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为了解大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状况,在学生中,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提高其对艾滋病的认知水平.并且,分析健康教育前后,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等方面的改变及进行相应的效果评价.方法选择2005年长春大学入学新生,采用自行设计的艾滋病相关知识问卷,分别在健康教育前后进行内容一致的基线调查,最后对其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健康教育后,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健康教育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从而得出结论,在大学生中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及十分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大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状况,在学生中,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提高其对艾滋病的认知水平。并且,分析健康教育前后,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等方面的改变及进行相应的效果评价。方法选择2005年长春大学入学新生,采用自行设计的艾滋病相关知识问卷,分别在健康教育前后进行内容一致的基线调查,最后对其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健康教育后,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健康教育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从而得出结论,在大学生中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及十分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根据目前艾滋病的感染情况,对韶关学院151名大学生艾滋病知识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中普遍对艾滋病病源知识和预防知识知之甚少,特别是来自农村的学生.针对这一情况和我国的现状,建议对大学生普及性科学教育,对已学习的大学生作为同伴教育者和主持者.一方面扩大对艾滋病知识了解的范围,另一方面减少国家财政负担,又能持续不断地受到教育.不仅有利于降低通过血液、母婴等传播途径的感染人数,更为重要的一点是,控制即将通过性接触感染艾滋病毒引起我国大流行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在大学生中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解大学生掌握艾滋病知识的现状,使学校为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从而确定在大学生中进行艾滋病教育的重要性,采用自行设计的艾滋病相关知识问卷,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择2005年入学新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调查问卷主要内容包括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结果显示,大学生对艾滋病基础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艾滋病知识掌握不够全面,尤其是对艾滋病病原体等专业性问题的知晓率较低.对于一些非传播艾滋病途径错误认识率较高,大多数学生对艾滋病存在着恐惧心理,有一部分学生认为艾滋病离自己还远.因此,对大学生进行艾滋病知识教育非常必要.在学校开展艾滋病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在医学生中开展预防艾滋病的参与式教育的可行性。方法:随机抽取我校临床医学专业2个班的学生,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培训前后的变化。结果:调查对象年龄为(19.04±0.80)岁,培训前后收回有效问卷476份;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的得分由培训前的(12.20±2.89)、(5.07±1.87)、(10.71±3.33)上升到培训后的(14.22±1.16)、(12.99±1.73)、(13.28±1.54)(P<0.05);培训前艾滋病知晓率为62.6%,培训后98.7%(P<0.05)。结论:在医学生中开展预防艾滋病参与式教育具有可行性;在执行中可应用同伴教育,使其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艾滋病在既无有效药物治疗又无疫苗预防的情况下,健康教育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在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开展形式多样的艾滋病健康教育,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艾滋病相关知识和防控意识,还可以通过学校—家庭—社会的辐射,提升少数民族地区艾滋病的有效防控,这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艾滋病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传染病之一.艾滋病作为死亡率极高的疾病,目前尚未有完全治愈的药物,也未研制出有效的疫苗.因此,教育是预防艾滋病的最好"疫苗".师范院校肩负着培养师资的任务,可以采取多种教育模式相结合,为将来作为教师开展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8.
魏少敏 《科技信息》2009,(32):203-203
本文根据当前师范院校预防艾滋病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以多元整合教学模式分阶段、分层次对大学生进行预防艾滋病教育。分析在该模式下教学方式的改变、学科共建与合作、学生就业等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在大学生中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大学生掌握艾滋病知识的现状,使学校为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从而确定在大学生中进行艾滋病教育的重要性,采用自行设计的艾滋病相关知识问卷,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择2005年入学新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调查问卷主要内容包括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结果显示,大学生对艾滋病基础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艾滋病知识掌握不够全面,尤其是对艾滋病病原体等专业性问题的知晓率较低。对于一些非传播艾滋病途径错误认识率较高,大多数学生对艾滋病存在着恐惧心理,有一部分学生认为艾滋病离自己还远。因此,对大学生进行艾滋病知识教育非常必要。在学校开展艾滋病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0.
艾滋病流行趋势及预防策略和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艾滋病是一种目前尚无预防疫苗,又无有效治愈方法,而且病死率极高的慢性传染病.在我国,艾滋病的流行呈快速上升趋势.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艾滋病的防治工作,非常关注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在学校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是预防艾滋病最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模式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凉山是中国艾滋病流行的重灾区。艾滋病已经成为影响凉山稳定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其迅速蔓延的势头还未得到有效遏制,对凉山的彝族大学生进行相关的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培训,进一步提高彝族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的能力,培养出一批合格的"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以彝族学生为主的宣传队伍,在凉山建立起高等院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长效机制,积极推动四川省民族地区高等院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同时建立"彝族学生-彝族家庭-彝族村寨村民"艾滋病预防教育链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为探索和推广可行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河池学院一至三年级23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匿名自填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的大学生中,对艾滋病的三大传播途径知晓率为79.61%;非传播途径知晓率为82.66%;预防知识知晓率为82.09%;82.66%的学生认为对HIV/AIDS值得同情;8.87%学生有过性行为;83.06%的学生希望通过学校获得系统的相关AIDS知识。结论: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了解尚不够全面深入,健康教育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13.
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是未来技术创新的主力军,肩负着推动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但地方高校大学生存在科技风险防范意识淡薄、防范观念滞后、科技伦理和方法论缺失的现状,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科技风险防范意识教育已经成为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地方高校可通过更新观念、创造条件、营造氛围等培养模式,强化、优化大学生科技风险防范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科技风险防范意识,提高他们的科技风险防范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为了了解天津职业大学新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掌握状况,该文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对1000名2002级新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新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只是有一定的了解,还不够深入,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因此在新生中需要通过健康教育课,全面、系统地对大学生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教育,弥补认识的不足,增强危机意识,提高大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相似文献   

15.
领导干部看艾滋病———知识、观念及决策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是艾滋病防治政策的制订者和具体执行者,又是中国社会中极具政治影响力的群体。对中央党校学员(地厅级领导干部)的问卷调查显示,目前他们较缺乏HIV/AIDS的相关知识,对HIV/AIDS在中国蔓延的现状和前景缺乏必要的认识和警觉。调查还表明,领导干部对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存在社会性歧视。他们对相关问题的认识和艾滋病政策的实施极为不利。问卷分析显示,在中央党校举行的培训研讨活动有效地改变了参与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艾滋病是当今世界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目前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重点是预防。凉山州是我国艾滋病的高发区,大中专学生是艾滋病的高危人群。本文通过对凉山州大中专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措施,为今后在凉山州大中专学校开展艾滋病防治的健康教育活动提供依据和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