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基于服装设计元素的流行趋势优化模型,通过将构成服装设计的廓型、色彩、面料和细节流行趋势层级细化为流行性质元素、流行形态元素和流行量态元素,并将其与服装产品数据库中的品牌廓型、色彩、面料和细节元素相结合,从而研发设计出同时符合流行趋势和品牌风格的创新服装产品.该模型可以成为目前服装企业更为科学的产品研发设计方法,并可通过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进行深化研究,推广应用于快速反应的服装产业链.  相似文献   

2.
基于本体的复杂产品协同设计知识库建设及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本体化知识库开发方法与技术,构建了高速旋转机械转子轴承系统协同设计知识库,并对其功能进行了验证.利用Protégé本体开发平台,对高速旋转机械转子轴承系统多学科设计知识进行了本体论建模,并开发了采用OWL语言描述的设计知识本体库.采用Jena技术框架,通过本体库与知识库的映射,完成了该类复杂产品协同设计知识库的建设.以两跨转子轴承试验台的设计作为工程应用案例,通过实现设计知识共享、重用和异构系统的互操作,对知识库原型系统的摩擦学设计模块、仿真及试验数据协同分析模块的功能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表明,基于本体理论构建的知识库可有效服务于复杂产品的协同设计.  相似文献   

3.
复杂产品协同设计、仿真、优化一体化平台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复杂产品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它的竞争将直接关系到国力的兴衰。虽然支持复杂产品设计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工程、计算机辅助优化等等工具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而且也取得了了明显的效果,但是,设计、仿真和优化工具都是独立地支持复杂产品设计,缺乏协同设计、协同仿真和协同优化的深入应用,尤其是三者之间的协同集成。现有产品数据管理系统在文档管理、产品结构管理、变更管理、工作流程管理等方面提供了很好的支持,但是,对于复杂产品协同设计、协同仿真、协同优化及其集成的支持还不足。因此,本文针对复杂产品设计的特点,从协同集成角度出发,提出了复杂产品“协同设计、协同仿真、协同优化”一体化平台,对提升复杂产品自主研发能力、加快研发速度、提高设计质量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分布式制造应用之间的互操作是计算机辅助协同设计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该文从一个航天复杂产品的协同设计实例出发,研究了支持多领域应用协同设计的To-Be模型.结合当前元语言、元框架等技术特点,提出了一种元模式协同设计方法.该方法具有将产品的工程特征信息描述与实现技术(程序语言、计算机辅助工具)隔离;应用可扩展标记语言描述产品元数据;应用元框架实现产品共享信息的交互等特点.设计了航天复杂产品协同设计知识大纲,实现了多领域应用的协同设计.  相似文献   

5.
服装设计元素论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突显品牌服装风格是品牌服装的设计元素,设计元素散乱,则风格模糊涣散;反之,则风格鲜明突出。国内走品牌道路的服装企业在把握产品风格时,往往对设计元素的认识过于粗放,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带有偶然色彩,是速成业绩不稳的主要原因之一。这里将设计元素分为三级,对设计元素做细化研究,有助于在设计实践中对设计元素的正确把握。  相似文献   

6.
随着品牌服装企业的不断发展,服装品牌设计对设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其具有基本的美术功底,更要求其具有对品牌文化的把控能力和表达能力,包括品牌服装市场的准确定位、品牌产品的设计、板型结构、展示及营销等.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设计坪在品牌运蕾模式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品牌服装企业的灵魂.  相似文献   

7.
面向产品生命周期的知识驱动协同设计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产品生命周期的视角,研究实现知识驱动协同设计的深层产品开发理念.提出了在基于知识的工程环境下,实现知识驱动协同设计的解决方案:利用协同Agent的事件监控、过程跟踪进行设计工作的协同;通过建立产品的知识模型来驱动设计方案及相应几何实体的生成,实现产品设计的知识驱动和知识重用.采用了项目主页机制,提供企业间信息集成与共享的途径,实现产品开发知识的共享.构建了基于系统封装的知识驱动协同设计的原型系统.断路器开发实例表明,原型系统既能够有效地利用企业已有知识资源进行产品协同创新开发,又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在产品的协同设计过程中,由于现有产品模型表达能力的局限性以及产品数据的复杂性、多样性和异构性,使产品模型缺乏足够的语义来清晰地、形式化地表达产品数据.为了克服这些不足,文中引入本体和网络本体语言OWL来构建产品模型,建立基于语义的信息共享机制,使协同设计能在互联网上、在知识级水平上达到有效的交互、集成和协作.  相似文献   

9.
品牌服装设计理念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服装产业发展非常迅速,用服装产业发达国家不到一半的时间,走完了服装从“紧缺经济”的服装弱国到“过剩经济”的服装大国的发展过程。但是应该看到,我们还不是服装强国,其主要原因是我国服装的品牌地位不高。困扰服装品牌地位提高的主要因素是缺乏对品牌服装理念的系统研究。开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品牌服装设计理念研究,将有助于提高我国服装产品的品位。  相似文献   

10.
三维数字化设计是工程设计的流行趋势,利用三维数字化的精细化及协同设计,能够大幅度提高设计效率,有利于确保设计质量。Bentley软件的应用,加快了设计步伐,同时通过对三维模型的建立,为电力工程设计、工程建设及建造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对Bentley三维数字化软件在电力工程设计方面的应用进行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11.
服装设计管理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品牌服装的运作环节中不可缺少服装设计环节,越来越多的服装企业已经认识到,品牌的灵魂是设计。然而,由于服装设计工作的某些特点,许多服装企业对服装设计的工作效率和设计成本感到很难控制。本文针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指出:服装设计可以通过软管理的形式,克服设计管理的顽症,达到管理目的。  相似文献   

12.
面对运动服装需求日益增长的趋势,品牌问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但是由于认识和经验的不足,许多运动品牌设计元素应用的不稳定,出现设计盲目跟风、产品竞争力下降的问题。本文希望通过对运动服装设计的各个“设计元素”的分析,导出运动服装的设计概念与原则,同时结合运动服装的发展趋势,以便有助于在设计实践中对设计元素的正确把握与运用。  相似文献   

13.
受美欧金融风暴冲击,泉州纺织服装业承受着巨大的下行压力。切实实施"十八大"提出的"创新驱动战略",坚持走以自主创新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道路,成为纺织服装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现实选择。基于当前泉州纺织服装产业链低水平完整的现状,在探索协作创新、产业布局合理化的基础上,着力于研发设计、品牌运营、渠道开拓等重点领域的突破,是泉州纺织服装企业适应市场、谋求发展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4.
基于网络的协同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50,自引:0,他引:50  
实现基于网络的协同产品开发是当前计算机协同工作的一个重要方向。论文提出协同的产品开发模式是分阶段的产品信息共享和协同决策过程。支持协同设计的基本使能技术包括 :产品数据共享 ;跨异构平台的数据互操作与信息资源的动态调配技术 ;多用户决策的协调与优化技术。提出了基于网络的协同产品开发实现过程 :建立分阶段的产品信息模型 ;在网上提供封装的产品模块 ;远程访问和调用 ;共享协同设计过程 ;产品的整体优化和协同决策。利用CORBA和 Java技术支持产品数据共享和协同优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基于VPN的网络化协同设计为在不同的企业间进行的复杂工业产品设计、制造提供了集成的建模和仿真环境.研究中,以复杂工业产品为代表的铁路机车车辆的开发设计为应用对象,将VPN技术合理地应用于网络化协同设计中去,以达到资源的共享和调配.具体实践表明,该平台能有效地支持产品的研发,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6.
In textile and apparel field,the CAD technology has been developed rapidly.The CAD system with the func-tions of pattern making,marking and grading has be-come substantial equipment for an apparel factory,But this apparel CAD system is only one graphic system con-centrating on the two-dimensional paper patterns,the three-dimensional apparel CAD system or virtual reali-ty apparel CAD is still not put into practical use.But it is one of the most interesting studying fields for textile  相似文献   

17.
服装CIMS实现的关键在于信息集成.本文提出了一种服装CIMS的信息集成设计方案,具体地阐述了服装生产全过程的规划与控制的信息集成,以及服装CIMS各子系统信息集成的方法,同时还介绍了服装CIMS信息集成的核心支撑子系统──数据库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