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利用原位无损测量法对严寒地区典型村镇住宅既有建筑进行了能耗实测,分析能耗现状,提出节能降耗策略.通过Energy Plus软件建立能耗动态模拟模型,评价典型村镇住宅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效果,并综合考虑采暖季能耗、节能率与投资回收期等因素,提出适宜严寒地区村镇住宅建筑围护结构的最佳节能改造方案.结果表明:外窗采用6L+12A+6L(L:Low-e;A:Air interlayer空气夹层)塑钢窗、屋面填料层采用100mm厚挤塑聚苯板、外墙体构造采用20mm复合相变砂浆+原墙体+120mm EPS(聚苯乙烯板)、外门采用聚苯乙烯保温门的节能改造方案,改造成本适中,节能效果显著,静态投资回收期最短,为严寒地区村镇住宅建筑围护结构最佳节能改造方案.其中,采用双层Low-e(Low emissivity:低辐射)中空玻璃塑钢窗节能效果最突出,节能率高达43.13%.  相似文献   

2.
依据《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04—241—2006,通过计算窗墙面积比和体形系数,分析了公共建筑围护结构节能设计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居住建筑采用不同保温材料进行外墙改造节能减排的效果。以济南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为研究对象,通过DeST-H能耗模拟软件建立模型,研究膨胀聚苯板(XPS)、石墨聚苯板(SEPS)、硬泡聚氨酯(PUR)及岩棉板(RW) 4种高性能保温材料在不同厚度下对建筑能耗的影响,利用全生命周期法分析其经济性同时进一步利用净现值法结合节能性确定4种高性能保温材料的最优厚度,分别为55 mm、61 mm、88 mm和38 mm,最后分析了最佳保温厚度的经济效益和节能减排效果,结果表明:当采用最佳保温厚度时,CO2排放量减少了59 759.93~61 968.44 kg,SO2排放量减少了1 787.383~1 864.65 kg,NOX 排放量减少893.69~932.32 kg,污染物排放减少了30%~33%,环境收益为20 353.48~21 187.71元。  相似文献   

4.
以江门市常见的既有住宅类型为研究对象,利用天正节能计算软件进行模拟计算,分析了该类型建筑围护结构整体的节能潜力,分别对屋面、外墙、外窗不同节能改造措施的节能效果进行研究,并从技术特点、改造成本上对节能改造措施进行对比分析,讨论了各围护结构的最佳节能改造措施.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严寒地区某公寓室内热环境和围护结构热损耗的测试,研究既有公寓建筑能耗现状和节能降耗策略,并利用Energy Plus分析不同围护结构改造措施对建筑采暖能耗的影响,本文首次提出将石蜡基相变材料用于外墙体抹灰的改良策略中.结果表明:严寒地区既有公寓具有很大的节能潜力,墙体中使用石蜡基相变材料节能效果显著,坡屋面较倒置屋面更节能;并得到适宜该地区的玻璃窗形式,为严寒地区公寓式建筑围护结构的节能改造及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寒冷地区既有居住建筑,居民出于自身需要,自主对外墙、外窗、屋面进行改造.改造后各部分节能效果贡献率不同,外窗最大,屋面最小.  相似文献   

7.
寒冷地区既有居住建筑,居民出于自身需要,自主对外墙、外窗、屋面进行改造.改造后各部分节能效果贡献率不同,外窗最大,屋面最小.  相似文献   

8.
为了降低住宅能耗,缓解能源紧缺问题,迫切需要对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建筑围护结构进行改造。利用Dest-h软件,对合肥地区某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模拟出窗户、外墙、屋面因素对建筑物负荷变化的影响,确定不同因素水平变化范围。通过正交方法,在不同因素水平变化范围内均衡抽样,选取16种具有代表性的组合方案,模拟获得16组方案的数据结果。通过方差分析、对比,得出围护结构最佳组合方案:即外墙保温层选用厚度为50mm的聚苯板,窗户选用真空镀膜复合中空玻璃,屋面保温层选用厚度为60mm的聚苯板。运用静态投资回收期对该方案进行经济性评估,采用此组合方案,静态投资回收周期为6.95a,节能率可达到59.37%。研究结果为夏热冬冷地区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 在公共建筑节能设计中,只要设计建筑的体形系数、窗墙面积比、各外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及窗户的气密性等各项指标都满足《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规定的要求时,就可直接判定该设计建筑为节能的公共建筑;当设计建筑的体形系数、或窗墙面积比、外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及窗户的气密性,只要其中之一不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0.
宁方伟 《科技资讯》2009,(31):63-63
建设部《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1995)要求新设计的采暖居住建筑在1980-1981年当地通用设计的采暖能耗基础上节能50%。其中建筑围护结构应承担30%,采暖系统承担20%。据统计,建筑物通过围护结构散失的热量大约占整个热量损失的70%左右,在围护结构中通过外墙损失的能量又占大约30%,实施建筑节能,增强外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是最重要的一项措施。我单位工程外墙保温采用挤塑型聚苯板的保温材料作法。  相似文献   

11.
根据新颁布的《河南省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提出住宅建筑规划中以及墙、窗、屋面等围护结构设计和选材中的节能措施 ,并与传统建筑在冬季采暖耗热量方面进行对比 ,用数字直观说明其节能效应 ,以期提高人们的节能意识 ,推动本省建筑节能工作的发展 ,减少能耗 ,逐步改善日益恶化的城市大气环境。  相似文献   

12.
目的确定近零能耗建筑围护结构设计关键参数对能耗的影响程度、优化范围,以便于设计师在方案阶段进行建筑性能化设计,实现更好的节能效益.方法以沈阳建筑大学近零能耗居住建筑示范中心为例,建立严寒地区近零能耗居住建筑模型;以能耗值为约束目标,通过节能率及敏感性分析方法两方面对外墙传热系数、屋面传热系数、外窗传热系数及南向窗墙比等4个关键参数进行评价.结果建筑年供暖需求能耗为17. 42 kW·h/(m~2·a)、建筑全年总能耗为53. 93 k W·h/(m~2·a),设计参数对能耗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是窗墙比(供冷能耗),外窗传热系数,外墙传热系数,窗墙比(供热能耗),屋面传热系数.结论近零能耗建筑关键设计参数的取值应该综合考虑当地气候及技术经济条件,采用以建筑能耗值为控制目标的性能化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不同气候区近零能耗建筑围护结构保温隔热节能技术适宜性评价体系.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和Delphi专家咨询法建立不同气候区近零能耗建筑围护结构节能适宜性评价体系,根据《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GB/T51350—2019)中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指标设计的严寒、寒冷和夏热冬冷地区外墙采用不同保温体系的做法,对不同厚度的模塑聚苯板、石墨改性聚苯板、聚氨酯板、岩棉条和真空绝热板等五种保温材料及系统进行相关试验,对不同气候区外墙保温隔热技术的地区适宜性体系进行验证.结果根据评价体系,建议严寒和寒冷地区优先采用模塑聚苯板或石墨聚苯板薄抹灰系统,夏热冬冷与夏热冬暖地区优先采用隔热涂料,并应考虑遮阳.结论该评价体系可以为近零能耗建筑围护结构方案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汪妙 《科技信息》2013,(8):458-458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程是在不改变建筑结构、确保建筑结构安全和现有使用功能的基础上,严格遵循国家及地方政策法规、设计标准、施工图集等进行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设计、施工,通过外墙外保温、屋面保温、外置楼梯封闭保温、节能保温窗更换、建筑供暖末端改造等一系列措施,要使得改造后的建筑达到现行居住建筑节能50%的设计标准,能按照住户需要关闭或开启室内供热系统以调节室内温度,并能实现用户用热计量,能较好的改善居住室内热环境和居住舒适度。  相似文献   

15.
夏热冬冷地区建筑围护结构节能要兼顾保温与隔热,从外墙、外窗和屋面的围护结构方面提出了保温和隔热的影响因素和应采取的节能措施。  相似文献   

16.
在对鲁中地区农宅进行实地调研、了解现存住宅类型及围护结构方案的基础上,选取有代表性的农宅类型,借助建筑信息模型(BIM)建模软件Revit建立三维模型.利用BIM可持续分析软件Ecotect,分别模拟不同的农宅布局形式及围护结构优化前、后的室内逐月不舒适度和能耗情况.结果表明:从节能角度分析,合院式布局农宅仍然是最佳布局形式;进一步提高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是节能改造的关键,且对屋顶和外窗进行改造的效果明显优于外墙.  相似文献   

17.
有关研究表明,中国建筑能耗总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在能源消费总量中所占的比例从20世纪70年代末的10%上升到近年的27.6%,约占我国总能量的25%~40%。例如:我国绝大多数采暖地区围护结构的热功能都比气候相近的发达国家要差许多,外墙传热系数为他们的3.5倍.4.5倍,外窗为2倍.3倍,屋面为3倍~6倍,而单位建筑面积的能耗很高,能源利用率还很低,仅为28%。因此,在世界范围内的能源问题日益急迫、建筑能耗日益增长的今天,节能的意义十分重大。在中国大多数地区,外墙体、门窗和屋面是外围护结构耗热量最大的三个分项工程。本文主要介绍目前在外墙体、门窗和屋面所采用的施工节能技术。  相似文献   

18.
针对寒冷地区近零能耗建筑的围护结构在夏季会增加室内制冷能耗的问题,提出在夏季和过渡季采用空调与自然通风系统相结合的节能方法,运用EnergyPlus软件模拟研究窗墙面积比、外窗太阳得热因数、窗户传热系数、外墙传热系数、外遮阳悬挑梁长度等5个参数对建筑能耗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优因素水平组合.研究结果显示,优化建筑与既有建筑相比,全年供暖制冷综合能耗可节约43.7%.  相似文献   

19.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是建筑节能研究和实践的一个重要领域.文章总结了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影响因素及其改造措施,明确了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重点部位及其改造的关键技术措施,即门窗、墙体和屋面三大建筑固护构件节能改造的关键技术,包括降低门的传热系数、增加窗户的气密性和更换窗户构造材料、采用外墙外保温、平屋面改坡屋面和种植屋面.研究可为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0.
当前建筑节能工作已全面展开,但是目前的研究多是针对新建建筑进行的.与此同时我国还存在大量的既有建筑,特别是既有公共建筑.这些建筑虽然数量不多,但是能耗很大,因此对既有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研究迫在眉睫.由于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一直没有完备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有效的评价方法,使得其改造潜力和改造后的节能效果难以综合评价.本文采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