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镇建设用地控制模型研究--以重庆市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城镇建设用地扩展的内在机理,提出城镇人口增长和固定资产投资是拉动城镇建设用地需求的两大因素-据此对城镇建设用地控制指标体系建设进行了探索性研究,构建了建设用地控制模型,提出了重庆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城镇建设用地控制目标.  相似文献   

2.
随着工业化与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建设用地不足已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突出问题。利用1986、1998、2003年的多源卫星遥感影像,结合统计数据,分析了苏州近20年来建设用地变化和城区扩展特征,初步探讨了引起这种变化的原因。最后得出城区发展以外延扩展为主.土地利用效益有待提高,建设用地结构不尽合理等结论。  相似文献   

3.
中关村科技园区土地利用特点与规划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地调查和资料分析;阐述了中关村高科技园区土地利用特点,包括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利用区域突破地理界限,企业用地比例大等.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土地利用率趋于饱和,园区外扩速度快,交通用地十分紧张,企业用地结构不平衡等.并就该区土地利用规划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4.
城市土地集约化利用的对策探讨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分析了我国城市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认为城市外延扩张,大量耕地被占;开发区建设泛滥,城市土地闲置浪费严重;城市用地结构和布局不合理,土地利用效率低是当前我国城市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从加强规划的科学性和权威性;健全土地市场体系,强化土地法制管理;积极推进城市用地置换,优化用地空间布局;灌输节约用地思想等4个方面探讨了城市土地集约化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城镇建设用地预测方法新探--以重庆市渝北区为例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分析了我国现行城镇建设用地预测方法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城镇人口增长和固定资产投资是拉动城镇建设用地需求的两大因素,对城镇建设用地预测方法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构建了双因素预测模型.并据此提出了重庆市渝北区城镇建设用地配置方案.  相似文献   

6.
重庆市小城镇土地利用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揭示重庆市小城镇土地利用的现状特征,分析了小城镇土地利用在用地规模、用地效益和土地供给机制等方面存在的矛盾及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重庆市小城镇土地持续利用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7.
福建省土地集约利用动态变化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口的增长,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的实施,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福建省的建设用地需求量增加较快,土地供需矛盾将进一步加剧.根据福建省1996年和2007年的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及一些经济指标,采用特尔斐法与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福建省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动态变化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研究时段内,福建省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有了很大幅度地提高,但仍存在耕地面积减少、非农业建设用地扩展迅速、土地利用方式粗放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对福建省土地集约利用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指导意义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重庆市煤矿临时建设用地的复垦利用现状特征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为重庆市煤矿临时建设用地的复垦利用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重庆市25个存在临时建设用地煤矿的重点调查、对4个煤矿的临时建设用地土壤的重金属含量检测和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得出重庆市煤矿临时建设用地复垦利用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可供借鉴的先进经验以及相应的对策与建议。【结果】1)重庆市煤矿临时建设用地具有分布分散、规模大而单块面积小、以压占损毁为主、损毁程度不等、土地负荷大、硬化度高等特征,主要包括主工业广场、堆矸场、炸药库、矿区道路、风井场地、瓦斯抽放泵站等占用地,分别占比约59.14%,27.36%,2.08%,0.98%,10.17%和0.27%;2)采样区土壤中Cr,Ni,Cu,Zn,Cd,Pb,As和Hg共8种重金属元素均未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三级标准,但在与渝西地区土壤环境背景值对比时,却存在重金属元素超标现象,且差异较大;3)重庆市煤矿临时建设用地复垦取得一定成效,已备案煤矿区复垦项目477个,但仍存在约43%的煤矿临时建设用地处于闲置状态;4)重庆市已复垦的煤矿临时建设用地利用类型以耕地、林地、草地和园地为主,分别占到总面积的44.64%,43.99%,5.22%和4.84%。5)重庆市煤矿临时建设用地复垦利用存在分散、单块面积小复垦难度大、底数不清、污染状况不明、复垦利用技术标准缺失、复垦利用方向确定随意等问题。【结论】重庆市煤矿临时建设用地分布零散、底数不清、污染状况不明,急需开展相关调查与复垦研究,编制复垦技术规范指导重庆市煤矿临时建设用地复垦利用工作。  相似文献   

9.
重庆市建设用地预测模型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运用灰色系统分析方法预测城市建设用地是可行的,为满足建要求,应以城市建设用地存量为基础,采用累加方法建立生成数列,1991~2000年重庆市发和地预测模型为Xt+1=115626.4538e^0.094382941t-104572.0538平均每年城市建设用地增量为1727.88hm^2,预测结果符合该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控制目标。  相似文献   

10.
基于GIS的重庆市北部新区土地利用变化状况及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对1992年到2000年期间重庆市北部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状况以及土地利用扩展的时空过程进行了历史形态的分析,结果表明区域出现了超常增长的“开发区热”和“房地产热”,其中城镇用地、工业用地是促使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主力军。同时通过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的计算,证实了城镇用地通过大量蚕食农业性生产用地而得以迅速增加,农业用地受到城市化的影响,由收益较低的土地利用方式向收益较高的土地利用方式转变的土地利用变化特点。  相似文献   

11.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难点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通过实地踏勘、座谈等调研方式,发现重庆市区、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对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强化土地利用的宏观调控,协调用地矛盾,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落实土地空间布局起了积极作用.着重分析了规划实施的难点,提出了保障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的政策建议.这对下一轮规划修编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重庆市建设用地变化的时空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用地的规模、空间分布及其动态变化是政府对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管理的重要内容.利用1996—2007年重庆市土地利用变更调查资料,运用建设用地动态度和年均变化强度两个指标,对重庆市建设用地变化的时空差异进行定量研究,分析其时空变化的规律及原因.结果表明:从时间层面看,重庆直辖后建设用地中城市用地、建制镇用地、独立工矿用地、交通运输用地和水利设施用地量逐年增长,其中城市用地增长速度最快,而农村居民点用地量持续减少;从空间尺度看,各区域建设用地变化差异性较大,其中"一圈"建设用地持续快速增长,"两翼"增长速度起伏较大,全市75%区县的建设用地增长处于中速及以上变化水平;重庆市建设用地变化的时空差异与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交通干线及大型水利设施等建设密切相关,跟据预测,今后几年内重庆市建设用地总量仍会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口持续增长、城镇化进程加快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小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呈现逐渐扩大趋势,非农用地需求量日益增大,人地矛盾更加尖锐.在丘陵山地地区,受特殊地理条件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小城镇发展一般沿着交通干线及河流呈带状分布.对小城镇建设扩展用地进行适宜性的评价及空间优化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盲目扩张造成的土地浪费,为区域土地资源有效、永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本文以重庆市南川区鸣玉镇为例,对小城镇建设扩展用地适宜程度及其空间布局进行了初步研究,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结合区域社会经济统计数据,选取了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交通建设和自然地理环境等因素进行分析,得出小城镇扩展空间的土地适宜性级别,以便为研究区及相似区域的城市规划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4.
福建省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趋势预测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根据福建省1988年土地利用详查资料与1995—2001年土地变更资料以及相关经济统计年鉴,对福建省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驱动力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宏观政策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后,对建设用地及耕地等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在区域尺度上采用逐步回归方法加以分析,得出第三产业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以及固定资产投资增加是建设用地扩展的主要驱动力,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与农业内部调整是导致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利用1995—1996年土地利用转移概率矩阵以及修正后的转移概率矩阵,运用马尔可夫过程对福建省土地利用结构进行模拟与预测,试图揭示该省土地利用未来走向,并为实现土地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5.
针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建设用地规模预测的可行性论证,提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建设用地规模预测的可行性论证技术路线,并运用合意度论证法对渝北区建设用地规模预测结果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指出建设用地规模预测的可行性论证必须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从而为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以陕北黄土高原长城沿线的神木县作为研究区域,应用土地利用转换矩阵表,分析了近13年来土地利用结构互动变化和动态变化的空间特征.结果表明:神木县的土地利用有其明显的变化,耕地、水域和未利用土地在减少,其中耕地和未利用土地的减少最为明显;本区域其他土地都有所增加,且转变幅度最快是园地和建设用地;农用地内部各地类转换剧烈,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之间的转换明显,但土地利用沙化现象仍然存在;土地利用变化在空间分布上的土地综合动态度呈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趋势.神木县的土地利用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在自然因素的背景下,其环境政策是该县域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因素,而人口增长、农业结构的调整,也是土地利用变化重耍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驱动城镇用地扩张的两大因素——人口和经济进行参数调整。对城镇建设用地双因素预测模型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模型是一种弹性模型.更能体现城市用地的客观规律和实际需求;同时针对“城镇化水平预测不准确”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农业人口和农业人口比重预测城镇人口的新方法.并以重庆市渝北区为例.对模型进行了实证应用.  相似文献   

18.
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为指导,综合运用遥感技术和GIS技术,完成了西固区土地利用现状的快速调查,探索出在现代技术条件下土地详查的技术流程,建立了西固区土地资源数据库,实现了西固区土地利用的动态监测。对不同年代土地利用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农业用地以每年0.34%的速度减少,农业用地与建设用地矛盾突出;建设用地以每年0.64%的速度上升,城市市进程加快;盐碱地面积以每年0.05%的速度增加,土地盐碱化程度加大;土地利用结构由不合理逐渐趋于合理。  相似文献   

19.
亚热带典型区域土地利用变化预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995年和2000年Landsat TM影像的土地利用空间数据为基础,计算出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相互转化的概率信息,分析了亚热带典型区域桃源县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动态、幅度、速度、空间分布特征和方向.应用马尔柯夫概率模型进行土地景观要素的情景模拟,预测出了2050年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格局.结果表明:7种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主要是耕地、建设用地和水域的不断扩张,林地的不断减小.变化方向为耕地面积变化主要是毁林草开荒,建设用地扩展则表现为大量侵占耕地,水域变化是由耕地和林地转变而来.毁林草和农村扩展乱占耕地现象还未从根本上得到遏制.  相似文献   

20.
伴随经济的高速发展,农村建设用地的总规模不断扩大.而土地资源总量是有限的,不能仅仅依靠土地的外延扩展来满足地区发展的需要,还应该从已有的建设用地内部挖掘潜力,提高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水平.本文通过选取相关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AHP)与专家咨询法(Delphi),在分析忠县农村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现状后,根据存在的农村居民点用地粗放,建设用地内部挖潜不足等问题,得出其建设用地处于低度利用状态,最后对提高当地农村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水平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