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诚信,就是诚实,守信用。“诚”即真诚,诚实;“信”即守承诺、讲信用。诚信属于思想道德范畴,其道德要求是言行一致,实事求是。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对于个人是立人之本,对于集体是立业之本,对于国家,是立国之本。诚信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2.
诚信是中国传统道德中的一项基本规范。诚与信可以互训。其传统含义就是人与人相处时应当诚实无欺,言行一致。它不但是交友之道,而且是政治之道。诚信道德无论是对现代人,还是对现代家庭和企业,以及现代社会,都仍然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3.
中西诚信的源起、比较及对诚信规制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诚信是中西历史长河中最为璀璨的历史遗产。中西诚信有着基本相同的内涵和要求,以伦理道德诚信为基础扩展为经济范畴的诚信和法律范畴的诚信。同时中西诚信又具有封闭性与开放性的差异、重义轻利与义利并重的差异、等级制度与平等关系的差异以及自律与他律的差异。中外诚信的历史考察和中外诚信的比较对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规制有着重要的启示。必须从道德范畴、经济范畴、法律范畴对诚信进行规制,建立“德治”和“法治”相结合的诫信规制机制,诚信规制重在塑造诚信的“经济人”、打造商业诚信、建立现代诚信,关键在于实行传统诚信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4.
朱熹是我国古代诚信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诚信思想是在唐末以降,社会出现欺诈无序、诚信失范的情况下产生的。其基本内涵是,以诚为体,以信为用。诚作为道德本体,是天理之本然;信是诚之用,是人之道。他的诚信思想具有一种对生命境界的追求和道德文化、商业文化的价值。其对当代社会文明建设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儒家法律思想对现当代中国法制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部门法规范之中,以基本原则、指导思想、义务性规范为其思想传承和映渗的对象。诚信是中华民族精神信仰的最后一根道德支柱,诚信是道德的法律化;儒法之信具有主观诚信的心理潜质和客观诚信的社会潜质;儒法之信蕴含在现行民商事等部门法的基本原则之中;诚信原则承继儒法之信,是儒家法律思想现代蕴意的一个确证;在儒法之信的启蒙下,在现代法治文明的滋养、涵融中生成了限制、调整和扩张三种操作规范的诚信裁判;综之,儒家法律思想的精粹部分对当代中国法制的影响蕴意深远。  相似文献   

6.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诚信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诚信缺失问题非常突出,它受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要通过建立完善的诫信制度和体系,加强社会的调控机制,强化市场的监督管理,来实现建立诚信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徐华 《奇闻怪事》2008,(1):90-92
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汉语中的“信”字,本义是指“言语真实,诚实不欺”。在古典文献和一些辞书中常以“诚”、“实”、“不欺”等来解释“信”的含义。另一方面,“信”又可作“相信”、“信任”解。用在人际关系中,前一种含义的“信”常以“忠信”、“诚信”表示;后一种含义是指给予他人信任和对别人信任,不怀疑他人的“可信性”。  相似文献   

8.
魏征是唐朝著名的政治家,他在为政实践中所形成的诚信思想具有博大精深的特点和极其丰富的内容,是一份宝贵的政治文化遗产,对于贞观之治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历史影响。他的"诚信是国之大纲"的政治思想,演化成为贞观政治的一种指导思想。尤其在实际的施政措施中,他强调"令出必信",推动了贞观年间以信立法的政治文明建设;在君臣关系上,他强调"君臣互信",上下相信、和谐共治,促成了贞观政治清明的形成;他还强调"用人以信",任用诚信之士也是贞观之治产生的一种重要保证。魏征的诚信思想对于贞观之治的出现产生了重要的历史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魏征是唐朝著名的政治家,他在为政实践中所形成的诚信思想具有博大精深的特点和极其丰富的内容,是一份宝贵的政治文化遗产,对于贞观之治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历史影响。他的"诚信是国之大纲"的政治思想,演化成为贞观政治的一种指导思想。尤其在实际的施政措施中,他强调"令出必信",推动了贞观年间以信立法的政治文明建设;在君臣关系上,他强调"君臣互信",上下相信、和谐共治,促成了贞观政治清明的形成;他还强调"用人以信",任用诚信之士也是贞观之治产生的一种重要保证。魏征的诚信思想对于贞观之治的出现产生了重要的历史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诚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也是中国传统美德之一。《管子》中多处论及信、诚信、忠信,管仲治齐实践中特别重视国君的信用。管仲所重之信,其要有二:一是以君为代表的统治者之言行及其政策法律之信,这是立信之源;二是强调对内信于民,对外信于诸侯,后者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前者是立信之基。《管子》"信"论中除了和管仲的信德实践相一致的信赏必罚的法制信用、诚待天下的外交信用之外,还较为全面地论述了践行信德的角色伦理,包括君、臣、民三种角色践行信德的行为准则。  相似文献   

11.
刊首语     
在葱茂林立的学术刊物中,《重庆三峡学院学报》如同一个人的成长一样,需要培养和造就。培养什么人和造就什么人,这固然涉及到教育的方方面面,但是不管哪个方面,恐怕都必须注重教育对象的人格养成,办刊也是如此。 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今天,提倡诚信已经成为维护公德和完善法制的社会共识。刊物的诚信也如同人的诚信一样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而把学报当成人进行培养和造就更显得刻不容缓,在这里诚信则是人格养成的第一要务。我们认为一个学术刊物的人格养成归根到底其实就是内诚于心,外信于人,即内诚外化,以达天下。说明白点,刊物就是编辑内诚…  相似文献   

12.
叙述了我国企业诚信缺失的几种表现形式.分析了企业诚信缺失的原因.得出:在社会主艾市场经济下,企业的诫信缺失与差个社会道德水准下滑有关,制定相应措施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3.
诚信就是诚实守信,言行和思想一致,实事求是,它是人的基本美德,是做人的根本。早在2000多年前,孔子就强调做人要“敬事而信”、“言必信,行必果”、“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诚信一直是我国的优良传  相似文献   

14.
《臣轨》中包含了武则天丰富的诚信思想,她认为,"非诚信无以取爱于其君,非诚信无以取亲于百姓","将不诚信,则卒不勇",她取人以信,取信于民。武则天的诚信思想是一份宝贵的政治遗产,不仅对当时的朝野产生了重要影响,还流布后世,远播海外。但作为一个政治家、封建帝王,武则天讲诚信在某种程度上带有统治阶级地位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5.
王友文 《科技信息》2011,(5):279-279
学校应该对职校生的诚信缺失进行深入分析,把诚信教育作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强化诚信教育来弥合职校生的诫信缺失。帮助职校生把诚信培养成为自律意识和自觉行为。  相似文献   

16.
《尚书》中蕴含着丰富的诚信思想,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尚书》中的诚信思想习惯用"信"、"允"等单字表达;《尚书》中的诚信思想通常与政治挂钩;《尚书》中的诚信思想多与天命观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17.
诚实守信,自古以来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溯古追今,有无数前贤志士为我们树立起诚信的榜样。秦末汉初时的季布,把诚实守信作为自己的做人准则,只要答应了别人的事,总是尽全力去做。故有人曰:“季布一诺千金,人服其信。”一诺千金,是人们对季布诚信美德的最佳颂扬。  相似文献   

18.
儒家诚信文化思想贯穿中国几千年发展历程,是中国传统道德精神的精义所在。本文通过儒家诚信文化内涵的发掘、探究,力求阐明儒家诚信文化在求信精神、为人准则、行为规范、工作作风、学习态度等方面对当代青年德育的重要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9.
高职医学生的学业诚信是关乎到其成人、成才的大事。通过对四川省两所高职院校的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和访谈,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编制适合高职医学生的具有良好信效度的学业诚信调查问卷,并揭示高职医学生学业诚信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法制的逐步健全、竞争的逐步加剧,使“诚信”逐渐成为人们和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尤其是在市场经济初期,企业失信行为严重,给企业的经济运行带来了恶劣的后果,为企业的长远发展设置了障碍,同时为社会诚信体系的确立造成了不良影响,为此,社会各界均在呼吁企业诚信,本文就是就企业诚信的一系列问题加以分析,以便找到企业诚信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