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贵州省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格局及因素分析主要是依托Arc GIS软件,从空间类型、密度、关联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主要有:(1)集聚分布为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特征;(2)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核密度最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贵阳市、安顺市、黔东南州等三个市/州行政驻地周边,并且其空间分布与该省的交通分布具有明显的一致性;(3)A级旅游景区整体发展状态较为活跃,并且其空间分布模式表现为由点状到带状再到点状;(4)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格局深受地理环境、资源禀赋等自然要素的影响,其数量与人均GDP、人口分布等人文要素的相关性不显著,而交通条件对其空间分布格局影响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2.
旅游景区是旅游业发展的物质基础,而定量分析影响旅游景区发展的因素,是减少无效投资、降低成本、促进旅游业高效发展的重要渠道.文章基于GIS地理信息技术,以云南省2017年A级旅游景区数据为基础,综合运用GIS空间分析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云南省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①云南省旅游景区空间分布呈集聚型分布,且均衡性低,集中程度高;②云南省旅游景区空间分布密度总体呈现"西北多,东部边缘少,中部多"的分布特征;③云南省旅游景区发展活跃,热点区域数量远多于冷点区域,且冷热点分布呈现出明显的西南—东北空间特征;④云南省旅游景区空间分布受自然和人文两大因素影响,影响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河流水系城市分布交通(公路、铁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GDP)人口密度地形起伏(DEM).  相似文献   

3.
旅游景区是构成旅游功能系统的关键要素,是旅游目的地的重要吸引物.以大别山革命老区119个4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为研究对象,运用ArcGIS空间分析法探究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区域旅游联动发展问题.研究结果表明:1)旅游景区空间分布呈集聚类型,且均衡程度低;2)旅游景区整体表现出“中部和东部多而稠密、北部和西部少而稀疏”的空间分布密度特征;3)旅游景区空间发展不均衡,冷点区多于热点区,“东西轴热、南北轴冷”空间分异特征显著.最后,从空间联动视角,结合大别山革命老区城市战略定位、旅游资源禀赋、旅游交通网络结构等因素,构建“两核三廊四圈一环”的区域旅游景区联动发展模式,以期促进大别山革命老区旅游经济的协调发展和高质量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4.
通过实地访问、问卷调查等方法得知,在河南省A级以上景区内开展体育旅游活动的多为自然景区,有民俗活动、水上、山地、冰雪等多种项目;旅游资源多样的地市,景区开展体育旅游活动较多,反之较少;各地市开展体育旅游项目的景区数量与自然景区数量呈明显的正相关,与人文景区数量呈负相关等特征.同时对河南省景区内开展体育旅游活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5.
以胶东半岛A级旅游景区作为研究对象,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研究胶东半岛A级旅游景区时间和空间分布的集中性特征.研究发现:(1)胶东半岛整体区域及各地级市的A级旅游景区的时间演变呈现相似的特征,2000-2014年A级旅游景区持续波动增长,2015-2017年A级旅游景区增长趋于平缓,各地级市A级旅游景区的数量随时间的演变差距逐渐拉大;(2)从区域整体范围来看,胶东半岛A级旅游景区在空间上呈集聚状态,集聚状况大致呈"南北高,中间低"的分布态势;(3)从市域范围来看,青岛市和烟台市的A级旅游景区分布呈集聚态势,威海市旅游景区的分布呈均匀态势,3市均存在旅游景区密集区.最后,从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出发,对优化胶东半岛区域A级旅游景区的开发、整合以及旅游业地区联合发展提出针对性措施.  相似文献   

6.
周成  李悦铮  江海旭 《河南科学》2012,30(11):1676-1679
运用最近邻点指数、基尼系数定量分析方法,以山西省国家A级旅游景区(点)为例,分析得出山西省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类型、特征;利用区域增长极理论和点轴理论,论证了山西省旅游资源分布形态及与省内道路交通的联系情况.结果表明,山西省旅游资源在省内分布类型为集聚型,主要集中于晋北、中部、临运(临汾、运城)和晋东南四大区域,在11个地级市中呈集中分布;旅游资源空间结构与省内道路交通布局联系密切.整合区域旅游资源,改善道路交通状况,完善旅游网络体系将是山西省旅游资源空间结构优化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7.
通过构建总体分异测度指数(GDI)和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方法,从区域、市域、县域三类尺度分析山东省不同类型旅游景区的区域差异特征及空间分布格局.研究结果表明:1)景区数量上,山东省旅游景区不同等级数量总体呈现橄榄型特征,以2A-4A级景区为主,5A级和1A级景区较少;2)景区类型上,现代游乐类占比最高,历...  相似文献   

8.
依据2016年中国A级景区数量和空间分布数据,应用最邻近点指数、基尼系数、聚类和异常值分析等方法,借助GIS空间分析技术在省域尺度上对A级景区的数量、等级结构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中国A级景区建设已从数量扩张阶段进入质量提升阶段;我国A级景区空间分布与我国人口空间分布呈现一致性,87%的A级景区分布在胡焕庸线以东地区,且在京津冀、长三角和山东半岛地区形成密集分布区;各省旅游接待量及旅游收入均与其A级景区总数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且与5A和4A景区数量的相关性更高。基于以上,提出中国A级景区质量提升对策、西部优先发展对策、区域合作发展对策、交通优先发展对策和景区产品创新对策五大对策。  相似文献   

9.
旅游景区的空间结构特征是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之一.运用数理统计和地理信息空间分析方法,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内60个国家4A级以上旅游景区为研究对象,从总体空间分布类型与区域内空间分布类型两方面对空间分布类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内4A级以上旅游景区的总体空间分布格局为凝聚型,在空间上趋于聚集分布;区域内呈集中分布特征,空间上表现为不均衡.  相似文献   

10.
高级别旅游景区的关联性分析--以中国4A级旅游区(点)为例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 把握高级别旅游景区与旅游产业之间的关系,为区域旅游业发展寻求适度规模和合理方向。方法 选取3种不同指标,分别利用最临近点指数和线性回归的方法对4A级旅游区(点)的空间特征和关联关系进行测度。结果 以陕西省为实证的研究表明,4A级旅游区(点)在空间上呈凝聚分布,与代表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的各个指标之间均存在明显关联关系。结论 高级别旅游景区在拉动旅游就业、旅游产业发展等方面具有显作用,不同地区要根据区域旅游业发展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差异化发展策略,以实现旅游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1.
运用地理统计分析方法,从定量和定性两方面分析了山东省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特征和区域差异.结果表明:①山东省各地市A级旅游景区分布差异较大,旅游景区等级表现出"少—多—少"的格局.②山东省A级旅游景区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非均衡集中的特点,17地市景区质量差异较大.③山东省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区域差异明显,主要受旅游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地理环境、区域面积、人口数量、交通条件等因素影响.基于上述研究,进一步提出山东省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2.
以安徽省546处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为研究样本,运用W函数、经验贝叶斯修正的空间自相关及空间冷热点分析,定量化地分析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的空间结构、空间自相关效应,揭示其空间分布特征,探究其冷热点分布,并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和地理加权法,探究旅游密度分布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①安徽省3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在空间上呈现均匀分布状态,而3A以下景区空间上表现为聚集状态,市域间差异较大;②安徽省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旅游密度呈正的空间自相关性,旅游密度总体上表现为南热北冷的分布特点,与安徽省旅游资源南多北少实情一致;③旅游地区资源禀赋、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交通等因素影响着旅游密度的空间分布,市域间旅游密度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浙江省旅游景区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依据浙江省A级旅游景区及空间分布数据,利用ArcGis空间分析技术,采用最邻近指数分析、核密度分析、标准差椭圆分析、缓冲区分析等方法探究浙江省A级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结构.结果表明:浙江省A级旅游景区数量众多但大多数景区质量一般;浙东北地区的A级旅游景区分布密集程度明显高于浙西南地区;A级旅游景区分布态势总体呈现出东北—西南走向.从市域范围内来看,浙江省各市A级旅游景区分布类型均为集聚型.浙江省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受交通条件、地形条件和人口因素的影响较大,建议在未来的景区开发过程中尝试打破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的地区不平衡性.  相似文献   

14.
郑汴一体化地区旅游景区的空间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景区是旅游区域发展的物质依托,其空间结构影响着旅游区域的空间竞争、资源开发等.本文运用最近邻指数R、β指数、γ指数三种指标和基尼系数分析方法对郑汴一体化地区的旅游景区空间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旅游景区在空间上符合核心-边缘分布结构,在总体上呈集聚型分布形态,景区空间连通性较好.最后,提出推动区域旅游共同发展、进一步完善景区间交通网络、实现区域景区联动开发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以2002—2020年江西省438个A级旅游景区为研究对象,运用最近邻指数、核密度分析、标准差椭圆、地理探测器等空间分析方法研究其时空分布演化及其动力机制.结果表明:(i)在时序演变上,以2013年为分界点,江西省A级旅游景区数量增长呈现前缓后陡的“M”型特征,不同类型旅游景区增长变化具有显著性差异;(ii)在空间维度上,江西省A级旅游景区的高密度区经历单核状集聚—散点状分布—组团式结构的空间演化过程,并逐步形成环鄱阳湖的“O”型核密度结构,空间分布具有环湖、亲水、沿路等显著特征,空间方向分布在总体上呈东北—西南走向,重心随着时间演化由北往南迁移,标准差椭圆整体呈现小幅度逆时针旋转;(iii)江西省A级旅游景区时空格局演化主要受自然环境涵养力、经济发展推动力、市场需求拉动力、区位交通辐射力、旅游资源内驱力及政策制度调控力等多种内外部力量共同驱动.  相似文献   

16.
利用ArcGIS 10.1,SPSS 17.0等软件作为数据分析平台,对浙江省231个优良等级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省优良景区总体呈现集聚分布,3A级、4A级和5A级景区在省内的分布类型分别为集聚型、集聚型和均匀型;优良景区在浙北、浙东、浙南、浙西4大地理区域的空间分布,呈现"东北热,西南冷"的格局,景区主要分布在杭州、宁波和绍兴,规模集聚效应逐步显现;在区域范围内,5A级景区的区际分布较为均衡,4A级景区和3A级景区分布相对集中.在探讨景区分布差异的影响机理时,发现其与地区的经济、人口、交通、资源禀赋等因素相关,关联度最大的是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其次是人口数量、交通条件,最后才是旅游资源单体数量,景区分布存在明显的经济、人口导向.基于上述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天水市11个3A级以上旅游景区为研究对象,采用最近邻距离模式、地理集中指数、基尼系数和GIS空间分析的研究方法,从总体空间分布类型与区域内空间分布均衡性两方面对景区空间结构进行测定。计算最邻近指数为3.2819、地理集中为44、基尼系数为0.826,发现天水市3A级以上旅游景区空间内呈均匀分布,其在3大区域中呈集中分布,空间分布均匀度很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得出旅游景区分布与地形地势、交通线路有着密切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景区分布格局及可达性状况对旅游开发和旅游时空安排产生重要影响,引发游客的空间行为和区域旅游产业布局,最终影响旅游的经济收益.在GIS技术的支持下,以百度地图API数据为基础,运用GIS空间分析功能测度4A级以上景区的空间分布格局,从各景区到景区间的可达性和客源地至景区间的可达性两方面综合评价重庆市景区可达性水平.研究结...  相似文献   

19.
A级旅游景区的等级与数量体现了一个地区的旅游发展实力.创建A级旅游品牌,可以增加政府的旅游收入,发挥旅游功能,促进就业、改善民生;可以实现区域的综合发展,展示地方形象,打造当地品牌.利用GIS空间分析工具定量分析358个广东省A级旅游景区,并选择最邻近点指数、地理集中指数、基尼系数等探讨广东省A级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①景区空间分布集聚特征明显,主要集中在广州、梅州、惠州、韶关、清远、佛山和东莞等城市;②景区呈现中心集聚的不均衡特征,集聚在以珠三角和粤北为中心的纵轴上,粤东粤西分布密度不高;③不同等级的旅游景区分布有较明显差异;④社会经济、人口分布、旅游资源、交通条件等多种因素影响广东省A级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20.
基于A级以上旅游景区的抖音粉丝量数据,运用空间分类、核密度、最邻近指数等研究方法,对长江经济带旅游经济空间格局进行分析,并探究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 从空间分异看,各省、市的旅游经济发育水平存在差异,其中上海、湖南、湖北等地的景区网络化水平较高,而四川、安徽等地较低.同时,从格局分布看,较高及高关注度景区在江浙沪一带呈集聚分布,在四川成都呈孤立分布,中低关注度景区分布范围广,但整体上东密西疏.2) 从空间集聚看,整体呈现出“双核引领,多点驱动”的结构特征.3) 从空间结构看,中高关注度景区在空间上呈均匀型分布,低、较低关注度景区呈集聚型分布.从集中程度来看,上海、江西、贵州的集中水平较高,而安徽、四川、重庆、湖南等地较低.4) 从虚实差异来看,景区网络关注度虽然打开了市场,但由于发展差距过大,导致整体发育水平并不高.5) 从各因子的影响力度来看,宣传力度以及实体建设水平对地区网络旅游经济的解释程度较高,经济支撑力、网络化水平次之,交通条件及服务水平的解释力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