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 毫秒
1.
对灰树花液体培养工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通过单因子试验优化筛选了适于灰树花的液体培养基和摇瓶培养条件,结果表明,适宜的培养基组成为:玉米粉50g几、麸皮20g/L、KH2PO41g/L、MgSO40.5g/L、VB1 0.01g/L最适摇瓶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25℃、摇床转速160r/min、pH值6.0、接种量10%、装液量120ml/500ml、培养时间6d、最高茵丝体干重达16.8g/L。  相似文献   

2.
灰树花液体培养及其胞外多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灰树花(Grifola frondosa)菌丝体液体深层发酵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在优化灰碳源和氮源等技术参数基础上,对发酵液中胞外多糖的形成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酵母浸粉和葡萄糖是灰树花生长较为适宜的碳氮源,发酵液中灰树花多糖含量最多可达9 g/L.  相似文献   

3.
采用单因子试验统计方法对平菇ACCC50596菌株液体菌种培养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筛选,获得了液体菌种的培养基最佳配方和最佳培养条件.  相似文献   

4.
为了分析不同营养成分及培养条件对金针菇菌丝体生物量的影响及为金针菇液体发酵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依据,采用单因子及正交试验,分别测定不同培养基组合及培养条件下的金针菇菌丝体生物量.研究结果表明,金针菇液体发酵培养基的最优组合为:40g/L黄豆粉、20g/L可溶性淀粉、2g/L KH2PO4和1g/L MgSO4·7H2O.最优培养条件是:起始pH值6.0、接种量200mL/L、装液量400mL/L、摇床转速160r/min、培养温度25℃和恒温培养8d.  相似文献   

5.
一、概述食用菌(Edible fungi), 广义地说,泛指所有可食用的真菌,包括各种小型的真菌如酵母菌、毛霉、根霉、脉孢霉和各种大型的真菌如蘑菇、牛肝菌、羊肚菌、木耳.狭义地专指各种大型的真菌.本文所叙述的将限于狭义的大型真菌.据统计,我国现有食用菌720种,几乎包括目前世界上所报道的主要种类.文献记载我国早在公元二○○年就已开始种菇.西方种菇起于十七世纪法国开始的蘑菇种植.从古至今,这些种菇的方法均是以固形培养料培育食用菌子实体,培养料亦常取自于各食用菌的野生生长基料,依靠这种方法,食用菌生产在其漫长的历史中取得了较大进展,但随着人民生活及科技水平的提高,仅依靠菇农种植子实体已渐满足不了需要,食用菌的生产趋于工业化和规模化,而食用菌的深层培养技术便成为其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6.
灵芝液体发酵培养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灵芝的菌丝可获布于整个液体之中,所以菌丝发育比在固体培养基上迅速。我们采用液体摇瓶培养方法,对灵芝液体发醇培养的适宜温度,摇瓶装置,摇瓶振荡频率,培养基初始PH值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灵芝液体发酵的适宜温度为26℃,摇瓶装置为120ml/500ml三角瓶,摇瓶振荡频率为100-120次/分,培养基初始PH值为6.0-6.5。  相似文献   

7.
茶树菇液体培养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摇瓶实验将茶树菇菌丝体进行液体培养,选出了该菌株最佳工业发酵培养基C,并以单因子实验的形式,经10L发酵罐实验,确定了该菌株的最适工业发酵条件。温度在25℃,pH5.6,转速150r/min,通气量5L/min时,菌丝生长最旺,功丝干重2.5g/100mL,粗多糖含量为1.6g/100mL。  相似文献   

8.
鸡Zong菌菌丝体液体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适合鸡Zong菌菌丝液体培养的培养基成分是:淀粉10g,蔗糖2g,蛋白胨2g,KH2PO10.3g,MgSO4.7H2O0.15g;最佳C/N为30-40:1;最适培养温度26C;pH6.4;振荡频率140-150r/min。继代培养周期8天,液体培养的鸡Zong菌菌线体氧基酸总可达273mg/g干重,其中42.41%为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未含色氨酸)。  相似文献   

9.
布氏白僵菌液体培养条件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从工业生产的角度出发,通过采用单因素筛选方案,对布氏白僵菌(Beauveria brongniartii)菌株CGMCC NO.2382的液体培养条件(培养基中的碳源和氮源成分、pH值、培养时间)进行了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在以黄豆粉或玉米粉为氮源,可溶性淀粉为碳源,在pH值为5.0的条件下培养13d,菌种产生的孢子最多.  相似文献   

10.
鸡堫菌菌丝体液体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适合鸡菌菌丝体液体培养的培养基成分是:淀粉10g,蔗糖2g,蛋白胨2g,KH_2PO_40.3g,MgSO_4·7H_2O0.15g;最佳C/N为30~40:1;最适培养温度26℃;pH6.4;振荡频率140~145r/min,继代培养周期8天.液体培养的鸡菌菌丝体氨基酸总量可达273mg/g干重,其中42.41%为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未含色氨酸).  相似文献   

11.
灰树花紫外诱变育种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应用原生质体紫外诱变技术,对灰树花菌株Gr1进行了紫外诱变处理.经过粗筛和精筛后,从50株诱变株中选出两株多糖含量和产量明显优于原始菌株的突变株Gr1a和Gr1g,其产量分别为1.74%和1.62%,多糖质量含量(w)分别为11.67%和12.01%.经过摇瓶试验以及发酵试验,两株诱变菌株Gr1a和Gr1g菌丝得率和多糖含量都很稳定,表明所得突变株是比原始菌株更优秀的稳定高产、高多糖含量的新菌株.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我国入侵植物大狼把草(Bidens frondosa)内生真菌群落结构与分布规律,通过采样、组织分离、培养与鉴定,对大狼把草内生真菌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狼把草内生真菌种类丰富,有真菌19种.其中,产孢真菌有11属17种,全为半知菌,未产孢真菌2种,优势内生真菌为刺盘孢菌(Colletotrichumsp.)、拟茎点霉1(Phomopsissp.1)和链格孢菌(Alternariasp.).大狼把草内生真菌分布普遍,组织总定殖率为51.0%,其中,叶部定殖率大于茎部,幼茎定殖率小于老茎,从叶基至叶尖其组织内生真菌的定殖率逐渐递减.宿主植物生境与组织类型对内生真菌的组成与分布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几种培养液对草履虫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八种不同的方法培养草履虫,结果表明,用未污染的天然水和未煮沸的稻草液作培养液均能培养出草履虫,实验结果还显示了不同培养方法对草履虫群体衰退情况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了水质对草履虫生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黑芝菌丝体液体培养基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黑芝菌丝体生物量为主要指标,首先对不同碳源和氮源进行单因素初选试验,然后进行不同比例混合碳氮源正交试验.结果表明:黑芝菌丝体液体最佳培养基是蔗糖20 g/L、麦芽糖15 g/L、麦麸20 g/L、酵母粉1.5 g/L、KH2PO42 g/L、MgSO4·7H2O 1 g/L和VB16 mg/L,其菌丝体生物量产率为35 g/L.  相似文献   

15.
冬虫夏草菌丝体液体培养基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分析方法对冬虫夏草菌丝体的液体培养基配方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冬虫夏草生长最适液体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1.25%,蔗糖1.25%,蛋白胨0.02%,酵母粉0.0625%,KH2PO4 0.025%,MgSO4·7H2O 0.0125%,VB10.0025%,pH自然;培养温度24℃,周期192h,其菌丝体生物量产率为19.5g/L,是前人菌丝体生物量产率的1.2~1.5倍.  相似文献   

16.
运用水浸提法提取入侵植物大狼把草茎叶化感物质,通过对比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大狼把草茎叶水浸液对大麦和小麦种子萌发以及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大狼把草浸提液对大麦种子的萌发有显著抑制作用,对小麦种子萌发抑制作用不明显.除50g/L浸提液外,其余处理对大麦和小麦苗高和根长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浸提液对2种作物根的分化均有一定抑制性,其中,对小麦根的分化抑制作用较大.大狼把草浸提液对小麦及大麦化感作用的综合效应为抑制作用,对大麦的抑制力大于小麦.  相似文献   

17.
对一株产吡咯喹啉醌(PQQ)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0813的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碳源、氮源及无机盐成分,之后用正交试验法优化各成分配比,考察了发酵温度、初始pH值和转速对该菌产PQQ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优的培养基配方为:酵母粉5g/mL、蛋白胨1g/mL、KH2PO4 0.5g/mL;最适的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30℃、初始pH 6.5、发酵转速150r/min。在此条件下,Pseudomonas0813菌株在250mL体系摇瓶发酵中的PQQ产量为448mg/L,在1.5L体系发酵罐扩大培养后的最高产量可达 695.mg/L,这是目前报道未经优化或基因改造菌株的较高产量。  相似文献   

18.
对3种具有水质净化功能的地衣芽孢杆菌、假丝酵母菌和荚膜红假单胞菌进行混合培养,探讨3种菌混合培养的培养基、培养条件及其生长关系.实验结果表明,3种菌均可良好生长的培养基为每升水含葡萄糖10g,酵母膏10 g,蛋白胨6 g,NaCl220 g,MgSO40.2 g,KH2PO40.5 g,K2HPO40.3 g,pH6.5;3种菌混合培养的接种顺序与培养条件为在培养液中先分别接种3%荚膜红假单胞菌与假丝酵母菌,于35℃、200 r/min摇床下培养48 h,后接种4%地衣芽孢杆菌继续混合培养至60 h;3种菌混合培养时的生长关系为假丝酵母菌与荚膜红假单胞菌存在互惠互利关系,而地衣芽孢杆菌与其它两株功能菌为无关共栖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