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郑州四棉有限责任公司是由原河南嵩岳集团郑州四棉有限公司(以下称四棉)实施债转股改制组建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公司为国家大型一类棉纺织骨干企业,拥有环锭纺93029万枚,气流纺2600头,织机2885台,在职职工6400人,是拥有"两纱两布"自营进出口权的国内纺织品出口基地之一,河南省重点创汇大户企业.产品除内销外,大部分出口美国、英国、日本、韩国、东南亚各国和香港地区,深受国内外用户好评.2003年,该企业被评为"省十佳职业道德先进单位",同时获得"省五一劳动奖状".  相似文献   

2.
<正> 郑州四棉有限责任公司是由原河南嵩岳集团郑州四棉有限公司(以下称四棉)实施债转股改制组建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公司为国家大型一类棉纺织骨干企业,拥有环锭纺93029万枚,气流纺2600头,织机2885台,在职职工6400人,是拥有“两纱两布”自营进出口权的国内纺织品出口基地之一,河南省重点创汇大户企业。产品除内销外,大部分出口美国、英国、日本、韩国、东南亚各国和香港地区,深受国内外用户好评。2003年,该企业被评为“省十佳职业道  相似文献   

3.
1983年,吴江市南麻镇组建了一家只有三十人左右的福利厂,周顺荣受命担任厂长。当时政府只给他一顶"厂长"帽子,一无资金,二无设备。他向银行货款十万元,经过二年的奋力拼搏,1985年已经发展到拥有织机80台,在以后二三年中开发了省优产品涤麻呢和市优产品高尔夫,小厂发展为南麻镇的骨干企业,连续十年被市政府评为"文明单位"、"工业明星企业"。周顺荣办厂成功的一大特点,在于他勇于改革、勇于开拓。1994年达到6835万元,实现利润506万元,  相似文献   

4.
风采依旧     
12年前,当钱福蔚从窑厂厂长的岗位上调到金陵化纤纷织实业总公司的前身——第三化纤纺织厂时,该厂生产水干低、管理漏洞多、设备陈旧、厂房简陋、人心涣散。但他没有退缩,没有畏难,而是以一个共产党员对事业的强烈责任心,带领干部职工艰苦创业,使企业从小到大。现在总会司下设三个分厂,固定资产达1594万元,拥有并线、纺纱、浆纱、织布、服装一条龙生产线,目前产品热销国内外。1994年完成产值1.2亿元,外贸收购额2506万元,利税656万元。  相似文献   

5.
出生于吴江市铜罗镇后练村的钱阿根,自1962年在里泽农校初中毕业后,从事了18年的企业经济工作,他做过企业主办会计、企业党支部书记、公司副经理,1990年调任铜罗缫丝厂副厂长,两年后,担任了厂长。他在长期的企业经济工作中,兢兢业业,一步一个脚印,创出了辉煌。特别是他担任缫丝厂厂长后,作出了更大业绩。目前,企业已拥有固定资产1032万元,1994年完成产值3570万元,利税310万元,白厂丝质量达3A50,成为省定点出口产品。企业荣获苏州市及吴江市文明单位称号,他被评为镇"优秀共产党员"。  相似文献   

6.
苏州涂装机械厂前身是江南汽车改装厂。吴根官厂长上任九年来,坚持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极大地促进生产力,企业经济不断扩大。如今从只有占地20多亩的小厂扩大到100亩的大厂。1994年产值1.4亿元,销售1.03亿元,利润1194万元。企业先后被评为"苏州市文明单位"、"苏州市明星企业",被江苏省科委授予"高新技术企业"。吴根官先后获"优秀青年企业家"省、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几年来的实践证明,只有运用高新技术不断开发新品,才能牢牢地把握机遇,创出更大的经济效益。吴根官上任后,把江南汽车改装厂更名为涂装机械厂。以生产涂装机械设备为主。先后为上海、扬州等地加工抛、喷、烘涂装流水线,创出了一  相似文献   

7.
创新展台     
温州市第三制药厂 温州市第三制药厂是一家集生产原料药、医药中间体、针剂、胶囊等制剂为一体并享有进出口自营权的综合性中型制药企业。 企业总投资4168万元;拥有符合现代化制药企业要求的厂房、环境和先进的生产设备、检测仪器。设有5个生产车间,年产值达2.5亿元以上,是浙江省医药行业最大工业企业和温州市百家重点骨干企业之一。多年来荣获浙江省技术进步优秀企业、重合同守信用先进单位等称号。厂长颜贻意近10年来连续被评为温州市劳动模范或工业企业优秀厂长。 生产的产品有60余种,其中原料药利巴韦林通过澳大利亚、…  相似文献   

8.
坐落在江南水乡吴淞江畔的苏州工业园区热处理设备厂,是一家专业生产各种控制气氛电阻炉自动生产线的企业。自1985年办厂以来,该厂始终立足高起点,不断开发高新技术产品,创造了三个全国第一:第一个开发成功"网带式"电阻炉;第一个研制成功"铸链板式"电阻炉;第一个开发成功"滚筒式"电阻炉,从而填补了三项国内空白。同时,有4种产品被评为国家级新产品。从而,使一个镇办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牢牢把握了主动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被列入江苏省首批102家高新技术企业之一,企业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也跻身于国内同行业前三位。1995年,全厂实现利税752万元,全员人均劳动生产率达到11万元,人均创利税达2.29万元;今年上半年实行以销定产,销售比去年同期增长20%。科技兴厂,这是热处理设备厂的致胜秘诀。  相似文献   

9.
1994年,张家港市乡镇工业完成工业产值379亿元,钻售收入339亿元,利税总额23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35%、57%和44%;完成外贸收购额130亿元。1992年有47家企业进入了全国500强行列,去年又有32家企业被苏州市命名为百强企业,并有87家企业被评为"省最佳经济效益企业",其中43家还被评为"全国最佳经济效益企业"。张家港市乡镇工业所以能快速高效发展,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一、猛攻外向,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去年,全市乡镇工业新建"三资"企业158家,总投资53086万美元,注册资本35984万美元,合同利用外资33401万美元,历年军计三资企业1016家,  相似文献   

10.
在宏观调控,市场多变的形势下,吴江市桃源染料厂厂长庄永祥领导"一班人",群策群力,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企业在困难中实现新发展。1994年实现产值4005万元,销售收入3524万元,创税利361.26万元。庄永祥克己奉公,勤俭廉洁,在工作中,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脚踏实地,从不有半点马虎。对工作态度自始至终一丝不苟,当好企业这个家,多次被上级被为先进工作者和优秀企业家。  相似文献   

11.
李伯涛,1967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曾历任技术员、科长、车间主任、厂党委副书记、副厂长,81年4月至今任厂长兼党委书记。他励精图治,锐意改革,使齐鲁制药厂从一个年产值仅200万元、利税30万元的小厂发展成年产值达10亿元、利税6000万元、固定资产6亿元的现代化大型综合性制药企业。他多次被记功受奖,数次被评为省优秀党员、省技尖人才,95年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的光荣称号,从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工程技术事业特殊津贴。主要成绩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开发新产品,调整产品结构:科技是企业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只有加快新产品开发,企业才能有出路,李伯涛同志在上任之初即敏锐地意识到这一点。十几年来他亲自组织、主持或参与了三十多个国家级  相似文献   

12.
芦墟镇于1991年被吴江市命名为"横联之花"。时隔两年,如今的"横联之花",又跨出国门大力兴办"三资"企业。到1993年底,全镇累计兴办"三资"企业42家,引进外资5000多万美元。在这历史性的变化中,镇党委一班人形成了以下几点共识:——办好第一家"三资"企业,是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重要前提。早在1990年,镇工业公司与日本三菱公司,共同投资140万元,创办了芦墟秀明服装厂,当时生产针织内衣,原料由日本提供,加工后产品全部返销日本,当年加工服装21万件套,完成工业产  相似文献   

13.
锡山市安镇有机化工二厂是一家在原资不抵债达一百多万元的电讯绝缘材料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生产各类颜料中间体的专业工厂,建厂八年多来,他们紧紧围绕"质量、市场和管理"开展各项工作,企业获得了快速发展。尤其是自1993年获得自营出口权以后,他们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大打自营出口这张牌,速度和效益得以成倍增长,目前,已拥有固定资产2000万元,职工480名,跻身于"中国最大经营规模乡镇企业1000家"和"中国化工行业最大规模乡镇企业100家",连续三年被评为无锡市明星企业、无锡市最佳经济效益企业和锡山市科技进步型  相似文献   

14.
江苏张家港市在深化改革过程中,对一些弱小亏损企业,采取企业兼并,走优化企业组织结构、产品结构、增进规模效益之路。两年来,先后有36家弱小、亏损企业被兼并。兼并使一批濒临倒闭的弱小、亏损企业起死回生,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该市原生物化工厂是个负债368万元的亏损企业,无法维持正常生产。江苏宏宝集团兼并该厂之后,利用雄厚的实力,发挥其管理过硬的优势,及时输"血"供"氧",分流冗员,调整产品结构,两个月就扭转了亏损局面。该集团还利用另三家被兼并企业的厂房、场地及部分设备,与外商合资新办了三家企业。兼并使企业向规模型、集约化迈出了大步。这个市目前共有35家企业集团,其中省级企业集团25家,他们的紧密层企业大多是由兼并企业发展而起的。该市华芳集团的前身是塘桥化纤纺织厂,"单兵作战"显得势单力薄,从1992年起,他们先后兼并了色织厂、漂染厂等6家企业,壮大了规模。现在这个集团已拥有7个分厂,固定资产超过1亿元,形成了纺、织、染、后整理一条龙生产,投资比新上项目减少了一半,而效益比原来提高了两倍多。兼并促进了行业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由过去一个企业一爿天的"平面结构",变成了多行业、多门类、多产品的"立体结构"。江苏华菱集团原先是生产压力  相似文献   

15.
吴江市三联化工厂,是一家生产香料中间体的专业企业,1992年只有固定资产200多万元,亏损额却达280多方,因而职工人心涣散,企业濒临倒闭。刚过而立之年的龚桂林受命于危难之间,接任了三联化工厂的厂长。三年来,他团结厂部一班人,狠抓企业内部管理,拓宽产品销售渠道,大搞技术改造,终于使三联化工厂起死回生,并成为松陵镇的创利大户。1995年企业固定资产发展到520多万元,实现利税200万元。谈到使三联化工厂起死回生的成功经验,龚厂长既对三年来"置之于死地而后生"的艰苦创业感慨万千,又对各项成功的管理工作了如指掌,如数家珍:1、千方百计开拓产品销售渠道,迅速恢复企业生产。经过对三联化工厂的会诊和市场分析,他发现企业生产停顿、长期亏损的原因之一在于产品缺乏销售渠道,并非产品缺乏市场。1992年唯一的天津用户基本断绝业务  相似文献   

16.
吴江市差别化涤纶厂始建于1991年8月,拥有固定资产7455万元,主要生产设备有高速纺丝生产线2条,异型变形机2台,年产各类POY丝5000吨,异型变形丝1400吨。两年多来,在王建荣厂长的带领下,全厂职工团结一致,奋力拼搏,企业规模不断扩展,经济效益不断提高,1994年完成产值6756.3万元,利润1022.21万元,跃入全镇镇村企业的先进行列,王建荣被共青团苏州市委评为"青年企业家"。王建荣以厂为家,致力于集休,奉献于事业,体现了一个企业经营决策者较好的素质和一个青年企业家过人的胆略。1994年10月,该厂为扩大生产,上了第二条POY纺  相似文献   

17.
江苏香塘集团有限公司1984年以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立足国际市场,依靠科技进步,走劳动密集型企业外向发展之路,使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家底愈加厚实。集团公司共有职工2065名,拥有总资产1.47亿元,主导产品工艺拖鞋远销日本、香港、澳门、韩国、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1995年集团公司生产工艺鞋1500万双,实现工业总产值2.5亿元,销售收入2.2亿元,利税2880万元,直接出口创汇1800万美元,荣获"国家农业部全国最佳经济效益乡镇企业"、"对外经济协作部全国创汇合资企业"、"中国第三届乡镇企业出口商品优秀产品奖"等先进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8.
16年前,当钱泽出任芜湖市第三制药厂厂长时,当时这个厂可以说是一无技术,二无资金,三是设备……如今的芜湖三益制药有限公司,先后被评为“安徽省高新技术企业”,“全国精神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职工体育先进单位”,拥有固定资产3000万元,职工484名,身为董事长兼总经理的钱泽,已成为省级劳动模范……  相似文献   

19.
二年前,张家港金冠化工有限公司在西张镇双龙村荒草丛中诞生了。二年后,完成产值1亿元,利税529万元,二年巨变说明了什么?全厂职工说:"多亏有了邓金刚这样的领头人呀!""厂子搞不好,还当什么厂长,这是厂长的起码职责",邓金刚常用这句话自勉。国家宏观控制,对白手起家的金冠公司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他走南闯北,日夜奔波,去年10月为争取南京信托投资公司的支持,他一连跑了十多次,早晨五点出发,晚上十一点回来,反复多次反映企业的情况,以取得他们的同情。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这种精神终于感动了上帝,当第十次再去开口时,答应短期贷款150万元。到期资金再紧他如数归还,对方一看这位厂长很讲信誉,产品又比较对路,从资金上又支持了200万元。  相似文献   

20.
常熟市金刚石磨料磨具厂是苏锡常(?)地新兴工业镇——张桥镇的一颗璀璨明珠。她在历经十四载变幻莫测的市场风风雨雨中,铸造了一代金刚石产品和一流金刚人的意识。聚沙成金意识金刚石磨料磨具厂的每个成员都自豪地把自己称作"金刚人",他们无不具有极强的"聚沙成金意识"。厂长翁兴生如数家珍似地讲述……金刚石磨料磨具厂是在市场阵痛中分娩下的婴儿,先天不足。创办时,虽有170万元的固定资产,但企业的负债竟高达130万元。借分配打白条过日子。穷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心涣散。"厂兴厂衰起决定因素的是人"。新一届领导班子认准这个理,推出了后来被称之为:"聚沙成金工程"的举措。人心齐、泰山移,这跟生产的金刚石产品一个道理。"金刚人"极富有当家作主的思想。他们广纳民意,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