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贤 《科技资讯》2006,(19):170-170
构建和谐工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工商部门既有很大的作用空间,又面临着全新的考验,在具体实际工作中,工商部门即要依法行政,又要处理好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我认为构建和谐工商应着重把握以下几个要点:  相似文献   

2.
和谐社会的本质、内涵、提出的时代背景与中国传统文化中丰富的和谐思想等,决定了高校必须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纳入和谐社会视野中,新形势下高校要以和谐的理念构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机制。一是要将服务和谐社会建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标;二是要夯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和谐基础;三是要积极重视构建和谐校园的基本途径——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四是要将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内容;五是要坚持思想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3.
尹柱忠 《广东科技》2010,19(16):20-20
<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中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也是涉及社会生活许多方面和领域的一项系统工程。和谐社会与和谐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和重要内容,建设和谐社会,必须建设和谐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必须建设好企业文化,只有共同  相似文献   

4.
夏洪武 《科技信息》2009,(11):349-349
建设和谐劳动关系是促进企业和谐发展,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劳动者自身发展的需要。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下,只要企业发挥好主导作用,工会组织发挥好协调作用,职工发挥好积极作用,一定会建成适合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和谐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5.
张晋莉 《科技信息》2009,(19):190-190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中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作为社会的一个基层单位,学校也同样面临着构建和谐校园的问题。因为只有社会的每一个细胞都和谐了,整个社会才会和谐。二十一世纪的学校已不再是一座孤独的象牙塔,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学校和社会的联系也日益紧密,因此,要想建立和谐的校园,既要处理好学校内部的关系,又要处理好学校与社会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马淑雅 《科技资讯》2007,(15):215-216
要构建和谐征稽,必须践行好“三个服务”这是适应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因此本文就如何践行好“三个服务”谈了四点观点,四点是按照三个服务内容结合交通征稽工作实际要求每个征稽工作者要真诚、公正履行职责和义务,做到秉公用权,廉洁从政。只有这样才能构建和谐征稽,也才能为和谐社会的建设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7.
随着和谐社会建设的深入发展,和谐校园建设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我们从教师职业道的内容和含义;教师职业道德的特殊要求;教师职业道德与和谐校园建设的关系;教师职业道德的现状和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的方法途径进行了探讨。从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着手,推进和谐校园建设。  相似文献   

8.
廖婷婷  林奇文 《龙岩学院学报》2009,27(4):129-131,136
随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深入,和谐校园建设这个课题也不断深化.从和谐校园建设的理论研究到和谐校园建设各个环节措施的落实,逐步深入把握"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六个方面内涵,从而推进高校科学发展.结合高校工作实际,从依法治校的视角探索如何推进和谐校园建设,是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9.
和谐文化是和谐精神与和谐社会的基础;和谐精神是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的集中体现;和谐社会是和谐精神与和谐文化的载体。因此,和谐文化、和谐精神、和谐社会具有存在意义上的互动性和发展意义上的统一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遵照三者之间的关系,从中国社会所处的具体时空规定性出发。为此,要充分利用全球化契机,增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动力;大力挖掘传统文化,增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底蕴;加强和谐文化和和谐精神建设,增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谢丽娟 《科技信息》2011,(1):I0391-I0391,I0402
构建和谐社会,必然要发挥企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基础性作用。构建和谐企业对企业工会组织既是机遇也是责任,本文通过四个方面的阐述,分析了企业工会组织在当前形势下应如何发挥自身优势,紧密联系自身特点和工作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构建和谐企业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和谐文化建设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在十届六中全会的《决定》中被推向了一个更新的高度。怎样建设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和谐文化,已成为理论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拟从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观念,吸收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立足社会生活实际,使和谐文化建设符合时代和现实的要求等几个方面对和谐文化建设的途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尚晶晶  员大强 《甘肃科技》2008,24(2):113-116
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回答的是"什么叫发展、怎么样发展"这一根本问题;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是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总目标和总任务,回答的是"什么叫和谐社会、怎样建设和谐社会"的问题。但是,它们要解决的问题和根本要求,却都是要在以人为本、统筹兼顾中协调好发展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尤其是协调好经济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复杂关系,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和贯彻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既构成了十七大召开的最重要政治和理论背景,同时又成为了十七大的题中应有之义。越是经受实践检验,就越能获得新的发展动力。党的十七大报告开宗明义指出:"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可见,社会和谐与科学发展将成为时代最强音。本文所谓的"和谐发展"就是指构建和谐社会与科学发展观的有机统一(以下简称"和谐发展"),它是对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不断地同各国的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13.
彭安华 《科技信息》2007,(9):135-137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因而构建和谐学校是我国任何类型的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笔者认为,建设和谐学校,要以理念建设为支柱,树立依法治校、以人为本的理念;要以和谐管理为先锋,拥有自身和谐的学校管理层,管理民主、公平、科学;要以和谐校园关系为手段,妥善处理好干群关系、同事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要以和谐的教育过程贯穿始终,教育教学的理念和方式方法要与时俱,要让学生素质要全面和谐发展;要以和谐教育环境为基础,加强校园硬件、软件环境建设,加强校园文化活动建设,创建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与家庭、社会相和谐。  相似文献   

14.
当前,建设和谐社会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首要任务,和谐社会的主体应该依靠和谐的人,而培养和谐的人需要实施和谐教育。完成和谐教育的主力军又是教师,需要教师从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相统一的实际出发,调控教育过程中诸多教育要素的关系,使教育节奏符合学生发展的规律,进而使“教”与“学”产生“谐振效应”,促进学生基本素质获得全面和谐、充分发展的教育。  相似文献   

15.
蓝丽萍 《科技资讯》2009,(36):216-216
作为整个社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校园的和谐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产生直接而深远的影响。和谐校园离不开大学校园文化的引领和支撑,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因此在新形势下,要从高校和谐发展的战略高度重视和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全面把握大学校园文化的基本内涵和重大意义,大力开展大学校园文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用深厚的文化之魂统领高校各项事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和谐校园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要牢牢把握这一战略任务,针对新形势、新挑战,把握宣传思想工作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主动权,坚持理论武装的思想引导力,校园文化的精神凝聚力,构筑德育高地,力求通过全方位和谐报道,营造和谐校园氛围,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思想政治保证。  相似文献   

17.
曹方胜 《科技信息》2011,(24):I0072-I0072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五中全会再次强调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重大理论创新,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作为企业,理应通过努力构建和谐企业为和谐社会做贡献。而  相似文献   

18.
徐涛  郑晓鹏 《中国西部科技》2011,10(24):74-74,90
工会作为党与广大职工群众相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在推动和谐企业创建和服务和谐社会建设方面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笔者紧密结合油田工会工作实际,从实施素质工程、维权工程、民主工程、送温暖工程四个方面,深入浅出地分析了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对基层工会如何构建和谐企业,提出了自己的新见解、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王红丽 《科技信息》2010,(17):J0307-J0307
构建和谐企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部分,构建和谐企业需以人为本,本文从六个方面阐述了此观点,企业要发展必须要实现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20.
兰玉英 《中国西部科技》2010,9(33):60-61,63
建设"和谐高校"是和谐社会对新时期高校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从国际形势需要、国内形势需要和高校自身发展需要三个方面分析了构建和谐高校的必要性;要实现高校的和谐与稳定,从高校与政府的和谐、校园环境的和谐、管理制度的和谐、师生关系的和谐、同学关系的和谐、校园文化的和谐、高校招生的和谐、高校图书馆的和谐等几个方面入手来构建高校的和谐,以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和谐高校"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