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刺五加中刺五加皂甙提取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刺五加为五加科植物,其所含刺五加皂甙有极强的药理作用。根据刺五加皂甙的理化性质,采用分光光度法在不同提取剂、不同料液比、不同温度、不同时间下对刺五加提取液中皂甙含量进行测定,最后确定刺五加皂甙提取的最佳条件为:以75%乙醇为提取剂,料液比为1:6,温度为80℃,提取6h。  相似文献   

2.
刺五加对小鼠睾丸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昆明种健康成年雄性小鼠20只,随机分为两组:给药组和对照组。分别采取腹腔注射刺五加注射液和等量生理盐水30天。取睾丸做常规石蜡切片,组织学观察;并用体视学方法测量睾丸曲细精管直径。结果显示:刺五加使睾丸重量增加了21.7%,曲细精管直径增加了20.5%,并且光镜下生精细胞的层数及精子的数量有所增加。推测刺五加可能有促进精子发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刺五加籽提取物对小鼠运动性疲劳的影响,并初步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48只ICR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蒸馏水)和低、中、高剂量刺五加籽组(100、150、200 mg/kg),采用灌胃给药的方式连续给药7周.7周后,通过自主站立水平活动实验观察刺五加籽提取物对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通过转棒实验和力竭负重游泳实验观察刺五加籽提取物对小鼠运动性疲劳的影响;最后采用试剂盒分别测定各组小鼠血清中的尿素氮(BUN)、乳酸(LA)、血乳酸脱氢酶(LDH)、肌糖原(MG)、肝糖原(LG)等生化指标,考察药物对运动性疲劳指标及糖原代谢指标的影响.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各剂量给药组小鼠的站立次数与活动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棒实验和力竭负重游泳实验结果显示中、高剂量刺五加籽组小鼠转棒时间和小鼠力竭游泳时间显著增加(P<0.01);生化指标测定结果显示,各给药组小鼠血清中LDH活性显著提高,BUN和LA含量显著降低;中、高剂量刺五加籽组小鼠血清中的LG和MG含量明显增加(均P<0.01).结论 刺五加籽提取物对小鼠运动性疲劳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糖原...  相似文献   

4.
对刺五加国内外质量分析研究进展进行分析总结。方法:根据国内外有关文献,按照化学成分质量分析进行分类。结果:总结刺五加有效成分的测定方法。结论:通过本次研究,为刺五加及其制剂的研究和质量标准控制新模式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筛选刺五加总苷的大孔树脂纯化工艺。方法:以紫丁香苷为对照,采用分光光度法,通过刺五加总苷对5种大孔树脂的静态吸附及解析效果考察,筛选出适合纯化刺五加总苷的大孔树脂,进而通过动态吸附及解析的条件对纯化刺五加总苷的工艺进行优化。结果:D-101型大孔树脂适合纯化刺五加总苷,优化后的最佳富集工艺条件为:上样液质量浓度为0.3 g·ml-1,上样量为50 ml/10 g树脂,依次用7倍树脂体积量水及75%乙醇进行洗脱,浓缩干燥乙醇洗脱液,得刺五加总苷。刺五加总苷转移率达60%以上。结论:本方法适合刺五加总苷的富集。  相似文献   

6.
刺五加总苷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考察刺五加总苷提取的各影响因素(A乙醇体积分数、B溶剂量、C提取次数),以多指标(刺五加总苷收率、丁香苷质量分数以及浸膏得率)综合评分法进行直观分析及方差分析,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影响刺五加总苷提取的主要因素为B(溶刑量),优选出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A1B3C1,即乙醇体积分数60%,10倍量,提取2次,每次1h.此工艺简单易行,稳定可行,适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刺五加在河北省的分布及种类进行了叙述。根据解剖观察结果认为,刺五加以幼茎、成茎、根的药含量最多。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产地刺五加中紫丁香苷的含量。方法:采用C18柱,流动相:甲醇-水(20:80),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65nm。结果:伊春产刺五加紫丁香苷含量最高;但五个产地中刺五加紫丁香苷含量均远高于200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中关于刺五加紫丁香苷含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刺五加为中国北方特有的药食同源型植物资源,为促进刺五加资源的利用,将刺五加发酵制成刺五加发酵茶。首次尝试利用红曲霉、米曲霉和产朊假丝酵母对刺五加鲜叶进行固态发酵,通过测定发酵期间的黄酮含量变化和茶叶感官得分,筛选菌种的添加比例并优化发酵工艺条件;比较发酵前后刺五加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显示,较佳菌种添加比例为米曲霉∶红曲霉∶产朊假丝酵母=1∶2∶1。15%的接种量,51%的水分含量,发酵温度36℃,发酵4.5d条件下得到的刺五加发酵茶感官优良,黄酮含量较未发酵刺五加相比提高32.37%。发酵后的刺五加比未发酵刺五加抗氧化活性增加。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产地刺五加申紫丁香苷的含量。方法:采用C18柱,流动相:甲醇-水(20:80),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65nm。结果:伊春产刺五加紫丁香苷含量最高;但五个产地中刺五加紫丁香苷含量均远高于200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中关于刺五加紫丁香苷含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同种植物木质部的演化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光学显微技术,对刺五加Eleutherococcus senticosus Maxim。根和茎的次生木质部进行解剖学研究,发现根的导管长度、导管口径、纤维长度、穿孔板形态及射线等特征均比茎的演化水平高,因此,验证了Bailey的植物演化理论,符合根与茎在演化上的没步理论,即:根在植物系统演系后天的产物,同时以刺五加为代表植物,充分研究了次生木质部的演化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刺五加注射液中致敏物质的检测方法及去除手段,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刺五加注射液中的致敏物质,同时考察超滤工艺对刺五加注射液大分子物质的截留效果.结果表明,被检测的3个厂家的刺五加注射液中致敏物质均在规定限度内,各含量无显著性差异;分子量为10000 D的超滤膜能够显著截留刺五加注射液中的致敏...  相似文献   

13.
发酵中药是传统中药材精细高值化利用的有效途径,可以起到增效减毒、扩大适用范围等作用。通过双向固体发酵技术将药食同源的刺五加与灵芝有机结合,达到协同增效的目的。首先,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常规固体发酵参数的最适范围和微生物生长因子种类;其次,通过Box-Behnken设计和响应曲面优化,得到并验证最优的生长因子组合;最后,通过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力和总抗氧化能力对发酵前后的刺五加提取物进行活性评价。结果表明,刺五加-灵芝双向发酵的最佳工艺为:粉碎粒度为10目,基质加水量为40%,菌丝体与固体基质的质量比为2∶1;最佳生长因子组合为:MnCl2为84 mmol/kg、NaCl为56 mmol/kg、CaCl2为149 mmol/kg;发酵后的刺五加提取物抗氧化活性显著增强,明显高于刺五加、灵芝及刺五加-灵芝混合提取物,提高了刺五加的保健功效,为系列大健康产品的开发提供了新的活性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4.
河北刺五加     
刺五加是一种产于东北,功效与人参类似的极有价值的中草药。作者发现河北也有野生种。本文描述了刺五加的生长、分布、药理活性、制剂及人工栽培,并提出了合理开发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刺五加多糖(Acanthioanax senticosus polysaccharide,ASPS)是中药材刺五加主要药效活性成分之一。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植物多糖的不断深入研究,其独特的生物活性已逐步被人们认知,且其在人体健康应用中也具有很大潜力。因此本文对近几年刺五加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及生物功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了更好的控制刺五加脑灵液的质量。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五味子乙素进行含量测定。其平均回收率为99.56%,RSD为0.69%。此方法不但简单、快速,而对刺五加脑灵液的质量能进行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17.
刺五加的组织培养及快速繁殖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为了大量发展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sus Harms.)这一珍贵的优良品种,适应规模化生产的需要,以刺五加的芽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试验,经试验对比筛选出刺五加的最佳初分化培养基为Ms 6-BA1.0mg/L NAA0.1mg/L,继代芽分化培养基为MS 6-BA0.5mg/L ZT0.1mg/L,生根培养基为1/2MS NAA0.5mg/L,用蛭石 森林腐殖土(1:1)炼苗较好。  相似文献   

18.
刺五加浑身上下都是宝,生存能力极强,是一种珍贵的药食两用的功能性食品。本文综述了刺五加形态特征、保健作用和种苗繁育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9.
刺五加作为我国北方特有中草药,具有药食两用的特殊价值,为改善刺五加茶风味并提高刺五加资源的利用率,采用冠突散囊菌固态发酵的方式将鲜叶制成刺五加发酵茶.通过单因素试验初步确定发酵条件,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优化了冠突散囊菌发酵制备刺五加茶工艺.感官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28℃,发酵时间8 d,菌液接种量35%,各因素影响主次顺序为接种量发酵时间发酵温度,此条件下发酵茶感官评分最高.本实验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设计方法得到发酵刺五加茶的最佳发酵条件,提高了刺五加发酵茶的感官品质,为刺五加发酵茶的实际生产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了优选刺五加中丁香苷的最佳提取工艺,分别采用温浸法、超声法、加热回流法三种提取方式提取刺五加中的丁香苷,并采用L9(33)正交试验,以丁香苷含量和干浸膏回收率为指标,以HPLC法为检测方法,对影响刺五加的加热回流提取工艺的因素水平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刺五加苷的最佳提取工艺为用15倍量的水加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1h,提取时间影响差异显著.水加热回流提取工艺用于刺五加的提取,工艺合理,操作简单,成本低,质量稳定,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