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4 毫秒
1.
优秀传统家训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宝贵资源和有效载体。高校应采取有力措施,优化优秀传统家训文化的教育内容,充实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教育资源;营造浓厚的优秀传统家训文化教育氛围,促进大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搭建优秀传统家训文化的教育平台,推动大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于行,以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2.
应对全球化对高校青年学生价值观带来的冲击、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引导青年学生走出价值选择的误区,需要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功能.家国情怀教育能为青年学生价值观形成奠定基石,仁爱教育为落实立德树人任务营造良好的氛围,明德修身能提升高校青年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的供给侧改革、打造适合青...  相似文献   

3.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和价值理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资借鉴的宝贵资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着眼于当今时代发展特征,把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发展到新境界。大学阶段是价值观形成确立的关键时期,高校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以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学生,促进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养成。  相似文献   

4.
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必须全面深入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面临价值性和工具性的双重挑战。南宋书院办学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史上的一次成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对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重要的典型示范意义。南宋书院办学具有“身心的修炼”“价值的认同”“学统的传承”三个主要特征,能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带来“凝聚向心力”“塑造新人”“顺应发展”等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5.
从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持续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养成、全方位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等五个方面,探究在全社会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成果的创造力,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它的内涵体现了"文明、和谐、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因此,教育工作者要深入探讨和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积极利用优秀传统文化与学校专业课程教育中的结合点,赋予它新的时代气息,使它成为新时期中职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与技能学习相融合的基础。该文将以《二维动画制作》课程教学为例,谈一谈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理想信念教育,把强化高校青年教师的理想信念教育放在了首位.在新时代,高校二级学院党组织要把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党史国史教育结合起来,把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改革开放史、国情教育结合起来,把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结合起来,把学习理论和教学实践结合起来,构建新...  相似文献   

8.
《潍坊学院学报》2020,(3):92-95
齐鲁优良家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表现,是一种向上向善的文化力量,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教材。因此,我们要通过丰富学习内容、注重各种形式、利用网络阵地、依托校园文化、加强社会实践等方面,使齐鲁优良家风得以传承弘扬,做到"成风化人",有利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肯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意义,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四代领导人的传统文化观为理论渊源,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他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等问题进行阐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进一步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经过历史积累、沉淀、检验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价值观,是中华民族存在、发展、复兴的根基和灵魂.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需要自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群众立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方法,推进中华优秀传统价值观的马克思主义诠释与转化,实现中华优秀传统价值理念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优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的融通效度.  相似文献   

1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对培养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有促进作用.基于"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体育课程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但也存在思想认识、融入途径和教师能力等方面的不足.通过政策学习,明确融入内容,教师文化素质提升,精品课程建设等措施,着实提高大学体育课程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传统文化两者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上产生,但又不是简单复制。理清这两者的基本关联,充分发掘二者融通点,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合理利用于当代并进行时代创新和提高升华,对两者来说可以是各得其所,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凝练,优秀传统文化是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源泉。立足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也存在问题与不足,需要进一步营造教育氛围,形成多维合力,探索联动机制。  相似文献   

14.
中华历史文化是中华民族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的根基,提升以"90后"为主体的大学生群体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能力,应该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针对当代大学生实施文化养成教育,首先要帮助他们认知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强化大学生的文化养成教育,有助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传承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不仅是大学教育的使命,更是责任,有助于大学生提升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觉,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自觉弘扬和光大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在中西方思想文化交融的背景下,提高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愈发重要。该文从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现状、学风建设与传统文化素养的交互影响、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缺失的原因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提升大学生文化素养,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基因传承、文脉传承和精神传承。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与影响力。新时代需要更加注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这是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之需,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精神支撑之需,是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之需。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有新的核心要义。要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以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为导向,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7.
当前社会的多元文化正在影响和改变着高校少数民族预科学生这一特别群体的社会价值观、人生观、文化认同度和心理行为模式。文章选取南昌工学院1200名高校少数民族预科学生为研究对象,使用课题组自编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问卷,问卷试图从三个维度和两个角度即认知、情感、意向三维度及心理认同和实际行为两个角度研究分析高校少数民族预科生中华文化认同态度现状,并主张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预科生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认同度教育。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的“兴国之魂”,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根。把泸州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发掘泸州红色文化精神的内涵,通过理论建设、学校教育、社会发展等路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9.
如何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如何在外语教学工作中创造性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江门社区大学通过开展"送教进社区"活动,在推动外语教学和侨乡文化相融合、促进中国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对外传播等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相似文献   

20.
高校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当今社会发展及学生发展的主客观需求促使高校要加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研究。通过立足高校实际,分别从"国学文化"、"民族精神"、"修身立德"、"勤俭自强"四个主题内容出发,以学生技能培养为依托、以青年自组织为依托、以新媒体技术为依托,创新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方式,从而提升高校学生传统文化的水平,促进新时期和谐校园的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