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以辛酸亚锡为催化剂,1,4,-丁二醇为引发剂,通过开环聚合,合成了双端为羟基,不同分子量、不同配比的(乙交酯-ε-己内酯)共聚酯。用红外、核磁、端基滴定、DSC等手段,对其组成、端基结构、分子量及热分析性能进行了测定,并进一步合成了以共聚酯为软段,4,4'-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1-4,-丁二醇链节为硬段的嵌段聚酯氨酯,进行了物性测定与体外降解试验,着重讨论了软段组成与分子量对嵌段聚酯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报道了合成N,N-二甲基甘氨酸酯类的新方法,即以氯乙酸和脂肪醇为原料,在硫酸催化下以氧化钙为脱水剂,采用索氏提取器进行回流脱水直接酯化,再经二甲胺氨化合成N,N-二甲基甘氨酸酯,应用该方法,酯化反应时间为3~4h总效率达65%~75%,同时对影响反应产率诸因素进行了探讨,找出最佳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3.
对氨基苯甲酸苄酯的相转移催化法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氢氧化钠溶液中以氯化四丁基铵为相转移催化剂,制备了对氨基苯甲酸苄酯,应用正交实验设计,研究了反应时间,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和原料配比等因素对反应收率的影响,在优选条件下收这90%以上,纯度为98%以上。  相似文献   

4.
TiSiW12O40/TiO2催化合成葡萄糖五异丁酸酯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报道了新型催化剂TiSiW12O40/TiO2催化酯化合成葡萄糖五异丁酸酯的糖酸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褚因素对产率的影响。实验表明:TiSiW12O40/TiO2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糖酸摩尔比为1:5.5,催化剂的用量为反应液的2%,酯化反应时间为2h,反应温度100 ̄105℃,反应产率可达89.6%。  相似文献   

5.
相转移催化合成蔗糖酯(Ⅳ)蔗糖月桂酸酯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合成蔗糖月桂酸酯中采用相转移催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考察反应时间,原料的不同配比和催化剂用量对蔗糖月桂酸酯产率的影响,得出反应时间为4.5h,原料配比为1∶1(摩尔数),催化剂用量为月桂酸甲酯摩尔数的8%时,其蔗糖月桂酸酯产率86.5%~91.2%,产物经纯化后测定,蔗糖单月桂酸酯按每克产品含蔗糖月桂酸单酯的摩尔数与理论计算的摩尔数之比为0.9725∶1.0000.  相似文献   

6.
以环戊酮为起始原料,经过七步反应合成了结构新颖的1-甲基-1-苯基-1[-3-(3-苯氧基)苯基]环戊烯基-乙烷非酯型拟除虫菊酯,其结构经元素分析、IR及^1HNMR分析等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7.
合成的丁酸橙花香叶酯是由两种顺反异构体组成的混合物,用气相色谱法分析了丁酸橙花酯和丁酸香叶酯的含量,分离效果好,定量准确。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二丁基、古丁基和三苯基锡的芸香酸酯,进行了表征,并报道红外光谱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9.
以4,4]-二(2-(2-羟乙基基)(乙氧基_联苯和4,4'-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为单体通过溶液聚合反应制备了聚氨酯聚合物,采用DCS,WAXD、偏光显微镜、DMTA等研究了聚氨酯的物性。结果表明,聚氨酯具有热液晶性,且具有较好的耐热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告了以酒厂废料杂醇油为原料,在催化剂浓硫酸或阳离子交换树酯存在下,经加热回流与冰醋酸反应生成以乙酸异戊酯为主的混合酯。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以草酸与醋酸锌为原料,用室温固相合成法首先合成出前驱物二水合草酸锌,再经过460℃热分解2 h,得到纳米氧化锌.分别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硬脂酸钠对产物进行改性.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透射电镜对产物进行物相分析及形貌表征,用分光光度计研究了其在有机介质中的分散性.结果显示改性的纳米氧化锌粒径在30~70 nm,其分散性能明显好于未改性的纳米氧化锌.  相似文献   

12.
用失重法研究了在自来水介质中,钼酸盐与硬脂酸钠(SS)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对碳钢的缓蚀作用,讨论了产生协同效应的原因,分析了不同缓蚀配方的缓蚀效果,得到了较佳的复合配方。  相似文献   

13.
硬脂酸钡对聚丙烯发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硬脂酸钡对聚丙烯发泡的影响规律及其内在本质,发现硬脂酸钡并不能使聚丙烯发泡温度降低,但少量的硬脂酸钡却能起到均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铀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在多个领域都有广泛的用途,所以检测铀也变得越来越有意义。建立了一种操作简单,价格低廉,灵敏度高的检测方法,首先将Salophen与铀酰结合成Uranyl-Salophen配合物,接着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表面活性剂将配合物包裹,从而达到增敏检测U(VI)的目的。优化了时间、温度、SDS剂量、pH条件,在最优条件下荧光强度与铀的浓度范围在0.005~3.5 mol/m L下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在实际样品中检测铀的回收率在96%~103%。  相似文献   

15.
为了防止超细Al粉在空气中腐蚀变质,通过电动搅拌机的机械作用,在球形Al粉表面进行了硬脂酸钠包覆改性.通过正交实验获得了改性工艺的最佳条件:反应16 h,m(C17H35COONa)/m(Al)为3%,Al粉与硬脂酸钠需分别溶于无水乙醇,然后将Al粉溶液加入硬脂酸钠溶液中.采用SEM,IR和XPS对包覆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改性后的铝粉形成了稳定的胶囊结构,复合粉体的耐腐蚀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6.
以甘油、氧化锌为原材料,采用高压法合成甘油锌;以硬脂酸与氢氧化镁为原料,用一步法合成了硬脂酸镁.利用红外光谱法表征了产物硬脂酸镁的结构.将甘油锌与硬脂酸用作聚氯乙烯(PVC)热稳定剂,采用电导法和热烘箱老化法考察两者各自的热稳定性能,将不同质量比的甘油锌/硬脂酸镁作用于聚氯乙烯(PVC),找出热稳定性能发挥至最优时两者的最佳复配质量比为1∶1,两者呈良好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无溶剂直接合成蔗糖酯的条件,及分离提纯方法,并证明回收硬脂酸乙酯能够重复使用制成蔗糖酯。  相似文献   

18.
采用十二烷基磺酸钠(SDS)为插层剂,钠基蒙脱土(Na-MMT)为原料,用正交实验法,对Na-MMT改性过程中反应体系的温度、pH值、固液比、改性剂用量等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有机蒙脱土(OMMT)用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和热失重分析(TGA)表征.结果显示,蒙脱土层间距由1.5691 nm 扩大至3.5766 nm,SDS有效插入膨润土层间,OMMT在不同有机溶剂的分散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9.
马来酸类可聚合乳化剂的合成及其在乳液聚合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马来酸酐、十二醇聚氧乙烯醚-9(AEO9)和1,3-丙磺酸内酯为原料,采用三步法合成聚氧乙烯醚马来酸单酯磺酸盐可聚合乳化剂,其结构经1H-NMR和IR表征.将可聚合乳化剂与传统乳化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分别应用到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的半连续式乳液共聚合,此时发现,使用可聚合乳化剂可以得到更高的转化率,并且乳胶液具有较好的电解质稳定性,乳胶膜的耐水性也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在合成蔗糖硬脂酸酯中采用相转移催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考察了反应时间、原料的不同配比和催化剂用量对蔗糖硬脂酸酯产率的影响。得出在反应时间为3h,原料硬脂酸甲酯和蔗糖的摩尔配比为1:2.5,催化剂用量为硬脂酸甲酯摩尔数8—10%时,其蔗糖硬脂酸酯产率是89.4—91.3%,产物经纯化后测定,含蔗糖单硬酸酯83.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