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体的全日制工程硕士,旨在培养一批能够适应和支撑产业发展的应用型、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以适应国家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的发展战略.推进研究生教育结构的调整,要正确把握好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特点,通过制定适合全日制工程硕士发展的培养方案,建立切实可行的全日制工程硕士评价考核机制,尝试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与职业资格认证相结合,落实好双导师制,建设好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实践基地,全面探索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侯华  李志华  付佳  贾少锐 《科技信息》2012,(19):229-230
简单介绍国内外工程硕士教育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及CDIO工程教育模式,浅析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与CDIO理念有机融合的方法,实现CDIO工程教育理念解决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3.
赵良忠 《海峡科学》2015,(4):84-85,95
工程能力培养是工程硕士培养的根本目标,培养模式是保证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基石,实践教学体系是工程硕士工程能力培养的主线,邵阳学院食品工程领域按照"校企协同、项目承载"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理论-实践-理论-再实践"四螺旋"工程硕士实践教学体系,形成了"以实践为主导,以双导师为主责,师生协同创新"的专业硕士人才培养特色。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在职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研究,介绍了学校面向企业需求,构建多模式的工程硕士培养结构,探索出一条使企业满意的应用型工程硕士培养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当前中国硕士研究生教育现状与发展趋势,指出了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制度设计的初衷和努力解决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问题是当前工科院校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点,详细探讨了“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与工程能力素质养成、职业资格认证暨就业对接”的工程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的模式与途径.  相似文献   

6.
学位论文工作是食品工程专业工程硕士培养的主要内容和关键环节.影响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主要因素包括学员的知识结构、学员的工学矛盾和教学管理等.严把工程硕士选拔质量、加强教学管理、产学研紧密相结合可有效提高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工程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主要针对西部院校材料类工程硕士的培养方案进行分析和优化,通过分析培养方案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培养单位在工程硕士的教育中,紧紧围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结合经济需求和本学科发展水平,借助产学研教育模式,不断优化培养方案,确保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8.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案例教学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的工程管理人才是土木工程管理工程硕士教育的目标.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在土木工程管理工程硕士教学培养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本文针对工程硕士的特点,对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性质进行分析,提出工程项目管理课程以案例教学为主线进行教学,实施工程项目管理案例教学,有利于增强工程硕士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简讯     
<正>经全国工程硕士学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批准,我校成为新增工程硕士培养单位,工学院电子与通信工程、建筑与土木工程两个领域首次被批准为新增工程硕士领域.这标志着我校研究生教育又迈向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0.
 针对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需求,结合“计算机技术”专业和云南的区域特点,以“数据工程”课程为例,介绍云南大学信息学院“计算机技术”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课程建设的新思路,包括课程定位、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并总结课程建设的应用性、前瞻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等方面的特色.  相似文献   

11.
刘家凰  吕春晓 《科技资讯》2010,(27):207-208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自1997年设立以来发展迅速,至今已经成为涉及面最广、规模最大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工程硕士学生具有实践能力强、理论基础薄弱、学习时间保障性差的特点。统计数据与调查结果均显示,现行的课程设置、教学方式、考核模式、以及新技术与知识的教育等方面都存在着进一步改善的需求。从这些方面进行教学模式的改进,对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该文以笔者学校近期与俄罗斯摩尔多瓦国立大学合作开展的"动力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项目为例,探索和优化针对具有船舶行业背景的中外工程硕士双学位的联合培养方案和实施路径,形成的成果为该校和其他类似高校进一步针对涉船涉海专业开展工程硕士国际化视野人才培养、引进国外优质教学资源、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质量,提供试点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3.
提高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程硕士是高等教育面向生产第一线培养高层次技术人才的举措,随着工程硕士招生规模的扩大以及生产过程中的多变性,如何提高工程硕士人才培养质量就成了工程硕士生教育管理的重要课题。招生、培养和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答辩等三个环节是提高工程硕士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本文从这三个环节就提高工程硕士质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为积极推动我校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工作的开展,文章首先对目前我院工程硕士培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接着对其培养方案和计划的合理性、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改进工程硕士培养模式、加强对培养过程的管理以及建立有效质量监督的一些想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工程硕士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一种专业型学位。在分析工程硕士信息素质教育现状和特点的基础上,指出要加强工程硕士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制定相应标准来规范工程硕士的信息素质教育,深入开发网络平台的作用,科学组织教学内容,采用基于问题的解决的教学方法组织工程硕士的信息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高等教育大国,各高等院校非常重视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申报,而工学一直属于授奖热门学科门类.基于2018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候选及获奖项目,对工学候选项目、获奖项目,工学获奖项目主题和高校等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发现高等教育工科人才培养趋势主要是结合国家战略需求培养"顶天"工科人才,结合产业需求培养"立地"...  相似文献   

17.
我校改变研究生教育的单一培养模式,与二汽联合培养工程硕士研究生.这批研究生是我校1988年与二汽根据国家“七五”重点研究项目“应用学科高层次专门人才培养途径多样化”联合招收和培养的工程类型硕士生,共有14名.14名硕士生的课题均来源于二汽,是根据二汽生产和发展的客观需要而选择的一批适合工程硕士学位论文选题的科研硕目,14名硕士生以在职学习为主,可充分利用二汽拥有的良好的实验、设计、加工等物质和技术条件.他们的课程设置,适当降低了课程总学分,选修课设置除注意吸收新技术,一般强调紧密结合二汽的实际需要,对跨学科的则相应拓宽一些基础和专业知识,加强了课程的针对性.对这14名硕士生的培养还实行了双导师制、除学校有指  相似文献   

18.
地方院校是我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中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本文对地方院校培养工程硕士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地方院校在培养工程硕士中存在的部分问题,并对地方院校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9.
樊哲超 《中国西部科技》2009,8(29):79-79,85
工程硕士培养是我国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一条重要途径,侧重于工程应用,突出工程特色。现阶段工程硕士培养模式与工学硕士相近,这种培养模式不能满足企事业单位的要求。根据我校土木学院的具体情况,提出产学研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并分析了相应的质量保证措施。  相似文献   

20.
结合当前地方高师院校在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入分析了制约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的主要影响因素,然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探索性的解决对策,以期为地方高师院校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创新培养模式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