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德育来源于生活,可以高于生活,但是应该指导生活、服务生活.德育要细节化,防止浮泛化、形式化,走过场.为学生量身定做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形式,让德育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中,走进学生的心中.  相似文献   

2.
胡学元 《科技信息》2012,(36):367-367
新课标指出,学生的知识及其能力的迁移,应在生活中得到实践锻炼。本文主要从德育教学和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进行探索。让德育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动力和风向标,同时让学生通过德育学习走进生活,在生活中体悟深味,成为终身的追求和永恒的动力。  相似文献   

3.
罗芳 《奇闻怪事》2010,(9):22-23,46
生活与德育的关系问题,乃是生活德育论的核心问题。生活德育认为,德育与生活是统一的。因此,学校德育改革的重要价值取向乃是实现德育与生活视域的融合,克服道德教育与生活体验疏远之弊。德育要走出困境,就应该走进学生的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4.
论德育的回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学校德育面临着一些问题:德育目标“虚化”,层次性不足;德育内容“僵化”,脱离社会现实生活;德育方法“简化”,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德育要加强与生活世界的联系,回归生活,必须做到:德育目标融入生活,德育内容贴近生活,德育方法走进生活。  相似文献   

5.
德育源于生活,最终又必然回归并服务于生活。德育通过回归生活,采用亲切可感的形式引导学生实现个体德性的超越,进而引导个体追求鲜活的德育化生活体验,最终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人生观、德育观,从而过上健康、幸福、有意义的生活。  相似文献   

6.
德育实践是促进德育影响转化为学生品德的基础。德育的土壤、养料在于生活,德育应该从书本走向生活,应该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环境中进入德育乐园。德育实践的方法也需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使用他们喜欢的形式。把当今社会上颇受欢迎的形象大使评选活动变通引入校园,在学生中开展校园德育形象大使评选活动,是我校开展德育工作又一新的举措。这一活动融引导与实践于一体,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达到了预期的德育目标。  相似文献   

7.
邹俊佩 《科技资讯》2011,(7):183-183
市场经济的全面推行、经济全球化、信息多元化和高职教育的兴起,势必在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给当代高职学生带来巨大影响。德育环境、德育内容、手段和对象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高职德育工作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德育工作者应更新德育观念,丰富德育内容,拓宽德育渠道,使德育工作走进学生内心世界,积极开辟网络思政新领域,在复杂的社会变革中,增强高职德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高校德育模式教育改革探讨——浅析人本化综合德育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晓津  胡丽明 《科技信息》2010,(28):I0060-I0060
在新的历史时期,思想的多元化向高校大学生德育模式提出了挑战。而新型的人本化综合德育模式的产生为高校德育改革提供了方向,本文从人本化综合德育模式的丰富的德育内容、多元化的德育方式、贴近生活的德育目标、公允的评价等内容入手,对这一比较科学的德育模式加以浅析。  相似文献   

9.
数学的学习建立在日常的生活中,学习数学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体现生活。如何把数学教学生活化,把学生的生活经验课堂化,化抽象的数学为有趣、生动、易于理解的事物,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其实是源于生活且无处不在的,这是当前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0.
我们常说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将德育生活化,贴近学生的生活,贴近生活的实际,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但是根据笔者的调查,在实际生活中,往往是因为教师德育的无意识影响了学生道德水平的提高。德育失效的无意识是指德育的失效是由教师的无意识行为引起的,  相似文献   

11.
徐力 《科技咨询导报》2010,(19):174-174,176
当前小学生的德育与其生活和现实社会的要求存在严重脱离现象,其表现为德育忽视了受教育的主体性;德育资源缺乏整合,学生荣辱观的形成出现偏差。文章认为要改变当前这种状况,必须将"八荣八耻"生活化、儿童化,且在学生活动课与学科教学中渗透。从而形成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德育网络。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我们湖北兴山一中始终把以“学会做人”为核心的德育工作摆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首位,真正树立了“育人先育德”,“不求个个升学,但求人人成才”的育人理念。“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让德育走进生活,让生活充满德育,成为新时期我校德育工作的一大亮点,引起省内外兄弟学校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学是一个生命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教育生命化占主导地位,学生是这个生命化教育过程的教育主体。语文教学的生命化目标。指向学生学习生活的生命化。因此,语文教师应当建立语文教育的生命化人格,以这种人格力量和教育生命的张力不断驱动我们的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学离不开生活,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走进角色走进生活,体验生活体验人生,是目前语文教学的主流。本文借泰戈尔散文诗《职业》的教学,漫谈引导学生走进课文角色走进生活感悟人生的语文教学心得。  相似文献   

15.
引导学生开展读书活动,帮助学生从小养成读书习惯,对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有重要作用。是现在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一、把自由还给学生,给学生一片读书的空间 我们教师只有把读书当作课程来开发,让读书走进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走进学生的灵魂,成为他们生活、学习中的一部分,才算是建立起书香校园。  相似文献   

16.
对话德育是一种民主、平等、沟通、合作、互动、创造、以人为本的德育,对话德育情境教学有助于建立真正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形成学生丰富健康的个性,有助于德育回归生活,使德育课堂生动活泼、多姿多彩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7.
理论实践化就是创设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把抽象的理论和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联系起来,把理论学习和应用结合起来,强调学生充分运用经验进行建构性学习,进而使每一理论都能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指南,成为他们解决问题的法宝。  相似文献   

18.
“德育导师制”强调以德育回归生活、关注学生生命成长为理念,通过构建学校教学与德育一体化的管理机制,学生的知识建构与道德成长同步发展。德育导师制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满足国家在新形势下对人才需求的德育创新机制。“德育导师制”在浙江省中小学实施已历时两年,一些学校和地区积极探索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机制和实施途径。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数学教学是一种基于学生生活,强调学生经历的特殊的文化传承的作用,同样也有德育的功能。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还曾在一些错误观念与做法,或认为数学无德育任务,或认为缺乏德育素材,或出现数学德育化倾向等。我们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在情景中渗透、在教学中渗透、在应用中渗透、在拓展中渗透、在评价中渗透等,来实现数学教学的德育渗透目标。  相似文献   

20.
实现教学活动化、生活化,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生活的主人,活用课本和科学知识资源,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成为一个有益于学生个体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是一线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承担的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