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以培养电力电子专业综合应用型人才为宗旨,提出以设计性项目为导向的EDA实验教学改革措施.分层次设置实验项目,演示性、验证性实验与设计性实验连贯衔接,设计性实验与电力电子专业特点紧密结合;以设计性实验为导向,采用"自顶向下"的EDA设计流程,引导学生自主实施实践活动.教学实践表明,所采用的教改措施能够充分激励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启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提高学生电子设计方面的工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
为了更好地培养创新人才,构建了物理实验教学的"311"创新模式,即3个学期开设基础实验,培养基本实验能力;1个学期开设综合设计性实验,培养综合实验能力;1个学期开设创新性实验,培养科研和创新能力.提出实验教学创新模式和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并就如何科学实施进行了探索,在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3.
综合设计性实验是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重要环节.以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为目标,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从不同途径开发了新的综合设计性实验项目,并提出了与之相适应的有效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4.
仪器分析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综合设计性实验引入仪器分析教学中,对仪器分析实验课程的教学进行了改革与探索.选择对分光光度分析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进行调整,使学生通过独立设计实验方案和分组完成实验内容,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求知欲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实验素质.  相似文献   

5.
传统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体系忽视了知识之间的兼容互补性和渐进性,限制了学生跨学科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新的课程体系依照训练目标,将其划分为基本技能训练模块、基础实验培养模块、综合与设计性实验提高模块和研究性实验拓展模块.更新了教学内容,创新了教学模式,形成新的运行机制和平台.  相似文献   

6.
探讨了高分子材料加工工艺课程中"水镁石/HDPE复合材料的阻燃和力学性能研究"的设计性实验教学.通过开展设计性实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传统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关注基本操作训练,但忽视了科研素质的培养.针对这种不足,引入设计性有机实验,通过文献检索、实验方案设计和综合实验操作可以全面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  相似文献   

8.
从实验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制度三方面对酶工程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通过改革,提高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例;引入了"实验助教"模式,即让所有学生充分参与实验教学的全部过程.考核的主要依据是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9.
生理学实验课是一门重要的基础生物医学课程.文章分析了该课程中设计性实验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科研能力的重要性,指出了设计性实验特征及存在问题,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应采取的一些措施,提出了关于开展设计性实验的一些体会和思考.  相似文献   

10.
高分子化学设计性实验的教学实践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介绍高分子化学设计性实验教学的主要过程,总结在设计性实验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实践证明,设计性实验可以提高学生对实验课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及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微型化学实验是体现绿色化学理念、培养创新人才的一种有效方法.介绍2个基于硫酸铜晶体设计的微型实验,硫酸铜晶体中水质量分数的测定和比色法测硫酸铜溶液的质量浓度.实践表明,微型化学实验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相似文献   

12.
将Visual Basic和仿真软件Proteus相结合,设计了单片机仿真教学平台,实现对单片机教学案例的仿真调试.在该教学平台上学生可以仿真调试课程实验,也可以开展毕业设计和创新项目等.实践表明,该教学平台可以增强学生对复杂实验的感官印象,实现了形象化教学,增强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充分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基于残余应力增韧机制,建立了当TP>Tm时陶瓷材料增强相的极限含量模型,并结合SiC/TiB2颗粒复合陶瓷材料进行了验证与应用.以此为基础,建立了考虑基体颗粒尺寸与粒径配比时的增强相极限体积含量的模型.这些模型的建立对于陶瓷材料的组分设计和微观结构设计均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荧光素(HFin)可发射强而稳定的荧光,Cu^2+能氧化HFin而导致HFin的荧光信号猝灭.Cu(Bipy)^2+(Bipy为α,a’-联吡啶)与4.0-D-Cu(4.0-D为4代聚酰胺-胺树枝状分子)能催化Cu^2+氧化HFin的反应,使HFin荧光信号剧烈猝灭,且Cu^2+的含量与AF值呈线性关系.基此实验事实,建立了Cu(Bipy)2+和4.0-D—Cu(4.0代树枝状铜配合物)催化HFin荧光光度法测定痕量铜的新方法.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40~28(Pg mL^-1),工作曲线的回归方程AF=209.5+14.39Ccu^2+(Pg mL^-1),n=7,相关系数r=0.9991,检出限为1.0×10^-14g mL^-1.分别对0.040和28(Pg mL^-1)Cu^2+重复测定8次,RSD依次为3.1%和4.2%.本方法快速、准确、灵敏、重现性好,并成功用于人发与茶叶中痕量铜的测定.同时探讨了Cu(Bipy)^2+和4.0-D—Cu催化荧光光度法测定痕量铜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开设数学实验课程对数学教改所起的作用,对如何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进行了探索.通过精心设计教学内容,灵活运用教学方式,有效结合实验教学的特点,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与应用数学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微机械陀螺近年来获得广泛应用,但是由于其性能较低,并不能提供长时间的稳定的姿态,必须和其它传感器组合使用。提出了一种基于磁强计和微机械陀螺/加速度计组合姿态确定的四元数卡尔曼滤波算法,该算法利用加速度计的输出判断是否使用卡尔曼滤波器计算姿态,并在卡尔曼滤波器中利用加速度计和磁强计计算的姿态角补偿陀螺的漂移。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对蔗糖转化反应动力学实验的实验装置、内容设计及数据处理方法进行了改进 ,实际测定结果与文献值比较 ,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提出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硅酸铅中的微量元素铜、锰、钴、镍和铬,并探索了样品中可能存在的干扰元素及溶剂介质酸度对测定的影响。找出了原子吸收法测定硅酸铅中微量元素的最佳实验条件和分析方法。在消除各种干扰因素的基础上,采用一次消化样品连续测定五个元素的分析方法,精确度高,速度快。  相似文献   

19.
化学反应速度和活化能测定的微型化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无机化学实验中化学反应速度和活化能测定进行了微型化实验研究.确定了实验的方法及操作步骤,试剂用量为文献上常量的1/10,同时节省了实验时间,并得到了与常规实验一样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