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离骚》饱含着浓厚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表现了诗人对“美政”的政治理想的热烈追求及坚持理想、宁死不屈的斗争精神。它包蕴着深厚、丰富、宽广的历史内容,谌称是我国第一篇宏伟壮丽的政治抒情诗。  相似文献   

2.
印度伟大诗人泰戈尔的《园丁集》收集的是“关于爱情和人生的抒情诗”,它们明确地表达了作者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和爱情观,体现了诗人对真善美的追求,必将采远给人们欢乐、激励和启迪。  相似文献   

3.
抒情诗一般不具备人物形象。《离骚》是抒情诗,却为我们展现了以诗人自我形象为中心包括群小、楚王等人组成的群像图。这显然与《离骚》独特的艺术手法分不开。本文认为,《离骚》通过了四方面的艺术完成了其人物形象的塑造:①通过对比,表现人物特征;②随矛盾发展,写性格变化;③用花草比兴,透视人物内心;④用虚幻境界,展示人物不同侧面。  相似文献   

4.
印度伟大诗人泰戈尔的《园丁集》收集的是“关于爱情和人生的抒情诗”,它们明确地表达了作者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和爱情观,体现于诗人对真善美的追求。必将永远给人们欢乐、激励和启迪。  相似文献   

5.
《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根据民间广为流传的三国故事,运用陈寿《三国志》及裴松之注所引的正史材料,溶入自己的思想感情及审美理想,“以虚御实”,通过添枝加叶、移花接木、杂取众记等手法,对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了典型化处理,使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达到了有机的统一,从而使作品产生了较高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6.
在戏剧创作中,冲突常常是推动情节发展的根本动力,戏剧情节是在矛盾冲突及冲突的消解过程中发展的,换句话说,矛盾冲突构成了戏剧的灵魂。而《罗剧》中的矛盾冲突主要体现为两个世仇之间的矛盾冲突、个体与社会之间的矛盾冲突和封建与反封建之间的矛盾冲突,这些矛盾冲突的消解主要是通过暴力这个中介而完成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暴力成了罗与朱二人之间爱情的对立物。本文将就《罗剧》中的暴力冲突描写进行分析,进而挖掘罗与朱二人之间爱情悲剧的真实原因。  相似文献   

7.
《水浒》中法纪荒废,江湖义气泛滥,义与不义尖锐对立,社会结构严重窳败。梁山起义的失败,宋江用忠来调解社会结构要素冲突的破灭,都说明建设和谐社会要依靠社会规范的建构,利用规范把个体的行动和社会秩序统一起来,使人的主观意志服从于规则和特定的价值体系。《水浒》以其剔肤见骨的深刻和真实,从反面为我们昭示了一条走向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
藏克家早期抒情诗着眼于现实,取材于现实。《老马》是诗人早期的代表作之一。诗人满怀悲愤的感情,以极大的艺术概括力,写出了旧中国亿万农民在封建势力重压下忍辱负重的悲惨境遇,抒发了他对受苦受难的农民的同情,也表露了他对封建社会、新旧军阀统治的愤懑控诉之情。  相似文献   

9.
夏露 《科技信息》2013,(14):199-199
《西风颂》是英国19世纪浪漫主义诗人雪莱最著名的抒情诗之一。雪莱歌颂了强劲的西风,表达了他想摆脱现实、享受无限自由、献身革命的渴望,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类未来充满乐观主义的信念。本文从语言艺术技巧和思想内涵方面对此诗进行了赏析。  相似文献   

10.
闵敏 《科技信息》2012,(13):252-253
意象派是1909年至1917年间一些英美诗人发起并付诸实践的文学运动,它是当时盛行于西方世界的象征主义文学运动的一个分支。其宗旨是要求诗人以鲜明、准确、含蓄和高度凝炼的意象生动及形象地展现事物,并将诗人瞬息间的思想感情溶化在诗行中。本文从诗歌创作背景、诗歌意象、韵律节奏以及内在意蕴等角度分析了著名意象派诗人庞德及威廉.卡洛斯.威廉姆斯的名作《在地铁车站》和《红色手推车》,让我们再次重温这两首意象派名诗的无穷魅力。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用拉格朗日方程求解中心力问题的具体方法和步骤.推导出了受中心力作用的质点的角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及轨道方程,并和经典的牛顿力学所得结果进行了比较和讨论.  相似文献   

12.
本文概述文廷式及其诗之特色,用道希两句诗作点睛。全文两部分,前者着重论述晚清时代及道希价值取向,显示他如何造就成天造地设的诗人。后者主要论述芸阁诗的史诗价值及其敏感的易代意识,凄苦的遗民情怀,使诗作具有厚重的历史感,兼论他对传统诗歌的突破与创新。全文力图将人与时代、人与诗相糅合介绍给读者。由于字数限制,紧要处点到即止,对尔后系统研究道希诗具有总纲性质。  相似文献   

13.
陈玉兰 《科技信息》2008,(22):225-225
具备学习的动力是学生学好知识的起点,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环节。学习的动力问题一直是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理论及实践关注的首要领域之一。学习兴趣是学习动力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如何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重要。  相似文献   

14.
运用责任感与领导风格的相关模型,对责任感、领导风格与胜任力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北平大学存留的历史地理遗迹,为中国战时高等教育史研究提供历史佐证。方法文献考证法、实地调查法。结果北平大学作为西北大学京源的主体,是民国时期大学区制的产物,是北京高等教育史乃至全国高等教育史的重要篇章。北平大学建校时由许多学院组成,其校区众多,广泛分布在北京城内的各个地方。其遗迹大多数已不复存在,尚存的一些遗迹,也很少有人与北平大学(包括北平大学的后继校——西北大学)相联系。结论北平大学校址遗迹是历史的见证,能够与建筑遗址联系起来,才更容易让后人记住这段历史。对其校址遗迹进行探寻,可以更好地挖掘、回忆历史,为今后展开的相关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6.
父母教养方式对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298名中学生,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父母教养方式对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结果发现:父母教养方式在情感温暖、理解维度上性别差异显著。父亲教养方式在惩罚、严厉,偏爱被试,过度保护维度上性别差异显著,在拒绝否认维度上存在城乡差异,在情感惩罚严厉、拒绝否认、过度保护三个维度上存在年级差异。中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存在城乡差异。父亲教养方式在情感温暖、理解维度上与中学生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母亲教养方式在过度干涉、过度保护维度及拒绝、否认维度和惩罚、严厉维度上与中学生主观幸福感呈显著负相关,在偏爱被试维度上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英语作文是英语学习中的难中之难,初学者写作中的错误层出不穷,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本文初步归纳了三种写作错误现象,然后,从错误产生于听说阶段、中西方人群思维方式有差异,以及初学者不能正确对待中文习惯说法等角度给予解释,并相应提出改善方法:准确“听说”,倡导仿写和加强阅读。  相似文献   

18.
现代历史教育的本质是主体性教育。“世界历史性实践活动”和“世界历史性认识活动”造就出了“世界历史性”的个人。我国的历史教育,应在强调“世界历史性”的同时,必须首先致力于使学生成为个体主体。  相似文献   

19.
针对室内设计所采用的设计手法问题,依据环境媒介、物质内容具有向顾客、公众产生的述说内容、价值以产生共鸣的设计功能,提出了顺序感、协调感和纯净感的设计手法。  相似文献   

20.
现行中国法制史教材“化整为零”的“断代式”体例已无法适应当前高等法学教育的要求,应该对这一体倒加以完善,改变现行体例整齐划一的“逐朝开列”模式,使其更符合中国法制史固有的发辰态势,也更符合法学的专业性质和法学本科学生的学习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