气侯、地理、河口区构造背景、黄河及蓄水体水动力等沉积条件.黄河三角洲形成了独特的沉积环境和沉积模式.经过实地考察和研究认为.黄河三角洲属于高建设性的扇形三角洲.可以划分为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和前三角洲.三角洲平原包括分流河道、废弃河道、堤岸、沼泽、盐碱滩和风成沉积等微环境.黄河三角洲平原发育盐碱滩,与密西西比河三角洲经典模式有本质区别.三角洲前缘包括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间湾、水下天然堤和决口扇、河口砂坝、远砂坝和三角洲前缘席状砂等徽环境.现代黄河三角洲沉积环境和沉积模式研究对于古代三角洲研究以及开发和治理黄河三角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胜利油田孤东矿区老第三系沙河街组中发现丰富的湖泊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物 ,其特征显著 ,明显有别于其他类型的三角洲 ,可见到 8种特征各异的微相。辫状河三角洲的主体为辫状河道砂坝及水下分流河道砂坝 ,单一河道砂坝呈透镜状 ,由含砾砂岩及中、粗粒砂岩组成向上变细层序 ,常见多个河道砂坝在纵向上互相叠置。三角洲中交错层理丰富 ,其中尤以水道砂坝侧向迁移加积而形成的侧积交错层发育为标志。在上述基础上 ,归纳总结了辫状河三角洲的鉴别标志 ,这对于在其他地区鉴别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20.
辫状河三角洲砂体是吐哈盆地台南凹陷吐玉克地区重要的储油层系,主要发育有前缘分流河道、河口坝,分流河道间、平原辫状河道以及辫状河道间等砂体类型,其储集特征主要受岩性,沉积微相,成岩作用等因素控制,前缘分流河道砂体和河口坝砂体物性好,原生孔隙及次生孔隙均较发育,辫状河道及河道间砂体物性较差。结合本区实际情况,将中三叠统辫状河三角洲储层划分为高孔高渗,中高孔中渗、中孔低渗和中低孔低渗储层4种类型,且以中高孔中渗储层为主,主要目的层系为中三叠统中部砂层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