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文基于江西省司法部门、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651名相关人员展开了有关安乐死法律问题的问卷调查,围绕"是否赞同安乐死""实施安乐死立法的理由""安乐死立法的障碍"及"安乐死立法可行性"四个主题进行了数据统计分析,并由此提出结论。  相似文献   

2.
安乐死是一种新型的死亡方式,目前世界上只有荷兰使安乐死进入了法制化轨道,我国对安乐死仍有许多争议,但在法律上是禁止安乐死的。笔者也同意不为安乐死立法,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理由:一是安乐死不是自杀行为,则是他杀行为;二是人的生命权比健康权更重要;三是为安乐立法将阻碍医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通过采用自杀态度问卷(QSA)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整群随机抽样的某高校689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在对自杀行为性质的认识、对自杀者的态度、对自杀者家属的态度以及对安乐死的态度各年级间都存在极其显著差异,对自杀行为性质的认识持肯定态度的学生的躯体化等9个因子分都显著高于对自杀行为性质的认识持否定态度的学生。表明大学生各年级间自杀态度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自杀态度与心理健康状况之间呈显著相关;对自杀行为性质的认识持肯定态度的学生心理问题症状较多。  相似文献   

4.
所谓“安乐死”,是指对于患有绝症,濒临死亡的病人,在患者真诚委托的前提下,为减少病人难以忍受的剧烈痛苦,由医生采取一定措施提前结束病人的生命,使其安乐死去的行为.围绕实施“安乐死”行为是否构成故意杀人罪的问题,分歧较大.国外对此研究较早,大体存在肯定与否定两种观点.从目前情况看,肯定“安乐死”的观点占上风.据此,国外刑法学界要求“安乐死”合法化的呼声很高.但迄今为上,几乎所有国家的刑法都还没有在立法上肯定“安乐死”为合法行为.相反,大多数国家的刑  相似文献   

5.
安乐死早已成为世界性的问题,它一直备受法学界、医学界、伦理界、人类学界、宗教界等关注,安乐死在法学界的争议也是异常激烈.在我国的法学界,安乐死同样引发了众多刑法学家和民法学家的争议.但从现实来看,安乐死在我国有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的发展,“安乐死”问题越来越引起世人的关注。由于关涉到种种道德问题,安乐死在我国难以取得合法地位。而我国儒道两家代表的传统生死观对死亡价值的肯定和重视,为安乐死的合法性提供了很有说服力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死亡,从古至今都是一个令人恐惧的话题。有很多人自愿选择死亡,并为安乐死合法化不懈努力。安乐死合法化在中国是否可行,越来越多的问题出现在我们面前,关于安乐死合法化的讨论也进入白热化。从安乐死的历史沿革、安乐死的合理性、安乐死在中国合法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以及安乐死合法化所需要的法律保障四个方面进行探讨,论述了安乐死合法化在中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舒颖 《当代地方科技》2012,(1):18-18,24
由于对夫妻忠诚协议的性质及效力的不同理解,导致了法律适用上的困难和混乱。在法学理论界,就其效力问题也引起了极大的争论,至今未有定论,大体形成了肯定说和否定说两种观点。笔者赞成肯定说的观点,并对否定说的理由逐一分析,进行反驳,最后在肯定夫妻忠诚协议效力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限制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对圆钢和冷轧带肋钢筋在工作性能、经济指标两个方面进行对比,对冷轧带肋钢筋的推广应用持肯定态度。  相似文献   

10.
徐林 《海峡科学》2007,(12):70-72
安乐死是个十分复杂的话题,它涉及伦理、道德、传统观念、舆论、法律、文化等各方面。理论上,人们对“安乐死”问题的探讨来源于人们对生命质量和生命意义的关注,来源于人们对生命尊严的关注。在实践中“安乐死”法化也同样面临着难题,“安乐死”合法化可能带来非常多的社会问题。目前世界上只有荷兰等很小一部分国家和地区允许安乐死,并且这些国家对实施安乐死这种行为规定了十分严格的程序。今年“两会”期间—个28岁的肌无力患者李燕写了份《安乐死申请》,再次引起了全国对安乐死立法的大讨论。  相似文献   

11.
安乐死是一个有争议的社会问题,对它的讨论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长期以来争论的焦点集中在安乐死的道德和立法问题上.本文就安乐死的道德问题展开论述,从生与死的辨证关系、人的生命权利.道德评价标准三个方面为安乐死提供伦理辩护.  相似文献   

12.
安乐死在中国的司法实践中大部分被告都处以缓刑,对待孝子助母"安乐死"的这类行为,司法界主流观点是构成犯罪,但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在中国理论界和现实司法实践中,关于"消极安乐死"是"合法"或是"非法"一直争论不休。我们不妨从德国刑事司法实践中借鉴"停止治疗型"安乐死、直接故意安乐死、间接安乐死的分类来厘清何种安乐死为"合法",何种为"非法",必须受到刑罚。对于"停止治疗型"和间接安乐死,患者的意思表示、监护人的意见都可以作为阻却违法性事由,从而影响安乐死违法性的认定。  相似文献   

13.
仁慈终点及安乐死作为3R准则中“优化”原则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上已形成了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我国还需要在相关法规、标准方面进一步完善。本文通过介绍国外有关人道终点及安乐死的主要指南、法规,为我国有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个人自由原则思想、个人权利的充分发展;生命质量、人生价值、人口素质的提高、卫生资源的合理运用等方面阐述了安乐死的道德意义。同时对实施安乐死行为是否符合我国法学精神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国内外安乐死立法的对比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林 《海峡科学》2008,(4):88-88,94
从20世纪30年代起,西方国家就有人开始要求在法律上允许安乐死,并由此引发了安乐死应否合法化的大论战. 1 国际上安乐死立法情况 二战以后,赞成安乐死的观点开始呈上升趋势,有关安乐死的民间运动和立法运动也日益增多.1993年,全世界第一个提倡自愿安乐死的团体在英国正式成立.  相似文献   

16.
"安乐死"从产生之日起就是一个非常敏感,同时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它涉及到医学、风俗、伦理、法律、道义等各个方面。对安乐死的关注是对生命的另一个角度的关注方式;安乐死在我国合法化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但在世界这个大的人文环境中,安乐死的观念最终也会被我国所接纳。关于安乐死的问题,不但要在理论上、价值观念上进行探讨,更要在实践中建立严格、完善的实施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7.
“安乐死”从1988年七届人大会议上就已被提上议案,而更让人记忆犹新的是2007年,28岁的银川女孩李燕由于身患重病27年,双腿瘫痪,生活无法自理,通过参加全国两会的人大代表帮她提交“安乐死申请”议案,安乐死一下子轰动全国。但过了二十余年,我国仍未对其进行任何立法,那究其原因到底为何呢?本文从安乐死的基本理论性质方面予以论述这一众说纷纭的话题。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首例"安乐死"案的出现,安乐死已然成为理论界长期争论的焦点之一。本文通过对我国安乐死现状的分析和阐述,结合国外安乐死立法情况,从而论证安乐死合法化的必要性及合理性。  相似文献   

19.
根据师范院校的特点,针对目前《高级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高级英语课堂上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学生授课教学实验。通过课堂观察、访谈和问卷调查,考察在高级英语教学中运用学生授课的可行性及有效性。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在高级英语课堂中运用学生授课持积极肯定的态度,对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英语学习,师范技能,及综合能力和素质的提高,教学相长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这一结果证明了在师范院校高级英语教学中运用学生授课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多年来,充足理由律是否归属形式逻辑的问题,成了逻辑学界争论不体的一桩公案。对这个问题的态度,似乎只有两种截然相反的回答。否定者举出理由,把充足理由律从形式逻辑中排除出去,但并没有肯定它应占什么地位;肯定者把充足理由律作为形式逻辑的第四个基本规律,但并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