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倪洁诚 《科技信息》2011,(36):I0135-I0135,I0137
服装仿生设计艺术在设计创意、审美功能和文化理念上深入地探索和拓展正是为了追求人类与自然界在形式和精神上的统一。是为了体现人类更深层次的对美的追求,实现的是一种符合现代审美意义的价值。随着服装设计行业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仿生设计艺术已经渗透到了服装设计的各个方面:外形、色彩、面料、细节及功能等。从人们平时的穿着打扮时常可以看到创意新颖的仿生服装,从侧面拉近了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2.
统计了2010—2014年Dior、Chloé、Armani Prive、Maxime Simoers、Elie Saab和Valentino等6个不同风格的国际时装品牌真丝压褶服装的流行现状,并从面料材质、造型设计和色彩搭配三方面入手,归纳其设计特征,总结真丝压褶服装设计应注意的问题,以期能够为国内丝绸服装的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成形类针织服装的视觉要素——纱线、色彩、图案和组织结构以及装饰等进行了探讨。指出成形类针织服装设计的优势和自身的特点,强调纱线的运用在针织服装视觉设计中的重要作用。由于目前成形类针织服装设计较为单一,应在针织服装的视觉设计上下功夫,在符合针织服装款式的基础上,使这些视觉元素更具有美感和时尚感,使针织服装符合流行的趋势和市场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在计算机辅助服装设计(服装 CAD)领域内,用计算机来进行时装款式、纹样及色彩设计并建立服装图形(款式、纹样及色彩)库是服装工美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也是当前服装工业方兴未艾的课题。本文立足于服装设计艺术的角度,介绍了 VAX Station 3100超级微机在VMS-windows 操作系统下为服装设计提供的环境及工具,提出并总结了服装款式及纹样设计艺术在该环境下的通用方法——VMS-P 法;并直接利用该环境下的命令给出了建立服装图形(款式效果图及面料花纹图)库的简捷途径。篇末以通用微机在服装上的应用为出发点,将 VMS-P法与手工服装设计法及美国格佰公司的 GCD 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5.
在服装大赛中,设计作品总是以系列化出现,系列化的服装设计给人以秩序感、和谐美,有较强的表现力。本文从服装的造型、色彩、面料、结构及工艺制作、后期搭配和展示的一般化流程对基于服装大赛的系列装设计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服饰造型元素大量地融合于现代服装设计制作之中。时下最时髦的一种服装风格,便是在西方风格的衣服设计中加入一到两种中国传统造型元素,这种组合往往会产生惊艳之美。现在的中国传统造型元素,不再是古老、死板的象征,而是等同于自然、朴实、亲切,并蕴含着丰富的内涵。文章首先分析了传统造型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手法,其次,从传统造型元素与服装款式;传统造型元素与服装部件;在现代服装设计中,运用传统衣饰元素;云肩在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等方面就传统造型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服装流行的内核、边际与市场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服装流行的各种理论,提出服装流行的“内核”与“边际”概念,以此出发寻找服装设计和市场应用的有效工具,以期为服装生产实践和经营行为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试论面料设计与服装设计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兰平 《甘肃科技》2005,21(8):105-106
本文通过对服装设计与面料设计构件的分析,阐述了它们之间互相影响,互相渗透的关系,人们对服装及面料的需求,以及面料设计应考虑的因素,为提高面料设计水平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服装面料再造是现代服装设计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分支,在对服装造型和色彩的创新型设计都已经到了一个节点的当下,面料的开发设计已经成为服装设计的瓶颈期的突破口,各大院校也纷纷开设专门的面料改造课程,可以说研究面料再造设计已经成为一个热点话题。本文通过对服装面料发展的历史研究,理解面料再造的设计艺术是贯穿于整个服装发展史的;通过对近现代面料再造艺术的研究,归纳中在这常见的面料再造工艺和技术手法;通过对现代服装主流设计的审视,总结出未来面料再造设计在服装中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杨琳 《科技咨询导报》2008,(22):211-211
本文从面料、色彩、图纹、佩饰四个方面阐述了藏族服饰所蕴藏的文化内涵及其现实意义,并分析了藏族服饰的文化内涵与现代服装理念的结合点,旨在更好地传承和弘扬民族服饰文化,为现代服装设计添加亮丽的色彩。  相似文献   

11.
时尚色彩符合和引领社会消费文化潮流,人们生活在色彩信息的环境中,消费者受时尚色彩元素的驱动选择喜爱的商品,这就要求包装设计者在进行设计时紧紧把握时尚色彩潮流,采颉社会流行色系并应用于设计中.  相似文献   

12.
在国内机床数控系统造型极待发展的现状下,有必要采用模块式造型设计方法。文中介绍了作者设计的STAR-3数控系统模块造型,从模块的划分,比例分割,色彩设计到模块的组合方式作了详细分析。这一造型设计方法,可集中产品造型设计人员力量,设计标准化,系列化,模块化的造型单元,根据机床主体随意进行组合,构成美观、实用、经济的整机造型,加快数控机床开发。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是服装设计从概念到体系逐渐形成和飞速发展的时代,从史学和设计艺术学的角度,以10年为单元分析20世纪各年代的服装设计风格演变、重要的设计师和代表性设计作品,并讨论影响20世纪服装进程的主要因素,构成清晰的20世纪服装设计史的框架。  相似文献   

14.
从服饰印花所具有的特性和印花方法、工艺多样性方面展开分析,论述了服饰印花在服装设计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运用鲁道夫·阿恩海姆的艺术哲学观点,对简约在现代服装审美与服装设计中的定义、表现、性质、境界、操作等问题作了初步探讨,提出了若干规律性结论:(1)简约的定义与表现是在不违背服装必要功能的前提下,参与服装的审美要素简单而审美效果显著。(2)简约的境界的标准是围绕表达服装内容的需要尽量减少各造型构成因素。(3)简约是现代服装审美与设计中重要的、恒常的形态因素。(4)简约的操作可以从物理简化、心理简化、功能简化、工艺简化四个方面着手进行。  相似文献   

16.
智能服装款式设计系统体系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计算机智能技术与图形学技术以及服装款式设计专业知识的有机结合,探索在保持一定服装设计风格的基础上如何自动生成模式。在讨论3种设计方案的优缺点的基础上,给出了智能服装款式设计系统的构成。  相似文献   

17.
Nowadays Chinese fashion & accessory business has possessed some new features similar to the information industry , and has a developing tendency of information -media - like. High - sensitive - level fashion market is breeding, which results 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fashion industrial structure. Designer brands work well in concert with this trend and two kinds of high - sensitive - level segments formed in Chinese fashion market.  相似文献   

18.
A Web-based Intelligent Fashion Design System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 web-based fashion design system-FashDesn was developed for non-professionals to make their own style-based design by choosing and combining fashion parts. We use genetic algorithm to find the optimal satisfied style, while the fitness function of GA is approached by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The users' style intention can be reached through the learning process of the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The system architecture and some realization details of the system are given in the paper. An output contrast for elegant style women's before and after user's interaction is used to illustrate its usefulness in the end.  相似文献   

19.
香港时装业的人文优势对时装设计的影响是深刻的。从其人文优势的形成根植于多文化的交融,实现于人才培养体系的实践,进而形成独特的时装设计特色,得到国际时尚界和消费者的广泛认同。在时装设计中融汇城市的人文优势、形成设计特色是提升内地时装产业的地位、提高中国时装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首先对流行的概念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然后对流行的构成与过程作了分析。认为在当代社会,流行的传插过程以水平传播为主。在这种传播模式下,对服装企业如何调整市场营销策略,主动适应市场变化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