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根据我国多年地震监测预报工作的经验和问题,就地震发生的机理、预报研究的基本途径以及汶川地震发生机理和失报问题做了探讨;分析了地震短临预报前兆、测震学应用的局限性及地应力转移和追踪;提出了今后地震预报工作的9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李四光地质科学创新思想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认为李四光地质科学创思想表现在:敢于创造新的科学理论;贵于坚持新的研究方向,勤于进行新的科学实验,勇于从事新的科学实践;善于思考新的科学问题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4.
5.
李四光的科学研究历程与《李四光全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中国现代卓越科学家李四光教授毕生从事科学研究的历程,及其为中国地质科学作出的重大贡献;《李四光全集》是他发展地质学的成功记录和科学总结,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宝贵的科学化遗产,共八卷,中英各半近400万字。  相似文献   

6.
7.
8.
人们发现电磁性质可以用于地震短期预报,并取得了不同程度的应用效果。本文通过最近实验表明,岩石破裂时其介电常数变化大于40%。提出了一个新的地震预报的物理参数——介电常数。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地震预报科学技术问题、前兆异常和本底异常及宏观异常现象的观测,指出了地震预报所面临的根本困难是前兆的如何正确观测和识别问题。作者认为只有建立在对构造带以及附近地区长期地震危险性的恰当评估,才能减少巨大地震造成的破坏和财产损失。  相似文献   

10.
11.
本文介绍了1982年6月16日甘孜6级地震预报成功的有关情况,并对敏感点前兆信息提取,地质、地理条件,综合预报及其机理进行了讨论。对地震预报和理论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在野外地震勘探数据的采集过程中,应用光导纤维传输地震信号具有许多突出的优点。本文提出了如何利用光导纤维传输载有地震信息的激光检波器反对激光束的设想,并就光耦合问题阐述了作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应用卫星遥感图像,配合航片和实地调查,对区内地质构造进行了系统解译。建立了线性构造带状分布的空间格局,指出区内线性构造主要为北东和北西向二组,北北东、东西和南北向次之。空间上发育成带且带间平行等距;时间上各构造体系成生有序。基底构造主要为北东、北西和东西向三组,盖层的沉积建造、构造的成生演变、岩浆活动以及矿产分布都受其控制。圈定环形构造21个,与本区矿产分布关系十分密切。最后提出金铜(银)找矿远景区,并指出了重点勘查地段。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产生地震危险的随机性与地震烈度本身的模糊性,从而获得将地震灾害予测作为模糊随机事件的处理方法。以模糊概率子集表示予测的结果,它全面的估计了地震发生后可能出现的震害评定,为工程抗震设防的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其次,基于地震烈度的模糊性,定义了模糊烈度和清晰烈度。从基于清晰烈度的通常可靠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中,引伸出了基于模糊烈度的模糊可靠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它不仅考虑了地震动效应和结构抗力的随机性,而且顾及地震烈度、场地分类等的模糊性,提出了以模糊概率表示的地震工程可靠度。最后,在分析了影响地震工程可靠度诸多因素基础上建议了对地震工程可靠度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根据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运用MATLAB的神经网络工具箱建立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以地震变化率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对台湾地区和四川地区地震数据时间序列进行分析对大地震的发生时间进行预测.实验证明该模型用于地震预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考察了自1338年以来的发生在渤海海域的历史地震,建立了该海域MS≥7级地震活动的灰色灾变GM(1,1)模型,又以该海域发生MS≥7级地震的具体年份为原始数列,建立了MS≥7级地震活动的灰色数列GM(1,1)模型.这两个模型的预测结果相吻合.文中对预测结果的可信性作了详细的论证.  相似文献   

17.
准确的预测油气田生产井的生产动态变化,在油气田开发过程中极为重要。用地震勘探中的预测滤波模型,对华北油田南马庄马2断块油藏生产井的未来产量进行了预测。试算结果表明,用测滤波模型进行井的未来产量预测是有效的,并且从预测的结果中可以得到一些有益的启发。该模型与其它模型相比,具有算法简单、运算速度快、符合率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