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燕燕  王端卫 《科技信息》2011,(25):I0157-I0157,I0171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一直备受关注,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已成为现阶段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文章结合广西民族院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情况及实际调研结果,从民族院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引导民族院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对策展开论述,提出了一些民族院校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王银芬 《科技信息》2007,(12):14-15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数急剧增加。为缓解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国家大力提倡和积极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文章分析了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了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政策性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梁敏捷  梁丹 《科技信息》2010,(35):J0221-J0222
高校毕业生是我国宝贵的人力资源。当前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极为严峻,毕业生总量增加与国际金融危机的双重压力使当前毕业生就业面临巨大挑战。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是促进青年人才健康成长,缓解就业压力,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4.
我国高校应届毕业生的数量逐年递增,面对的就业压力也越来越严重。在如此背景之下,毕业生的就业竞争激烈,薪资待遇较高的企业对应届毕业生的需求量远远低于应届毕业生的数量,而对于毕业较为基层的岗位,其薪资水平较低导致很难招聘到应届毕业生。本文阐述了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对策,提高高校、应届毕业生和社会对基层就业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关于民族高校毕业生就业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化形势下,从民族高校的办学特点和民族地区人才需求的实际出发,分析了民族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现状及其存在的结构性矛盾和政策性障碍,阐明了建立健全市场调节和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的民族高校毕业生就业运行机制的必要性,认为鼓励民族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面向民族地区就业的关键是提供和落实各项优惠政策,探讨了民族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增强人才培养社会适应性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钟兰 《科技信息》2010,(12):I0076-I0076,I0079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人数不断激增,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岗位竞争愈加激烈,人才的流动性很大,高校毕业生"一次就业定终身"的现象将不复存在,因此大部分高校毕业生选择了灵活的就业方式。本文对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分析灵活就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大学生、高校和企业等多个角度出发,对促进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提出了几点经验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现状及其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在充分发挥高校毕业生人才资源的基础上,如何进一步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破除制约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体制性和机制性障碍,阐述了与市场体制相适应的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长效机制,以确保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相似文献   

8.
陈炳曦 《咸宁学院学报》2011,31(12):196-197,200
面对就业难的问题,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是我国重大的人才战略转变.文章从这个角度出发,分析了我国鼓励大学生下基层就业的政策,及实施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剖析,并从政府、高校和大学生这三个方面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因素的基础上,认为要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进一步完善调控政策,大力发展国民经济,拓展就业空间,扩大就业规模;国家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高校要强化内涵建设和社会实践教学,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放在首位,培养毕业生的实践能力,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0.
褚必海  高晓琴 《科技资讯》2010,(13):232-232
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愈显突出。作为"弱势群体"的高校贫困生,就业问题更为社会广泛关注。本文研究了高校贫困生自身就业问题的主客观因素,提出了提升贫困生就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以期为学校及同类高校的贫困生就业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该文结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阐述了构建和完善理工类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体系的现实意义,通过转变理工类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培养毕业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建立和完善毕业生就业创业基地;加强就业困难帮扶及建立未就业统计机制等措施和途径,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和创业引领计划,带动青年就业创业,在"新常态"下,积极构建科学有效的理工类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2.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号召的建设和谐社会的首要之事,针对这两个矛盾又统一的问题,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于2005年颁发了"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政策。正确认识和理解这一政策,对于缓和和解决上述两个问题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作者利用经济学中的委托-代理理论来分析这一就业政策,并提出一己之见。  相似文献   

13.
王伟 《科技信息》2012,(8):205-205
校园招聘会是高校帮助学生顺利高效就业的重要渠道之一,如何提高校园招聘会的有效性,使"学生、学校、企业"三方达到共赢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企业、高校和学生三方分别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可行性建议,并指出三方共同努力推动高校校园招聘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基层已成为未来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最重要的空间,为了深入了解高校大学生基层就业观和呈现出来的主要问题,促进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我们以南昌航空大学为例,对大学生基层就业观进行了实证调查和分析,并对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基层就业观,提出了相应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2009年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历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基于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大规模抽样调查数据。建立综合、科学而全面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评价体系。采用数理统计中的回归分析,分析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种种因素,以便学生、高校、社会更好的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以便解决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  相似文献   

16.
常斐  张帆 《科技信息》2010,(16):63-63
2010年召开的"两会",大学生就业依旧是"两会"关注的热点话题。近几年,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高等教育已步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大学生的就业高峰与全社会的就业高峰重叠,从而使大学生就业压力凸现出来。在这样紧张的就业形势下,国家每年都出台有各种新政策以便促进大学生就业,各高校更是将就业工作作为学校教学管理的重要内容来抓,而且随着社会形势的需要,这项工作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因此,深入分析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并从中探求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价值和社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张华荣 《南昌高专学报》2012,27(2):81-83,121
主要探讨在信息不对称理论下,高校毕业生创业的行为特征。首先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对高校毕业生择业行为建立行为决策模型,认为在信息不对称理论下,高校毕业生的自主择业行为是根据对创业的利益与风险和就业的利益与风险的比较,权衡利弊,并倾向于净利益较大者;其次建立创业直觉函数,描述和分析高校毕业生创业行为的多重灰色复合性质;最后利用组织行为学理论,分析高校毕业生创业由个体到群体的组织创业行为,并从群体动力、群体沟通、群体领导三个方面阐述高校毕业生创业阶段组织的特殊性,旨在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分析,为很好地贯彻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和谐社会理念提供可供参考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社会问题。如何促进就业、维护毕业生的就业权益是摆在政府、高校、毕业生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权益的概念和内涵进行界定,揭示了就业权益遭受侵害的一些现象,对制约高校毕业生就业权实现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进一步维护高校毕业生就业权益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9.
张爱芳 《科技资讯》2014,(30):231-231
高校就业工作关系着高校生存和发展,是高校教育质量的体现。随着高校毕业生的人数的逐年递增,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解决就业难问题是大学生、高校和社会共同承担的责任,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辅导员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是解决就业难的重要途径,该文从辅导员角度,通过拓展大学生对于"学"的正确认知,促使其躬行于"学",引导大学生塑造乐观自信、积极进取的健全人格,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培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做好人生职业生涯规划,重视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培训,提升大学生的求职技能等六个方面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探索出辅导员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对高校就业工作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高校毕业生就业是一项希望工程、民心工程和系统工程,促进高校毕业生和谐就业是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和重要价值取向。当前,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观念、就业技能、就业环境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和谐因素。政府、高校、社会应当积极行动起来,形成合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和谐就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